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故都的秋》教案9篇 《故都秋色:寫作教案》

本教案以秦淮河畔的南京秋色為背景,以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安憶的《故都的秋》為文字,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了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深入領會秋天的意境,感受文學之美,提升文學素養和語言運用能力。

《故都的秋》教案9篇 《故都秋色:寫作教案》

第1篇

我所說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裡,品讀出作家筆下“景”的獨特之美,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蘊含於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在鑑賞閱讀中,既要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也要輔之以抽象思維,更要注意學生美感思維的激發。

?故都的秋》系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古往今來,對於“秋”,或謳歌,或詛咒;或因它而寓之於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時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於是“秋”也就顯示不同的姿、色、聲、味來。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了“秋”獨特的風姿,獨特的色彩,獨特的音響,獨特的韻味,獨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這樣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清”“靜”“悲涼”,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總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頌秋,為什麼一開始就在讀者感情上塗上一層悲涼的色彩呢?是不是違反了生活的邏輯?不,這種“清、靜、悲涼”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著力表現的東西,因為這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美。一片飄零的槐葉能打動情意,幾聲秋蟲的哀鳴更足以牽動心魄,這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境。由於在客觀事物的描繪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緒,自然要覺得落寞和悲涼,和故都北平一樣,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郁達夫用他的情感繪出了一幅細膩深沉的主觀意境圖,它構成了文章的骨架。讀者可在對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態的體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篇散文“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射,在郁達夫大量的寫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說,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敘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裡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於1934年,作者正處於苦悶時期。

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寫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嚮往和眷戀之情。從寫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選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繪的有五種景物,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時空關係,卻都能相提並論。表達方面: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交替出現。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他筆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態就“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語),籠上了一層深遠的憂慮和冷落之清。這就是以清馭景,以清顯景的寫景抒情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物件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

我的教學物件是重點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調查得知,許多同學課外都喜歡看散文,興趣比較濃,尤其是女生,訂閱了《讀者》《散文》《美文》等雜誌。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的教學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範作用。既要教學生鑑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鑑賞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能力。

重視誦讀、美讀。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懷。要求學生帶著美好的感情來讀。讀出課文中美好的感情來。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如何鑑賞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認為重點在於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託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

閱讀借景抒情類散文,關鍵是處理好景與情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情為主,景為客,景是情的依託物,情是景的主心骨,兩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緣情託景,情景渾然一體。

以情馭景,主要是選景。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鬱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他追求“清”“靜”,心頭籠罩淡淡的“悲涼”(可藉助《預習提示》及註解一理解)正因為如此,作者所觀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他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他也不寫。由於情的驅使,他選擇了最能表現自己感受的載體:清晨院子所見景物;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秋風秋雨等等。感情與之融為一體。

以情顯景,主要是繪景。如第一幅畫,院裡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廈);泡----一碗濃茶(一杯香茗);看----碧綠的天色(火紅的日出);聽----訓鴿的飛聲(喜鵲的叫聲)。比較可見,作者所選景物突出的特徵是清、靜、悲涼。

重點品讀“槐樹的落蕊”和“秋風秋雨”兩段。這兩段文字像輕輕漂浮的白雲,又像叮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裡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裡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培養語感。這也是語文學科特點和規律的要求。

其次,我國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材是個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句話辨證地闡述了教材、教師、教學三者的關係,“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學,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是確立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還要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由此引發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提倡教學民主”等主張,從而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對知識初步獲得整體印象後,會有意識地進入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3)品味揣摩語言,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

教師提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教師歸納總結: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裡,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裡,各種果樹都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發面也會給人帶來破敗、淒涼之感。西風漸緊,北雁南飛,滿天枯葉紛飛,田野裡,收穫後,一片狼藉,沒有了茂盛碧綠的景象,西北風中夾雜著冬的寒意,讓人心緒悲涼。因此,在歷代寫景狀物的詩文中,寫秋景狀秋物的篇章數不勝數,名篇迭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關於秋的景觀圖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圖片,如香山紅葉、北海、陶然亭等。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慾。

