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拿來主義》讀後感3篇 探究拿來主義:讀後感

《拿來主義》是一部深度解析當今社會“知識經濟”背景下,如何運用有效的方案利用他人成果協助個人或組織成功的自助經驗之作。本書強調分享、協作、開放式經濟合作與獨立創新的重要性,對於現今網際網路時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金玉之言。

《拿來主義》讀後感3篇 探究拿來主義:讀後感

第1篇

魯迅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抗戰時期,有人用槍桿子對抗敵人的入侵,而他是用筆桿子對抗著外來的侵略和壓迫。他有獨特的觀點和敏銳的視角,他將社會的黑暗,中國前進的方向,中國人的心理變化,刻畫的淋漓盡致。他的小說不僅能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還為黑暗的天空帶來一抹恆久的光明。

在《拿來主義》裡,魯迅描繪了舊中國的“閉關主義”和被槍炮打破了國門之後的“送去主義”。為中國的淪亡而悲憤。香港、澳門被迫淪為殖民地,“送去”的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一些“送來”之物,可“送來”的竟是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這些“送來”之物,讓國人更加頹廢,更加失去鬥志。就在這時,一支有力的筆,寫出了“送來”不如“拿來”。我們是有思想、有鬥志的,為了振興祖國,我們應當去其糟糠,取其精華,取長補短,不斷髮展我國的軍事力量、經濟力量,讓洋為中用、古為今用。

想一想,魯迅是何等的偉大人物,他的思想,一直可以延用至今,我們當今的社會不也同樣需要這種“拿來主義”嗎?從小裡說,我們的學習、生活可以借鑑別人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靈活運用,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學習更上一層樓。從大里說,國家的建設、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借鑑外國的成功經驗,從中吸取好的經驗,這樣我們也可以少走彎路,大步的向前進。讓社會發展的更美好,讓人民生活的更幸福。

《拿來主義》讀後感3篇 探究拿來主義:讀後感 第2張

第2篇

清政府經過了上百年的“閉關自守”,從乾隆時期成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後淪陷成為傅儀時期人人都可以欺侮的東亞病夫。錯在了清政府的自以為是和閉關自守,就連侵略軍打進來了,還在做著自己的青天白日夢。

讀了魯迅的《拿來主義》,我深刻地明白了中國不獨立自強,就必然還會再一次的淪落,被其他人欺侮。中國自從被英國依靠槍炮打破了大門後,又陸續碰了一串釘子,從原先的閉關主義一下子改成了送去主義,大量的送出去卻不拿回來,儘管中國再怎麼地大物博,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蘇洵的《六國論》中寫道: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蔣介石不能夠像唐朝的李世民一樣以史為鏡,一味地送去、討好美國、英國……,只求一夕安寢,那就註定了會再次重蹈覆轍,畢竟中國的資源遲早會送盡的。

英國送來了鴉片,德國送來了廢槍炮,法國送來了香粉,美國送來了……。對待送來的糟粕部分,我們完全可以全盤否定,畢竟送來的我們沒有挑選的餘地,要有選擇的餘地,我們就要拿,這樣才可以取其精華、其糟粕。這樣,中國人民才能獨立自強起來。

我們如果不獨立自強,又軟弱給誰看呢?難道真的要等東西送完了才醒悟,讓子孫後代們在佳節大典之際,向他們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如果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面發笑,那麼我們就必須自立自強,面對中華的文化我們也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會正確的對待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

第3篇

現在的中國經濟發展,科技騰飛,但有誰想過在這繁榮的背後,是沒有沒落,腐朽的封建前身。

悠悠中華五千年文明,創造的藝術價值,文明數不勝數。火藥、造紙、指南針、印刷術,中國人總在嘴邊津津樂道的四大發明,在千年之後真的被髮揚光大嗎?歷史告訴了我們:“沒有”。西洋人用裝有火藥的槍,席捲世界時,以無朝自居的人們卻對之不顧,而對冷兵器情有獨鍾。洋人利用自己“拿來”的東西為己所用,使其不斷創新發展,相比之下,“天朝”仍在自欺欺人的“吃著老本”,原地踏步。恥辱黑暗隨之而來。

外國人總善於從別人那“拿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中國人就學不會這樣呢?洋人拿著中國人的火藥、指南針,使其變成堅船利炮,一度成為海上霸王,而中國不“拿來”只接受“送來”,而且有的是“硬塞給”的。其後就是一次次的失敗,沒有足夠的實力如何與敵人抗衡,難道受人宰割?沒有了武器。別人拿槍口頂著你,你不得不做啊!可憐的中國。不然怎麼現在還是個發展中國家?

可敬的魯訊先利用他的文章想喚醒麻木沉睡的國民,闡明對待本國文化和外來文化遺產的態度。批判送來送去,主張拿來,批評了種種錯誤態度,指出要批判繼承文化遺產,即拿來主義,可又有幾個人能醒來,不在昏睡了。

佔有、挑選、創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是發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