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我們仨》有感7篇 三口之家:家庭溫情的永恆主題

《我們仨》是作家楊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描寫了她和丈夫錢鍾書、哥哥楊益唐的人生經歷及愛情故事,感人至深。小說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人物,展現了一個優雅而真實的人生畫卷。今天筆者讀完這部小說,深受感動。

讀《我們仨》有感7篇 三口之家:家庭溫情的永恆主題

第1篇

不知怎的,讀楊絳先生的文章,總有種平凡普通但又筆觸很深的感覺……

看了《我們仨》,我感受到的除了對作者文采的敬佩,更多的,是對那種懷念柔和、平靜的那種舒適的遐想。

說實在的,剛開始,我看不懂這本書表達的是什麼;準確來說,是對其中那個"夢"似懂非懂。在這本書中,我分不清哪些是夢裡,哪些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們讓我感到一片茫然。直到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家人親情的訴說與回憶。懷念與回憶中,作者沒有用筆尖表達出那種悲傷,也沒有對一些令人自豪的往事表現出激動昂揚,只是用緩和的語氣,靜靜訴說著一家三口的生活:平凡、溫暖。

以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部分,也自己加入了情感的聯想。

"我們倆老了"---老了的人,常做夢;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夢。

是這一晚,楊絳做了一個夢。透過她的文字,我彷彿看見她,這個瘦弱的人兒,在苦苦尋覓自己夫君的影子。她慌張地尋找著,映襯著沉重的夜色,蒼蒼茫茫。直至楊絳夢醒,卻發現鍾書就在枕邊。夢中老人的悽悽惶惶,好像是隻要能找到他,就得安心。醒來,鍾書卻並不為自己辯護。在此,我想,他怕是更希望楊絳能記著夢裡對自己的埋怨,讓她,就這樣,做一個萬里長夢:夢裡的境況雖不同,但情味(溫情)總是相似的。

"我們仨失散了"---走上這條古驛道:相失相聚又相失。

古驛道的路很長,楊絳在這裡,一腳一腳的,走了一年多。她看盡四季輪換,醒來還在夢裡。

鍾書、楊絳、阿圓總是在這船上,團聚又分離。晨起,有這樣兩個人,急急奔向客棧,步履輕快,一腳跟著又一腳,去和船上的他相聚---閤家團聚就得心安,即便是在這條古驛道上。直到太陽照前艙,她們回到客棧;明早,又再踱著步子來,再相聚,再心安,周而復始……在他們這個樸素的家裡,住著一屋子與世無爭的人:他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夠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共同解決困難。我似乎也跟著作者在他們的古驛道上走了一回,楊絳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這句"夢魂以逐漫漫紫,身骨終拼寸寸灰"只以寫照。

楊絳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感染力,我隨時能"親身"體驗到他們三人的天倫之樂和未泯童心;他們的'善良正直以及對家庭的感情,使我深受啟發、獲益匪淺。這本書並不厚重:往往句子簡短,訴說自然。但書中更多的,是他們一家三口美好的照片:有隨著時間的推逝,一家人模樣的變化;也有三個人工作,各不相擾的。三個人的認真、對工作的目標與追求,夫妻倆互相幫助對方理髮的溫馨場面,讓人感動萬分。這雖只是一些生活照,甚至還沒有色彩,但是聞到的,不僅是書香,還有甜蜜的味道和溫馨的感覺。

所有的悲歡離合,看似在作者那裡是一種自然,在我們讀者這裡卻經常潸然淚下。"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這一聲問,這一聲嘆,如敲窗的夜雨,不斷敲打著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等生命的種種際遇,飽嘗了人世間的悲喜浮沉之後,是在怎樣一種蝕骨的思念中,以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文字寫下了"我們仨"的瑣細點滴。書中最後幾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家是什麼?家在哪裡?也許,誠如楊絳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個必經的客棧而已,不是歸途(一條通往沒有終點的遠方的路)。儘管沒有確切的答案,我還是在楊絳的筆下,讀出了"家"的存在意義:一個傾注了愛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供安身的棲所,而是歷經聚散離合,始終牽繫於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個萬里長夢,是夢裡夢外心心相印始終不渝的曠世之愛,它決不會因為生命的消失而改變任何……

懷著潸潸的眼淚讀完了著本書,我感受到了那無法訴說的愛,無人可說的情---在心裡埋藏很久,很久……家的感情絕不會隨時間而漸變,沖淡。

我也同樣想說:一本書的流行,不在於它辭藻之華麗,不在於它情節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就足夠了。

