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6篇

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一定要認真準備好教案,教案內容的實際性可以幫助教師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新文化運動的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6篇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瞭解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3、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絡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4、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於歷史新事物的鑑別和理解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採用討論、列表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

2、感受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模範作用,激發學生高度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

本課難點是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把鬥爭的鋒芒指向孔教。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從以下兩個問題思考討論:①北洋軍閥尊孔並且要把孔教定為國教的目的是什麼?②尊孔與從西方傳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衝突嗎?使學生明確尊孔與獨裁專制之間的關係,以及與當時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衝突,理解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必然會把鬥爭的矛頭指向孔教。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借鑑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達標”的要求,採用六環節教學模式,即“目標定向----自學自練----討論問難----精講指導-----練習檢測---檢查反饋”。通過目標定向,引領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什麼?教師通過問題導學,點撥學生自學自練、論疑問難,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精講點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明確知識點;學練檢測,明確學得怎樣?課堂上充分體現教師檢查、引導、督促激勵、評點的作用。

學習方法:

通過明確目標、問題導學,引導學生閱讀課本,進行討論,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展示新文化運動的四幅人物圖片,問:哪位同學能說這些歷史人物?

匯入新課: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中國處在了北洋軍閥的獨裁專制統治之下,中國的前途在哪裡?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為首的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領域領導了一場探尋中國出路的新文化運動。

過渡語:(展示《青年雜誌》的封面,過渡到本課第一個大問題)

同學們,此圖是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誌》封面。它從第二捲起改稱《新青年》雜誌。從第四捲起,《新青年》改用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符號,刊登新體詩。《青年雜誌》的誕生,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一、《新青年》的創辦

自學指導??

快速閱讀課本41頁第一段到第三段,回答下列1--3題:

1、新文化運動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興起的?(同桌討論)

2、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把鬥爭的鋒芒指向孔教。?(各抒己見)(提示如下)

①北洋軍閥尊孔並且要把孔教定為國教的目的是什麼?

②尊孔與從西方傳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衝突嗎?

教師點撥:

1、a.中華民國建立後,從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受到知識階層,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

2、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在文化領域推行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頒佈《中華民國約法》,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

3、從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認真思考,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根本改造國民性。

強調:學生會依據課本回答出以上三個方面。教師指出,這個問題也就是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可概括為兩句話:一是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二是北洋軍閥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

為加強理解教材,教師提出問題:

1、課本中的“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是何意思?②改造國民性,當時的國民性又是指什麼?(教師簡單解釋即可)。

2、西方的民主平等的新思想與北洋軍閥實行的獨裁專制的舊思想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尊孔的目的是實行獨裁和專制。所以,新文化運動要反對北洋軍閥的獨裁專制統治,就必須把矛頭指向孔教。所以,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反封建的鬥爭。

動腦筋:

“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判斷一下,這種說法對不對?(分小組辯論)

教師點撥:

不對。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把孔教作為工具。這是違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會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陳獨秀等人發起的新文化運動,正是全國人民反封建鬥爭的集中體現,是符合歷史發展的進步潮流的。

自學指導二

快速閱讀課本41頁第三段和42頁第一段,回答下列1--4題: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幾個?你能說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主要標誌嗎?

2、新文化運動的旗幟和主要陣地是什麼?

3、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4、閱讀42頁紅體字及四幅圖片,想一想你最喜歡誰?為什麼?他的哪些精神值得你

學習?

