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園中班飯後散步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師在一堂課開始之前做好的充分的準備工作,保證教學效率需要對教案的制定多下一番功夫。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中班飯後散步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飯後散步教案5篇

散步教案1

散步》這篇文章在散步這一平常之事中,讓讀者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是“語文與自我”的一個展現層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七年級《散步》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3課《散步》。

二、教學設計理念

(一)教材分析

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自讀課文。文章在散步這一平常之事中,讓讀者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是“語文與自我”的一個展現層面,以“自我”為核心,緊扣“親情”這一單元主題,與本單元其他文章反映了同一主題,引領學生進入中外名家的親情世界。同時與第四單元“人與自然”(科學精神)、第六單元“人與社會”(想象世界)相銜接,體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絡。三大板塊詮註了全新的育人觀念,《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用豐富的人文內涵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教學中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受人世間真摯而美好的親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家庭親情中的責任、謙讓、互敬互愛等問題。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為國中的起始階段,學生處於國中學習的適應期,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紮實積累,注重理解、審美、創新等各項能力的積極培養。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獨立思維的重要發展階段,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慾都有所提高,與此同時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理解、審美、篩選資訊的能力及口頭表達的能力,通過前四個單元的學習,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但是,對於我校的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語文基礎較為薄弱的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缺少生活閱歷和對生活的體驗,部分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感情較為淡漠。在語文知識方面,學生對“散文”這一文體知識的瞭解不多。

(三)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突出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課文《散步》以“人與自我”為主線,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讓學生在感受濃濃親情的同時,體悟生命與責任。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要求教師善於發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自主參與合作、主動發現探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他們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學習體驗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討論中愉快地獲得知識。

《散步》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卻體現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審美閱讀進行訓練,讓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進入文字的探究,緊扣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尋找美點,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對情感之美的體驗。

當然,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驗遠遠不是一篇課文所能完成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希望通過課堂教學、課外閱讀,能讓學生的聚焦課堂,關注生活,走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適時的點撥,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注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學會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生活中的濃濃親情,讓學生在家庭裡、生活中學會尊老愛幼,理解他人、關愛他人。

2、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同時教會學生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

(二)難點

感悟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責任,對於人生閱歷尚淺七年級的同學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從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明確自己現階段責任併力爭做有責任意識的人做起。

五、教法、學法

(一)教法

點撥引導、多媒體輔助

(二)學法

誦讀、圈點勾畫、合作探究、練筆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完成字詞的預習、積累工作。

2、電教準備:多媒體裝置

七、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問題激疑,情境匯入。)

(聆聽音樂《我們的田野》,播放關於春天田野美麗的圖片,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

師:同學們,當你置身於美麗的田野風光時,你最想幹什麼?

生:(回答。)

師:散步,多麼愜意的事情,欣賞美麗的景色,滿懷美好的心情。今天,讓我們用這份美好,學習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文章——《散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一方面起始年級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學會課前利用工具書學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另一方面通過問題的設定與完成讓學生感知文中美的故事,鍛鍊學生概括能力。)

1、讀前工作

⑴ 強調讀準字音。

分歧( qí ) 霎時( shà )

拆散( sàn ) 水波粼粼( lín )

⑵ 出示問題:文章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2、學生帶著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適時點撥。

⑴ 兩個字概括故事內容。

⑵ 文中一句話概括故事內容。

⑶ 關注記敘要素,用一段話概括故事內容。

4、教師歸結:我們於平常小事中感知到故事的美。

(三)合作探究,品析情感。

(設計意圖:在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要求學生採用圈點勾畫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對文字有進一步的關注,以情感為主線設計一系列相關問題,讓學生關注人物,美的人物為美的情感做鋪墊;學生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情感,並能深層次地探究作者的寫作主旨,感悟作者對於生命與責任的思考。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學會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做有責任意識的人。)

1、學生合作、探究。

2、教師適時點撥,歸結。

3、探究內容。

⑴ 世間萬物皆有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感?