讀《我們仨》有感7篇 三口之家:家庭溫情的永恆主題 第2張

第2篇

當歲月奪走了最愛的人的生命,獨留一人苟活於世,回想起先前種種,能用文字來記錄萬分感慨的人,唯有楊絳了。

“我們仨”一個普通平常的書名,蘊含著楊絳對家人的思念。“我們仨”普通的三個字,記錄了文學界上不平凡的二人的平凡生活。“我們仨”,三個人,一本書,代表著世界上多少個家庭的聚散離合。

楊絳在開篇的第一章,用夢來表達自己的孤獨,用陰鬱的氣氛寫出了自己對逝去的丈夫,病歿的女兒的濃重思念,用荒涼的情景展現了孤獨老人將靈魂寄於回憶,對喚醒一絲生命的活力的期盼。

當讀者仍縈繞在楊絳的悲痛中不可自拔時,楊絳用生動而樸實的筆墨向人們展現了他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在這些點點滴滴的幸福中,藏著一家人的相互關愛。在英國時,錢鍾書與楊絳散步“探險”,錢鍾書為會劃火柴而得意,兩人共同下廚學做美食。女兒錢媛出生後,她和爸爸打成一片,即使在錢媛六十歲時,給父親寫的信上也會畫有兒時常畫的笑臉,來讓父親開心。三個人,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及時在xxx時期進牛棚,也讓他們坦然面對。

三個人的幸福,卻在綿長的幾十年後戛然而止。楊絳是這樣敘述的:“我們三個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突然屋子空了,只剩一人,獨守空居,那是怎樣一種淒涼。人皆逝,溫暖不復。

同時,我也在思考。多年後,越入古稀,我會拿什麼向楊絳這樣去回憶。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擁有的幸福亦不相同,當美好的事物降臨在身邊,年輕的人們或許不會去銘記這些微小的幸福,只是享受一時的快樂。當家人圍繞在左右,年輕的.人們還在為理想而奮鬥,發揮青春的激情,誰會注重貪圖家的溫暖。但當身體漸弱,身邊的一切都像沙子一樣握不住地流淌,我們所需的或許只有年輕時富足擁有的溫暖與幸福吧。接著,我們踏上尋家之路,像楊絳所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

以孤寂存活,抱回憶為食,蒼老後我是否也會過上這樣的生活,我不知道。珍惜現在還存在的家,珍惜這難得的幸福,也讓自己在數十年之後有東西去回憶,有幸福去感傷,而不是做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像楊絳這樣還能將美好用文字敘述,以傷懷為基,我亦是滿足了。

第3篇

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

?我們仨》是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錢媛在病床上開始的,她只草草列了個內容清單,寫了五篇,就再也無法寫下去了,去世時六十一歲。錢鍾書在女兒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歲末,離開老伴駕鶴西行。在處理好一些後事之後,九十二歲的楊絳於20xx年年底接過女兒的筆,記敘了他們仨相親相愛的一生。

平心而論,錢媛雖然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博覽群書,卻大概因為她是英語專業的緣故,中文文章寫得十分遜色,流水賬一般。作為母親,楊絳對此也有遺憾,她在書中寫道:“阿媛是我生平傑作,鍾書認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她上高中背糞桶,大學下鄉下廠,畢業後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樣是平鋪直敘,楊絳文字的感染力要強得多,像一位老奶奶在歷數家珍,使讀者饒有興味,不嫌嘮叨。?

第4篇

關於寫作,有人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彷彿是為了掩蓋貧瘠的思想情感,又或者是展示自己龐大的閱讀量。有人喜歡用最平實的語句,去描繪最真摯的情感。因為簡簡單單才是真,而情到深處自然就濃了。楊絳先生的文字就屬於後者。二零零二年出版了這樣一本書,它出自一位九十一歲老太太之手,篇幅很短,只有十多萬字,內容也很平凡,就是老太太追憶與深愛的丈夫、女兒在一起的日子。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吶喊呼號,只有漫長人生中平凡的片段與點滴。然而就是這樣一本看似平淡無奇的書卻感人至深。這本書,就是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說到楊絳,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著名學者錢鍾書的夫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隨著電視劇《圍城》的播出,許多人都知道了錢鍾書。慢慢的,人們也通過錢鍾書知道了他的夫人楊絳,也許有人認為,楊絳出名是借了錢鍾書的光,其實,楊絳本人也是著名的學者,在現代文學史上也有著突出貢獻的。楊絳本名楊季康,生於一九一一年,一九三二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八年留學英、法,回國以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以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她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一九三二年,二十一歲的楊絳從東吳大學畢業後考入了清華大學文學院,就是在這裡,她和錢鍾書相識相戀,從而結成了一個令無數讀書人羨慕的夫妻志同道合,比翼雙飛的學者家庭。一九三五年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兩年後他們有了一個女兒錢瑗,和他們一樣,錢瑗也是高階知識分子,大學教授,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家庭。然而在一九九七年,這個家庭破碎了。不滿六十歲的錢瑗因病先於二老去世。一年之後,一九九八年,八十八歲的錢鍾書先生也因病逝世。在人生之路上,一個完滿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太。四年之後,九十一歲高齡的楊絳推出了回憶錄《我們仨》。這本書原本是錢瑗生前準備寫的,後來楊絳來寫,一半是為了傾訴自己的思念,一半也是為了完成女兒錢瑗的心願。