教師點撥: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的主要標誌是《新青年》雜誌的創辦。

2、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是“民主”和“科學”。

強調:“民主”和“科學”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科學?民主:指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科學:指自然科學及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觀點。

提倡民主和科學在今天過不過時呢?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思想,在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仍具有現實的意義)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為《新青年》雜誌。

3、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有: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學法指導:組織學生“接龍”,當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對”引用語文科關於“反義詞”的概念,練習“對號入座”。

4、言之有理即可。精神緊扣著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模範作用。並以此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當學習和繼承新文化運動先

驅者們那種勇於探索,與時俱進,追求真理的精神,將民主和科學的兩面大旗舉得更高,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過渡語:(過渡到新世紀的曙光)

我們一般把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為“四提倡、四反對”,可是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新文化運動又增加了新的內容,即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這使得新文化運動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新世紀的曙光”

自學指導三

快速閱讀課本42頁最後一段和43頁2段,回答下列1--3題:

1、?什麼事件的發生,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

2、你知道當年引進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嗎?(組織學生“接龍”),

3、你怎樣認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提醒學生要一分為二的分析)

教師點撥:

1、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

指導學生讀42頁豎黑體字——摘自《庶民的勝利》。

2、當堂掌握陳獨秀及創辦的刊物,李大釗及其文章。

學法指導:(強調“釗”字的讀音和寫法;強調“庶”字的讀音和寫法。並讓學生寫一寫。)

3、a.意義: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b.缺陷: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各抒己見

新文化運動的前期和後期在內容上你認為發生了哪些變化?

教師點撥:

前期: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學。

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活動探究

閱讀分析:

有人說:“胡適所主張的文學革命只限於文體形式方面的改良。”請閱讀下面胡適寫的兩段文字,在小組裡,談談你對上述意見的看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帶來的5篇《《新文化運動》教案》,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差異網。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篇2

【內容標準】

列舉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瞭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新青年》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提倡民主和科學、文學革命、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等基礎知識。

歸納整理: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誌、代表人物、主要內容、主要陣地、地位作用等。

2、過程與方法:閱讀教材內容涉及的新文化運動時期出現的文學作品,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學習正確分析歷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文化運動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弘揚民主與科學,反對傳統腐朽的思想、意識和觀念,促使人們積極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樹立起民主、科學的意識和信念。

【教學要點】

要點:新文化運動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貢獻、主要內容以及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難點: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評價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

【匯入新課】

複習上一課時重點知識。

出示:袁世凱身著古裝率百官祭孔拜天的圖片。思考:民國初建,身為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為什麼要模仿封建帝王的樣子,忙於祭孔祀天?補充介紹袁世凱竊取臨時大總統後迫不及待地從“臨時”到“正式”到“終身”總統的簡要過程,繼而倒行逆施、企圖圓皇帝美夢的歷史事實。說明袁世凱為維護專制統治,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逆流。

【新課探究】

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封建復古思潮氾濫。(袁世凱賣國媚敵,復辟帝制;北洋軍閥分裂與混戰,使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這是因為缺少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缺乏民主與科學的覺悟。)

2、開始的標誌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標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3、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

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新青年》

5、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或口號):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學(science“賽先生”)。其實質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領域中的繼續。

6、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1)前期:①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

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鬥爭鋒芒直指封建正統思想——孔孟之道)

(2)後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迅速傳播。

7、文學革命

(1)興起的標誌:1917年初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髮表《文學革命論》,掀起了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2)主要作品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魯迅《狂人日記》(第一篇白話小說)

8、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闢了人類歷史新紀元。

李大釗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歌頌俄國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這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論著。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革命提供了嶄新的思想理論武器,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轉變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好了思想理論的準備。

9、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①性質上,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

②它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引導人民同封建專制與封建思想展開徹底的鬥爭,打破了傳統的精神枷鎖,促使人們更加積極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

③十月革命後,新文化運動有了新發展: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轉向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④但新文化運動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絡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於歷史新事物的鑑別和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用李大釗、魯迅等人在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兩面旗幟就是“民主”與“科學”,新時代的青年必須增強民主與科學意義。

教學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

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把鬥爭的矛頭對準孔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匯入:

