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7篇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文字表述規範,教案的書寫是能夠讓自己的教學實踐合理使用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資料與大資料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7篇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3頁的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3、4小題。

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資料的方法;

2、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學會與他人合作,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學會統計資料的方法,進一步認識統計表。

教學難點: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統計中收集資料以及簡單的統計表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中資料統計的方法。揭示課題【統計資料的方法】

二、新授。

問題匯入: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二(一)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怎樣選呢?出示教材第3頁的例2、把統計結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陳小菲

票數

(1)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參加比賽。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1、理解題意。

師: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麼?

生: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二(一)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

師:該選誰參加比賽,就要先確定選舉方法,再選記錄結果的方法。

2、選舉方法。

師:我們可以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來決定由誰參加比賽。參加投票的同學只能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寫在紙上,再找幾個同學統計誰得到的票數多,誰就參加講故事大賽。

生:全班同學進行無記名投票後,各小組組長將紙條收齊,等待統計投票資料。

3、統計投票資料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們選舉的結果在小組長的手中,現在只要我們統計出誰得到的票數最多,就知道誰能參加講故事大賽了。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統計投票的資料呢?

生:自由發言。

師:統計投票資料的方法是多樣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來統計,也可以用畫“○”的方法來統計……我們就選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吧!

生:參與一起統計投票資料的過程。

4、整理資料。

師: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陳小菲得到22票。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一個“正”字的每一筆代表一個數據,每個“正”字代表五個資料。王明明一共得了3個“正”字,所以是15票,陳小菲得到4個“正”字還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師: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

5、完成統計表。

師:現在我們把上面的統計結果填入這張統計表中。

姓名王明明陳小菲

票數15 22

6、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統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參加比賽。

生:觀察統計表可知,陳小菲得到票數比王明明多,所以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師:你不僅會觀察,而且會比較,真能幹!現在請大家解決第二個問題。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生:如果他們都投王明明的票,那麼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陳小菲少,所以最後的結果沒有改變,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生:如果他們都投陳小菲的票,那麼陳小菲的票數就更多了,最後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生:如果他們其中一人投給王明明,另一人投給陳小菲,那麼王明明得15+1=16(票),陳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陳小菲的票數多,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師:你們真會思考問題。是呀,無論缺勤的這兩位同學如何投票,陳小菲的票數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後都會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三、鞏固練習。

師: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需要用到這節課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裡春遊。

學生先選好自己喜歡去的地點,然後彙報,並用畫“正”字的方法進行統計資料,整理資料後將記錄結果填入統計表。

2、完成第4頁練習一的第3小題。

學生根據畫“正”字的統計表完成第(1)小題,簡單統計表的填寫。再分別解決第(2)小題和第(3)小題。對於第(3)小題這個月是夏天還是冬天,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頁練習一的第4小題。

學生根據統計資料的方法完成第(1)小題,簡單統計表的填寫。再解決第(2)小題。對於第(2)小題如果再觀察10分鐘,哪種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明白:10分鐘內小轎車就通過了32輛,說明小轎車已普遍成為人們喜歡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觀察10分鐘,小轎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

四、歸納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生:自由發言。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統計資料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採用畫“正”字、打“√”、畫“○”的方法,其中採用畫“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個“正”字代表5個數據。同時統計表可以幫我們分析和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板書設計。

統計資料的方法

例2、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

王明明陳小菲王明明陳小菲王明明陳小菲

正正正√√√√ √√√√ ○○○ ○○○○

正正√√√√ √√√√ ○○○ ○○○○

正正√√√√ √√√√ ○○○ ○○○○

√√√ √√√√ ○○○ ○○○○

√√√√ ○○○ ○○○○

√√ ○○

姓名王明明陳小菲

票數15 22

(1)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無論缺勤的這兩位同學如何投票,陳小菲的票數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後都會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2

