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6篇

教案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反饋進行必要的教學總結和反思,不斷提升教學質量,通過教案中的教學資源和教具的選擇,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創新和多樣化教學方法的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們身邊的人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6篇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熱愛動物的情感,樹立動物是人類朋友、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2.激發學生探究動物祕密的興趣,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3.發展觀察動物並進行記錄有能力。

教學重點:

1.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徵。

2.瞭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

課前準備:

1.學生帶自己飼養的小動物及食物。蒐集有關動物的知識;準備記錄所需材料。

2.教師準備有關動物的錄影。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

師:讓我們一起去動物王國裡看一看好嗎?

學生根據旋律做律動。

[讓學生一開始就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這樣,可以讓他們對本次活動產生興趣。]

二、教授新課

師:你喜歡小動物嗎?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到動物世界裡看一看(放錄影)。

學生觀看錄影。

[讓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更多的動物及其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擴大兒童的知識視野,併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師: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為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後,進行模仿動物的活動。

[學生通過模仿,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師:通過你們剛才的表現,老師發現同學們特別喜歡小動物,那麼,你願意和動物交朋友嗎?今天,有幾隻可愛的小動物來到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看看是誰?(教師出示動物實物。)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過許多小動物,但沒有真正和他們接觸,沒有仔細觀察,和他們交朋友。動物的出現,激起了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

組織學生分組觀察並提出要求

(1)觀察小動物的外形特徵。

(2)觀察小動物吃東西時的表現。

(3)把觀察到的情況進行記錄並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在這裡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和動物交朋友,進一步觀察,培養他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1)教師和學生一起觀察小動物。

(2)請一名學生上臺為小動物挑食物。

(3)學生把觀察到的情況進行記錄,並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集體交流,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學生上臺將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向大家彙報。

三、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

師:通過同學們剛才的表現,老師發現同學們特別喜歡動物,並願意和它們交朋友。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有關動物和我們人類之間的錄影(放錄影)。

[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兒童是難以理解的,在這裡採用簡單的動畫,能使他們意識到:如果人類和動物友好相處,地球就是人和動物美麗的家園;反之,人們將生活在一片荒涼地帶。這樣,學生在無形中樹立了保護動物的意識。]

師:這裡為什麼變得一片荒涼?怎樣才能使家園更加美麗?如何保護動物?

學生分小組討論。

[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主動的探究活動。]

師小結:首先,要做到自己不傷害動物,如果說遇到有人傷害動物,我們應及時阻止;其次,應該做一名小小宣傳員,向大家做保護動物的宣傳工作。

課後評析:

?我們身邊的動物》一課的設計是一個自主性、開放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活動,要求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而不是以教師的直接教授為基本方式。在活動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突出,教師作為活動的引導者,間接指導學生的學習。例如:在對小動物進行觀察並記錄的過程中,讓學習與身邊熟悉的、適合的小動物一起玩,給它們餵食物並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徵、吃東西的樣子,在親身體驗中產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發展愛護動物的意識和行為。

在評價上,不應重視結果,而應重視學生在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努力思考、主動與同學討論、交流等。

二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到動物世界裡看一看,學生興趣十分濃厚,當他們見到這麼多動物以及這些動物可愛的動作時,時而大笑,時而竊竊私語,這說明學生已經積極投入到了活動中。怎樣才能讓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告訴大家呢?在這裡,教師採取讓學生用動作、聲音、繪畫和文字記錄等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充分表現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

在這一課裡教師應注意到課的整合性。例如:一開始律動練習,就很好地把藝術方面的知識技能加進來,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內學習。又如:在出現大白鵝的畫面時,教師讓學生想一想,學過有關鵝的哪一首詩?學生就會搖頭晃腦地朗誦《詠鵝》。再如:有的學生無法用語言表達出自己觀察到的情況,教師就讓學生去畫、去寫。這樣,又和美術、語文的知識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整合性。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篇2

第三節我們身邊的生物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生物學的概念。

2、舉例說出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

3、舉例說出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

2、舉例說出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教學難點】

舉例說出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1)預習本節內容。(2)查詢報刊、網路、錄影等,蒐集一些有關生物學方面的新資訊。

教師準備:查詢報刊、網路、錄影等,蒐集一些有關袁隆平與雜交水稻以及生物學方面的新資訊。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出示袁隆平在20xx年頒獎儀式上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二、討論分享:

1、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

(1)教師ppt介紹三則生物技術對於人類的影響:①青黴素的發現、②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③世界斷手再植奠基人,引導學生小組彙報時的條理性。

(2)學生討論整理後分享

(3)ppt出示,小結生物學的發展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

衣服的原料,食物的來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過討論,學生可以真實地體驗到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離不開生物。

2、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畫面,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袁隆平雜交水稻》,然後讓學生思考並回答下列問題:

(1)袁隆平的新型雜交水稻為我們人類帶來了什麼好處?

