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9和10的教案優秀7篇

不管是哪個學科的老師,都需要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提前擬定一份教案,在動筆制定教案之前,我們要認真回顧過往的教學情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9和10的教案優秀7篇,感謝您的參閱。

認識9和10的教案優秀7篇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1

三維目標:

1、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藉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一)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麼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讀取電子錶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錶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①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錶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裡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資料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係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麼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麼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麼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裡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錶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麼?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裡,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後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

收集有關時間的資訊。(如練習十四第3題)

教學後記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區別1個物體和許多物體。

2、認識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知道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1個、1個……合起來是許多。

3、激發幼兒對數的興趣,發展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

棒棒糖許多個、蘑菇許多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運用聽覺和觸覺區別“1”和許多。

做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運用聽覺和觸覺區別“1”和“許多”

二、實物操作,瞭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1、教師出示1個棒棒糖,請幼兒集體、個別說出:“這是一個棒棒糖”,然後出示許多棒棒糖,啟發幼兒說出“許多棒棒糖”。

2、請每個幼兒從盤子裡拿出一個棒棒糖,拿時教師問幼兒:“你拿了幾個棒棒糖?”要求幼兒說出:“我拿了一個棒棒糖”。拿完之後再問幼兒:“盤子裡還有棒棒糖嗎?(沒有了)”。

教師小結:“剛才盤子裡有許多棒棒糖,小朋友一個、一個……地拿走了,盤子裡就沒有棒棒糖了,我們可以把許多分成一個、一個……”

3、小朋友們都喜歡吃棒棒糖,請你們回家後與家人一起分享好嗎?啟發幼兒將自己手中的棒棒糖送回盤子由教師暫時保管,邊送邊說:“我送了一個棒棒糖”送完後引導幼兒說:“現在盤子裡有許多棒棒糖了。”

教師小結:“小朋友把手裡的棒棒糖一個、一個……地放進盤子裡,盤子裡就有許多個棒棒糖了,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三、做遊戲,進一步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做遊戲:小白兔採蘑菇,練習將許多分成一個、一個……再將一個、一個……合成許多。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閱讀故事,能細緻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四、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秋天,認識瞭解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個收穫、果子成熟的季節。

2、引導幼兒瞭解和認識蘋果、獼猴桃等水果的相關知識。

3、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喜歡科學活動,主動觀察和探索水果的相關知識,並且樂於分享。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兒歌《秋天果子多》

3、蘋果、獼猴桃、梨子、句子等常見水果

4、畫紙和彩筆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課件芝麻環節,通過聽兒歌進入今天活動主題。

(1)教師播放兒歌《秋天果子多》,說說兒歌中描述了哪些水果?

(2)教師引導幼兒仿照兒歌中的詞語或句子描述自己知道的水果。

2、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科學探索環節,引導幼兒瞭解有關蘋果、獼猴桃的科普知識。

(1)請幼兒欣賞圖片中蘋果和獼猴桃的花,瞭解過時的形成過程。

解答部分:水果寶寶們只有先開出花,才能結出味道鮮美的果實。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小蜜蜂授粉。

(2)請幼兒繼續觀看蘋果和獼猴桃的果實圖片,說說自己對這兩種水果的認識。

解答部分:很多水果在沒成熟之前,顏色和我們吃時的顏色也許會不一樣,就像蘋果在沒成熟之前就是青色的,成熟後的蘋果是紅色、深紅,或者帶黃色。獼猴桃沒成熟之前皮是綠褐色,成熟後是帶紅褐色,而且表面還有一層濃密的絨毛,皮軟,剝皮後即可食用。

3、教師出示真實的蘋果和獼猴桃水果,並向幼兒切開展示,引導幼兒從外形特點、果肉顏色、種子顏色等進行觀察和理解。

(1)蘋果外觀圓圓的,紅紅的,表面光滑,聞起來很香。切開蘋果後果肉偏米白色,中間還有蘋果核,蘋果的種子是黑色的。

(2)獼猴桃外形就像是一個橢圓形,摸起來軟軟的,表皮還有一層濃密的絨毛,切開後果肉是綠色的,有黑色和黃色的種子在果肉上,獼猴桃的中心部分呈淡黃色,偏硬,可以食用,食用時除去皮,果肉豐富,味道鮮美。

(3)教師出示梨子、橘子等常見水果,請幼兒自由觀察,並小心切開,看看水果內部。

(4)教師鼓勵幼兒自由組織語言對兩種水果進行總結髮言,教師另補充。

4、教師組織幼兒繼續迴歸課件,進入課件快樂探索環節,請幼兒欣賞水果的圖片。

(1)請看看圖片中的水果,你們都認識嗎?你最喜歡什麼水果?把你喜歡和認識的水果向大家分享一下吧!