一、說教材

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能夠按統計物件的某些屬性,如品種、形狀、顏色、用途……進行分類統計。本單元繼續教學把一組資料按大小分成若干段進行統計,並把統計獲得的資料填入相應的統計表裡。本課時是初步教學分段統計資料,所以例題和習題都明確了資料以及各段的數值範圍,不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分段。本課時內容主要是資料的分段整理。教材通過創設學校準備為鼓號隊員購買服裝,想請全體學生出謀劃策的教學情境,引出怎樣購買鼓號服這一學習任務。使學生能想到要按身高資料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後引導學生自主分段整理資料,完成統計表,分析整理後的資料,根據分析結果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了更加貼近每個學生生活經歷,讓學生有話可說,我對教材進行了重新開發,把購買鼓號隊服改為購買校服。圍繞購買校服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經歷“收集資料——分段整理——製作統計表——分析資料”的全過程,而學習重點放在分段整理資料上,整理的方法採用多種方法,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逐步優化,突出畫“正”字的方法,得到的資料仍然採用單式統計表描述。所以教學中應突出資料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這部分知識,形成相關的統計技能。為今後更進一步學習統計圖表、概率等知識打好基礎。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由於在第一學段中對資料統計過程已有所體驗,並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次經歷統計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收集和整理資料的必要性,感受統計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根據國小兒童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慾強等心理特徵,在教學中,我注重創設與學生生活的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有效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反思等活動,並使全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應該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靈活採用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蒐集全班同學的身高資料、根據服裝型號分段、用畫“正“字等方法整理、繪製統計表、利用統計資料到服裝廠定做校服等。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在迫切完成任務和強烈的探究興趣驅動下,對本來枯燥的統計知識產生一種新鮮感和真實感,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調查訪問、探究嘗試、合作商討、交流反思等多種學習方法,真實經歷用統計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特別是學會了分段整理的方法,從而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

a、重視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

本課的匯入,給學生做校服的情境,使學生能想到要按身高資料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後引導學生自主分段整理資料。學生經歷了統計的全過程,感受到統計表與身邊的人和事是息息相關的。最後,佈置學生寫一份建議書,也是深有教育價值的。

b、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資料統計的全過程有資料收集,資料整理,統計製表,分析資料,得出結論五個環節,其中分析資料是重要的環節,也是課程標準中強調的內容。在“女生1分鐘跳繩檢測”一題中,我引導學生嘗試分析“你看了這張統計表,你知道了什麼?”在“空氣質量”一題中,我讓學生說“看了這些資料,你覺得常州市的空氣質量情況如何?為什麼?作為一個常州的小市民,你覺得能為改善常州的環境做些什麼?”學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豐富多彩的,是符合孩子心理實際的。設計這樣的分析,我認為是統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的良好載體。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是課堂上所講內容的簡縮,簡單明瞭、富有條理性,使學生能夠利用板書清楚地瞭解到本課所講的內容,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資料的分段整理

收集資料

分段整理不重複

製成統計表不遺漏

分析資料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用調查法來收集資料,從而初步瞭解統計表。體會統計的價值。

2.使學生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會用調查法收集資料及用統計表呈現資料。

教學難點:

收集資料的方法

教學問題診斷:

學生在統計資料時可能會出現一人多次舉手的情況,所以在統計資料之前,要確定好規則,每人只能舉一次手。是學生意識到統計的嚴謹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情境:學校要給同學們訂校服,課件出示紅、黃、藍、白四種校服。

師:你喜歡什麼顏色的校服?

指名說一說。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我們要訂哪種顏色的呢?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二、研究探索,進行新課

(一)確定方案

1.選擇哪種顏色合適?

同桌交流後彙報:應該選擇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

2.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

生1:可以在全校調查。

生2:可以先在每個班調查。

3.怎樣在班裡調查。

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怎樣在班裡調查?

指名說一說

生1:舉手表示。

生2:起立表示。

生3:投票。

師:同學們想的方式很多,哪種又快又簡捷呢?

生:舉手。

師:在舉手表示時應注意什麼?

生1:每人只能舉一次。

生2:不能都不舉手。

師:在統計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每人只能舉一次。

(二)統計資料

師:老師這裡有一個表格,教師邊說邊出示統計表:現在把統計的資料填寫在統計表中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數量 9 6 15 8

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主持:喜歡紅色的同學請舉手,臺上的學生數出人數,下面的同學幫助確認這個同學數的對不對。確認後老師把資料填在統計表中。其餘三種顏色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統計。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使學生在探究中體會統計的價值。】

(三)觀察統計結果

師:我們把統計的資料都填在統計表中,你知道了哪些資訊?

