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教學師生關係

  教學師生關係

教學師生關係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與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在今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改革已成為一個攻堅陣地。從一定意義上說,課堂教學的實際質量與效果將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實施的成敗。而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實現知識的生成與生長,師生關係的優劣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建立課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力保證。

實現師生關係的和諧不僅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需要,也是使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之間資訊傳遞與反饋實行最佳控制成為可能。那麼什麼樣的師生關係才是新型的師生關係呢?

新型師生關係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互動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係。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揮。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係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實現知識的生成與生長,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保證。民主平等,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師生關係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標誌。

一、 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我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出發,看今天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學生就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物件,而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本身也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資源”。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群體,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可使其得到不斷地發展並走向成熟。但同時,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又是一個充滿情感、活力、個體的生命群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學生之間的人格也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在教學中都應充分尊重對方的人格、情感。

二、同時要樹立全面發展的質量觀,教師在教學中要民主平等對待學生。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其實質就是在課堂教學環境中的師生互動作用的關係。教師學生觀的核心應該是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獲得自己的最好發展,對教師來說,第一、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個別或一部分學生的有效發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表現是有差異的。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能力和發展潛能。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發展是一種學生的整合的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側重在人的智力的片面發展上,更不能僅僅憑藉學生的學科知識分數來判定學生髮展的優與劣。第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應該是學生具有自身個性特徵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一種統一規格、統一模式的發展。第四、學生的發展應當是在其原有基礎上的一種可持續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以課堂中的知識或分數的獲得為終點。因此,要求教師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平等民主對待每一位學生。

三、注重師生間的雙向互動,建立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師生關係。

在現代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一種資源,學生也是一種資源。雖然他們的內涵不同,但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共同處於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的流變狀態中。在這種狀態中,他們實現著來自教師、學生、教材等多種渠道的知識資訊的共享和互動。這些資訊包括學科知識、興趣、情感等要素。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努力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促進師生人格的發展與完善。

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而不是“惟我獨尊”。首先,教師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所謂真誠,就是教師的思想感情要表裡一致,既不掩飾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飾自己的缺點,與學生平等相處,坦誠相見,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分擔他們的感情。同時,還要把這種理解交流給學生,使他們深切地認識到教師的理解。只要教師能夠建立這樣的人際關係,對學生具有這樣的情感態度,就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安全感,並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增強學習的信心,發揮學習潛能。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當教師不理解或不重視學生的行為時,學生就會與教師處於一種“隔閡狀態”。相反,如果一個教師要創造性地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殿堂,自己就必須努力生活在學習之中,“蹲下身子”和他們一起去感受生活,甚至不恥下問,做學生的學生,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以愛為本,多一點尊重和信任。愛心是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教師的愛來源於對學生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學生年齡雖小,但也是有感情、有靈性、活生生的人,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與榮譽感。教師應對學生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指責。尊重與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樑。可以說,尊重是愛的別名。馬卡連柯說過:“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量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空間。把學生作為與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情緒,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當然,教師的愛決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一味遷就,而是愛中有嚴,嚴而有度。嚴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嚴師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須有一顆沉甸甸的愛生之心。不偏愛,不強制地愛,不盲目地愛,不粗暴地愛,不扭曲地愛。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境界。因為愛,才會有共同構築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會有師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鳴;才會有教與學的同步;才會有師生角色的互換;才會有師生教學的互補。

發揚民主,講求“參與效應”。教育家羅傑斯認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善於為學生創設一種寬鬆、安全、愉快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成功、快樂、友愛的享受。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積極營造一種具有真誠、接受和理解為特徵的課堂心理氣氛,使學生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行為科學的激勵理論認為,人人都有一種參與意識,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定的發言權和自由權,如果適時讓學生們體會“我長大了”的成人感,重視並滿足他們的參與意識,他們就會以積極合作的態度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其主體的作用。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

注重個性,多一點欣賞眼光。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稟性乃是被人賞識的渴望。”一名成功的教師總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於教學活動。教師的真誠期待不僅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學生智力和個性的發展。如果師生關係中沒有真誠地欣賞,任何學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學的天空將是一個冰冷的世界。所以,適度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在被欣賞的高峰體驗中奮發、崛起。不容置疑,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的東西可供淡及,問題是能夠淡起,怎樣淡起,何時淡起。被人欣賞特別是被老師欣賞無疑是一種幸福,是一種被點燃的信任。欣賞別人,欣賞學生也是一種境界和美德;是一種沙裡淘金、發現綠洲的快樂。欣賞猶如一盞高懸的明燈,不僅能照亮求學者,也能照亮為師者。

       總結

教師要善於改變自己。師生關係是平等民主、尊師愛生的新型人際關係,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際關係,但師生關係又不同於一般人際關係的特點,從組織關係看,教師是領導者,學生是被領導者;從教學關係看,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從心理關係來看,教師是師生之間心靈橋樑的精心架設者,學生是積極響應者。由此可見,教師是師生關係的主要方面,其行為對師生之間良好關係的建立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關鍵在於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不在主要是傳授知識和道理,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管理知識和人生,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



 

標籤:師生關係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