(2)我們應學習袁隆平在科學探索中的什麼精神?

(3)袁隆平怎樣研究出雜交水稻的?

教師提示:

1、閱讀短文時,同學們要領悟科學探究過程,體驗科學探險究的基本步驟,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設計、方法等)、驗證---得出結論。

2、閱讀短文時,濃縮文字敘述,抓住關鍵的句子,用自己的語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學的概念。學生閱讀,做標記,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巡迴,與學生一起交流。

3、師生共同歸納,引出生物學概念。並由葉蟲的自我保護、魚會睡覺嗎?蚊子都會吸血嗎?雷達是怎樣設計的?“研究水稻的生長、發育等生命現象及前後幾代水稻的生命活動規律”引出概念。(生物學概念比較抽象,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出概念中關鍵的知識點:(1)生物學是科學,(2)研究的物件是生命現象、生命活動規律。在此基礎上,就學生所熟悉的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列舉出來,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這一概念)

三、當今世介面臨的一些熱點問題離不開生物學。

出示一些“人口劇增,能源危機,環境汙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畫面及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來進一步認識生物學的重要性。

四、課堂小結:通過(二)(三)部分的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總結出人類與生物學密切聯絡的結論。

師生討論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然後學生小組討論:

同學間充分討論,感受生物技術對人類的影響。每組請一名代表發言,對有獨到見解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溫室大棚對於植物的適應環境和優良品種遺傳帶來的問題),然後師共同歸納出生物學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學必將成為21世紀的領先科學。

【教學反思】

這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感受生物學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既然是影響就有正面的和負面的,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感受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但是學生在認識上總是存在這片面性。

這節知識是要通過辯論來讓學生感受的,但是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因此辯論就顯得有些不足。

補救措施:在教學最後兩章時,同樣涉及到生物學與人類的關係,這時在進行充分的辯論較好。

一者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識,同時從時間上來說比較充足,會使學生從客觀上有一定的認識。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篇3

一、設計意圖:

環保意識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通過上一週的主題活動《我是環保小衛士》,幼兒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對垃圾帶給我們的影響、危害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不能隨地亂扔垃圾,但僅僅瞭解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本週我們將繼續進行主題活動《我是環保小衛士》――(減少垃圾,清除汙染),深入探討垃圾處理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產生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瞭解“白色汙染”的危害,通過“參觀”、“搞社會宣傳”“發倡議書”等活動,豐富幼兒感性認識,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初步的責任感。

二、本週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的危害,能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

2、用畫實物、寫數字等形式記錄幼兒園、家庭一週中產生的垃圾名稱及數量。

3、瞭解垃圾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產生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

4、瞭解不同垃圾的處理過程,知道垃圾可以分類處理,迴圈再造。

5、解垃圾處理與環境的關係,知道不當的垃圾處理方式會給環境帶來危害。

6、通過“參觀”、“搞社會宣傳”“發倡議書”等活動,豐富幼兒感性認識,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初步的責任感。

7、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

8、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發展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幼兒探索興趣。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篇4

設計意圖:孩子都有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當我帶孩子們去玩滑滑梯時,常常有孩子說:“老師,滑滑梯有電,我不敢玩。”就在前幾天,我在幫女孩子梳頭時,有細心的孩子發現姜遠情的頭髮“飛”起來了,都圍上來看。我就想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靜電並對靜電現象產生興趣。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靜電的存在,初步瞭解靜電。

2、對靜電現象產生探索的興趣。

3、瞭解靜電的益處,以及帶來的危害。

二、活動準備

塑料尺、塑料筆、塑料梳子、吸管、碎紙片、自制紙娃娃、籮筐和ppt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經驗回憶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老師在幫姜遠情梳頭髮的時候,她的頭髮怎麼會飛起來的嗎?”

2、出示道具引起幼兒興趣,教師:“這是什麼?請你摸一摸這是什麼材料做的?今天我要表演一個魔術,小朋友們仔細看”。

3、魔術表演教師邊唸咒語邊表演魔術——用塑料尺吸小紙片

(二)幼兒操作

1、幼兒自主探索靜電的產生教師:“桌上有許多碎紙片,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籮筐,選一個工具用魔法去收拾乾淨。”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適時提問幼兒“你的魔法是怎麼產生的?”

