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遇見作文遇見的國中作文2篇 國中作文之遇見,心路歷程

國中作文是每位國中生學習語文的重要一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最早接觸到作文,併發掘自己文字表達的能力。作文既是對知識的總結與應用,更是對情感的宣洩與理解。在國中遇見作文,也許便是遇見自己的一次機會。

國中遇見作文遇見的國中作文2篇 國中作文之遇見,心路歷程

第1篇

朋友,像一棵樹,幫你遮風擋雨;朋友,像一叢火,溫暖你的心靈;朋友,像一顆開心果,與你一起度過歡聲笑語。

在我上國小前,我媽瞞著我給我報了附近一所國小。我本不想去上,因為同村的一些孩子都是上的鎮中心國小。

開學第一天,我去了附近的國小,認識了很多人,但我老是叫錯名。其中就有他們。她跟我一樣都很高。

再往後,二年級時,我們做了同桌,三個人一桌,在最後一排。我們發現了很多相同點,比如我們都很高,都扎馬尾辮。等等。我們很快成了好朋友。行影不離起碼在班上是這樣。三年級時,上體育課時,我發現了一位高個子同學,我們跑的都慢,體育成績都不好。測五十米跑時,我們跑在了最後。幸好有個伴,不然會有多孤獨,幸好有他們。

四年級時,分班了,我與其中一人不再同班。讓我的心裡有些小小的失落感。但是我又遇見一位矮點的女生,她與我們很合的來,所以還是充滿著;歡聲笑語。當然我沒有忘記不同班的那位女生。

上了國中。分班時,又遇見兩個熟悉的人與我一班,我很高興。我們又在同一班級。雖然不同桌,有緣在,但我們在課下總是很好的。或許這就是緣分’。我們還是在隊伍的最後。我們在吃飯時也一起聊天。總之,我們是互相關心互相照顧的。緣分真的很奇妙,我遇見'她們是緣分,緣分真的很神奇,我遇見了她們,有緣在一起度過了國小至國中。也許有緣,也許。從遇見開始她們就註定要做我一輩子的朋友。有緣遇見她們,是我最美好的遇見。

國中遇見作文遇見的國中作文2篇 國中作文之遇見,心路歷程 第2張

第2篇

張德芬的《遇》看完了,說心裡話,很榮幸遇到這本書。這是一本讓我安靜的書,它也讓我意識到內心的平靜是如此可貴。

我相信,不同心境看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想法。這也是一本好書應該多讀幾遍的一個原因,因為你也會因此發現更多的好的東西。總的來說,我想,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通俗卻又不見得人人都能完全讀懂。篇幅較短卻又似乎包含整個人生。

?“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快讀完了,其實她想說的無非是:一種生活的”唯心論“”自我論“,一種自我”重心“的認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我想,這種自我”重心“的認知其實很重要。我們活著自我永遠是不變的圓心。那麼所有的一切,如愛,如情等等都應該是在這個前提下才去構建的吧。就如”愛與孤獨“中所說:關於愛關於你,有了,我自然更精彩,沒你我也不能去死,如果不能精彩,但起碼也得開心。這樣看來保持特有的”孤獨“還是很必要的呀!”

“臣服?難道你的意思是認了?逃避?那麼…我有些糊塗了…”

“紅樓夢中的貫穿始終的”有命無運“.以及張對”命“和”運“的解釋似乎有些說不出的類似。”

“心靈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難道如你所說,是不是我想什麼就能能成什麼了?”

“似乎張德芬的這個”唯我論“有些方面類似胡適老頭提倡的”易卜生主義“-----對社會及周圍”醜陋“的承認,且完全的”個人主義“,她更甚,----”這醜陋既是你自我,內在的我“】

當時,也跟朋友聊到這本書,提及書中的”人生馬車理論“.張德芬把人生比作一輛馬車,馬車的構造和質量,代表命;所走的路途,代表運;命有不同,有些人天生命好,馬車大而穩,即使路途坎坷,也應付得來。既所謂的”命好不怕運來磨“.但有些人則只能兩個小輪子顛簸一生。朋友不屑地說:張德芬(《遇》)太認命了,相對於《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我更認同後者,我們應該主動地從內在改變自己,在去影響外在的一切。而非認命。

然而,當我回過頭來再次帶著問題,好好的認真仔細的讀上一遍後(好在此書形式比較新穎,是用小說的方式來敘述的,且篇幅不是很大。^_^)。

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沒讀懂張德芬,都太狹隘太片面肢解般的去誤解了張德芬所說的意思了。其實,張德芬闡述的東西要比我們想象的深很多。

就拿”我“”心“”命“或者後面她提到的”臣服“什麼的來說吧,要說張德芬”認命“嗎?我可以說,她”認命“的!要問張”唯心“嗎?我也可以告訴你,她”唯心“的.!但,關鍵她書裡認的命,不是我們”潛意識“或者說狹隘的認為的那個命。她所認的命,是經”察覺“經”認知“的,那些客觀的存在,那些既成的已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也可以說是歷史,因為已經發生且過去了),是經過”真我“判別的。

同樣,她唯的”心“,也是經過”真我“鑑定的,或者說這”心“就是”真我“.

所以,這些她表述的,認的,唯的。其實都是有前提的,也就是書一開始提到的那個”未知的自己“那個”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