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熱門三篇

觀後感3.2W

當我們在讀完一本經典的著作之後,心中肯定會湧起不少的漣漪,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較大的幫助,你還在發愁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我們仨讀後感熱門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我們仨讀後感熱門三篇
我們仨讀後感1

《我們仨》的作者是楊絳,對於她,我只知道是錢鍾書的夫人,對於錢鍾書,只讀過他的《圍城》,感嘆書寫的實在精妙,那些比喻見解看的也過癮,除此,坦率地講,知之甚少。寒假裡,極其偶然的機會,讀到了《我們仨》,第一次走進楊絳先生(大家都這樣稱呼)的文字世界,也第一次被其樸素的文字後面厚重而深沉的感情深深地震動。書中有多處,看的時候惹我落淚……。

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瑗。

簡單的文字,全書只有三章: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在回憶錄的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簡短的開篇一章中,楊絳這樣寫道:“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裡,鍾書不知到哪裡去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裡,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往前看去,是一層深似一層的昏暗。我腳下是一條沙土路,旁邊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寬廣。向後看去,好像是連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煙的去處,但不見燈光,想必相離很遠了……”末句又說:“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於是,從夢開始的獨屬於“我們仨”的回憶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作者以最後幾年我們仨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為主線,以“古驛道”上的聚散展開來寫,字裡行間滿是令人斷腸的痛。通篇中作者沒有呼天搶地痛哭的場面,沒有細緻入微對“痛”的描寫,但正是那種含蓄節制的痛,卻能直擊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是一種刺入靈魂的痛。這一部分,楊絳用時而夢幻時而真實的手法,將一幕幕往事交織在一起,遲暮之年的夫婦倆在老病相催之際,用真摯的愛相互支撐著度日,直讓人心裡一陣陣發緊,令人扼腕嘆息。

讀著文字,一幅幅令人動容的畫面浮現眼前,比如清冷的古驛道上,“我”來來回回穿梭於客棧與寓所之間,步履蹣跚、一腳一腳走進又走出萬里長夢。當女兒阿媛住院一年無效不幸去世的部分,小說中是這樣寫的:“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溫軟親熱的一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有了。”“……我心上蓋滿了一隻只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啪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裡灌……”讀這樣的文字,感同身受,淚流心傷。白髮人送黑髮人,從此生死兩隔,刻骨之痛!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追敘“我們仨”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回憶“我們仨”相互溫暖著共同走過的一幕幕之前,作者向我們道出了“家”的含義,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學者家庭的悲歡離合,看到了他們在面臨種種困境與苦難時依然保持著與日月同輝的人格魅力——

“三里河寓所,曾經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樣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是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家是什麼?家在哪裡?也許,誠如楊絳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個必經的客棧而已。它不是歸途。歸途是一條通往沒有終點的遠方的路。儘管沒有確切答案,我還是在楊絳的筆下,讀出了“家”的存在意義。一個傾注了愛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供安身的棲所,而是歷經聚散離合,始終牽繫於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個萬里長夢,是夢裡夢外心心相印始終不渝的曠世之愛……

書的末尾這樣寫道: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尋覓的歸途在哪裡?‘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這一聲問,這一聲嘆,如敲窗的夜雨,不斷敲打著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等生命的種種際遇,飽嘗了人世間的悲喜浮沉之後,是在怎樣一種蝕骨的思念中,以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文字寫下了“我們仨”的瑣細點滴。

讀完《我們仨》,我想,一本書的流行,不在於它辭藻之華麗,不在於它情節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那就夠了。

我們仨讀後感2

妞妞,距離你要到這個世界上只有3個月了,我想不光我和你媽媽,還有很多人都在為你的到來忙碌著,特別是你的媽媽,所以首先,感謝你媽媽,正因為有你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才會有我們普通的平凡的《我們仨》!

妞妞,爸爸之所以就著看了楊絳的《我們仨》後寫這個話題,思考的核心還是怎麼實現人生的價值,其實這個問題我和你媽媽也說不清楚,但是馬上就為人父母了,不能也教育不清楚你吧,你看這就是一個悖論了,自己弄不明白還得要教清楚孩子,所以爸爸決定告訴一個正確的路子,至於你在這個路子上走發現什麼風景,那就看自悟了吧......

第一,要多看書,書是人類總結經驗的最好載體,雖然現在網路很發達,甚至有“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Google”但是爸爸還是希望你直接看原著,瞭解其他人的無數個人生,你就有很多重的精彩;

第二,學習語言,這個其實包含了幾小點的:學習語言可以掌握第一手的資訊,這個資訊可以是技術PAPeR也可以是社會經驗,然後學習語言可以直接跟人交流,以後就是學外語也不能走老爸這個不能開口的路子,雖然我在改正;

第三,讀千卷書還要走萬里路,不能侷限在空想和死記硬背中,格物致知啊,只有自己親眼所見才知道語言的魅力以及修辭手法與後現代主義的奧妙;這點看老一輩的人就要好很多的,比如錢鍾書,魯迅,還有王小波,爸爸希望你能就他們的文字去追尋上個世紀的軌跡;

第四,學會反思,所有的人——特別是你的父母——是深深愛著你的,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垂直向下的!但是,爸爸希望你能融會貫通理論後在實踐中相輔相成,這就是反思和計劃的作用了!我們不希望你留名青史,但求物質精神雙小康吧!

