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6篇 《中國合夥人》:卓越人生的合作與拼搏

《中國合夥人》是由陳可辛執導,鄧超、陳夢瑩等人主演的商戰電影。影片講述了創業者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呈現了中國創業者們的拼搏與堅持。影片不僅鋪陳了創業者的內心戲,也將市場競爭、團隊協作等商戰要素融入到故事中,讓觀眾看到商戰的殘酷與輝煌。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6篇 《中國合夥人》:卓越人生的合作與拼搏

第1篇

在暑假裡,我觀看了《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個年輕人從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的成長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講述了成東青——黃曉明飾大學聯考進入了燕京大學,與孟曉駿——鄧超飾和王陽——佟大為飾相遇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鐵哥們兒。一次上課孟曉駿對老師的講課不滿意,併為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其他的`同學很不滿,對孟曉駿和王陽大打出手,成東青等孟曉駿他倆跑出了大門就把大門緊緊鎖住,替他們捱了很多拳頭,從此他們成了鐵哥們兒。後來孟曉駿通過了託福考試去美國留學,成東青也因為在外做家教的事而被學校開除了。成東青與王陽成立了一個補習班,他們的課上得生動有趣,來補習的人越來越多,孟曉駿因為在美國經歷坎坷,決定回國與成東青、王陽合夥創辦了“新夢想”——一個培訓學校,這一路走來也並不是平平安安的,培訓學校越做越大,孟曉駿提出了將“新夢想”上市,成東青並不同意,為此孟曉駿差點放棄股權。後來美國的一家公司起訴“新夢想”盜取教材,因為這件事,成東青同意了“新夢想”上市的想法,最終市值上了三十億。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裡,有的人美國夢圓了,有的人夢碎了,有的人夢圓了又碎了,生活就是這樣,只要有夢想,生活就有意義,就會實現,成功者如馬雲、老乾媽、柳傳志這些人,他們都經歷過艱苦創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這部電影告訴我:有夢想就要去實現,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能讓世界改變我們,而是要讓我們去改變世界。同學們,我們現在就做好準備,為夢想而奮鬥吧!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6篇 《中國合夥人》:卓越人生的合作與拼搏 第2張

第2篇

昨天,看了《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三個白手起家 的小人物的故事。成東青、孟曉駿,王三人共同懷抱一個美國夢,可是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美國夢破碎,他們三人用各自的特色和長處成功做大了“新夢想”機構。他們擁有他們的事業夢。我也擁有我的 一個個小小夢想。

我希望成為一名老師,用汗水和激情澆灌祖國花朵的成長。我希望我可以考入理想大學,為祖國未來抹上我的色彩。我希望我我們有一箇中國夢,我夢想的父母身體健康.....

我有我的夢想,我們有我們的夢想,但是我們有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我們有一箇中國夢,我們夢想自己可以保衛國土,讓祖國母親不再受戰爭之苦,讓祖國不再受帝國主義的`屈辱。

我們一箇中國夢。可以讓人們生活的更加幸福,可以讓老有所養。讓祖國成為充滿安詳的樂土

我們有一箇中國夢,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堅定自己的理想,繼承和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為社會主義建設努力。

我們有一箇中國夢,夢想我們的祖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的祖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夢,是千千萬萬人民的夢。中國夢,是我們每個人的小夢凝聚成的大夢。在《中國合夥人》中,他們三人在各自人生道路上,在事業上一直遭遇著困難,可是他們沒有放棄,在逆境中他們共同努力成就了他們最後的輝煌。

在成長道路中必不可少的是苦難,唯有承擔和拼搏才能打敗困難,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少不了諷刺、困難和失敗,可是隻要我們堅守自己,堅定信念,我相信中國夢一定不是夢。

我們的中國夢,是我們各自的共同夢想,中國夢由我們用青春汗水共築。

第3篇

?中國合夥人》讓我看到了那個追尋美國夢成風的年代,懷揣夢想的一群年輕人是如何在現實與夢想中找到那個平衡點的。劇中充斥著那個時代追夢的感動與辛酸,或者更多的是無奈。這部電影把一些東西感情具化了,把夢想寫的很概念很具體,這或許就是藝術****生活又高於生活,但是細細品過,卻總有那麼些許的細節跟語言打動震撼著我們。劇中人物性格迥異,成冬青一個典型的貧苦出身,土鱉比屌絲更加形象,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又是充滿堅毅與執著的創業成功者形象,人物很鮮活,有自己的懦弱也有自己的堅持。孟曉駿張揚激進與自尊心極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處處碰壁,恰恰襯托出成冬青的“土鱉”—保持穩健。而王陽表現的則是中庸的形象,文藝憤青,三個人中間的調停人與潤滑劑。

那個年代告訴他們什麼是夢想——美國,卻也在無情的擊碎著他們的夢。有的人夢想成真,有的`人夢想卻照不進現實。但是上帝卻永遠是公平的,他為你關上一道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正如片中所說: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他們眼中有夢想並且堅持就是幸福,無論這夢想是被現實綁架亦或是永遠到不了的“遠方”,這是我明白的第一點。

其次這個電影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友情,什麼是君子之交。逐夢路上有那麼一兩個志同道合或者是臭味相投的人是多麼幸福的事情。這個感情不需要太多語言,不需要太多煽情的經歷,只是隨著歲月靜好,許多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感情就這樣不期而遇了。不論你發生什麼,總會牽著那麼幾個人的心。有一天你覺得感情淡了,緣散了,但是隻要你需要,你有困難了,它還會來到——泛泛之交,生死相隨。這是我明白的第二點。

有多少人曾滿懷憧憬有多少人背棄理想,又有多少人豪言壯志改變世界卻被世界改變。“如果皺紋終將刻在我們的額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刻在心裡。”用這句話收尾,可謂是畫龍點睛,回味無窮。

第4篇

看《中國合夥人》我又幾度落淚,不光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創業者而流淚!