[提示]:親情。

⑵ 在充滿濃濃親情的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請圈點勾畫文中語句並具體談談

散步教案2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親情,體味濃重的情意。

2.揣摩詞句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謙讓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教學難點

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鋪墊,深情匯入

播放背景音樂百度mp3:《回家》薩克斯

師:(邊投影出示邊深情地匯入)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滋潤;家庭是港灣,為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們之間那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檢查字詞

1.介紹作者

生簡介作者莫懷戚。(介紹作者可採用課前預習的方式讓學生蒐集資料,自主學習,有利於節約課堂時間。)

2.字詞識記(投影出示)

嫩芽(nèn)霎(shà)時拆(chāi)散熬(áo)過

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委屈各得其所

3.明確學習目標(投影出示,見前文)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過渡:明確學習目標,瞭解了作者,解決了字詞,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到文字,看看文章的主要內容。

1.兩分鐘速讀課文,快速搶答(投影出示):

a散步的季節?b散步的地點?c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d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如何?

學生讀後搶答

2.據搶答內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研讀入境,把握主旨

1.聽讀課文,進入情境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靜靜地傾聽文章的配樂朗誦,一邊在腦海中浮現文章所寫的情境畫面,讓我們跟著莫懷戚一家作一次愉悅的心靈旅行。

播放《散步》配樂朗讀

師:看到大家怡然沉醉的表情,我想文章一定撥動了大家的心絃。那麼,你能否說說是什麼如此打動你的心呢?

2.再讀課文,點評人物

過渡:那麼,在這個溫暖的家庭裡,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呢?請用“我最欣賞,因為,從文中可以看出他(她)是一個的人。”的句式回答。(投影出示)

學生各抒己見,各贊所愛:

“我”——孝順、體貼、溫和、穩重(板書:“我”---孝順溫和)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裡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我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中的“慢慢地、穩穩地、仔細這幾個詞語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寫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對母親的體貼關心,惟恐母親有閃失。

…………

母親——溫和慈愛(板書:母親——溫和慈愛)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寫出母親對我的信任。

B:“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動詞“摸摸”足以看出母親對小孫子的疼愛,為了孫子,母親放棄了走大路的想法。“還是走小路吧”說明母親理解孫子的心思,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小孫子的心願,彰顯了人類生命的真諦——對幼小生命的保護,體現出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

兒子——聰明伶俐、善於觀察(板書:兒子----聰明伶俐)

A:“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妻子——溫柔賢惠(板書:妻子——溫柔賢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師小結::幸福的家庭,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無論寫誰,字裡行間表達的都是真摯的情感:母子情、夫妻情、祖孫情、婆媳情……。歸納為一個詞就是“相親相愛”或“互敬互愛”(板書:相親相愛)。

3.水到渠成,把握主旨

過渡:感知了文章內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現在,你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了嗎?

學生概括: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板書: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4.寫法探妙,以資借鑑

師:一次平常的散步,一點小小的波折,要是你,會把這事寫入文章嗎?

明確:這是一件小事,卻折射出人性中最閃光的地方,“以小見大”(板書:“小”“大”)地開掘出頌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的深意。這種以小事情表現大主題的寫作手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五、美點尋蹤,品味語言

過渡:“好馬配好鞍”,好文章除了有好主題,還須有好的語言與之配合,才能珠聯璧合。請找出你認為最妙的一個詞、最美的一句話,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讀一讀,品一品。如生動的景物描寫;貼切的修辭;特殊的句式;含義深刻的語句;精當的用詞……(投影出示)

1.學生尋找、思考、圈點、勾畫、批註。

2.學生暢所欲言。

(1)寫景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師生適時點評)

A:第四自然段“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分析:這段描繪了新綠、嫩芽、冬水,展現了春天的氣息,生命的呼喚,寫得富有詩意,讀後使人似乎聞到了鄉間田野泥土的芬芳,襯托了一家人散步時祥和、歡樂的情緒。

B: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分析:這句描寫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點明瞭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現了母親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同時渲染了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師生適時點評)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

分析:這幾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態都顯現出來了,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情態畢現。“正因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缺乏文化修養的人,話是不會這樣說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現什麼情態,就要用什麼樣的語言。

B:“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分析:比得多妙!從內容上說,有迴環的關係,把母子關係一下子追溯到幾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溫順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朗讀;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作用:語言精美,兩兩對稱,整齊和諧,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4)精當的用詞

