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文章閱讀心得體會8篇 文字舞動心絃:閱讀感悟與啟示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已經成為了一種稀缺的資源。然而,對於編輯來說,閱讀並不僅僅是獲取資訊的手段,更是一種豐富自己內涵的方式。作為一個公文網站編輯,我通過閱讀各類文章,不僅認識到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閱讀給我帶來了思考和體會,讓我對事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閱讀心得體會成為了我不可或缺的靈感源泉,激發著我的創作激情。

文章閱讀心得體會8篇 文字舞動心絃:閱讀感悟與啟示

第1篇

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讀書使人文明,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善辯。由於工作原因,平時對孩子關心的很少,但是自從一小發出親子共讀倡議以來,我發覺我也能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在充滿父子、母子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裡,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對親子共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

孩子愛不愛看書,與父母的培養技巧很有關係。在孩子閱讀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對提供給孩子的書刊進行精心地挑選,儘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觀漂亮、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如動物畫冊等。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家長不必過多地去管它。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長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

三、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家長除了需要對真正有害於孩子的書刊進行控制外,不應對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型別和範圍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範圍越廣越好。一般來說,從上國小開始,大部分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已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對此,家長應注意觀察、瞭解和引導,不宜過多地干涉。美國圖書館學教師蘇珊羅森韋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

文章閱讀心得體會8篇 文字舞動心絃:閱讀感悟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一個有成就的人,一個成才的人,那必定是一個博覽群書的人!書是美好的,書裡充滿了知識。我們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有成就,能成才。那麼現在就應該讓孩子多看書。首先,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先坐下來,用心陪孩子一起去看書,用心去領悟書中的內涵,用心去享受看書的樂趣。讓孩子知道看書多了他的知識面就會很廣,從書中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懂得更多道理!

讓孩子看書,剛開始要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他喜歡的內容,我們家長不能強迫,孩子不喜歡的內容不要逼他看,不管時間上還是內容上都讓他自己去選擇,尊重他的意願,以後再慢慢的去引導他,讓他看一些對學習有益的,對自己成長有益的書。

我會經常陪兒子一起看書。以前,他還小,不認識字,我會念故事給他聽;現在,他長大了,會認字了,我就讓他念故事給我聽。他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我會告訴他,同時我還會告訴他,只有看書才能認識更多的字。我還會和他討論故事中的情節,他說得好時我會表揚他,他自然也非常高興,因此就會更喜歡看書。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理解能力就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這樣,他學習起來也比較輕鬆,對學習也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在看書時我會讓他拿支筆,並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或者句子劃下來,在寫日記時我會讓他引用,這樣他的寫作水平就會有很大的提高。看書多了,他的表達能力也會加強,他放學回家給我講他在學校發生的一些事情就會講得不但很有條理,而且很生動,好像是在講故事書裡看到的故事一樣。經常和兒子一起看書,我覺得和他之間的隔閡少了,心貼得更近了。

讓孩子養成看書的習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天愛看書容易,然而,一輩子愛看書就不容易!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持之以恆,下定決心,甚至要下狠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我們家長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培養孩子有看書的習慣。好的習慣養成會受益一輩子。

第3篇

從苗苗出生到現在的三年出頭的時光裡,我們一起讀過了近千本書,可是直到現在,我還在挖空心思地想著如何更好地進行親子閱讀,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發生過太多變化了。

之所以我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和心力在她的閱讀上,還是因為我想要把這個世界上跟孩子分享,其中在我看來很重要的一種分享方式就是閱讀,閱讀不用看天氣,不用很大的空間,不用任何輔助,只要有你有我有書就行,而在我們一起讀書的時光裡,我發現,這也是孩子在跟我分享她的世界。

我們真正開展每天固定時間的親子閱讀,大概是在8—10個月,並不會說話,但是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歲的時候,爺爺奶奶來上海給她慶祝生日,她把一本農場書封面上的十來種動物一一地指給爺爺看,也就是說,小朋友在閱讀中,還是培養了一定的認知,同時也建立了最初的閱讀習慣,培養了閱讀趣味。

