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生物教學反思5篇 反思生物教學: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生物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的思考和反思。通過對自身教學的反思,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本文將深入探討生物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和方法。

生物教學反思5篇 反思生物教學: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1篇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國中生物的教育物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我是一名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老師,對教材還不是很熟悉,特別是對知識的系統性還不是很瞭解。但是我知道作為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不能作為教學的絕對依賴。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系統地進行研究,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通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

另一方面,通過日常聽課和學習,我也認識到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生物課堂是和生活緊密聯絡的一門學科,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結論,他本身就是一門研究自然的學科,所以要求我們生物老師要注意觀察身邊的各種現象,更重要的是也要培養學生這種能力。生物教學是靈活的,課堂上,學生應該是活躍的,我們要把握整個課堂,適當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多讓學生來用身邊的例子進行討論,自己得出結論。紮紮實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講清生物的各個概念、含義、特性等,充分利用課件、實物。

教學方法上,應儘量靈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根據課程結構設定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基礎、興趣情況和實際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綜上所述,是我進校短時間內的一些反思。今後我將從以上各方面入手,多向各位同仁學習,還要向學生學習。使自己的教學進行得有條不紊,自己各方面都能取得進步。

生物教學反思5篇 反思生物教學: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2張

第2篇

1、能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說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兩課用多種方法觀察花的基礎上,進一步經歷按一定順序觀察,對雄蕊和雌蕊這樣更細小的物體進行專題觀察的過程。

2、有探究花的奧祕的慾望。樂於嘗試著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花的授粉條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生命的任務,能用自己擅長的方法表達雄蕊和雌蕊的特徵。能用圖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實的成長過程。

1、放大鏡、鑷子、白紙、油菜果實、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組探究用。無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蘿蔔花等。

我們已經觀察了油菜花,還認識了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花,知道許多植物會開花、結果。可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結了瓜,有的卻結不成瓜。蘋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開了花不結果或少結果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你們的解釋哪些是正確的呢?我們還是仔細地觀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難觀察,我們用什麼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麼方法才能通過觀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確的解釋呢?

2、學生分組討論並彙報,師生共同歸納研究方法。(參考書上提示的探究方法)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這些構造特點與它繁殖後代的功能有什麼聯絡?為什麼有的花會結果,有的花不會結果?

5、教師根據學生髮言,適時展示蜜蜂傳播花粉圖和花的受精示意圖。

6、瀏覽課文: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裡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後,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油菜的花朵開始凋謝。

提問:你還看到過其他昆蟲傳播花粉的現象嗎?植物還依*哪些力量傳播花粉?

1、觀察油菜的果實。做一個遊戲:分組按成長的順序把實物排列在紙上,並指出哪一部分是剛剛受精後的果實雛型。

2、小心剝開油菜的果實,觀察油菜種子是怎樣排列的?數數角果莢裡有多少粒種子,再數數一株油菜可能長多少個角果莢,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種子有多少?

3、說說為什麼豌豆莢裡有的豌豆很飽滿,有的卻只有很小的一粒?

1、果農為了防止果樹不結果,往往採用什麼措施?為什麼?

2、同學課後做一個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對比實驗,怎樣才能成功?

前準備環節:由於教學環境的限制,找不到明顯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在課堂上我只能用課件來取代,也獲得了應有的效果,但學生的學

習興趣大打折扣,也沒有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細心觀察能力和創造性的思維,因此我在今後應多給學生準備從分的科學材料,讓學生能在他們應有的環境中成長。

在課後延伸階段:我讓學生做一個南瓜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對比實驗。這個活動時間要持續好幾天,由於我在課後沒有細心的去留意學生的探究興趣,當他們的興趣低弱時,我沒有給以適當的引導,使他們興趣復燃,導致這個活動成功的同學只有一組。因此我們教師要多關注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才能實現應有的教學目標。

第3篇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滿著時代氣息,充分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生物教學工作反思。新教材在吸納原有教材優點的基礎上,更尊重同學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更貼近社會實際和同學的生活經驗;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新進展;更重視發展同學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新教材突出了以同學為中心,全面開發同學潛能為目的的新方向。高中生物實施新課程教學,要轉換教學方式,貫徹現代教育思想,建立起體現師生交流互動,同學探究學習的新模式,促進同學自主學習,滿足同學發展的需要,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同學終身學習的發展奠定基矗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頁圖文並茂、詩情畫意,引言發人深剩新教材以優美的畫面、名人名言或對生命活動的生動描述,為教師開展直觀教學,引導同學領略生命科學的魅力,調動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創造了良好條件。例如,“走進細胞”這一章引用了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威爾遜的話:“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一節,繪製了蚱蜢與綠葉的畫面,編者附上一段生動活潑的文字描述:“新葉伸向和煦的陽光,蚱蜢覬覦綠葉的芬芳。他們為生存而獲取能量,能量在細胞裡流轉激盪”。別開生面,內涵豐富的圖文開闊同學的視野。教師應引導同學在欣賞優美圖文的基礎上,要認真思考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讓他們欽佩於科學家睿智的思想和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開生命科學神祕的面紗,從而在內心噴發出主動要求學習和探索生命科學的強烈慾望和動機,教學反思《生物教學工作反思》。