這本《我們仨》追憶了楊絳一家三口在漫長的六十三年時間裡的風風雨雨和點點滴滴。然而這本書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結構很特殊,它不是平鋪直敘地敘述在過去的歲月裡,這一家三口所經歷的日子和故事,而是有虛有實地分作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楊絳夢到錢鍾書不見了的故事,夫妻之間脣齒相依的深厚情感就在這短短的篇幅裡催人淚下的浮現。這也為全書立下了一個“離別”和“思念”的基調。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仍是在講述一個“萬里長夢”延續著上一個夢境,把我們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揉進一個先歡喜後悲傷的生離死別的場景。如果說美好回憶像一碗粥,溫暖、治癒,讓曲折的旅程無時無刻不被幸福包裹,那麼萬里長夢就像一壺酒,辛辣、清冽,如夢如幻,一點一滴都在刺痛神經。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裡才是寫普通回憶錄的手法,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一九三五年楊絳錢鍾書伉儷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一直到一九九八年錢鍾書逝世這六十三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楊絳先生以“我們仨”作為這部書的書名,我想她暗示的是,我們仨已經在這六十多年的歲月的.磨折當中成為了楊絳先生生命的大多數,甚至是全部。

我感到令人最感動和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書中文字流露出來的一家三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而特別令人羨慕和讚歎的是楊絳和錢鍾書的那種心心相印,脣齒相依。這種濃厚的深情真是令人頓起“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

生活中的傳奇很少,不過間或也有,他們倆是其中之一。其實錢鍾書和楊絳在大學的時候就認識了,那個時候錢鍾書的名氣很大,是清華四大才子之一,然而楊絳後來卻回憶說“我初識鍾書的時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一點兒也不‘翩翩’。”儘管初次見面沒有交談,但他們還是一見鍾情了。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錢鍾書告訴楊絳“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道“我也沒有男朋友”,就這樣他們兩人戀愛了,錢鍾書和楊絳兩個人在家世、心靈、才學上的無比契合造就了這一對珠聯璧合令許多人羨慕的猶如神仙眷侶一般的夫妻。那麼這對夫妻如果其中的一個離開了,另一個會怎麼樣呢。在書的第一部分,楊絳寫出了那種孤單、慌亂和淒涼。文字不長,卻是無比的落寞,惆悵和催人淚下,其中飽含的是楊絳對相濡以沫一輩子的丈夫的深深眷戀和不捨。

有人評論《我們仨》說,面對夫逝女亡的靜思和追憶,楊絳的文字竟然沒有一句悲痛欲絕的詞語和撕心裂肺的吶喊,相反,在那些溫柔、細膩、樸實的字裡行間,讀到的是這一家子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讚譽時的低調,面對風雨時的淡然和麵對變遷時的相濡以沫,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

楊絳先生的文字是在近百年的風雨人生中,一點點浸潤滲透出來的文字。這一點在書的第三部分表現得最為充分。淪陷在上海的那段時間是他們最為艱苦的一段日子。“日本人分配給市民吃的麵粉是黑的,篩去雜質,還是麩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粕,中間還雜有白的黃的黑的沙子。黑沙子還容易挑出,黃白沙子雜在粕裡,只好用鑷子挑揀,聽著沿街有賣米的,不論多貴,也得趕緊買”。條件如此惡劣,楊絳的文筆卻依然從容,恬淡。這個時候,錢鍾書雖然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可是薪水不多,由於大環境的惡化,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困頓到了極點。然而楊絳的文字中依然沒有半點怨天尤人。就在這樣的境況下,錢鍾書仍然碩果累累,他重要的學術著作《談藝錄》的後半部,散文隨筆集《寫在人生邊上》,以及著名長篇小說《圍城》等重要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完成的。那麼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楊絳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而這些對於家庭的付出,在這段文字裡楊絳只寫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我在國小代課,我寫劇本,都是為了柴和米”。