如“熬”“鋪”“慢慢地”“穩穩地”等。

(5)含義深刻的語句

A:“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

分析:在嚴重歷史關頭,民族領袖的決策影響著民族的命運。“我”是家庭主腦,如果處理不好母親、妻子、兒子三者間的“分歧”,也會影響家庭和諧。“我”把這種“分歧”的處理想象成“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可見“我”對家庭的重大責任感,表達了“我”對母親、妻子、兒子三人濃濃的親情,顯得既誇張又幽默。

B:“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分析:“我”和妻子都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攜幼。母親代表過去,對她要尊重珍惜;兒子代表未來,對他要呵護珍愛。對家庭來說,他們確實幾乎就是全部。作者如此形容十分貼切,深切地抒發了我和妻子對生活的使命感。

小結:文章的語言優美,耐人尋味,我們以後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樣的語言,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要的只是一份樸實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3.語言積累:

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放聲朗讀,看誰能又快又有感情地背誦.

六、質疑問難

1.你還有什麼疑問麼?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嗎?

2.教師提問: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悟出了一個怎樣的道理?明確:要尊老愛幼,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師: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莫懷戚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孝”,唯願同學們也能把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七、拓展延伸,音樂昇華

1.自省吾身

師: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與父母有過分歧嗎?當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學了這篇文章後,你覺得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該怎樣做?

2.抒寫親情

師:愛要說出口,現在你也許有千言萬語想對親人傾訴。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小語,回家後深情地向你的親人訴說;也可以寫到賀卡上,在他們生日時給他們一份真摯的祝福(投影出示)。

集錦:

父愛如山,伴著兒女成長;母愛似水,永在心中流淌。我愛你——親愛的爸爸媽媽!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長青樹;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快樂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開心辭典!

總希望快樂將你圍繞;總盼望幸福把你擁抱;總期望健康與你同在;總奢望能為你做得更多。祝福你——我最親最愛的爸爸媽媽。

3.真誠行動

愛要說出口,更要有行動。回家常為父母、家人做點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相信你能做到!

4.教師寄語: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投影出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衷心祝願大家家庭美滿,闔家幸福!最後就讓我們在這首《讓愛住我家》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學習。

八、課後作業

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寫一篇短文,抒寫一下你與家人間的濃濃親情。

散步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整體感知,並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並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感悟文中的人性美,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視訊《讓愛住我家》

師:聽著這溫馨甜美的音樂,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想到溫暖的家。我想問問大家,你們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學生自由發言)一家人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每一件事都帶給你不同的回憶、不同的體驗。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範讀,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音準確、流利、聲情並茂。

3、通過搶答遊戲,瞭解掌握課文內容。

三、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1、讀了這篇文章,你看到怎樣的一個家庭?

2、文中描繪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與同學分享。

3、課文描寫了發生在一家三代之間的感人故事,假如有一束鮮花要送給文中的人物,你會送給誰?為什麼?

四、拓展延伸

1、設想一下,晚飯後,如果你們一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想看潮劇,弟弟妹妹想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手中,你應該怎麼辦?又該怎麼說?

2、觀看視訊《幫媽媽洗腳》,你看到了什麼?

五、總結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六、佈置作業

1、調查爸爸媽媽的生日,併為他們準備一份禮物。

2、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把過程記錄下來,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散步教案4

一、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高審美情趣。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尊老愛幼,珍愛生命的情感。

3、體會文章用人物性格來表現文章主題的寫作思路。

二、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所揭示出來的一條家庭道德準則: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

2、理解文章是如何圍繞主題思想來寫的。

三、教學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課堂匯入

二十年後,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妻子、兒子(或女兒)同乘一條船過河,突然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裡,只有你會游泳,而你只有能力救一個人,你救誰?

師:請考慮好,救誰呢?為什麼?