我當時給她閱讀,並不是為了培養認知,更多地為了培養閱讀習慣,我們一般在睡前都會有上床後的閱讀時間,看二十分鐘左右的書,然後喝奶、關燈睡覺,這個習慣在日後一直延續了下來,時間會慢慢變長。

當然在白天的任何一個時間,我也會想著跟她一起看書,給她講一些非常簡單的小故事。每一次閱讀,都會有大量的.停留和互動,早期的閱讀,不僅僅是講述,會有更多地象聲詞的演繹來豐富她對於書本的畫面感。

在一歲以前,我們看的比較多的是立體書、翻翻書、觸控書,以紙板書為主,那些一歲以前看過的出版社的低幼翻翻書,苗苗一直都很喜歡,到很大了都會自己拿出來翻著看。

她對書本的興趣主要集中在色彩、動物和一些比較簡單的變化上,比較著名的翻翻書《dearzoo》,每一個盒子開啟能看到一個動物,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當時的專注力也的確是非常好,能夠盯著一本書仔細地從頭看到底,而且能找到很多變化,雖然我們當時看了不少原版卡紙書,但是很多時候我都是用她習慣的中文來給她講的,之所以原版書看得多,還是因為我覺得設計地更好的關係。

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擁有的書其實不需要很多,每一本可以看很多遍,有時候看一本熟悉書,遠遠比一本全新的書更有興趣。

孩子從書本中認識了色彩、動物,而在講述的時候,也有大量讓她自己感受的停頓,讓她自己觸控,自己開啟,即使自己撕壞也沒有關係探索。我有些不太確切地記得小時候一天看多久書,但是也不會太久,基本上都是親子閱讀,但是偶爾,她也會自己拿起書本,一個人靜靜地看,沉浸其中。

一歲到兩歲的那一年,可能是我們讀書總時間最長的一年。那一年我整理書單,發現給她買了四五百本書,而且很多書都看了幾十遍。

幾乎每天晚上,除了哄睡,我們大量的親子時光都是在讀書,這一年也是她學習母語進步飛快的一年。

最早喜歡的系列有咕嚕汪和鼠小弟,真的是可能每一本都看了三十遍啊!我記得她自己講出來的第一個單字表達的故事,就是《鼠小弟去海邊》,十四個月的時候,她自己翻著圖片講道,兔,圈,海,遊!意思就是兔子也帶著游泳圈要去海邊游泳。

苗苗小朋友那段時間,每天晚上,一本接著一本,要講十來本書,才能安心熄燈睡覺,在這些短短的童真故事的閱讀中,小朋友的語言能力飛速提高。

到了一歲半以後,她開始輸出整句,當時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一個故事要聽到能夠全部記住複述,才肯放過,我記得有一天讀了一個相對字數比較多的故事,小朋友要求我在字數最多句子最長的那一頁反覆讀了十幾遍,可能覺得自己還是沒記住背不出來,著急了起來。

當時她喜歡主體人物非常清晰的簡單故事,對自然類和動物類情有獨鍾,另外一點就是對語言有著極大的敏感度,可能在兩歲前,是我們對詩歌和散文體的繪本最愛的頂峰,愛重複愛背誦。

這一年,她的閱讀單本時間也變得越來越長,對故事的理解力越來越好,大概在xx年的伴讀生活中,我很高興,自己讀到了那麼多優秀的兒童繪本,常常自己都覺得驚喜和溫暖,會能常有感懷。所以說,養育子女,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我對小朋友的閱讀還是略有執念的,從小的時候我注重她閱讀習慣的培養、專注力的提高,到現在會有意識的培養她複述的能力、發現細節的能力。雖然,她長大以後更愛玩,我也願意陪著她依著她的興趣來享受童年。依然會每天引導她坐下來讀一會書,這是我必做的功課,畢竟閱讀能夠帶領我們通向更大的世界。

第4篇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建築在瞭解自己瞭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一句句經典而又耐人尋味的話語貫穿整本《傅雷家書》,讓人深深體會到其中飽含的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傅雷家書》,收錄了1954年間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100多封,是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