1898年,一個18歲的中國青年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考場裡有個考生聚精會神地念著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處便大喝一聲:“今科必中!”這個青年在一旁看得發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舉人得了勢,不知會把國家搞成什麼樣子。從此之後,他對封建制度深惡痛絕,踏上了尋求真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這位曾投身於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創辦了一本名為《青年雜誌》的月刊,不久改名為《新青年》。正是這本雜誌高舉起“科學”與“民主”的大旗,拉開了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的序幕,這場思想啟蒙運動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新文化運動。出示課題。出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為什麼稱為新文化運動呢?新文化是與舊文化相對而言,是對千百年來的歷史沉積而成的封建文化的無情批判。那麼為什麼會在20世紀初的中國產生這樣一場新文化運動呢?首先我們來看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學生們回憶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麼?(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師:中華民國成立後,從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受到知識階層,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以後又是怎樣做的呢?(出示袁世凱登基、祭孔圖片)。這些說明了什麼?什麼是孔子之道呢?指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指仁、義、禮、智、信)。歷代統治者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文化領域裡推行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引導學生思考:尊孔復古是反動的封建逆流,而帝國主義在當時處於先進的資本主義,它們為什麼支援尊孔復古?教材中的“對內對外,兩無遺憾”是什麼意思?

討論:新文化運動是不是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呢?

2、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看影片片斷同時思考下面幾個問題: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口號、代表人物、內容。(多媒體先出示問題,然後播放影片)。

看完影片後,提問: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是什麼?

生回答後投影展示《青年雜誌》、《新青年》,並簡單介紹。

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什麼?(民主、科學)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投影出示陳、李、胡、魯四位人物。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這四位人物,大家鼓掌歡迎,先請四位做自我介紹。然後我們請這幾位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來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這是在《新青年》旗幟下聚集起來的一個生氣勃勃的知識群體。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可以概括為四提倡、四反對)

(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也就是提倡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反對封建獨裁;

(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強調的是用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反對封建愚昧;

陳獨秀《青年雜誌》創刊號上,發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 和“科學”的口號,他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科學?

民主:指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科學:指自然科學及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觀點。

(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強調從個人有獨立自主權利的觀點出發,提倡獨立思考,反對依附古人,反對盲從封建權威,反對做習慣勢力的奴隸。要求從封建傳統下解放人的個性與才能,使其能夠得到自由的發展;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

(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主張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文章,反對模仿古人,反對言之無物。鬥爭鋒芒直指孔教,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潮流。

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提倡民主和科學在今天過不過時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重讀新文化運動的主旨。(生齊讀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

師: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年大戰後的歐洲人充滿了憂慮和悲觀,連西方人自己都對自身的文明表示懷疑。世界的形勢和國內的現實使國人感到資產階級思想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是什麼事件讓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呢”?(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聲終於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擁有事實的理論,具備了征服人心的說服力。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決定人類命運的已不是資產階級,而是無產階級,是社會主義。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讓新文化運動有了什麼樣新的發展呢?

李大釗等人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進入到一個新時期。

新文化運動有什麼樣的意義呢?生回答。

中國新文化運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它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第二,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是,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一點一直影響到後來。

我們的先輩們為了救國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呢?讓我們一起來宣誓。

全體起立宣誓:

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當學習和繼承新文化運動先驅者們那種勇於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學習的精神,將民主和科學的兩面大旗舉得更高更高!我們作為未來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參與者,應當學習和繼承他們那種敏銳的政治眼光、為維護祖國的進步,積極創造新事物而不懈奮鬥的精神,將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現代化的強大國家!

讓我們為之而努力奮鬥吧!老師總結了一首歌謠,幫助同學們來記憶這一課的內容。出示歌謠。

新文化運動歌謠

新舊思潮起衝突,

?青年雜誌》運動搞。

民主科學搖大旗,

陳李胡魯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馬克思主義響中國。

新文化運動載史冊,

人們思想大解放。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

浙江省瑞安中學 李曉敏

一、課程標準:

知道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瞭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設計思路:

主標題:“一本雜誌與一場運動”,副標題:重返新文化運動。以1915年新文化運動為歷史現場,以陳獨秀辦刊物為線索,落實三維目標。

三、教學流程:

匯入:人類社會之所以始終存在希望,是因為每當黑暗籠罩時,總有思想的先驅掏出燃燒的心舉過頭頂,拆下肋骨當火把,照亮前行的路——題記。

師:回首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社會,雖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但我們仍清晰可見眾多思想先驅們的求索身影,他們有哪些人?