(2)教師請幼兒將自己感興趣的水果畫出來,可以選擇課件中展示的水果,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畫出自己看到的、吃過的水果都可以。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帶領幼兒在美工區展開繪畫,展示並點評。

2、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和爸爸媽媽認識一下身邊的水果寶寶。

五、資料庫

兒歌:葡萄娃娃

葡萄娃娃

葡萄園,撘扶梯,葡萄娃娃真歡喜。

你也爬,我也爬,一級一級爬扶梯。

爬到高處相互瞧,臉兒憋得紅又紫。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5

一、教學目的

1認識和熟悉三種常見的水果,能夠說出它們的名字;

2通過課堂的學習能夠表達出“我最愛吃的水果是xx”的句子;

3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

二、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否通過圖片辨認不同種水果,表達出“我最愛吃的水果是xx”的句子。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三班學生在言語溝通板塊可以分為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言語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吐字相對清楚,能夠進行簡單的對話。第二層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言語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但吐字不清楚。第三層次的學生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但無言語能力,只能發出一些“嗯啊”的聲音,他們更多的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設計這堂課主要是以水果為主題,通過選取學校生活中常見的四種不同的水果作為學習素材,引導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和辨認水果,表達出自己喜歡的水果,並且能夠在課堂中與老師、同學進行簡單的交流。

四、教學準備

製作ppt,水果圖片,相關視訊,獎品

五、教學過程

1、組織課堂

師:上課鈴聲響了,請同學們坐好!

師:看誰坐得最端正!

師:好的,同學們請起立!同學們早上好!

生:老師早上好!

老師開始點名,並請每位學生答到。

要求:能夠在點名後起立;

學生須及時迴應,並回答:“到!”

(教師口頭表揚表現好的學生,併為表現突出的同學鼓掌表示鼓勵。)

2、匯入(播放視訊)

教師放視訊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視訊裡有哪些水果

視訊播放完畢,教師提問:小朋友們,誰告訴老師你剛才在電視上看到了那些水果?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常見的水果

教師:小朋友們告訴大家個好訊息,昨天,老師去超市買了許多水果,大家想不想吃啊?峨,這麼多的小朋友都想吃啊,老師想考一考大家看看老師都買了一些什麼水果,誰表現的最棒老師就請他吃水果好不好?

3、新授

(1)介紹西瓜(展示西瓜圖片)

教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上的水果是什麼?那個小朋友知道,快點舉手告訴老師。

(對於第一二層次的學生引導其說出水果的名字,對於第三層次的學生只需引導學生比劃出大大的、圓圓的,對錶達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

學生:西瓜

教師:嗯,對啦,這就是西瓜,大大的、圓圓的。(板書:西瓜)(邊說邊比劃)是不是?來同學們跟我一起做一做。比一比誰的西瓜最大。

(教師助教輔助學生完成模仿西瓜的動作)

教師::哇,xxx同學的西瓜好大啊,請xxx同學上來何老師一起介紹一下大西瓜好不好?(也可邀請多名學生上來介紹)

(教師和上來學生一起做動作,邊做邊說,大大,圓圓的水果是西瓜)

(2)介紹蘋果

教師:今天,同學們學習了西瓜,老師還給大家帶來另一位水果小朋友,大家想不想認識啊?來,大家鼓鼓掌請他出來好不好?

展示(蘋果}圖片

教師:哇,這是什麼水果啊?紅紅的圓圓的。

學生:蘋果

教師:嗯,同學們說對啦,這是蘋果,(板書:蘋果)紅紅的圓圓的,來,同學和老師一起比劃一下蘋果的樣子。

比劃完蘋果之後邀請學生上臺介紹“蘋果”

教師: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給同學們介紹一下蘋果小朋友,好不好。請xxx同學上來介紹。

教師:xxx,跟老師一起介紹蘋果,紅紅的圓圓的水果是蘋果。

xxx學生:紅紅的圓圓的水果是蘋果

(3)介紹香蕉

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邀請了一位水果小朋友,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啊?來,我們鼓鼓掌邀請它出來,好不好?(鼓掌)

(展示香蕉圖片)

學生:哇,這是什麼水果啊?黃黃的彎彎的,哪位同學知道舉手告訴同學們。

教師:xxx,你來回答。

xxx學生:香蕉

板書:香蕉

教師:對啦,同學們,這就是黃黃的彎彎的香蕉

教師:同學們,喜不喜歡吃香蕉啊?喜歡吃香蕉的同學請舉手?哇,這麼多的小朋友喜歡吃香蕉啊,請xxx同學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香蕉好不好?