教師點撥: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了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

(四)、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麼?(朗讀)“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

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

(五)、哪些景物體現了“清、靜、悲涼”的感情。朗讀、揣摩、體悟。

3-11段寫景(朗讀)。作者選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樹”,“秋蟬”,“秋雨”,“秋棗”等景物來描寫的。這些景物各具怎樣的特點?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視可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近看可以“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這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還有那“玉泉的夜月”,給人以高遠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聲:“西山的蟲唱”,“秋蟬衰落的殘聲”,是淒涼哀惋的。

秋色:既有“鴿蛋似的棗兒”從淡綠微黃到紅特的成熟過程,也有喇叭似的朝榮“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主觀感受,顯示著秋之火熱與冷漠的統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陣涼風,一層秋雨,平添了“無邊雨絲似愁長”的淒涼之味。

繼續提問:1、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因為紅的色調不符合悲涼的心境。)

2、棗子熟了不也是紅色的嗎?作者為何又喜歡呢?(淡黃微綠的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是出於什麼目的?(目的在於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長,好比是對著無邊的大森林呼喚,呼喚的越響,迴盪得越遠,森林越發顯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

“一切景語皆情語”,點明瞭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著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聲……等這些景物的清閒、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繪的幾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朗讀開頭兩段和結尾兩段)

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點到了南北不同景點的特色:南國的蘇州、上海、杭州後廈門、香港、廣州的秋味,揚州的“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並在文中插入關於秋的議論,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綜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作者多次提到南國之秋都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秋天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秋的色彩濃重、天之高遠,使人處於其中,回味雋永。表現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的修辭。

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最大區別在於:味。而文中的這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又令人讀後回味悠長,明瞭於胸。

(九)、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麼作者在敘述和描繪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

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是並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十)、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提示:此題在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對故都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郁達夫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臺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也就是說作者的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絡在一起的,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他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蘊蓄著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一篇寫景散文能連通曆史人文,亦即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這是一篇情深意濃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但由於寫作年代較遠,作者抒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困難主要在於一些“負面”情感難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消除時代隔閡。

感受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課文裡,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於“沉澱著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那麼,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1、有人獨立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裡,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2、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3、有人在秋日裡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想到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一場秋雨過後,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二、學生朗讀課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應認真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思

1、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點?

明確:文章的總領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

如果試作簡省:“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悲涼。”意思一點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2、 課文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畫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呢?

明確:主要是刻畫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這是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裡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的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這裡有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雖然寫到“紅”,卻是“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4、小結: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

5、我們不妨歸納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裡?

明確: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裡;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裡;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6、統觀整篇課文,作者除了運用細膩的描寫來展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外,開篇和結尾部分還運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確:以南國之秋的“慢”“潤”“淡”來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色彩濃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對故都的秋的熱愛之情。

1、熟讀課文,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到數段文字背出來。2、思考課後練習一、二。

2、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本文是頌秋,但也有人認為是悲秋。你認為呢?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所以“我”不遠千里也要“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結尾還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板書: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1)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2)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跡。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裡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故都的秋》教案9篇 《故都秋色:寫作教案》 第2張

第2篇

今天,我們要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個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門就遇見闊別多年的老朋友,那麼,當你現在坐在公園的長凳上聽著耳邊的鳥鳴時,你就會覺得鳥的叫聲非常的悅耳。換一種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較倒黴,在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你聽到鳥的叫聲就會覺得心煩。對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對景的感受就會不一樣,那麼寫出來的景當然就會不同了,這就叫做“景隨情異”(板書)。可見,情與景的關係非常密切,弄清情與景的關係,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故都的秋》的一個重點。

下面我們先來看幾首同樣也是以秋為描寫內容的詩歌:

一問:這是一首寫秋天的詩,那麼詩中都寫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確:月——冰,露——冷,風——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聲響如哀彈”,意思是秋天梧桐脫落,風吹枯葉,瑟瑟作響,聽去好像誰在彈奏悲哀的曲調。