他,傅雷,用不捨表明對孩子的愧疚,五三年正月父子之間的激烈爭論,使他良心上的責備消釋不了。直到兒子離家遠行——留學於亞歐大陸另一邊的波蘭時,“胸口抽痛,胃裡難過”的痛苦滋味他才嚐盡。他用那一封一封不捨的書信來抒發自己對兒子無限的愧疚之情。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他,傅雷,用自身藝術造詣將孩子的道路鋪向未知的前方。他常在信中大量篇幅談美術,讀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術修養。不管是留學波蘭或是獲國際大獎,還是赴各地演出,他始終關注著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

他,傅雷,用做人的道理澆灌孩子懵懂的心田。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謙,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既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又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在生活中,雖然也有像他那樣飽含父愛的父親,但給予孩子的卻是溺愛。他們將自己的孩子泡在蜜罐裡,當作溫室的花朵呵護著,卻不思教育其做人之理。我們期盼像傅雷一樣的父親。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樓適夷這樣評價《傅雷家書》。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他,傅雷,用苦心孤詣的父愛填滿了兒子的心靈,指引了兒子的人生。

第5篇

一直認為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所以有了孩子後,就堅持做親子閱讀:在充滿家庭親情溫馨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裡,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下面簡單說說我對親子閱讀的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做親子閱讀。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抽時間給兒子讀書,因為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從最早的無字圖畫書,精美繪本到現在的純文字書,我和孩子都非常享受這親子閱讀的溫馨時光。即使現在兒子能獨立閱讀書籍了,我們還是保留著這個親子閱讀的傳統,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親情帶來的溫馨。

經典而不是快餐式的文化,順應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的心理髮展和思維特點,選擇相應的書籍。太深的書,只會讓孩子覺得晦澀難懂,從而失去閱讀的興致。兒子小的時候,我給他讀了大量的繪本,精美的圖畫,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從想象故事的內容找到樂趣。兒子上學後,閱讀的範圍就更廣了:繪本故事,文字故事,英語繪本,歷史故事,科普類。再大一些,可以增加人物傳記,遊記,藝術方面的書籍。當然每個孩子的閱讀的興趣點是不一樣的,但是家長應該儘可能多的提供不同型別的書籍讓孩子嘗試。

三:親子閱讀應該是“讀”書而不是“念”書:

我這裡的意思是說不要照本宣科的唸書,而是要根據故事的情節,有感情的講給孩子聽。孩子小的時候,我一般採用比較誇張的表情及語調,語氣可以模仿作品裡的人物,這樣對小孩子來說更有吸引力。等孩子大些,可以讓孩子先看畫面,啟發孩子你覺得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然後再給孩子讀,或者跟孩子進行分角色閱讀,這樣讓孩子也參與進來。總而言之,就是跟孩子互動起來,把孩子的興致激發出來。

兒子看書很有意思,經常是一段時間重複的看一本書,或者是一本沒看完又拿起新的一本來看,然後隔一段時間又重新拾起閱讀。以前心裡還挺納悶的,覺得兒子這個習慣不是很好,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好。

閱讀是件很美好,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家長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讀了書籍後,識字量能達到多少,寫作時能文采斐然,馬上會要求有具體的成果體現出來。殊不知閱讀偏偏是個晚熟的無花果,更有可能的是隻會化為生長的泥土,連個小果兒都不讓人瞧見。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給孩子播下閱讀的種子,讓閱讀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讓它像呼吸一樣自然,而不是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從而抹殺了孩子對閱讀的樂趣。

最後以《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文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第6篇

通過讀書讓孩子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增強了讀書的興趣。陪孩子讀《昆蟲記》讓孩子懂得了小昆蟲的形狀、特點和生活習性,讓孩子在讀作品的同時,通過語言展開想像,反覆回味,找到作品中的描寫和現實中的聯絡,達到閱讀和理解的統一。

讀書是快樂的,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吧,知識會改變他們自己,改變世界。人生有很多感覺快樂的事情,而陪孩子讀書也算其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多讀書,讀好書,長大後才有好的前途,有好的出路。”這是兒時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勉勵,現在我也用來教育我的孩子。因為家務和工作的繁忙,給自已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時間如梭,我的孩子也到了讀書的年齡了,為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擴充她的知識面,在學校和老師的“親子讀書”倡儀下,我和孩子一起拿起了書本,在書的海洋裡吸收著書籍帶來的精髓和清新。我為女兒買來了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還有《三百六十五夜故事》。為了讓她能從故事中學到更多的做人道理,得到更多的啟發,我還專門為她精心挑選了一本《讀給孩子聽的心靈智慧故事》;為了孩子在寫日記和小作文的時候能得心應手,我為她挑選了《好詞好句好段》,孩子收穫不小。