妞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烙印,爸爸的認識不知道會不會侷限在20xx年,但是我想至少大的條框是沒有出格的,這都是在善良和平和的心態上完成的,當然我和你媽媽會做好榜樣!

最好還是要囑咐一句,從我和你媽媽的經歷來看,人怕沒自己的目標以及知道了沒有毅力去克服碰到的困難,人最後還是要超過自己!

願你媽媽和你安康,我們也會是不平凡的《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3

《我們仨》是當代作家楊絳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xx年7月。該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喜歡上這本書,只需一眼。它小小的,杏黃色的扉頁瀰漫著一個人的哀而不傷的思念。它走過一個又一個讀者的眼睛,化作來自學者家庭的知識力量,化作羨煞旁人的相濡以沫,化作波瀾不驚的處世哲學。

20xx年7月,楊絳先生的散文集《我們仨》首次出版,此時老人已93歲高齡,她頂著耄耋之孤獨一個人娓娓講述著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二部分筆墨少,隱喻了楊絳陪伴錢瑗與錢鍾書先生在病榻上度過的最後兩年時光。第一部分中楊絳常做夢與鍾書走散,夢裡的鍾書先生時不時撇下她獨自離去。楊絳常與鍾書講她的夢境,害怕真有那麼一天他會離開。而醒來時鍾書總是安慰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這一部分就像一個引子,為第二部分在古驛道上相離、相聚、和相失做下鋪墊。最後女兒走了,丈夫也走了,只剩下楊絳先生孤身一人,她一人做了個“萬里長夢”,夢裡她“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翻開這本書的第三部分,就像翻開先生的夢境。

夢裡有這個學者家庭的嗜書如命。楊絳在書中談到“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她在夫妻二人國外求學的那段期間描寫道“在巴黎的這一年,是愛書如命的鐘書肆意讀書的一年。”而楊絳自己也因為能在國外大學圖書館隨心讀書而深感愉悅。對知識貪婪的汲取與對讀書天生的熱愛造就了這個學者家庭,造就了世紀文豪楊絳,造就了“文化崑崙”錢鍾書。余英時評價錢先生說“錢先生是中國古典文化裡面最後一個風雅之士。他是一個純淨的讀書人,不但半點沒有在政治上向上爬的雅興,而且避之唯恐不及。”這個家庭因為共同的“嗜書如命”而走在一起,而變得特殊無比。楊絳先生在文中說道“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我們仨的這種充實感有很大一部分恰是由讀書熱情帶來的。

夢裡有與一個家庭平凡的快樂和溫馨。“我們仨”有學者家庭的特殊文化氣,也有平凡家庭共有的生活煙火氣。兩老在外國求學期間自己折騰活出一番小天地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她們自己倒騰做菜,在廚房“探險”,她們自己研發出早餐標配“牛奶紅茶”並授愛終生。王小波曾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兩老的這種對生活的“探險”,又何嘗不是有趣的定義。在楊絳先生的描寫裡,我們也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鐘書。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方向,會為打翻墨水瓶而不知所措。但這並沒有關係,一方“淘氣”,便有一方一方包容。她們的女兒錢媛也是如此,哪怕是年近六十歲患病床榻的時候,她寫給父母的書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溫暖的暱稱。他們仨從年輕到年老,都沉浸在那些只有彼此瞭解的小快樂中:出門“探險”,分享彼此的“石子”,或者對著旁桌的人“格物致知”,都使他們感到知足。

夢裡有說不完的思念和對時光的嘆息。“我們仨”都是惜時如金的人。在書冊的附錄一中楊絳附上了女兒圓圓在生命的最後時光所做的事,她向母親要走“我們仨”的標題,寫了幾張草稿卷,雖終未等到完稿日,那開頭的第一句話卻給我強烈的衝擊力。她用無力而歪斜的字型寫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卻顯示了足夠的分量。一寸一寸,打在心頭。

讀完全書,我被“我們仨”所感動,也對楊絳先生有了更深的感觸與認識。“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的回憶是無比沉重的,記得小時作文紀念我逝去的外太婆時,因感情太深,每每寫幾筆就得停留駐足,任昔日畫面湧上心頭,每一個湧出的畫面就彷彿心上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著熱淚的眼睛。哆哆嗦嗦寫完全文時悲傷已逆流成河,不能自已。《我們仨》雖小小一本,楊絳先生在落筆時不免也傾注了太多的悲痛與思念,形容自己的女兒小時候她寫道“她很乖。”——三個字一個句號,簡簡單單一筆一劃傾注的是厚重的感傷與淚水。她的文字彷佛總是在把悲傷收斂,苦難一筆帶過,歡喜細細描摹。她的文字像極了她一輩子的沉澱,像靜如太古的山巒,像綿長如小年的時光,安安靜靜,不疾不徐,從容不迫,可謂“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楊絳先生隻身一人做了個“萬里長夢”,天涯咫尺,用筆尖下的思念與親人團聚。如文末所言“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而我們,我們正值青春,我們多麼幸運以一個年輕人的身份走入一個耄耋老人的心境,多麼難得的窺到了一個學者家庭的百般風情。如是趁我們尚未失去,學著惜時,學會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