一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淨”、“清如骨”等。

明確:這裡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一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悲涼,後者清新,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我們前面已提到的“景隨情異”。

二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麼,這裡的秋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是悲涼,還是清新?(要求學生對照上面兩組詩,參考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通過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感情底蘊。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裡,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 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蘊,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一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麼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果樹。

那麼,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四問:面對這麼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五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六問:那麼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在《天山景物記》中學到的一句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舉一個例子,比如鍾,在白天,你根本聽不到它的走動聲,但在晚上,夜深人靜時,你便能聽到清楚的滴答聲,因此,假如要你寫夜的靜,你便可以以鐘的走動聲清晰可辨來襯托夜的靜,這也就是以動襯靜。

七問: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裡,心裡會有什麼感受?

八問:對,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裡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九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簡單地說,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寫出如此之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一問:首先我有一個問題,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二問: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 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 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三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四問: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以夏天的景為描寫的內容,借景抒發歡樂或苦悶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學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字數要在200—300字之間。

當堂做。一、二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歡樂心情的短文,三、四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苦悶心情的短文。寫好後,教師抽查並將寫得較好的文章通過實物投影儀投放出來,大家一起來分析和學習。

第3篇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裡,品讀出作家蘊含於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採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和“合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聯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並運用“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併為之而感染,並能遷移於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採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定疑惑,推薦網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

熱誠,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去探索知識的願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動其求知的慾望,就要注意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著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物件。

①作者簡介及背景。②繪畫或尋找文中秋景圖。 ③查詢北京風景圖。④品嚐秋味。⑤設景創作。

分析:在此過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充分利用網路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資訊科技作為輔助教學,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強調把資訊科技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理論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錘鍊。

有人說在景中,並出示圖片,有人說在作者的心中,並說明理由。

a、a同學首先上臺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細節“秋聲是靜”用“蟬聲,掃帚聲,閒人聲”等來說文章借用反襯手法,來寫故都的秋味是“靜”,並引證了《荷塘月色》的蛙聲。

b、b同學也不逞強,講到文章借南國的秋味不足來反襯北國的秋味十足。

c、c同學抓住秋院中的“破”,蟬聲中的“殘”,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來品出了秋的清、靜、悲涼之味。

d、d同學從視覺(“白色”、“淺黃色”),聽覺(“掃帚聲”、“蟬聲”),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堅硬”)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學卻只抓了“都市閒人”中的“閒”字,從衣著入手,品嚐秋的悲涼。

同學們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了討論,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圍繞著故都的景點,作者的選取景點展開討論,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一幅幅畫面展示出香山紅葉的美,故宮的歷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風光,長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舊的四合院,秋天的落葉,寒蟬於樹的悲涼等,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人生經歷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馭於景的結論,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涼的筆調來表現對故都的一種獨特的頌秋情感,並引證了文中的開頭與結尾。

分析: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發明性。在查閱的資料整理過程中,要進行再發明,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必然離不開思維與創新。香山紅葉與破舊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牽牛花,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何舍紅葉而取白色的牽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這交流研究中,學習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實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也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在樂趣中感受了對家鄉,對祖國的愛。

l、聯想:同學們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涼,想到柳永《雨霖鈴》的悽苦,想到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壯麗。

分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聯想到所學的秋文之中,體味了秋的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

秋天的美,在一份明淨,一份韻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丰姿,而最動人的卻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蒼茫的暮色,晚風帶著絲絲的涼意,隨著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種豔麗的悽楚之美,不禁讓你流幾滴傷懷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震懾,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分析:設定情景,將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製作畫面或選取畫面來展示,並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交流,不僅能體會作者的寫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

第一次嘗試以探究性學習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整個課堂中,我沒有向學生灌輸知識,但學生所學到和所悟到的東西,彷彿要比平時還多,此時,我想到了一部好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導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員的出色表演。

第4篇

1.本文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處是______,寫於______年。

3.本文開頭分別寫出了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國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過這不同感受,表達作者______的感情。