2、交流探討請個別幼兒演示操作過程,並請他們講述操作過程。教師:“你用什麼方法讓工具有魔法了?”——摩擦

3、教師小結教師:因為摩擦產生了魔法,這種魔法就是靜電。靜電是由於物品相互摩擦產生,其實你的工具不是有魔法,而是有靜電。靜電可以吸小東西,所以碎紙片才能被吸起來,姜遠情的頭髮在梳頭的時候才會飛起來。

(三)瞭解靜電

教師播放ppt ppt1-3:靜電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如靜電印花機等。 ppt4-6:靜電的危害,如靜電引起火災等。師生小結:在我們平時生活中,靜電就像空氣一樣,它看不見摸不著。卻經常和小朋友開玩笑,小朋友手拉手的時候會“觸電”、脫衣服的時候會有“茲拉茲拉”的聲音。

(四)遊戲:

紙娃娃站起來教師:“桌子上還有許多紙娃娃和小工具,請你用今天學到的本領,選一個工具讓紙娃娃站起來吧。”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 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 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徵

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範圍。瞭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並查詢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1、 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說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範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後彙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範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 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並及時記錄,佈置作業是 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並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 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麼特徵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說說它們的生活環境?調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問題?)

教學後記:

七年級(2)班沒有說明細節,學生不明確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抓昆蟲等作為調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蟲成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務。還應強調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七年級(9)班事前說好了各種注意事項,強調了紀律,所以每個人都能完成好這次調查活動。

七年級(10)班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該班學生較文靜,氣氛太沉悶

七年級(3)班課堂紀律太亂,幾位同學特意搗蛋,但小組間團隊精神不錯,調查到的種類較多,有些學生的知識面很廣,認識植物種類多。

七年級(5)班守紀律,調查生物最少19種,最多29種,證明每組都有認真調查的學生,學生積極性高,對老師的佈置完成得很好。

七年級(4)班戶外活動時紀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學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學一堆,女同學一堆,紀律不好,但調查到最多的生物種類有40種,最少的也有25種,證明該班學生對生物有濃厚的興趣,但事後發現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聯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學精神。

教學反思:

在戶外活動前要多強調各種規章制度,考慮問題要面面俱到,,不然學生不瞭解活動的規則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我們身邊的人教案篇6

一、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的彈性,瞭解彈性與人們的關係。

2、嘗試利用材料製作彈性玩具,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重點難點

利用材料製作彈性玩具。

三、活動準備

細鐵絲、畫紙、圓柱體、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氣球、拉力器等。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會跳的小狗”引發興趣,瞭解物體的彈性

師:“汪汪汪”我們班今天來了兩隻小狗。你們看,小狗跳得多開心呀!我們歡迎歡迎兩隻小狗好嗎?不過兩隻小狗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問題,想聽聽是什麼問題嗎?

師:“汪汪汪”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跳起來的嗎?請2—3人回答。

師:我們聽聽小狗是怎樣回答的,好嗎?

“小朋友真聰明,在我們的身體下有彈簧,潘老師用力把我壓下去,下面的彈簧變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師一鬆手呀,我們就跳起來,彈簧呢也就恢復原樣了。”

教師小結:噢,原來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變化,鬆開力時,又恢復原狀,這就叫物體的彈性。

2、提供各種材料,讓小朋友感知發現彈性。

師:兩隻會跳的小狗還給我們帶來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請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這些好玩的東西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操作:拉拉皮筋會變長,一鬆手又變成原來的樣子壓皮球,皮球會扁,鬆手又鼓起來了。

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玩的是什麼?是怎樣玩的?發現它們有什麼變化?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簡單小結。

3、彈性的作用,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物品也有彈性?這些物體為什麼要有彈性?(引導幼兒回憶,舉例有彈性的物體,並說說彈性的作用。)

教師小結:有彈性的物體很多:自行車座墊裝彈簧,是為了減少振動;夾子、理髮椅子有彈簧是為了方便使用;沙發、床用海棉和彈簧是為了坐躺時更舒服;水龍頭開關裡有皮墊子是為了防止漏水;彈簧秤用來測量物體的輕重……。

4、小製作“會跳的小人”

師:今天“會跳的小狗”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有彈性的物品,為了謝謝他們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會跳的小人”送給他們好嗎?(出示示意圖)

師:誰能告訴我第一幅圖示是什麼意思?第二幅呢?(教師講解)

5、幼兒操作。

6、結束:讓我們一起來和“會跳的小狗”跳舞吧。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