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六國論》讀後感3篇 《六國論》:權謀與征服的較量

《六國論》是中國古代思辨性著作之一,由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兼思想家呂不韋所著。書中提出了“六國割據”的分析和國家發展的“生、旺、衰、亡”的理論,強調了合縱連橫的重要性。讀完此書,不僅能瞭解古代政治思想,更能從中汲取啟示,借鑑於當今社會。

《六國論》讀後感3篇 《六國論》:權謀與征服的較量

第1篇

最近看了許多古代文人的文章,發現:古人好“古”。有許多文人志士喜歡對歷史事件發表自己的見解,議論縱橫,有理有據,說得頭頭是道。孔子曰:“吾非聖人,好古,敏兒求之者也。”看來古人對“古”熱議有加,但我謹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認為史論僅是一種“基於現實的理想主義”,有點紙上談兵。

以蘇轍的《六國論》為證。子由認為,六國之士慮患甚疏,才致以亡國。他指出,六國中韓、魏緊鄰秦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志諸侯。”六國當團結一心,援助韓魏,方可擋強秦。但於我個人看,這說法有史論常見的三大矛盾:

一、蘇轍是站在後人的角度反觀歷史,這就產生一個問題:但是誰知道秦國會統一天下呢?這就像一個人去考語文,等考卷發下來一看,閱讀沒做好,追悔莫及,然後再說當時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實上,你當時多花時間做閱讀,可能後面的作文就寫不完了。要是按他說的做,滅了秦國,說不定一統天下的就是楚國了,然後蘇轍再寫個《新六國論》,討論秦國和其他五國怎麼對付楚國。這就是史論第一大矛盾——時間矛盾。

二、六國有沒有過對秦國的'聯合征討?有。蘇秦憑藉一己之力完成六國合縱,齊力攻秦,迫使秦國棄地入關,據險以守。然而最後為什麼失敗了呢?請注意,六國是六個國家,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六個省。他們各自心懷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沒了,立馬捲鋪蓋走人。而蘇轍想讓六國不依不饒地長久抗秦,這就是讓歷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去發展,太過理想化,所以史論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蘇轍說:“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意思是讓韓、魏抗秦,其餘四國在暗中幫助。假如你是韓魏之君,與其犧牲自己國家的領土完整,卻讓那四國金甌無缺;自己捨命攻秦,卻讓那四國安居樂業,還不如直接投奔秦國,坐享秦國的俸祿算了。這就是史論第三大矛盾,讓個人和組織幹不符合他們利益的事,我稱之為動機矛盾。

綜上所述,可見所謂“史論”跟歷史之間有很大的距離,甚至根本是矛盾的。還有很多寫個人的史論,像《豫讓論》,認為豫讓在其主智家被滅後附於刺客之流謀刺趙家公不是義舉,當在智家因侵吞鄰家封地被滅之前以死相諫。還有《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說藺相如完璧歸趙是運氣,還把理還給了秦國……這些史論觀點標新立異,也不無道理,但看一個人過於片面,僅從單一的歷史事件來研究。太史公司馬遷說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些文章就不可謂通古今之變了,有失全面。

話雖這樣說但史論也有不小的文學價值,倒也無可厚非。但我個人以為,歷史的作用不在歷史本身,更不是用來標新立異,顯示自身觀點的厲害。最重要的是,透過歷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所以只有連結現實的史論,才最有意義和價值。

《六國論》讀後感3篇 《六國論》:權謀與征服的較量 第2張

第2篇

?六國論》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政論性文章,一共有三篇,我們常見的是蘇洵的《六國論》。

蘇洵說:“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蘇洵認為六國的破滅是因為賄賂秦國。有人說,難道六國的破滅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蘇洵認為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秦國而滅亡,沒有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失去了強大的援助,不能夠獨立生存。所以是因為問題在賄賂秦國。

蘇洵一語道破了六國的`覆滅緣由,其實六國覆滅當然有很多原因,在這裡蘇洵認為賄賂秦國是六國滅亡的原因大概因為蘇洵當時所處的年代正是宋遼和議的年代。當時宋朝和遼朝簽訂了檀淵之盟,宋朝每年都要給大量的金錢送給遼國。而這種情況和當時的秦國和山東六國的情況是非常相似。