?我們仨》這本書是散文,本來的重點並不在於對人物的刻畫,然而在楊絳樸素的妙筆下,“我們仨”的形象卻栩栩如生的浮現出來。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文筆下,“我們仨”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顰一笑,一嗔一怒都是那麼生動,那麼可親可愛,讓我不知不覺地融入他們單純而又溫馨的世界,處處洋溢著的人情味和他們那種美好的個性和品格。

楊絳的筆觸總是平緩的,溫暖而洋溢著淡然的味道,就像秋天的落葉,冬日的陽光那樣,平靜而柔和。那種經過歲月滄桑的洗禮,那種大愛無言,榮辱不驚的情懷也許正是感動我們的精神力量吧。

第5篇

第一次拜讀楊絡先生的《我們仨》,還是在大學時代。

那是在圖書館不起眼角落裡的一本小書,泛黃牛皮紙質感的書皮上印著於寫的"我們仨"3個字,並跟著這樣一句平實而溫暖的話:

讀罷,我不禁感動流淚,似乎有股暖流在內心蔓延,讓人久久不能釋懷。此後,每每拾起這本小書偶然讀一小段,都為她樸實的親情和淡泊超然的境界而回味深思。

?我們仨》是先生寫的家庭回憶錄,敘述她和錢鍾書以及獨女錢援溫馨、簡單而富有情趣的家庭生活。雖然記錄下的只是生活中零碎瑣事,卻一點不顯冗長乏味。在經歷"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後,一個單純平凡的學者家庭近一個世紀的成長跋涉,在先生哀而不傷、行雲流水般的語句中娓娓道來。試想年已86歲的老人在最艱難痛苦又長達萬里的時光裡,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惶恐地走在人生驛道上,先是送走骨血親女,再又送走伴她一生的丈夫,是怎樣一種孤獨的痛呢?然而書中卻無悲痛欲絕的語句,在看似輕描淡寫的文字背後是種樸素的心疼和淡淡的哀傷。正如她在女兒離世後寫到:

自從生阿段,永遠牽心掛肚腸,以後就不用牽掛。我是這麼說,心上卻牽扯得痛。

讀後不覺心酸,也被先生身上那種堅強的力量所感動,又怎會不清然淚下呢?

錢鍾書、楊絡先生一輩子相需以沫、相敬如賓,有著低調樸實的做人品格,女兒錢援亦是北師大英語教學的"尖兵",兢兢業業,不辭辛苦。書中這樣寫到:

鍾書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

這一家人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也收穫著難得的恬淡與幸福。正如楊絡先生所說的那樣: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羊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甘潤。

一家人縱然已是天人相隔,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已把"我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生命和家的意義在先生的書中得到盡情詮釋。反觀如今,物質極大充足之下浮躁的社會氛圍讓很多人在追逐金錢名利中漸漸迷失本心,精神的空虛和內心的麻木似乎讓幸福和快樂遙不可及。或許我們欠缺的正是先生一家人"出世不離世人塵不染塵"的人生態度。倘若每個人都踏實做好分內之事,閒暇之時做些類似讀書、捐贈的"無用之事",而不盲從在以炫耀奢侈品為榮、帶著面具戰戰兢兢活著亦或空談虛偽的人群中,在得與失之間有著"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胸懷,便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境界吧。

生命和家的意義是緊密相聯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萬家燈火中才可能會有溫情的人生。當下,我們倡導傳承良好家風,而良好家風的形成也有賴於家庭成員的個人修養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這樣,自然會有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也會從父母的"不言之教"中深深受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良好的家風也會淵源流傳。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

這是《我們仨》結尾的一段話。其中發生的也似乎是身邊的故事,主角是你,是我,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人生一世,不過匆匆,在這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中,我們終會相聚相失。在滾滾紅塵與紛紛擾擾之中,我們應該培養堅強、低調、樸實的做人品格,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珍惜當下的每一天,也終會擁有溫情的人生和"永恆之家".

