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1.98W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在央視,走紅在網路,是一部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寫作技巧請繼續關注我們本站的作文欄目。

篇一:

前不久有鬧得沸沸騰騰的南海仲裁案,菲律賓的無知行為引起了數以萬計網路民眾的憤怒。在有關南海仲裁的微博底下,有個評論總是能佔據熱評的一席之地。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裡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裡有令人迴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託了遊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裡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房裡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為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篇二:

這幾天,媽媽說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為《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而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特別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著,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螢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裡,上面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裡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裡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可以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可以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非常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螢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篇三: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著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巨集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篇四:

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我認為這個節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覺上的享受,在視覺上比這個紀錄片的色澤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樸的人,人生觀和自然觀。

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是我們每個吃貨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