(四)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

1.全班共有( )人。

指名說說怎樣想的?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全部合起來,

2.喜歡( )色的人數最多。

3.如果這個班訂校服,選擇( )色合適。全校選這個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全校選藍色做校服合適嗎?這個問題多找幾個同學說一說

生:全校選擇這種顏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適,因為全校學生不一定喜歡藍色的最多,應該再調查其他班級同學喜歡什麼顏色的人數最多,最後比較全校學生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從而確定全校學生做哪種顏色的校服。

4.從這個表中,你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題

(五)小結

通過剛才同學們自己的統計,確定了我們班最喜歡的顏色,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資料收集整理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下面老師請你們用剛才學到的知識解決數學書第4頁練習一的相關問題,你們敢挑戰嗎?

完成練習一的第1小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並解決問題。

先調查,完成統計表後,再獨立解決問題,最後彙報。

四、目標檢測

師:同學們,今天學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學生交流: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統計的相關知識,知道在統計時要先收集資料,而收集資料有舉手、起立、投票等很多方式,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還知道收集完資料後將資料進行整理記錄填入統計表中。統計表可以告訴我們很多資訊,並幫助我們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2課時 《資料收集整理》教材分析與重難點突破

教材分析:

在學生學會運用調查法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最簡單、最基礎的的方法記錄、整理和呈現資料,並會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本部分知識是對以前非正式的統計表整理和呈現資料知識的延伸,也是學生建立正式的統計表表象的重要環節,更是對今後學習統計知識的鋪墊。

1.大賽選舉情境。

內容設定:從實際問題出發,通過投票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

探究設定:創設“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我們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這樣的情境,提出問題:想一想應該怎樣選好呢?之後師生共同討論出“投票”選舉的方法。

思考設定:怎樣統計選票數呢?

2.記錄資料活動。

內容設定:呈現記錄資料的方法。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記錄資料方法的多樣性。

探究設定:學生髮表各種統計資料的方法,如:畫“√”或“○”,寫“正”字等。

思考設定:比一比,那種記錄方法好呢?

3.優化方法。

內容設定:呈現記錄資料方法後,突出寫“正”字方法的好處——簡便易數。整理和呈現資料,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探究設定: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共同探討出用寫“正”字方法記錄資料的好處。根據統計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並體會:當兩人得票結果相差較大時,少數資料的缺失並不太能影響統計結果。

思考設定: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練習做一做。

內容設定: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活動,收集資料,用最簡單、最基礎的方法記錄、整理和呈現資料,再次體會用寫“正”字方法記錄資料的好處,並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回答問題。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應用的價值。

探究設定:師生進行資料收集、記錄和整理,並填寫表格及回答問題。

重難點突破

1.學習記錄資料的方法,體會用“正”字記錄資料的優點。

突破建議:

結合情境,充分藉助學生經驗進行比較。

學生在之前的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投票確定某件事的機會,比如選班幹部、選進步學生等活動。為此,教學中要從實際情境入手,以投票的方式學生共同協助收集資料,引導學生體驗記錄、整理和呈現資料的過程,能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經驗。同時,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滲透給學生多樣化與優化的思想,在出現的寫“正”字、畫“√”、畫“○”等記錄方法中,教師提出“請大家看一看,你認為哪種記錄方法好呢?為什麼?”讓學生比較後感知用“正”字記錄資料的優點。

2.感受資料中蘊含的資訊,體會統計的意義。

突破建議:

生生互動,在討論中深化理解。

在用統計表整理、呈現資料後,引導學生根據統計的資料多說發現並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解決了實際問題。但在解決“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這一問題時,教師多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考慮不同的情況,生生互動,互相補充,引導學生把三種可能(兩票都投給王明明;兩票投給王明明和陳小菲各一票;兩票都投給陳小菲)都呈現出來,並得出“這兩票無論都給誰都不會影響陳小菲參賽的結果,因為陳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的結論,這樣學生們就很自然地理解:當兩人得票結果相差較大時,少數資料的缺失並不太能影響統計結果,使學生體會到統計資料的意義。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4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收集和對原始資料進行分類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完成相應的統計圖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點

收集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資料收集和的方法.滲透實踐第一的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

複習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教科書上的複習題。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我們在四年級已經學習過簡單的資料收集和。現在大家回憶一下這部分知識,自己做這道題。

學生填統計表並在統計圖上畫出表示各種車輛數目的條形圖。

復舊引新

以前我們學習過的是收集靜止事物的資料。例如統計一個停車場裡的各種機動車的數量。由於車輛是停著不動的,可以分類數出各種車輛的數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資料往往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髮生變化的,這時就要採用另外的方法來收集和積累資料。