我給這個片子打80分,雖然內容有點虛假造作,畢竟它是對創業者的讚歌!

沒想到陳可辛的以新東方為原型的《中國合夥人》電影,受到票房追捧,幾天內票房已經過億元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不得不出來發言說:自己沒有電影裡描寫的那麼窩囊!

對俞敏洪的這句話,我作為創業者和曾經的新東方的學員(20xx年曾為考取北大國際mba在北京新東方上過gmat班)感同身受:俞敏洪的創業過程肯定是比電影裡描寫的精彩的多,但也更苦逼的多,否則,他絕對不會寫出新東方的校訓為: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電影畢竟是藝術和為了抓眼球,把新夢想(新東方原型)美國上市再創作成一個為了贏取中國人尊嚴的戰鬥未免太戲劇化,但符合中國人的'心理需求,給人以類似霍元甲、葉問等打敗東洋鬼子一樣的假high和高潮。

看看片尾的令人感動的創業者群像:馬雲、王石等等,很多都是80、90年代的創業出來的,那時候,機會是挺多的。片尾的文字“他們的故事,也許會成為你們的故事”,我看了不是感覺勵志,而是感覺有點悲催,因為,這種故事在當今社會,發生的概率不是越來越多了,而是越來越少了!那些創業者已經英雄遲暮,但由於社會階層固化板結,官二代、富二代橫行,還沒看到新的、層出不窮的“自古英雄出少年!”

新東方的俞敏洪的創業是被現實逼出來的,我的創業是被自己逼出來的。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裡的一句話深深地刺激了我,讓我義無反顧、一路堅持到今天。

這句話分享給大家,就是:過程的趣味重於結果的已知

第5篇

上週末和老公一起看了《中國合夥人》這部勵志電影,看完之後感慨頗多。這部影片通過三個屌絲青年成東青、孟曉駿和王陽在大時代變革下的一段發家史呈現了三人的親情友情愛情。

片中的三個主人公性格迥異,但是個性鮮明。成東青是一個農村考上大學的“土鱉”,幹事經常受挫:為了考大學,他考了好幾次才考上,而且還是母親借了全村人的錢才供得起他上大學;上大學期間,追求女生蘇美也一度遭拒;畢業後想去美國,卻一再被拒籤;找個一份大學英語教師的工作,卻因為在外辦輔導班被開除;後來,女朋友也拋棄了他……孟曉駿是一個在大學裡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一直都自信滿滿,是成東青的偶像。可是,後來到了美國之後卻屢屢受挫,不得不又回到中國。王陽是一個個性開朗、凡事滿不在乎的人。他的內心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但是經歷了被洋妞甩了,寫的詩不被認可的挫折之後,他最終選擇了迴歸現實,娶了一個非常普通的.女人為妻。他們合夥創立了新夢想外語培訓機構越做越大,也讓看似最沒出息的“土鱉”成東青成了“留學教父”。這樣三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建立了不平凡的友誼,但是王陽在婚禮上說的一句“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開公司”,讓人感到五味雜全。

“其實我們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嚴。”在被美國bbs公司投訴的時候,三個人一同來到美國,和他們的高管進行爭論的那些話語,讓我們真正地看到了我們中國人應該有的尊嚴。“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信念和勇氣,才讓他們“攻陷了美國”,讓“新夢想”成為了第一個上市的教育機構。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中國合夥人》以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詮釋了大銀幕上不曾有過的“中國夢”。這部影片讓更多的人看了之後,喚起了心中積存已久的夢想,也讓更多的年輕人勇敢地去追夢、去奮鬥!

第6篇

第一遍是在網上看的搶先版,第二遍是是之前公司在端午節以福利的方式發放的電影票,雖說影院小了點,不過絲毫沒有影響到這部影片在情節,臺詞,音樂,情感上煽動和靈魂上的衝擊。第三次是在前些天突然感到些許迷茫的時刻,特意翻出來回味一下前兩次帶給我的激勵和震盪。

整體感覺就是,中國人的出國夢很殘酷,面臨社會劇變,改革下人們的出路也很殘酷,很多失敗和尊嚴的喪失逼出了成功,而這些成功者也總在回顧、反省、時刻警醒著自己,為了自己過去的屈辱而奮鬥著。說得出口的、說不出口和最終說出來的都一樣殘酷和讓人激動。電影的細節讓我動容,成東青在功成名就後依然拿著老式的諾基亞手機撥電話,說明他還是保有內心那份淳樸和厚重,這是生活不曾改變的,雖然他已經從一個很傳統靦腆的'普通人,變成了很會講笑話,很會推銷、演講和講課的大老闆。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讓我想起了我的過去,成東青在學校教書時,死氣八咧得追著主任的兒子教英語,餐桌上當他婉轉甚者是很卑微羞愧的想向主任要一點補課費時,主任那一派自命清高、瞧不起人又覺得對別人是很大恩惠的樣子,不但講了一堆不給錢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還侮辱性的給了幾個吃剩的餃子作為最實惠的回報,不免讓人看了心酸。這種事發生在九十年代初,但我想這種愚蠢又可笑的做法可能至今還沿用在那些有點權力和身份的人身上。這種讓接受者感到莫大痛苦和侮辱的行為,確實能給人很重的打擊,能改變人們對這個階層、地位乃至周圍社會的看法,進而形成一種特定的價值觀,這更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