通過這次讀書活動,孩子雖然才上二年級,但平時說話和寫日記的優美詞語和語言組織能力有相當大的提高,這給她以後融入社會能和別人很好的溝通有很大的幫助。

第7篇

現在國小生接觸新事物越越多元化,在這個教育技術變革的時代,知識的吸收,應該有更合理科學的引導,大膽的嘗試,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無論對與錯,不嘗試永遠是錯,我們肯定一切變革的勇氣和膽識,通過一段時間的改,我感觸頗深。

首先,老師真的輕鬆了嗎?新改上,有時候一節下,老師,說不了幾句話,與以前的堂相比,老師的教學任務輕了,但是,老師們真的輕鬆了嗎?不是的,因為功夫在外,老師的任務中。只有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堂展示,要使學生在堂上的活動有意義,一定要加強預習,學生的預習實際上是在老師指導下的自學,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學生用雙色筆做預習筆記,在規定的堂時間內完成,由於教師備充分,自覺的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想學,能學,搶著學的氛圍之中。

第二點,新改上的學生們,再也不是安分守己,各就各位的小綿羊,他們有的或者站著,或者傾斜在桌子上,有的乾脆直接走到黑板前手舞足蹈,滔滔不絕說個不停,這樣的堂難道是學生瘋了嗎?不是的,學生們上形態各異,幹什麼的都有,好像很散亂,但他們都是圍繞著學習目標而動,精力集中,所以,相信學生,相信我們的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讓學生去親自經歷知識,獲取知識。而不是我們教師在一味的去灌輸給孩子們知識,充分發動學生,讓學生先動起,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第8篇

孩子的第一個寒假,愉快的寒假就要結束了。回顧這個假期,是非常充實的:讀書,戶外活動,描字,口算,當然也少不了看電視了。

她最喜歡的就是讀書和戶外活動了。這首先,要感謝牛老師!從進入一年級的第一天開始,牛老師就提出了每天進行親子共同讀書的建議。而牛老師的一封封致家長的信,給予了我們—————一年級的上學期緊張而又不知所措的家長們,就像引航燈一樣,絕對是給力的指導!

在牛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每天都會要求媽媽和她一起讀書,慢慢得自己認識的字多了,她也能自己讀書了,每天晚上8:00到8:45是我們的讀書時間,從剛開始的繪本到現在的拼音讀本,孩子的讀書興趣越來越濃了。對於孩子這些悄然間的變化,作為母親,我真的很欣喜,同時也非常感激老師的辛勤教導。

假期裡她能夠依然堅持讀書的習慣,我覺得對於不到七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的不容易的。我們第一本一起讀完的書是《電話裡的童年》。讀這本書時,我們為那些奇思妙想拍手叫好,為那些風趣幽默的語言捧腹大笑!為裡面深藏的寓意喝彩!是啊,孩子做錯事了,我們就會想起哪本書裡曾經如何描述過的,在輕鬆的心態中改正錯誤。

和孩子一起讀書就是和孩子共同經歷著書所帶來的喜怒哀樂,一起笑,一起鬧,在玩耍中讓我和孩子心貼的更近,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成長環境。

剛開始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為孩子提問題打斷我讀書而氣惱,可是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學會了如何去應對孩子的問題的方式方法:可以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也可以不急著回答,反而提一些問題要她們回答,啟發她們主動思考,引導她們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哪怕她們的想法是粗淺的,偏頗的,甚至是異想天開的,或是胡思亂想的,也不要粗暴而簡單的否定,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答案。

我深知,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家長的考驗,我會一直陪孩子把每天讀書的良好習慣堅持下去,讓孩子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乃至以後的人生成長中。讓孩子通過讀書對將來要面對的這個複雜的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熱情、樂觀、堅韌、坦然的態度來走好她們人生中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