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秋雨聲,同樣給人以幽靜感覺,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說4題是用微弱的音響反襯幽靜,則更幽靜的話,那麼“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襯悲涼,則更悲涼。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妙處就在______。

6.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①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②在領略秋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針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開半醉”是說(人半醒半醉、花半開酒半醒)。

7.“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覺得有點兒落寞”,與“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共同點是______。“潛意識”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層秋雨一層涼……”。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如果把“一陣秋雨一陣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不合詩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層秋雨一層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說:“來得正好”。

10.結尾兩段(用①②表示)和開頭兩段(用①②表示)呼應關係是:______。

1.北平的風景點很多,足以表現故都的秋,而作者卻去描寫院落、街巷的景象,這是為什麼?

2.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謂“以情馭景”正是如此,這也正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請結合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說說這個特點。

1.精讀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緒和所要表現的秋的特點,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決定著選材和對材料的認識等。

2.其實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頭腦中反映出來的景象,都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正因為如此,只要細讀景物描寫處,便會發覺“以情取景”的特點。

1.作者放棄北平的風景區不寫,單寫院落街巷的景象,是與作者的心緒、思想以及對北國之秋的認識緊密相關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遊人雲集的風景還是難以表現的;其次,要真正表現故都之秋,離開了普遍存在的景象,專門描寫風景區,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與姿態挖掘出來,往往更能深切感人,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牽牛花、牽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秋蟬的殘聲、息利索落的秋雨、人聲、果樹,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篩選”出來的景物。這些景物是北平到處可見的景物,它們的“客觀色彩”是真實的;但這些真實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認識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現作者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和憂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這些景物又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所謂“以情馭景,情景交融”,不過如此而已,並不神祕。

1.《故都的秋》,郁達夫,《郁達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靜、悲涼”;“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對北平之秋的嚮往、眷戀。(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靜,才能聽到這些微弱的聲音,所以給人以幽靜的感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開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見大的聯想和感覺。下意識,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從道理上進一步讚美秋,當然也就讚美了故都之秋。(10分)

第5篇

地點:四川成都(第二屆“中華杯” 全國中學語文教師素質教育課堂大賽)

師: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現代作家郁達夫也是頌秋,而面對這麼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闢蹊徑,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請大家開啟書。

1 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欣賞大自然的優美景緻;

2 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大家再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好,下面大家快速地來閱讀課文。

師:找一找,找著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在學生閱讀中教師巡迴,並給以提示,隨時解答學生閱讀中的困惑。)

師:對。他寫的是秋味。(螢幕展示)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

師:看,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著故都的秋這個著眼點來寫。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生:(開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閱讀,粗理課文的線索)

生: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螢幕顯示)

師: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師: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麼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師: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鑑一下別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對自己有所啟發?想通了就說。

生1:我不會這樣安排,但我覺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認為他是從秋味這個角度來寫故都的秋的,而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

生3: 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師: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學生中有點頭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很有道理。還有其他的解釋嗎?

生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麼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

生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著秋味。

師:好,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們成都來,在沒有來成都的時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樂山大佛等,但來的這幾天由於準備參加比賽我還沒有時間去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隻有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們成都的文化氛圍,那種成都味呢?

師: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車,撲面的麻辣燙味,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與眾不同。後來當我走在大街上、特別是走在小街里巷中,聽著異樣的叫賣聲,看著兩旁琳琅的成都風味的小賣,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我們成都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為什麼我來了之後和沒有來之前在河南的時候的感覺不一樣呢?

師: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裡出現的是什麼?

師:對,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後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種京味呢?

師:我們在那小衚衕裡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鬱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後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裡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師: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師: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師:我們剛才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麼本文的基調是什麼?

生: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螢幕顯示)

師: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於什麼呢?

生4: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師: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教師用螢幕顯示,學生隨讀。)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於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麼?

師:對,郁達夫並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麼說的?

生:“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師:作者為什麼這樣說?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生1:我覺得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紫黑色和紅色熱鬧嘛。

師:對,太低沉、太壓抑、太過於冰涼了。誰還有補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顏色,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

師:補充的非常好!我們知道,蘭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生:“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教師用螢幕顯示,學生隨讀。)

師:王安石罷相後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麼?

