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紀念七一建黨徵文稿

紀念七一建黨徵文稿

與信仰對話,為青春導航
翻開中國共產黨光輝史冊,我們可以發現,在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的緊急關頭和革命、建設、發展的關鍵時刻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有志氣的青年知識分子一種帶有規律性的現象。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參加一大的13位代表幾乎都是青年知識分子,當時全國53名共產黨員也大多是知識分子。在大革命時期又有許多青年知識分子參加了共產黨。到抗日戰爭時期,更有大批知識分子從全國各地奔向革命聖地延安。在解放戰爭時期,同樣有大批青年知識分子不顧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加入到黨組織中來,戰鬥在解放戰爭的第一線。改革開放以來,更有大批青年知識分子積極要求入黨。近年來在高校大學生中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也成倍增加。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經過認真的學習和思考,把加入黨的組織作為自己在大學期間的政治選擇和前進目標。這樣的選擇和目標是正確的,也是崇高的。加入黨組織會為我們平凡的生活帶來了莊嚴與神聖,使我們年輕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幟和明燈。
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我們對中國共產黨有著深厚感情。對於熱愛歷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年青人來講,中國共產黨對祖國的貢獻之大、犧牲之巨,我雖不能說了如指掌、如數家珍,但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紅船,從沙田慘案、二七罷工到國共一次合作再到“二二八“,從五次反圍剿到長征北上抗日再到“西安事變“又至國共合作,從抗戰根據地建設到國內戰爭再到新中國建設,我們是耳熟能詳。有哪一個青年不熱愛自己的國家?對為自己的祖國作出巨大貢獻的組織,又有哪一個青年能不充滿熱愛之情?我感激中國共產黨,感激她挽救了中國,感激她再造了一個新中國,感激她為中國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力!
不排除有另一種聲音:這是中國共產黨“教化“的效果。但這種聲音為什麼不能“教化“我不去感激它?任何一種沒有經歷2500里長徵,沒有為祖國流血犧牲,沒有培養出江姐、劉胡蘭、邱少雲、黃繼光、雷鋒等等英雄人物的聲音都沒有一丁點兒資格指斥中國共產黨的“教化“。對於只知苛求不知行動的任何聲音,我的態度都是“我鄙視你“!
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是我們青年學子的一種理性的選擇。人是得信點兒什麼的。只有有了堅定的信仰,才會有堅韌的信念,才能活得充實有力量。古人云:信則立,不信則廢。上學時總是從“信用“這個角度來理解,現在,時下一種對“信用“的理解似乎更能體現出祖先的實際用心,更適合作為對古訓的闡釋--信用,信用,信它才會有用。是呀,如果我們對某種東西不再“信“的話,它怎樣才能“立“在我們心中?如果我們心中不再有任何東西了,我們又憑藉什麼來安身“立“命呢?
這是一個社會日益多元,價值日趨多元化的時代,可供“信“的東西實在太多,此時,斟別就尤其重要。選得好,“信“得有價值,就能為祖國做貢獻,反之則反,會為害社會、為害科學、為害人類。究竟“信“什麼才最有價值,才最能為祖國做貢獻,才最能為祖國做貢獻?我選擇共產主義。基於以下思考: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歷史上最美好的、最進步、最合理的社會制度,在這個制度裡,人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進化“為高於現在人的“人“,我們向共產主義方向前進是自覺的“進化“。信仰的東西必須要“可望“卻又“不可及“。這是信仰與目標等的根本區別。目標之所指與主體還在同一範疇甚至層次上,而信仰則必須高於現階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終生“去追求,達到“終生“的信念堅定和“終生“的充實有力量。信仰如果如同目標一樣“可及“,我們在到達“信仰“之後用什麼充實自己?難道你還有時間進行另一種信仰嗎?其次,共產主義信仰是當今中國的主流價值觀念,社會不存在“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一命題,一個人能不能融入主流社會關乎一個人自身價值的實現程度甚至實現與否,只有自覺選擇共產主義信仰,才能促進個人價值的完全實現,只能通過黨組織的力量才能順利實現與國家民族命運的凝聚――“把個人的生命連線在群體的生命上,那麼在人類向上繁榮的時候,我們只看見人類的連續,哪裡還有個人的滅亡?“--人就是這樣永生的!
在這種不斷的叩問中,在不斷的進行黨性修養的過程中,我感覺到自己正在抓緊黨的衣襟,我渴望能與她握手、與她擁抱,我更渴望能與千千萬萬同志一起為她拍拍衣襟上的灰塵、為九十歲的她共同舉杯、共慶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