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悟3篇 味蕾的奇妙之旅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示中國美食文化和各地風味地紀錄片,令人感受到中華飲食精髓和博大精深地文化內涵。觀後感悟:美食地背後是環境與人文地歷史沉澱,體現著中國社會和文化地演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悟3篇 味蕾的奇妙之旅

第1篇

與大家一樣,我也很早就等上了舌尖二的播出,在預告時間一推再推,宣傳短片欲迎還拒的等待中,我都快把舌尖一看爛了。不能說倒背如流,最起碼每個章節,每個片段都存在了我嬸嬸的腦海裡,對舌尖二的等待也就自然而然了,以為舌尖二仍將延續一的主體思路及風格,繼續深入挖掘全國各地美食,將那些耳聞已久,但未收錄進舌尖一的大餐、小菜呈現出來。

就這樣,盼望著,盼望著,春姑娘來了,舌尖二也來了。本來早就計劃好昨天晚上第一時間收看央視一套的首播,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昨天下午來了飯局,我也只好從觀看舌尖轉移到了體驗舌尖,與朋友選擇了一家遷址新開張的老店和它新推出的大菜,明爐牛骨湯(確實不錯)。經過白酒、啤酒的輪番轟炸我回到家的時候已是十一點多,舌尖二早已結束。

不知道大家對舌尖一中的這一集,特別是這一段有沒有印象,這為婆婆是香港大澳的一位蝦醬作坊主,在老伴去世,人們對傳統食品失去熱情的情況下,仍然堅守著最後的陣地,與四百年的老店慢慢變老。我記得最後有一段臺詞是這樣的:大澳,是香港觀賞日落最理想的地方,在這裡,也許指的不僅僅是風景

這一集,是我在看舌尖一的時候,第一次感覺這部以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肩負的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深厚文化積澱,反映我們的故土、鄉親、勤儉、堅忍等等,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社會變遷等內容的思考。

這一特徵,在舌尖二中變得更加明顯,整片以國人的遷徙為主線,將勞動者對食材的求索貫穿於大江南北,東至山東沿海,西到青藏高原,北起白山黑水,南往深廣潮汕,其中,更有秦嶺、苗寨等元素負責點綴,使腳步這一主線更加鮮活,突出表現了在日益劇烈的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背景下,人類,以及負責人類生存的食材在加速流轉。而與解讀起來就覺得壓力巨大的物質文明發展和城市化程序等內容相比,片中徐徐展現的包括沂蒙山村落、苗寨、甘陝農家等畫面,則給了我們適度的心靈舒緩,也輕易的喚醒了人們對兒時生活,特別是與農村有關生活的記憶。我生長在北方一個偏愛麵食的縣城,在看到老舊的鍋臺,熱氣騰騰的大鍋裡翻騰著勁道的麵條,以及顏色鮮亮的澆頭時,與哈喇子一起流出來的,還有對兒時農家生活的深深眷戀。記憶中,我的老家,一個並不起眼,在地圖上根本無從查詢的農村,那裡的人們就和那片中藍田縣那招待麥客的老農和他老伴一樣,樸實無華、勤勞善良,就像他們祖祖輩輩為之流汗奮鬥,為之付出所有心血的麥子一樣,口味清淡,卻能帶給人們巨大的能量。但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即使麥客們再努力,再辛苦,在震耳欲聾的現代化收割機器面前,也顯得渺小和無能為力。

這一集裡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裡,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裡並用帳篷駐紮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於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裡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麼吃。對於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說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著鍋蓋,我記得最後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裡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紮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麼相濡以沫得恩愛呢?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悟3篇 味蕾的奇妙之旅 第2張

第2篇

開篇大氣又不失細膩的鏡頭,恰到好處的配樂,徐徐悠長的男聲旁白,瞬間就讓人驚豔了。不得不說,《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實為一部高質量的用心之作,雖然片中有明顯的模仿痕跡(諸如bbc紀錄片之類),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鐘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第一集講述的是“自然的饋贈”。從雲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縣的冬筍,廣西柳州的大頭甜筍,到雲南的諾鄧井鹽和諾鄧火腿,湖北的蓮藕,吉林查幹湖的捕魚祭祀,海南遠航的漁船……從獲取食材的角度切入,展現了人與自然最本真的關係,以及食材背後流淌出的濃濃的人情味和生活氣息。印象比較深的是湖北蓮藕那一段,一葉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霧中,船工執槳劃開水面,那畫面像極了一幅中國山水畫。採藕工們就在淡紫色的清晨中開始了艱辛勞動的一天。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採集蓮藕是這樣的不易,要挖開層層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傷及蓮藕,好一陣忙活才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蓮藕,還是黑的!和我們在餐桌上看到的潔白如玉的蓮藕差太多了。吃著香煎藕合,蓮藕燉排骨的我們,怎知這蓮藕背後的故事?那句人人都會背的國小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今讀來怕是會有更多感觸了。