學生:這是香蕉,黃黃的彎彎的水果是香蕉。(根據時間可以適當多邀請同學上來上來介紹)

(4)大家都來說一說

展示三種水果圖片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西瓜、蘋果和香蕉三種水果,老師想問問同學最喜歡水果是哪一種?選出來告訴同學們。

學生: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xxx。(針對一二層次的學生)

第三層次的學生挑出最喜歡的水果圖片即可,由教師代說“哇,xxxt同學最喜歡吃的水果是xx”

4、活動訓練

活動1展示三分別印有西瓜、蘋果和香蕉的圖片,讓學生辨認圖片,將圖片貼到小白板的對應的位置。

教師:老師這裡有西瓜、蘋果和香蕉的圖片,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來找一找他們,把它貼到白板上去好不好?

教師:xxx,把xx的圖片拿給老師?

對於第三層次的學生則只需要讓其指出的什麼水果是哪一張即可,對於第一二層次的學生,則讓其說出“這是xxx”本貼到紙板對應位置。

活動2說一說,塗一塗

教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認識我們的水果朋友了,西瓜、香蕉和蘋果,現在水果小朋友想請給他們畫畫像,看誰畫得最好。

下發圖紙時詢問,“xxx,你拿到的水果是什麼啊?”(對一二層次學生)

第三層次的學生直接詢問“xxx,用手指一指xx在什麼地方”

(展示西瓜、香蕉、蘋果的簡筆畫,讓學生塗一塗)

五、任務安排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認識了這麼多水果小朋友,當然了還有一些水果小朋友等我們去認識,大家下課之後想一下,我們還有那些水果小朋友沒介紹,下節課來告訴老師。

六、總結

通過以水果為主題的初步學習,學生基本上能夠認識到日常所見水果,並且能夠做到良好的區分,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夠達到各自的目標要求。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6

活動準備:

不透明的盒子裡面放著香菜。

香菜盆栽。

活動目標:

通過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經過看、聞、嘗來了解香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盒子

1、猜猜盒子裡面裝的什麼?

2、把手伸進盒子的面摸一摸,說一說。

——有葉子還細細的菜。

3、這是什麼菜那?開啟盒子看一看。

——我們吃過很多的菜,卻不知道它叫什麼。

二、香菜盆栽

1、看一看。

——像草長得還不一樣,也是綠色的。

2、聞一聞。

——有一股香香的味道。

3、嘗一嘗。

——說不出來,挺好吃的。

三、香菜的吃法

1、這個菜叫做香菜。

2、香菜在我們喝湯、吃火鍋、冷盤、吃魚都能遇見它。

3、有的菜裡面加上香菜,能促進食慾,會變得更美味。

4、在講香菜故事中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快的環境之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孩子們在認認說說中積累了關於這些蔬菜的知識和營養價值。

本次活動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在最後第二個環節中讓幼兒一起看一看他們帶來的這些蔬菜燒好的菜餚,看好後應讓孩子們坐到位子上,再進行介紹,此環節孩子們都已經很興奮了,所以紀律有些亂了。

本次教學活動,也作為我們小班行為跟進式的研討課。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後,我們小班組的全體老師都幫我出謀劃策,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學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整個教學活動也比較流暢。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課,幼兒的課前經驗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要不斷的努力,不斷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會正確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藉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2.在利用計算工具探究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體驗轉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識過程中, 激發探索數學奧妙的情趣,培養學生樂於思考,實事求是,勇於質疑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正確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

教學難點:

藉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一)複習

1.課件出示:

2.師:這是計算器,還記得這些是什麼鍵嗎?說一說。

(二)引入

師:你會用計算器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設計意圖:複習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做準備。】

二、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體會計算器的作用

(一)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

1.用計算器的方法

(1)課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師:這道題你會用計算器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3)師:說說你是怎麼用計算器計算這道題的。(學生邊說邊到前面演示)

(4)課件出示:

師:依次按數字鍵3、8、6,然後按“+”,再依次按數字鍵1、7、9,最後按“=”,螢幕上就顯示出結果了。

2.試一試

(1)課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師:自己用計算器算出這幾道題的結果。

(2)訂正答案。

(3)學生質疑

①師:在使用計算器計算時有問題嗎?(如:按錯了怎麼辦?)