師:是的。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我們平時有沒有去關注一種花以什麼顏色為最好?

師:這紫色的牽牛花描寫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這是對牽牛花的描寫。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師:寫靜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了,是以喧鬧襯靜。但郁達夫並沒有走前人的這個老路,他是怎麼來寫著這清秋的寂靜呢?

師: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現出“靜”?

生2:不僅聲音沒有,連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聲音沒有,是靜;氣味也沒有,更靜;微細和柔軟的觸覺已經難以感覺了,而作者卻能感觸得到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份靜已不僅僅是環境的寂靜了,我覺得還有心境的寧靜。

第6篇

本課擬通過網上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一種新型的語文學習模式的探索。探索語文學科如何運用資訊科技開展教學,從而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的模式轉變;同時努力培養學生運用網路資訊科技收集、加工、處理資訊、自主探索與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而自由快樂的學習。從更深層次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秋是一個很有深味的季節,每個人都會讀出一個不同與他人的獨特的秋來。在你的眼裡,秋是一個怎樣的季節呢?再試著想一想我們學過的有關秋的詩文來,看看秋又帶給人們怎樣的感受呢?

(學生活動。自己感受的抒發,對古代有關寫秋的詩文的回憶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開始就能借助進入課文學習的情境。)

散文的學習沒有讀是不能稱得上真正的鑑賞的。應充分朗讀,體悟作者的感情。運用提供的朗讀素材進行跟讀、自讀、情讀(有感情的朗讀)、變讀(對原錄音材料在朗讀中處理不好的地方進行調整美化)朗讀時注意語速、節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學生藉助課件中的錄影等媒體感悟,或者通過自己的朗讀體驗作者的情思。網路課件中的多媒體使用的好處是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學生能針對自己的不同情況進行學習。朗讀水平低的同學可以藉助錄音一步步的跟讀甚至是反覆聽讀;朗讀水平高的同學可以放棄聽讀,也可以去研究專家的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髮現問題(這裡主要應是體會到的作品的成功之處、感人之處,但也不排除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的某種批評和指瑕),研究談討論,形成見解;學生可以根據前人的評價進行補充和發揮,也可以從某一個角度切入,如:作品的語言,作品的抒情方式、作品的景情的關係、作品的結構方式、作品的描寫方式、作品的表現技巧、作家的情感思想、作家的文章風格……學生要有自己的見解,要能進行簡單的論證。

教師指導方法,和學生一同研究散文鑑賞的基本方法。

(學生在這一學習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課件中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研究性的學習,如果感到課件中提供的材料還不能滿足自己學習與研究的需要,學生可以通過課件中提供的站外連結或搜尋引擎進入internet直接查詢相關資料。)

教師引導學生迅速找到所需資訊,要防止學生在資訊流中淹沒自己。教師更要引導學生善於利用資訊形成自己的觀點,學會借鑑,更要善於創造。

教師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主研究之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研究的習慣和能力。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學習中發現的問題,研究的結論,尋找恰當的合作伴侶形成小組,充分交流,利用集體智慧形成更具建設性的觀點。

(學生利用課件中的課堂討論功能尋找合作者,形成討論小組,在教師引導下討論形成觀點。)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形成的討論組是動態的,一個人可以根據需要同時參加兩個以上的小組活動。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交流的方式,把網上尋找討論合作者的便捷同現實討論的豐富多彩合理結合起來。小組形成的觀點採用口頭交流的形勢和網上交流同時使用的形式。

一個優秀的作品具有無限的張力,等待我們去發現、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構。教師引導學生學上習、評價文章,仿寫散文。

第7篇

20xx年10月,正是深秋季節,我在學校上了一節公開課——《故都的秋》。聽課老師認為這節課比較成功,其中的兩個片斷尤其精彩,細細分析,我發現這兩個精彩的片斷都來自比較法的運用。

師:看來,寫文章選景和選修飾語一定要和作者感情諧調起來。就像秋色,作者喜歡藍白紫黑的顏色,原來是因為心中落寞悲涼啊。下面我們以第三段中的一個片段為例,品味一下文中的修飾語。

(師配樂讀:“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師:這段描寫也讓我想起了我大學時學的一段關於喝茶的描寫,我非常喜歡,是周作人的:“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舊夢。”大家讀讀,然後告訴我周作人的心情和文中的一樣嗎?為什麼?