秦國一點點侵佔六國的土地,小的成果是獲得小城,大的結果是得到大城。秦國靠武力攻佔的地方其實是非常小的。所以蘇洵認為六國的滅亡並不是因為戰爭,主要是因為賄賂秦國。蘇洵說:“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六國的先祖披荊斬棘,才獲得小小的地方。而六國的子孫不知道珍惜,都送給秦國,而且像丟掉草芥一樣扔掉,今天割讓五個城池,明天割讓十座城池。以為能夠有一夜的安寢。早上起來有發現秦軍到了跟前。所以六國的滅亡是必然的,賄賂秦國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柴燒不盡,或也不會滅。六國的地方有限,最終都滅亡了。

有人說齊國沒有賄賂秦國,為什麼也滅亡了?蘇洵認為齊國配合秦國,沒有幫助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自然也不能避免。雖然燕趙兩國開始不願賄賂秦國,當時能夠保住土地,所以燕國才得以最後滅亡,而趙國如果不是李牧被小人陷害,秦國也很難獲打敗趙國。而齊國當時還是非常強大,但是害怕秦國,所以沒經過什麼戰爭就投降了。

讀完《六國論》,雖然蘇洵認為六國的滅亡是因六國賄賂秦國這個觀點可能不完全正確。但是真的像蘇洵那樣說,六國團結一致也許真的不會那麼快滅亡了。在宋朝雖然用錢保住了片刻的平安,但這種平安是不能持久的。

今天的世界其實也是一樣,像韓國,日本等一些國家,他們為了美國的保護,將大量的錢給美國。最後其實也沒有得到什麼保護。今天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國,我們雖然實力很強,但是仍然需要警惕。《六國論》給我一個很好的啟示。

第3篇

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蘇軾認為,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戰,滅國是咎由自取。古時的秦國最早也和其它戰國列強一樣,都是周武王滅商以後分封的諸侯,只不過當時遠不如其它諸侯的封地大,並且又西臨戎秋,立國條件非常惡劣,可以說危機感從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隨在秦國國君身邊,以後秦國西滅戎秋,南並隴蜀,擴充國土,休養生息,變法圖強,致使國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過秦穆公其時稱霸僅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討伐不義,攘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問一問周朝九鼎有多重。

當時天下大勢,周朝已是積貧積弱,諸侯實力卻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問鼎中原統一中國之大事任誰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說去做了,只是由於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中原諸侯之間或安於現狀不思發展,或因蠅頭小利兵戈相見,或淫穢奢侈之風盛行,最終導致各國國力漸弱積重難返,而此時天下人心思定,連年征戰百姓顛沛流離苦不堪言,都向往著能夠遠離戰爭,安居樂業。而此時的`秦國卻由於百年來的招賢納士輕徭薄賦,已是內有富足倉廩,外有勇將良相,秦國當時情狀:

一是人才濟濟,百餘年間,前有流落楚國雲楚被秦人用五張羊皮換回遂得名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後有因《過秦論》一文被秦人追回成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張儀等可用之才,這些人都為秦國的強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援。

二是軍力強盛,當時的秦國軍隊被稱做虎狼之師實不為過,據秦兵馬俑研究來看,秦軍排兵佈陣進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連續射擊的三排勁弩手,後有手持兩米長槍能殺人於遠處的五排步兵,輔以戰車衝陷敵陣堪稱所向無敵,況且當時秦國的政策得力獎懲嚴厲,軍士殺敵原為奴隸的可以入籍為民,戰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遷並獲五金重獎,而臨陣動搖擅自退後者不但自己會被處,而且會禍及全家,以此軍隊對付已識書禮的中原諸強,實在是勢如破竹。三是國力大增,由於秦國當時地處西南,蜀中漢中平原因為都江堰鄭國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並投入運營,已成為當時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國強國富民的政策,國力強盛便成為必然。從歷史情況看,六國滅亡的原因並不是“賂秦”。

六國的失敗,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舊,不重視改革,不能堅持“合縱”政策去對付秦國的“連橫”政策,被秦國遠交近攻的手段各個擊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具備了統一中國的實力。加上戰國長期的戰亂,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統一,符合人們的願望。秦國統一中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