第6篇

什麼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什麼是一個溫馨單純的學者家庭?什麼是相守相助,為什麼最後又會相聚相失?這個假期,隨著一個簡單平凡的主題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隨著《我們仨》的作者楊絳對親人的思念,隨著書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樂,艱難痛苦的經歷,陪著我走過了這個暑假。這本書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語氣來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錢鍾書和兒女錢媛。

描述他們這幾十年來走過的人生道路。那些親身經歷的坎坷、磨難,也是給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憶的故事。錢媛在英國出生,小時候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也是從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成長,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名老師。書中大體也講過:錢媛細心,觀察力強,是一個“讀書種子”,這點像錢鍾書。並且錢鍾書也認為女兒是一個“可塑之才”。說到錢鍾書,作者說他是潛力極低的“書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會打理,他也常常自嘆“拙手笨腳”,但是寫文章卻如“一針見血”。

所以說錢鍾書是一個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兒玩,在女兒肚子上畫花臉,在臉上畫鬍子。父女也常常聯合起來與作者開玩笑,這樣的錢鍾書也不顯得死板。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圍城》這種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吧。楊絳和錢鍾書一齊,享過福,當然也吃過很多苦;雖然留過洋,但也經過戰亂,他們的生活也許是因品到人生的完美而平靜。直到阿媛來到這個世上,這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個人。書中也有許多插圖,都是他們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張照片是他們三個人各自的照片,他們自我在各自的房間工作,各不相擾、溫馨和諧,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罷了。

但是,故事的結局並沒有我想象的多麼完美。錢媛於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錢鍾書從一九九八年歲末去世。作者並沒有用多麼悲痛欲絕的詞來描述她當時的情緒,也許是作者經歷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許在我們看來,錢鍾書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筆下但是是一個簡單而平凡的人,只是一個丈夫和爸爸的主角。最後他們三個人,還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單單,但生活在回憶中,也算是幸福的吧。

故事的結尾是這樣寫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一家人在一齊六十多年,轉眼只剩下作者一個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單,想起當年相聚相失過的地方,竟是一個很值得回憶的片段。作者將會帶著錢鍾書和阿媛的信念,攜帶著與他們的回憶,堅定的生活下去。其實剛開始讀的時候並不明白作者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意思,一開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完美的還是悲傷的?我開始一篇篇的仔細讀,直到整本書讀下來,讓我懂得了許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個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個人的悲傷。我也能理解想念一個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媽媽每一天都在醫院裡照顧姥姥,中午的時候才能和媽媽見上一面,大部分時光媽媽都在醫院忙上忙下。

而姥姥我只見過一兩回。之後姥姥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並且當地醫生無法醫治,只能去北京治療。媽媽坐上火車的時候而我正在補習班上課,媽媽也沒能打個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來後,我們每一天在網上聊天、談心。此刻幾個星期過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來越濃,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體會的。其實和作者一同回憶她的過去,一同回憶作者家中那些快樂的點點滴滴,回憶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溫馨的生活,回憶他們在一齊走過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當然也會有一些快樂的片段,我彷彿就走進了作者的生活,走進了她的夢。直到最後,這本書最後讀完了,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媛。

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結局雖然是悲傷的但也能夠說是完美的。我們仨,這個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包含了作者許多感情在裡面,對女兒的思念,對錢鍾書的思念。但是歲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時也能夠說是無情地,最後還是把他們拆散了。我在作者這個長達萬里的夢中,我還是走出來了,我想在這個夢中,沒有人能夠走進去,這畢竟是他們三個人共同的夢……

第7篇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作者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文字並沒多華麗的辭藻,反而都是很樸實的文字,但卻很有感染力,讓讀者可以體會到他們一家人的溫馨、快樂、有趣。這裡面的許多描寫都是錢鍾書和錢瑗,都可以看出他們確實很有趣,很有智慧,但是從那字詞中還是能感受到,作者的懷念與深深的愛意。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是啊,天底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儘管是那麼地深切,上帝給了你幸福,也會帶給你無盡的寂寞。人生不是童話,沒有那般夢幻與美好,都說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必須面對。

讀了這部書彷彿是隨著楊絳女士的腳步經歷了整個人生;重新認識了錢鍾書先生,看到了大作家也有笨拙、調皮的一面;看到了不管是多麼有才學的人也要似平常人一樣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但是我又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不同之處,就是那一份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以平常心面對的超然心態。

也許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學者平凡的家庭生活,不求一生榮華富貴,但求一家平安,幸福。

這平凡的三個人,這平凡的家庭,這平凡的爸爸、媽媽和女兒,卻有著不平凡、令人羨慕的濃濃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