②師:對呀,萬一按錯一鍵怎麼辦?(學生可能會想出兩種解決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鍵“←”,清除輸錯的數字,然後輸入正確的。

方法二:按“ce”鍵,清除然後再重新輸入。

?設計意圖:對於計算器大部分學生並不陌生,甚至有的學生可能在學習這節課之間就用過。因此,在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嘗試使用計算器計算,並採用學生間互問互答的學習方式,解決用計算器計算時會遇到的按錯鍵的問題,使學生掌握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的方法。】

(二)用“m+”“mr”進行四則計算

1.嘗試計算

(1)課件出示:20xx-1368÷9

師:你會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了嗎?那試試這道題。

(2)師:這道題等於多少?(1882、74)

師:哪個結果是對的?怎麼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xx-152=1882)

(3)師:實際上是這樣的(課件出示:20xx-1368÷9=20xx-152=1882)。這道兩步計算的題目,用一般的計算器計算,就必須先記住這個除法的結果,有沒有好辦法?

2.用“m+”“mr”和“mc”鍵

(1)師:一般的計算器上都有“m+”和“mr”這兩個鍵,有的計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個鍵“mrc”。有了“m+”和“mr”這兩個鍵我們就不用記住中間的結果了。怎麼用呢?

(2)師:先按“1368÷9=”,螢幕上會顯示出計算結果1882,然後按下“m+”,計算器就會把“1882”這個結果儲存下來,然後輸入“20xx-”,再按“mr”或“mrc”,就把剛才存在計算器中的結果提取出來了,最後按“=”,就能顯示出最終結果。

(3)師:自己試一下。(學生用這種方法嘗試)

(4)練習:672÷(139-115) 37×12+46×9

師:計算新題前,先按“mc”清除儲存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嘗試,使學生認識到即使是用計算器計算也要注意運算順序。通過介紹“m+”和“mr”的用法,使學生“會”用計算器計算。】

(三)計算比賽,合理使用計算器

1.課件出示:

128+284 45×7728÷4 2345514-0

師:大家會用計算器了嗎?我們進行比賽,看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課件)

2.訂正結果。

3.師:有的同學還在按計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麼算得這麼快?(後兩道題不用按計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師:大家同意嗎?看來,不是我們學習用計算器,所有的題就都用計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時候。

?設計意圖:採用計算比賽的形式,並在題目中設計了兩道口算就能得出結果的題目,使學生感悟什麼時候用計算器計算,學會合理使用計算器。】

三、藉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一)嘗試計算

1.課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師:算算這道題等於幾?

2.學生用計算器計算。發現計算器沒有顯示出完整的結果

3.師:結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計算器顯示出的會不同)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答案?(螢幕顯示不下了)

4.師:計算器幫我了我們了,只能靠我們自己了,怎麼辦?

(二)化繁為簡,探尋規律

1.化繁為??

(1)師:這道題中,兩個因數位數太多了,數太大,怎麼辦?(把數變小)

(2)師:真好,我們可以把數變小,算一算,找出規律,解決問題。可以從幾開始?

2.探尋規律

(1)課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師:可以從1×1開始,自己算一算

(2)訂正答案。1×1用計算器嗎?(課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師:回頭看一看,發現什麼規律?(從1開始,因數有幾位就寫到幾,再倒過來寫到1)

(4)師:這道題等於幾?(12345678987654321)

3.小結

師:剛才我們用計算器算不出結果,為什麼?(數太大了,位數太多)我們怎麼解決的?(把數變小了,找規律)

師:數太大,我們先把它變小,變容易了,發現規律,再用規律解決難題。

4.練習: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9999×1=99999999×2=9999×5=9999×3=9999×7=9999×4=9999×9=

?設計意圖:當計算的數目很大時,計算器也顯示不出結果,此時,可以把大數轉化成較小的數,找到規律,再用規律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化繁為簡的數學方法。並在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2.教材第28頁第3題

3.做一做第2題

4.教材第28頁第4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的方法,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藉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