生1:原文中的房子是“破”的,說明作者故意找了個破房子,這一切都因為心中落寞。而周作人喝茶的房子則是“瓦屋紙窗”,說明他很閒——悠閒。

生2:周作人喝的茶是“清泉綠茶”,用的陶瓷茶具是“素雅的”,說明他很瀟灑。郁達夫喝的茶是“濃”的,我覺得是因為他沒事可幹,所以喝茶,把茶泡得濃一些更有味。

生3:郁達夫應該是一個人喝茶,而且還數日光,“靜”對藍朵,他很孤寂。而周作人是“同二三人共飲”,說明他很清閒。

師:我想起幾個同學在課前提出的一個同樣的問題:文中唯一的對話部分與作者悲涼感情有關係嗎?不如這樣,我們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改一下,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讀讀。然後再請同學個讀。

(生自由讀改句“啊,天終於涼了!”和原句“唉,天可真涼了——”)

生:“啊,天終於涼了!”“唉,天可真涼了——” (生笑)

生:改後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涼,而原句好像有一種惆悵惋惜之情。

師:你的感覺是對的,原句的惆悵惋惜正是一種悲涼之情。下面,我來讀讀這兩句,大家再來體會體會這裡面的區別:“啊,天終於涼了!”“唉,天可真涼了——” (生大笑,熱烈鼓掌)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課堂上,當需要加深學生印象的時候,當學生有疑惑的時候,比較法都是一種值得一用的方法。

品味到第三段語言時,我很自然地引用了周作人的一段關於“喝茶”的著名描寫,該描寫和原文第三段都談到了喝茶,也都談到了屋子,但修飾語不同,感情亦不同。可以說,這段描寫和第三段的比較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情與景關係的認識,還訓練了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從課堂效果看,學生分析得很細,連原文中很難看出的“孤寂”都分析了出來。另外,此處也體現了一個語文老師良好的文學修養,如果教師不知道現代文學史上週作人這段著名的描寫,則此處也就沒有了精彩的比較。可見,教師要不斷讀書——語文教師一定要讀文學書籍——來充實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給教師的建議》)徐思源老師也說:“‘無形’的備課,其實就是教師長期的學習修煉,是一個不斷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高品位的過程。”(《中學語文教學》xx年第10期)教師只有不斷地讀書,才能在上課運用相關資料時能信手拈來。

第二處比較是關於對話描寫的。當學生提到看不出文中對話的悲涼感情時,我採用了誦讀比較的方法。我出示了一個改後的句子:“啊,天終於涼了!”此句中的期盼和原文的惋惜惆悵明顯不一樣,學生通過誦讀比較,馬上感覺到了原文的感情。在這次比較中,我採用的誦讀方式也是多樣的:學生個讀、學生自由讀、教師精彩的範讀輪番上陣。總之,比較法的嫻熟運用使這節課充滿了濃濃的語文味。值得一提的是,此處化用了費穎老師的《風景可以從不同的視窗看到》中的設計,費老師這篇文章發表在《語文學習》xx年第9期上,而《語文學習》又是我每月必看的幾本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我的閱讀又一次給了我幫助。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說:“語文教師的第一課外閱讀是語文專業報刊。”(《餘映潮講語文》)的確,語文老師應該多看的語文專業報刊,與時俱進,吸取最新的養料。

精彩,從比較開始;而比較法的嫻熟運用,又源於平時的讀書。

第8篇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它選自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品語言,賞情感,悟哲理,從特定的“景語”中品讀出不一樣的“情語”.這是一篇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作品,眷戀,落寞,悲涼之情蘊藏在細膩,含蓄的語言中,以情馭景,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現.

