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吶喊讀書心得筆記

讀一讀《吶喊》,瞭解瞭解魯迅,體會體會文章,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吶喊》,值得你去深思!下面由本站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吶喊讀書心得筆記,歡迎大家參閱。

吶喊讀書心得筆記

01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凶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裡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魯迅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02

我面對著螳螂的寫真集,閱讀著法布林先生的《昆蟲記-螳螂》,“按文索驥”,別有一份樂趣。

《昆蟲記-螳螂》介紹了螳螂捕食的情景。作者不僅觀察細膩,而且善於觀察螳螂們的行為“動機”,細緻入微地表現出螳螂的形象和特點。在作者的筆下,那些螳螂是多麼能幹!它們不僅擁有鋒利的武器,而且善於運用“心理”戰術克敵制勝。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螳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特地上網觀看了螳螂捕食的一段錄象。看完錄象之後,我開始敬佩起螳螂了。——

我敬佩螳螂在捕食時的鎮定;我敬佩螳螂捕食時的勇氣;我敬佩螳螂的靈敏,我應該在運動中學習螳螂的敏捷;我敬佩螳螂的機智。

俗話說:“學習從娃娃抓起。”那麼能不能說“學習從螳螂學起”呢?我想可以的。我們可以在遇到難題中學習螳螂的鎮定,告訴自己一定能行,放下煩躁,迎來解決難題的時刻;我們可以在遇到困難中學習螳螂的勇氣,告訴自己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勇氣,讓自己鼓起勇氣,打敗困難;我們可以在運動中學習螳螂的敏捷,每當哨聲響起,只要我們反應迅速,那麼離第一就會多一分機會,其它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學習螳螂的機智,在生活中,我們多思考,多提問,就會使自己更加靈敏……螳螂的優點還很多,我們該學習的也很多。

在法布林先生的筆下,小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螳螂給我們多少的思考和收穫啊!看來,我也該學習法布林先生他那動人的幽默的寫作的手法了。

在生活中,我要多多觀察,寫下觀察的發現,觀察的樂趣,觀察的收穫。這就是《昆蟲記-螳螂》給我的最大的啟示。

03

魯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還十分含蓄,但都揭露著一個個另人痛心的事件,有時誇獎著那些為中國做出貢獻的人。今天,我讀完了《魯迅作品賞析》一書,受益匪淺,再次瞭解了魯迅。

魯迅小時候經常與同伴們在百草園嬉戲玩耍,對什麼都充滿著好奇,就連碧綠的菜田,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等都是他們遊戲的“材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瞭解到魯迅幼時是一個非常好奇的孩子,長媽媽給他講了一個“美女蛇”的故事,告誡他別去草叢裡玩耍,而魯迅正因為這樣更要去,可從未碰上過美女蛇,反倒經常碰到一些小蟋蟀,後來,魯迅與小蟋蟀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還有一篇提名為《故鄉》的文章,1921年一月發表,那年魯迅正在老家,而聽說幼年的閏土要來看望他,便前去迎接,沒想到閏土不再和以前那樣可愛靈活了,變得十分粗笨,未到不惑之年,卻早有皺紋,頭髮蒼白。閏土見到魯迅便喊“老爺”,與魯迅談起了農民的悲哀:“哎,家裡有許多孩子,農活有多,政府逼著我們捐錢,基本上都得捐上3次呀,收成又不好,有時割下來的稻穀青菜還沒人要。孩子和我們真是餓呀……”說著摸了摸孩子的.頭。這篇文章真是催人淚下,魯迅的這篇文章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與命運,揭示了農民生活日益困難的根源。魯迅寫這篇文章時抒發了嚮往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的文章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標籤:筆記 吶喊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