生:林則徐、魏源、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

師:先驅們前赴後繼,為強國救民,先學西方技術,後著眼西方制度。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群思想先驅,以陳獨秀為代表,他們又將為黑暗籠罩下的中國探索怎樣前行的路呢?

螢幕顯示:“讓我辦十年雜誌,全國思想都全改觀。——陳獨秀” 這次陳獨秀的探索目標鎖定在哪裡?改變國民思想。他想通過什麼途徑?辦雜誌。

這堂課我們就從陳獨秀1915年創辦的這本《新青年》雜誌入手重返新文化運動的現場,看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先驅們如何將犀利的文章化作一把把鋒利的匕首,刺向封建專制,封建禮教。

師:從陳獨秀的話和雜誌名稱可以看出,他的雜誌是如何定位的? 生:面向青年,啟迪民智

師:當時要辦好這本雜誌,還需要哪些必要的環節?

學生交流,總結三個環節:社會調查;聘請作家;版面設計。 師:下面我們就幫陳獨秀出謀劃策,先來了解民國初期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狀況如何?

1.社會調查:突破新文化運動背景。

我們先借助民國元年的這套老教材看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螢幕呈現材料:

圖片:1912年面世的《共和國國小教科書》

“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義,以養成共和國民之人格 。”——《編輯共和國國小教科書的緣起》

從民國元年教科書編委會的編書宗旨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新: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受知識階層歡迎。 但當時社會的統治者和國民的思想又是怎樣的呢? 螢幕顯示:

材料一 1914年12月,袁世凱率領百官,在孔廟演出一場“祭孔”醜劇。

材料二 辛亥革命後百姓門戶前的對聯

師:通過這兩幅圖片,我們又看到了民國社會的哪些現象? 學生回答: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和專制,推行“尊孔復古”逆流;國民仍深受專制思想影響。

師:透過剛才這兩個側面的調查,同學們會得出什麼反饋結果?

生:自由發??

師:確實,民國初期的新舊思潮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正如歷史學家陳旭麓所說“由辛亥革命所喚起的中國社會的希望,同民國初年中國社會的黑暗之間形成一種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產生了巨大的波潮,於是而有新文化運動。”

過渡:面對現實的黑暗,陳獨秀將聘請哪些特約專欄作家來衝破舊思想的藩籬?

2.聘請作家:落實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生: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他們符合《新青年》雜誌定位的有哪些作品? 學生看書本回答。

通過這些作品他們想傳遞哪些思想?

我們先來看陳獨秀。他在《青年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希望青年能進取、向上。而他最有影響力的想法則發表在《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這篇文章中。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本志罪案之答辯書》

補充解釋:文中提到的這兩位先生分別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和科學。可見,新文化健將們想要提倡和反對的分別是什麼?

我們在看看李大釗的文章:《孔子與憲政》《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

師:在這些文章中,我們又能看到哪些那個時代的思想精華?

生:猛烈抨擊儒家倫理道德;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

師:接著來看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這篇文章中,胡適提出了哪些新觀點?

生:主張文學革命,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過渡:為推廣白話文,胡適還身體力行,寫了很多白話詩,我們來欣賞其中一首。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遠。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師:讀完後,大家都笑了。你們是不是笑胡適的詩沒什麼內容。確實,當時有很多人抨擊胡適,說:“胡適所主張的文學革命是隻限於文體形式的改良,毫無意義。”大家怎麼看?