1.教師出示例1

同學們都知道一個路口每天要通過許多機動車。一般來說,在10分時間內,通過各種機動車是交替出現的,而不可能前面過的都是小汽車,接著全是大客車,然後再過載重車......在各種車輛交替通過的情況下,就需要逐個收集和積累各種車輛通過的資料。通常採用畫“正”的方法來分別統計出各種車輛通過的資料。這時,先要寫出需要資料名稱。

怎樣知道所要收集;的資料是多少呢?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這個路口在10分時間內通過各種機動車的具體輛數。大家想一想,你們在什麼地方還看到過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資料?

2.引導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收集起來的資料通常叫原始資料為了清楚地表示出10分時間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輛數,便於進行比較和分析,還需要把這些資料加以,製成統計表或統計圖。想一想,這個統計表應該怎樣制?

請學生讀題後,讓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道題說的是什麼意思,要求是什麼。

學生每人拿出一張紙,寫出上面各種機動車的名稱。

學生數“正”字的個數,計。算出各種車輛的數目。教師將各種車輛的資料寫在黑板上。

學生說一說所見過的用畫“正”字法收集資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選舉時統計選票。

學生的回答。共同製成統計表。然後,在空白的統計表上填寫摩托車和小汽車的輛數,再翻開教科書第2頁,獨立做在書上。

獨立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激發學生學習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培養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的習慣,方法,應用實際 ,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這張統計表的表頭應該分多少欄?每欄有幾個格?

2.做練習一的第2題。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請學生讀題後,教師提問:

拿一枚五分硬幣,擲20次,題目要求“邊做邊記錄落下的情況”是什麼意思呢?怎樣記錄實驗的結果呢?

3.做練習一的第3題。

學生讀題後回答,獨立填寫統計表。

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實驗結果。

學生翻開教科書自己讀題,說一說五種農產品的產量各是多少,接著回答第(2)、(3)問。最後,讓學生獨立填寫統計表。做完以後集體訂正。

教學後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夠掌握畫正安字收集和資料的方法,並且會看統計表,會分析統計表中所說明的問題。個別學生基礎差,練習中涉及到的簡單問題不會回答,有待於輔導。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體驗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資料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學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並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麼樣?你有什麼意見?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資料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裡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麼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資料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範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裡,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釋出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麼?(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麼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裡春遊。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麼辦?

地點

植物園

動物園

遊樂園

森林公園

河濱公園

人數

(要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彙報填寫等)並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資料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採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強調資料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去()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人。

你最喜歡去(),喜歡去這裡的同學有()人。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小組的人數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人。

我喜歡()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

學校要給同學們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選哪種顏色合適?

紅黃藍白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資料收集整理”是學生正式接觸統計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分類與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統計的起始內容。教材依託學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資料、記錄資料和呈現的資料為主,從中學習調查的方法並初步瞭解統計表,同時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從而使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統計的價值

具體分析:

1.選校服顏色情境。

教材從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創設了開學初訂校服選顏色的情景,引出“選哪種顏色合適?”的問題。教材中一個小女孩做出判斷: 應該選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然後出示: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這一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學習.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創設定校服的情境, 在敘述情境的過程中出示例1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然後提問“選哪種顏色合適?”回答這個問題時,可能大部分學生會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因此五花八門。這裡教師要注意引導,使學生明白,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最合理的是選擇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的顏色。這就需要確定4種顏色中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的,引出用統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即體現了統計的必要,也體現了統計的作用與價值。

2.調查法收集整理資料。

教材中首先出現了兩個孩子正在針對“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這個問題進行研討,情境圖中學生的對話揭示瞭解決問題的方案----調查(統計)。第一次對話。一個學生說“可以在全校進行調查”另一生說“全校學生那麼多,怎樣調查呢?哦,可以先在班裡調查。” 這裡不僅確立了調查的物件(本班)而且滲透了抽樣的思想。第二次對話:一個學生說在班裡用舉手的方式進行調查,另一個學生說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話中展示了調查的方式(舉手、投票等)以開放的方式體現了對學生其他調查方法的尊重。其次有一名老師正在讓學生用舉手的方法收集資料,並提示應注意的事項:每人只能舉一次手(即只能選一種顏色或不能重複計數),圖下有一個統計表,表明了呈現資料的方式。