設想:(生:離我最近的。生:救媽媽,媽媽最親。生:女兒,她以後的路還長。)

師:你感到選擇的困難了嗎?難以選擇,是因為複雜的親情!好,既然家人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自己的家,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儘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文。

2、整體感知

A、聽錄音,要求

l採用圈點法標出讀錯的字詞。

l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重音幾方面。

B、積累字詞

fēnqí(分歧)xìnfú(信服)背bēi(揹人)bèi(後背)chāisàn(拆散)

霎時(shà)水波粼粼(lín)嫩芽(nèn)熬過(áo)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裡難過。

C、回答問題。

a、散步的人有:母親、我、妻子、兒子

b、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c、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3、細讀課文,分析理解,討論:你在這些人物中最欣賞哪一位,為什麼?(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師注意:儘量引導學生說出理由,在適當時候,由老師或學生提出反駁,看其是否能站得住腳,能否堅持住觀點。

關於“我”: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裡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關於我的.母親: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願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願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遊的興致)

關於兒子和妻子: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儘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說一說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後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後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裡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恆的情感: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4、研討合作

(1)大討論

A、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會作什麼選擇?

B、文中最後,分歧是怎麼解決的?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2)說一說,想一想

“我”和妻子是如何揹著母親和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

為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世界”這個詞是大詞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肩負著承前啟後的重大使命。

5、質疑品味:

A、劃出自己最難理解的句子,提出問題,在課本的空白處寫出。

B、找出你感受最深,覺得最值得體味的句子,讀出來,並說說你的感受。

可能出現的句子:

“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暗示“生命”的活力。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明:包含著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人生哲理。

6、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小事情表現大主題——以小見大)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7、聯絡生活:

不管你喜歡文章中的哪一個人物,總之,這個家庭,這三代人都是我們為之羨慕的,因為他們很和睦,很溫馨,因為他們在出現分歧的時候,彼此之間都有著一顆尊老愛幼的心,一顆相互理解的新。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假如這樣的分歧也同樣出現在你的家裡,我們不妨來想一想:當你晚上吃完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爺爺奶奶要看戲劇,父親要看新聞,母親要看連續劇,而你要看動畫片,此時,如果遙控器掌握在你手中,全家人都聽你的,你該怎麼辦?

提問最多不超過五位同學。

歸納:說明一個家庭的道德準則:上有老,下有小,當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因為他們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了,不容易。畢竟“孝順第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8、作業: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寫一寫,我理想中的溫馨的家庭,作為這周的週記。字數不少於500字。

預習《詩兩首》

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學生很能讀懂文章所表達的親情觀。最後一段中有這麼一句話:“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編者將其編入課後練習,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多有提問。在具體操作時,我們可以這樣來設計探究過程。在學生提出“整個世界”的疑問後,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自主討論並得出文章前面提到的兩種解釋。在學生認同這種解釋後,教師通過介紹提出孔子理想式的郊遊與文中散步的比較,讓學生思考這種現象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係並達成一個共識:文中的“散步”與古聖人孔子的郊遊形式雖不是完全一樣的,本質上卻是相通的,都是儒家文化範疇、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散步教案5

20xx年5月29日

《散步》教學設計

伊川縣直中學周粉霞

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2、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絡語境理解詞句。

3、懂得珍惜親情、關愛家庭。

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難點: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如何發現美、品評美;培養他們尊老愛幼、懂得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方法:1、品讀教學法。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自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設計:(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我們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今天我們來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展示課題《散步》莫懷戚

二、理解文意,整體感知:

1.聽錄音,邊聽邊在自己易讀錯的字上注音,不理解的詞作標記。

2.請再讀課文,《散步》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從文章中的字裡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用一個詞語概括。

三、朗讀品味:

1.朗讀你最喜歡的句段,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根據學生喜歡不同的段落,讓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

2..思考: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題目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題目,並說說你的理由。

如:三代同行;我們在田野上散步……

四、感悟親情:

1.“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引導:為什麼一家人都會聽“我”的?這裡麵包含著哪幾種親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家人都信任“我”。這裡麵包含著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2.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引導:為什麼母親和兒子並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為什麼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同學暢所欲言……

同學們討論的很激烈,在這個家庭裡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於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而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師小結:本段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很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從形象上看,很有象徵意義,整個世界,大詞小用,突出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滋潤,正如本文所寫,美好的親情往往體現在平凡的小事中,細細回顧你的經歷,讓我們盡情的來抒寫美好的親情。

五、動情落筆,抒寫親情:

我們對親情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細節。生活本就是這樣美好、溫馨。情到濃時轉成文,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親情的感受寫下來。

六、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一個家是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啊!

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著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七、作業:1.為父母做一件表達自己心意的事。

2.把做這件事的感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