對於這樣一篇典型的美文,組織教學時,除了要實現知識和能力目標以外,尤其要重視審美教育,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養審美能力,建構審美心理,作為區別於以往本課教學的關鍵點.

美文需要美讀,因而在學法上要把學生的誦讀提到首位,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主動探究,合作討論,通過教師的適當點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能力,喚醒他們的審美體驗.

本課安排一課時完成,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對課文達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設計的匯入環節希望通過相關圖片,文字資料,創設特定的審美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一種積極的審美狀態中來。

我選取了四個地方頗具特色的秋天,從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圖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豐富多彩和富有個性,由此,而引出郁達夫筆下那同樣個性鮮明的故都的秋天。

郁達夫是一位典型的中國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徵十足,文化韻味濃郁,因此我設計瞭解題環節,故做“咬文嚼字”,讓學生辨析“故都”與”北平”的區別,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卻能引起學生對“故都”的關注,尤其是一個”故”字道盡了歷史蒼涼與厚重.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到文章無所不在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跨越時間的障礙,走進作者的藝術世界.

當濃郁的傳統文化引領學生進入意境時,對文章本身的閱讀就顯得有些迫不及待了。下一步,就是讓學生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大意,以及感情基調,於是,我設計了三個層次不一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任務閱讀。在課前已做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前兩題,學生可以快速從文章中找到答案,一為襯托作用,一是清,靜,悲涼的特點。而第三題,由於涉及到作者的審美情趣等深層次的問題,可暫不給予肯定的回答。學生會帶著疑問,進入下一步的學習中去,在對問題的探究過程中,他們能逐步感受到文章的審美價值。

美的文章,僅僅是淺嘗輒止還遠遠不夠,需要精讀,細讀,仔細鑑賞揣摩,於是精讀課文,品味意境的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承接上個環節中的問題,學生會很自然地產生疑問:既然故都的秋讓作者眷戀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裡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只能是學生自己,所以在這裡將預留充足的時間給他們,讓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合作式的討論,研究,品味,鑑賞,最終可以得出具有獨特體驗特徵的答案.

譬如,美在構圖,文章可謂是文中有畫,文中有詩,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繪成美麗的圖畫,改寫成頗具特色的小詩。在這裡,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學能充分展現出他們的詩歌創作才能.

或者美在色調,無論是碧綠藍白,還是淡綠微黃,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如水墨畫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極至。

美在聲音,蟬聲,雨聲,掃帚聲,看似豐富的各種聲音,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動寫靜,道盡了故都的幽靜,深邃,哀愁與落寞。

美在細節,細膩可感的文字,讓人不時尋找到驚喜,連掃帚掃過的灰土絲紋,都是“細膩”“清閒”“落寞”的。

當然,只要充分調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相信他們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當學生們飽含感情地誦讀著,積極熱烈地討論著,仔細認真地鑑賞品味著這些優美的文字時,故都那清,靜,悲涼的特有之美,已經“潤物細無聲”般打動了他們的內心。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體性,通過對意象群體的鑑賞,體會以情馭景,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把握散文的選材特點。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語言所描繪出的清新典雅的畫面能最大程度地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喚醒他們的審美體驗。

當學生被美景感染時,會更渴望瞭解景物背後的那一顆心靈,體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涼之美,還是作者的內心只愛悲涼之美呢?此時這個問題的提出,可謂水到渠成,正是機會.

對此,可給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處不同的景色,二是,接近同一時代,毛澤東筆下的秋天。並且,在此補充介紹郁達夫的個人經歷及代表作品.從以上提示,相信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得出故都悲風起的真實答案,清,靜,悲涼,看似是秋天真實的自然色彩,實際上是作家內心情感的投射,是帶著主觀之情去描寫客觀之景的產物。推而廣之,作家的作品,是與他的個人經歷,時代背景,藝術氣質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過這個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深入理解文字,進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

對文字的鑑賞,強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但教材只是範例,我們必須從中走出,拓展開來,進而推動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並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積累審美經驗。因此,我設計了最後一個延伸討論的環節.

