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5篇 《澳大利亞:一次教學之旅的反思與啟示》

本文主題是對《澳大利亞》教學過程的反思,通過分析教學的優缺點,總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善方向,以期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學習。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5篇 《澳大利亞:一次教學之旅的反思與啟示》

第1篇

澳大利亞是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東半球的其他地區和國家第四節內容,澳大利亞屬於區域地理中的國家地理,非常重要。同學們學完前兩章已有了學習區域地理的基礎,以後還會學習美國、巴西等,澳大利亞這一課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匯入新課:以澳大利亞著名景觀悉尼歌劇院展示引起學生的興趣,匯入新課。

1、在教學活動中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不僅關注學生個體,更關注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注重參與面。

2、課件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七年級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課件中我運用了大量圖片,可愛的動物,美麗的城市、直觀的地圖,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比較好。

本節課最大的優點:課前準備充分,圖片、地圖、插圖的合理運用,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較充分地發揮。教學思路清晰,知識點聯絡緊密,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充分利用地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從地圖中自己學習知識,發現問題。抓住澳大利亞最突出的特點,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到特有現象中,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從動物的獨特性入手,引出位置特點;從發達的養羊業,引出地形、氣候特點等,這種設計改變了學生學習國家地理的一貫結構,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完成新課標的要求。

1、師生活動仍不夠充分,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面不廣。

2、教學過程中應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激發學生思考。

3、教學內容容量應結合學生實際,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 改進措施: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5篇 《澳大利亞:一次教學之旅的反思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以澳大利亞特有動物和景觀圖片播放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提問:“這些動物和美麗的景觀位於哪個國家?”引入本節課的課題,再結合學校組織去澳大利亞的冬令營活動,設問:“如果我們現在(10月)去澳大利亞旅遊,需準備什麼季節的衣服?”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匯入新課,形象生動,和學生生活相結合,在教學一開始就“點選”到學生的興奮點.

②、教學過程中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激發學生思考。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課堂上我說澳大利亞有一共有1。5億隻羊而人口不到20xx萬,每個人平均八隻羊,我剛說到這裡,下面的學生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我發現學生對這個特別的感興趣,於是我就趁機擴張與澳大利亞有關的知識點,我看見大家聽的非常認真。下面我又叫學生講一下自己對澳大利亞瞭解多少?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的高,但是由於時間原因,不能讓大部分參與進來。

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課件中我運用了大量圖片和相關視訊,可愛的動物,美麗的城市、逼真的卡通、直觀的地圖,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非常好。

當然,課後仍然感到有許多不足之處:由於時間原因,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面不廣。

第3篇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髮展,通過學習,學生在知識方面有所收穫固然不可或缺,但學習方法、學科思路的掌握更為重要。在“澳大利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從教學引入開始,就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來觀察,引起學生的思考,使人地關係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以澳大利亞特有動物景觀圖片播放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提問:“這些動物主要分佈在哪個國家?”,引入本節課的課題,再設問:“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特有動物?這是不是和它的位置有關?”匯入新課。這樣在教學一開始就“點選”到學生的興奮點,匯入效果很好。

2、教學過程中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探究,理順學習思路,激發學生思考。

“氣候特點”是國中地理較複雜的問題,有深度,通過講授讓學生掌握澳大利亞氣候特點的教學方法相對簡單,但這對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的問題層層深入,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量也隨之層層遞進,最終自己逐步歸納出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掌握學習方法、學科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我從“澳大利亞七月等溫線圖”、“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線圖”切入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已學過的知識推斷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然後設問“如果現在讓你考慮,你是否還是繼續選擇生活在澳大利亞中部?”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分析,領悟氣候條件也是影響人口分佈的因素之一,最後教師將學生的回答內容加以小結。這種將難點層層分解,引導學生思考、歸納的方法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學生參與、分析地理資訊和解決問題的方向上,較順利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3、在教學活動中多次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不僅關注學生個體、更關注群體的學習參與程度,注重參與面。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我儘量關注到每一小組的討論質量,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1、師生活動仍不夠充分,在時間安排上有點前鬆後緊;

2、經過精心設計,我的教學過程非常流暢,人地關係這一主線至始至終貫穿整節課,但在選材上有些拘謹,在拓展學生視野方面做得不夠。

課後我多次對這節課進行反思,如果在結尾時,讓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特有動物?”也許不僅僅能做到前後呼應再形成一個高潮,還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深入,視野更加開闊。所有這些,將鞭策我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探索,精益求精。

第4篇

?澳大利亞》這節課分了四部分來講,獨站一塊大陸的國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本節課分了一個課時來完成。

在講課之前,以澳大利亞國徽進行匯入,從上面的兩個古老的動物,鴯鶓和袋鼠進行匯入,引入了《澳大利亞》,圖片匯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活化石博物館”時,通過一段材料,教師從旁引導學生從三方面來說,來鍛鍊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從而總結出澳大利亞成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的原因;通過分析地圖資料,歸納總結a、b、c牧羊帶對應的地形、降水特徵分別是什麼,教學語言新穎,以“假如我是牧羊帶a的農場主,來介紹一下這個區域的地形和降水特徵,看看誰能夠做一個稱職的農場主”的方式,進行提問,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在講“分析冶金工業中心分佈在沿海地區的原因”時,學生們大多數都能夠根據地圖資料來進行分析,結合已有知識,進行知識點的遷移,能夠將原因分析全面,說明這類題目,學生已經形成了答題思路。

聽了師父曹瑩老師的這節展示課。我發現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曹老師通過一段視訊匯入,視訊內容基本涵蓋了澳大利亞的重點知識和特色,相比於圖片,能夠更加直觀,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講牧羊帶型別和其地形、降水特徵時,我沒有進行引申,而曹老師講到了發展農牧業要因地制宜,以及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對於國家經濟發展和環境的重要性。這節課總體來說,課容量比較大,講課內容需要詳略得當。以上是我需要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方面,我要不斷地努力、加油!

第5篇

雖然我在課前大量蒐集有關“澳大利亞”的資料、圖片,並製作成ppt簡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表現出樂於聽講的積極態度。但指導老師在聽完試講後指出地理學習不應只停留在激發興趣、熱鬧氣氛等層面,而應該注重學生地理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的培養,注重地理學習方法的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要學會學習的方法,獲得可持續發展。在再次教學時,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地理學習中來,我設計了兩個“找家”的探究活動,一是給羊“找家”,二是給自己“找家”,引導學生找出各問題之間的相互關係。由於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構思了教學過程,設計的活動引起了學生對澳大利亞地理現象和地理事物的探究興趣,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依據課本、課件、地圖中隱含的資訊,通過對澳大利亞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發展經濟的討論分析,自然而然地形成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人與環境要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念。可見,學生在這種理念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知識與技能,還能學會學習方法,有助於學生理解知識,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