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較,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增加了許多提供同學思考的問題,在每一節裡都設定了諸如“問題探討”、“本節聚焦”和“思考與討論”等欄目。這些欄目的設定與安排,不僅為同學更好地獨立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主體性起到啟發和提示的作用,也為教師引導同學參與教學,創設問題情景提供了素材。教師應把學習的自主權交回到同學手上,課堂教學要安排充足的時間組織同學思考和討論,要讓同學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應該達到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設定的這些欄目蘊含的資訊,巧妙地設計問題,精心創設問題情景,讓同學帶著問題去學習。例如,“細胞膜——系統的邊界”一節中的“問題探討”欄目提出“你是怎樣區分氣泡和細胞的?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細胞膜嗎?”點出同學原有知識中的疑惑,將同學的思維帶回到曾經學過的有關細胞知識中,激起同學對有關細胞膜問題的思考。藉此,筆者取一個雞蛋並打破置於培養皿中,並指導同學觀察,告訴同學“卵黃是雞的卵細胞,卵黃膜是卵細胞的細胞膜”。接著根據:“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清晰地觀察到細胞膜之前,已經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了”,啟發同學推測,科學家是怎樣確定細胞膜存在的。這種問題情景的設定引起同學的思考和大膽推測、討論,甚至爭論,為進一步探究細胞膜的學習開啟興趣之門。3.開發教材蘊含的合作學習因素培養同學團隊協作精神

教材設定了“技能訓練”的欄目以及提供的“資料分析”使同學的思維活動不斷處於積極狀態。筆者分析了這些欄目的資訊,大多提示以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來完成教學為佳。因此,課堂教學以合作學習小組(3-4人)為單位,組織指導同學討論,相互幫助,解決自學過程中碰到的疑難。教師解疑,有時則向其他小組的同學“請教”,由願作“導師”的同學解疑答難,教師則當“旁聽生”。同學可以暢所欲言,給同學足夠自由的空間和活動的機會,師生平等、寬鬆舒暢的小組合作學習,把課堂變為“師生共同交流資訊和切磋學問的論壇”。筆者也曾驚喜地發現,在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中,有些同學的發言表現其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經常性開展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必然會強化同學的發散思維能力,有列於培養同學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同學的團隊協作精神。

新教材突出了生物學科的特點,根據新課程理念,針對同學實際,安排設定了探究實驗,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係、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等。其目的是要求教師執行教學時切實貫徹探究性學習理念,讓同學在探究實驗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的同時,學會開展生物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新課程教材圖文並茂,迎合同學的學習心理;內涵豐富,適合於不同層次的同學學習應用;多種欄目設定,有利於教師組織開展探究學習和同學進行自主、主動學習。生物學教師應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通過挖掘教材的豐富內涵,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計,釋疑解惑,幫助同學完成探究活動,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第4篇

?單細胞生物》一節,主要以草履蟲為例講授單細胞生物“觀察草履蟲”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將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實驗設計改為探究實驗,並加入了收集資料等要求,嘗試著將此課變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能力的一節課,充分實現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目的。體,通過這節課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增強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因此,在課上學生要做的

在課前,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上網、去圖書館、上書店等),收集了大量有關單細胞生物的資料。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大大增加了他們獲取知識、鍛鍊思維的能力和機會。

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先用自己的語言形容草履蟲的外形、運動、取食、消化、呼吸等,使課堂顯得生動有趣,也讓我感到學生尚未被束縛住的豐富想象力。在接下來的探究實驗中用不同的刺激因素(糖、食鹽等)刺激草履蟲,觀察比較草履蟲的應激反應,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既能有效的完成教科書上的教學要求,又能鍛鍊觀察和表達能力。

這樣處理教材、設計本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學生記憶深刻,教學效果甚佳。這種教學設計,既教授了新知識,又鍛鍊了各種能力,體現了教學活動是一個學生不斷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是引導學生學習和創新的參與者。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充分享受到了主動學習的樂趣。

1、受實驗材料的限制,課堂時間把握的不好,有些前鬆後緊。

3、如果將草履蟲的收集管和伸縮泡處設計成動態課件將會有更好的效果。

第5篇

生態系統是國中生物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而且和我們的生活實際是聯絡比較緊密的。例如去年年初的南方雪災,還有五月十二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都不同程度的對生態系統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影響到了我們現實的生活。所以說關於生態系統的概念理解以及學習對於學生了解現實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發揮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通過現實的例子去掌握新知識。

因為我校正在進行著教學改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能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相反,教師要做的,是為學生引路,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得出正確的結論。《生態系統》這節內容,單從知識點來看,比較單一。學生需要掌握的就是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的概念和作用。但是,通過學生親自觀察和分析生態系統來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求知的慾望,還能為後面的生產者等成分對生態系統的作用作一簡單的伏筆。在引出生態系統後,我啟發學生通過自己對生態系統的觀察,逐個思考問題,目的在於引出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成分。考慮到對於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這些名詞,學生很難真切地理解,於是,我針對性地提出了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對新知識的掌握與鞏固,隨堂的練習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得出食物鏈的概念後,我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兩句諺語又提到練習中,他們是否都構成食物鏈了呢?八班的學生相當機靈,在略微思索後,都回答我說第一句不是食物鏈,因為生產者必須是食物鏈的起始點,對於此,我還是比較意外的,因為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居然那麼快。隨後,我又將食物鏈上升到以人為終點,請同學閱讀小資料:汞與水俁病的內容,並進行討論交流,此舉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增加趣味性,更多的是為說明人類亦是生態系統一員,破壞了生態系統等於毀滅人類自己,為之後的教學作鋪墊。

回顧這節課,不管是從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還是課堂上學生的反映來看,還存在有以下一些不足:

本節內容涉及知識點較多,量比較大,且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在課堂中,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活動時間,包括幾個討論的練習題,時間比較緊促。幸好,由於八班學生的思維較快,因此在時間上,還算基本把握住了。

總的來說,這次的組內教研課,不管是從教學過程還是課堂上的控制、學生反應來看,都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邊教學邊反思,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