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進入情境,真正參與進來,首先通過小組研討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通過全班交流制定好調查計劃,接著再讓學生嚴格按照計劃進行統計。最後把統計的資料用統計表呈現出來。

在調查的過程中,確定調查物件這一環節,通過學生的話“全校學生那麼多,怎樣調查呢?哦,可以先在班裡調查。”滲透了抽樣的思想,這裡要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班級學生最喜歡的顏色,不一定是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

在確定調查方式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多說幾種方式,使其體會到調查方式的多樣化。在讓學生用舉手的方式收集資料時,教師注意提示學生應注意的事項:每人只能舉一次手(即只能選一種顏色或不能重複計數)。

3.分析資料解決問題

教材呈現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對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體會資料中蘊含的資訊,進而判斷是否能解決問題。如第(3)題,某班學生最喜歡的顏色,不宜代表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為了解決問題,可調整方案,如每個年級隨便選一個班調查,或調查全校學生等。

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訂正。尤其是第(3)題的後一問“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突出體現了由於非統計抽樣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斷出“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的含義。當然,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講,不必講那麼深入,只要學生能體會出“我們班級學生最喜歡的顏色,不一定是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即可。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統計表提問題並解答,如“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資訊,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高學生質疑解題的能力。

重難點突破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用調查法收集整理資料,難點是用調查法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

突破建議:

1.挖掘情境內涵,理解“選擇校服”的本質。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創設定校服的情境, 在敘述情境的過程中出示例1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然後提問“選哪種顏色合適?”回答這個問題時,要讓學生充分進入情境,真正參與進來。

首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可能大部分學生會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因此五花八門。

然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剛才同學們是針對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確定校服的。誰來說一說什麼是校服?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討論。

最後使學生明確校服的顏色不是以個人的觀點為主的,它需要統籌大家的意見。使學生明白,最合理的是選擇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的顏色。到底是什麼顏色呢?這就需要確定4種顏色中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的,引出用統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即體現了統計的必要,也體現了統計的作用與價值,同時引發下個研討內容。

2.抓住問題衝突,引出收集資訊的方法。

本課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抽樣調查法,調查法是學生首次運用,學生沒有這部分知識經驗。因此在教學時先通過小組研討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通過全班交流,教師適時的引導從而制定好調查計劃。從研討到制定計劃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能夠在順應學生思維的前提下,順思導學,引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調查法。

比如:當學生知道校服的顏色不是以個人的觀點為主的,它需要統籌大家的意見後,引發學生思考:如何來聽取大家的意見呢?

學生的意見可能很多,預設到的答案可能是:

(1)在學門口挨個詢問?對此學生會反駁太麻煩了,全校人數太多,一天也問不完。

(2)打電話詢問。

(3)聽老師的。

當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時,教師不要立刻給出答案。而是把多種方法都呈現給孩子,讓他們針對這些方法進行討論,指出不足及修改的方案。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抓住學生的一些有用資訊進行引導,全校人數太多不好操作,我們可以劃分成班級來統計,然後根據眾多班級同學的想法來確定校服顏色。這樣抽樣調查的名詞學生不會說出,但是他們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即先調查人數少的同學的意見,在慢慢到人數多同學的意見,從而把這種方法具體的形象的讓學生理解。

3.優化調查方式,便於統計。

在學生懂得調查本班同學的意見後,思考用什麼方式來記錄哪種顏色的人數呢?一般的方法舉手、起立、投票等。讓學生充分地想、說。可以引導學生多說幾種方式,使其體會到調查方式的多樣化。在認同這些方法後想一想,哪種方法又快又準確?讓學生明白針對資料少採取用舉手的方式收集資料,比較方便。教師注意提示學生應注意的事項:每人只能舉一次手(即只能選一種顏色或不能重複計數)。

4.學生親身實踐,完善統計表。

統計資料時,可以師生共同統計一種顏色的人數,以此作為樣子。然後放手讓一名學生充當教師角色,來統計,其餘學生充當驗證官,一是再次驗證資料的正確否,同時也是讓全員參與統計資料的過程。統計後可以讓學生用語言描述統計資料、方法的大體過程。其目的讓學生對此方法有個完整的認知。

資料與大資料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並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並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並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採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展,發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願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言並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1)收集資料。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麼,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舉手統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麼?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摺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裡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計表。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