郁達夫偏愛故都清淨悲涼的秋味,而毛澤東則喜歡秋的“萬類霜天競自由”,可見,在每個人心裡都有對美不同的看法,那麼你能談談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嗎?

我將給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風景,可以是某個具體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動你的某個生活的瞬間。譬如最後這張圖,冬雪中,父親懷抱著瑟瑟發抖的兒子,叫賣著紅薯,艱難且不屈的生存狀態,有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難道不是美嗎?.

這是一個強調個性體驗和獨立思考的話題,學生既有話可說,又能說出不同的層次水平.

總之,整節課以審美教育為中心線索,貫穿全域性.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能成為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第一步!

注意:教學過程(.)分六個環節,為體現說課的條理性,每環節講完都會回到主頁面,有幾處連結,點選圖中右下角樹葉或圖章可回到主頁面,,如不點選,則會直接進入下一環節.操作需注意.)

第9篇

下午好!今天,我要說的課題是寫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說課考核”七個專案的順序,把我備課的思路和設計,一一展開解說。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是散文 鑑賞教學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範作用。作者在對故都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同時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根據本文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3)、情感目標: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來自鄉鎮的學校,語文基礎不算好,但他們對散文這種體裁併不陌生,在國中時已有接觸,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 ,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學生一般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是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教學指導思想: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貫穿全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能力。

重視誦讀、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尤其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懷。因此要求學生帶著美好的感情來讀,體會課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加強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本文是寫景抒情的名篇,當中由主觀感受和客觀描繪的統一而形成的和諧的色彩感和畫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配以形象鮮明的圖片,生動的語言,並利用錄音朗讀,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學生在這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中,激發了求知慾和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內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實踐能力,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根據20世紀初,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遵循設定疑難情景、確定問題、提出假設、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實施的步驟,對本文內容的理解進行了設疑討論。

問題設定的重點在於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託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及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要求學生學有所疑,有疑則求解,勇於發表個人見解。激發他們學習與研究的興趣,鼓勵學生課下繼續討論與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體電腦課件。把教學設計的步驟及內容製成課件,利於引導學生質疑思辨法,利於突破重點、難點,利用演示課件代替板書,能節省時間,又可展示教材所沒有的補充材料,擴大教學內容,加快教學節奏,體現教改的新理念。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強調以讀為主,根據認讀——還原——移情——領悟的閱讀認知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2、閱讀學習法(閱讀步驟:通讀、精讀、品讀、研讀)。

3、設疑研討法(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說過:“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始終貫徹這一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勇於質疑、解疑,發表個人觀點。

學生自由選擇課堂任務、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並開展學習成果和學習心得交流活動。

根據本節的教材內容及學生的情況,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突出重點、難點,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導讀——體悟——探究——交流。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首先發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回憶有關秋的詩文,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匯入新課,並介紹作家和背景,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課文思想。

2、整體感知,錄音朗讀。讓學生迅速感知把握內容和課文情感及其結構,為下面開展的鑑賞學習活動作準備。

3、設疑討論,鑑賞品味。重點講析第一幅圖,其餘讓學生自主學習,質疑發問。在講析中也是以設定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理解,如:1)“故都的秋味有什麼特點?”2)“哪些景物畫面體現出這些特點?”3)“作者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各具怎樣的特點?”等,並教給學生進行閱讀鑑賞的分析學習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帶著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這個環節的設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質疑發問的過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學重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4、學習成果、心得交流。在課堂問題討論告一段落後,組織學習小組展示各組的學習成果,並在班上進行交流,再次對課文的表現手法和優美的語言作深入的探討分析,對課文的寫作特點作簡要的總結。

1、寫一篇賞析或評論《故都的秋》語言美和畫面美的文章。

根據新課程標準所建立的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學觀念,語文學習應由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語文的氣息,而且培養人文精神是當代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所以在質疑引導過程中設定以下問題和作業讓學生探討。

1、亮點探究: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可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2、思維拓展: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