查幹湖那段兒也拍的很有意思。身著鮮豔服飾的祭祀人群和巨大白色的結冰湖面形成強烈的視角反差,年過七十的魚把頭帶上毛氈帽子,往寒風裡一站,好一個東北漢子!人們在收穫自然饋贈的同時卻也謹記著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自然法則,用稀疏的魚網過濾掉小魚,並往湖裡撒下來年的魚苗。這是人類與自然的默契約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民,恪守自己的本分,取之有道,對大自然常懷一顆感恩敬畏之心。

第二集很多人反映說沒有第一集精彩,畢竟講述的是“主食的故事”,很多食物大家的餐桌上都已是司空見慣,不像第一集裡包羅了那麼多山珍海味。但我卻覺得正因為講的是與我們最密切相關的主食,看來頗覺得親切溫馨。作為一個江浙人,尤其是看到做年糕,做粽子,做青團的畫面時,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會摘下屋外桂花樹上的桂花,用糖醃在玻璃罐子裡,做桂花糕的時候放一些,滿屋子的桂花香~外婆做的粽子和青團至今還是我記憶中無上的美味。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故鄉的味道,無數人的故鄉的味道就彙集成了中國的味道,這也是片名的意義吧,借美食帶出國人的鄉愁,以及中國食文化裡所包含的東方智慧和普世價值。

片子也著意刻畫了食物是由雙手創造出來的這一概念,這在現今什麼都是流水線機器操作的時代讓人不由的心頭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歡那個陝西綏德縣做黃饃饃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辭辛苦的辛勤勞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表毫不起眼的黃饃饃,這樣的饃饃,不知道吃起來會不會特別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復一年的不辭勞苦的製作黃饃饃,賺錢當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們在揉麵團,做饃饃的時候,心底一定是踏實而快樂的,他們作為中國8億農民中的一份子,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著與生俱來的割捨不斷的感情。

卸下美食節目的身段和姿態,放平視角,展現最尋常百姓家的人間美味,探尋五湖四海的各類食材,捕捉人與自然之間的細微情感。見微知著,溫暖人心。感謝主創團隊一年來的辛苦拍攝和後期製作,為我們奉上了這樣一盤味蕾與心靈雙重享受的“饕餮大宴”。

第3篇

第一集裡出現了“麥客”這個職業,之前只在書裡看到過,所以對這一職業不甚熟悉,但我小時候的家鄉有類似“麥客”的職業,都是遠走故鄉去幫人收穫來賺錢,不同的是我家鄉的這群人收穫的是花生。姑且叫他們“花生客”吧。(當然我的家鄉是沒有這個稱謂的)

中原地帶盛產花生,且不像收穫麥子的收割機出現得很早,花生在很長的歷史中都只能靠人工從地下一棵棵刨出來。每年花生收穫的季節,都有一群外鄉人來到我的家鄉,和“麥客”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國》裡說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爺心地善良,總是把家裡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而我記憶中最深刻的,要數天黑到看不見時,她們從勞作的地裡歸來,吃過飯後,洗洗漱漱,並坐在院子裡一起聊天,她們會和媽媽一起聊起家中的情況,也會把家裡的孩子和我作比較。現在想來,她們對家裡的孩子也必是牽腸掛肚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也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出現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機”,不再需要純人工收花生了,這些花生客們也漸漸退出了中原農業歷史的舞臺。

這一集裡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裡,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裡並用帳篷駐紮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於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裡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麼吃。對於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說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著鍋蓋,我記得最後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裡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紮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麼相濡以沫得恩愛呢?

而這些養蜂人也很久沒有再來我的家鄉了,大概是家鄉種植油菜花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有人說第二季很煽情,我卻不這樣認為,這是一檔關注美食背後的文化的,人文情懷無疑是重要且精彩的。裡面的一個個小細節,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自己腦海裡曾有過的記憶。而且配音詞都恰到好處,不會過於煽情,又能傳達出很多意味深長。比如,最後一段的老華僑,“少年熬成白髮,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這句平實的記錄,卻會讓人想起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遠離家鄉後,故鄉的味道也漸漸只存在在記憶中,如今家中祖父一代的人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上次回家,和爸爸說起修葺老家房子的事,我們商量著等爸爸退休,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我和姐姐多年後寒暑假期間可以領著孩子回家鄉看看,姐夫還美名其曰:讓孩子到基層鍛鍊下。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時回憶起的一些東西,敲鍵盤記錄下,我怕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