生:有意義,白話文更淺顯易懂,方便了文化的傳播;但確實有點“無病呻吟”的缺點。就這個問題,胡適自己是這麼解釋的。

我們也知道單有白話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學;我們也知道新文學必須要有新思想做裡子。但是我們認定文學革命須有先後的程式:先要做到文學體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來做新思想、新精神的運輸品。

——胡適《自序》

師:在文學革命遇到瓶頸的時候,一個關鍵人物出場了,他就是——魯迅。讀完《狂人日記》這段文字,結合胡適剛才的話,分析魯迅在新文化運動的特殊貢獻。

生: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樹立新文學的典範。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回顧,歸納新文化運動有哪些內容?咱們全班同學一起來填空。

過渡:有了充實的內容後,我們下面來幫著設計版面。為了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我們把第四版預留。請大家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給前三個版塊定個合適的名稱。

3.版面設計:新文化運動內容的再運用。 學生自由發言。

如:第一版:民主科學;第二版:平等博愛;第三版:文化視角;第四版:編讀往來

4.編讀往來:明確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師:大家的版名都取得很有特色,可以鮮明反映這場新文化運動的主旨。下面我們看看當時讀者的反映,看看國人是怎麼看這份雜誌的?

過渡:從這兩段材料中我們看到了從《新青年》緣起的這場新文化運動給國人思想帶來哪些變化?

師:這場規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併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課堂小結:

10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哲人已逝,但精神永存。先驅們為國奔走呼喊的話語仍在耳邊迴盪。 最後讓我們用一首詩來緬懷先驅沐浴思想: 悽風苦雨是你孤獨身影 為科學,肋骨做火把! 黑暗社會是你衝破藩蘺 為民主,你心燃頭頂! 華夏大地你碧血丹心 前行、前行„„

山花爛漫是你思想波瀾 為民生,你幾多慷慨? 松柏翠綠是你精神常在 為社稷,你把忠骨埋! 炎黃兒女爭做火炬手 傳薪火、傳薪火„„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過程中的基礎知識,如《新青年》的創辦、新文化運動的“三提倡,三反對”等;

(2)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和發展;民主與科學的主要含義;

(3)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興起背景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的辯證關係。

(4)探究在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中,新文化運動對於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以歷史人物和重要歷史地名、刊物為話題,聯絡講解,史料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開展討論、辯論等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表達、探究的能力,培養“論叢史出”的歷史學科素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掌握新文化運動是先進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而進行的新的探索。

(2)中國要富強,必須要提倡民主與科學。在學習中感受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鬥爭中表現出的無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3)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的觀點和多元價值觀看待東西方文化。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和主要內容

難點: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四、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法,講述法。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出示表格1840年——1912年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歷程,複習上節課內容,由此提問:以上各派的救國方案結局如何?我們從中能得到哪些啟示?——先進的中國人繼續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由此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新課講授: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問題1:結合以下圖片材料思考新文化運動在經濟、政治、思想方面興起的背景分別是什麼?

師:多媒體展示三組老照片由學生歸納背景

生:經濟方面: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竊國大盜袁世凱則加緊復辟帝制活動,廢除臨時約法,實行獨裁統治。

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後,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袁世凱為復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

師:問提2:多媒體顯示從以下幾個方面歸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興起標誌、代表人物、指導思想、主要陣地、活動基地)

生:(1)興起的標誌: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從第二捲開始,《青年雜誌》改名為《新青年》。

(2)主要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3)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

(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新青年》

(5)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

此處介紹北大發展歷史和蔡元培的辦學方針“思想自由、相容幷包”

3、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師:問題3:新文化運動開展後提出了哪些內容?

生:1、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

師:提問: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科學?為什麼只有民主和科學才能救中國?

生:德先生: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賽先生: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

(教師講解:制度落後,即封建專制制度,給中國帶來嚴重的危害,如阻礙社會進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國的落伍等等。科學技術不發達,迷信思想盛行。歷代封建統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給廣大人民帶上封建的精神枷鎖,進行的精神奴役。)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一)課標要求:

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主要陣地、代表人物、旗幟、活動基地。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傳播的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圍繞“思想解放、探索救國”這一主題,通過“新舊碰撞風雲起”、“破舊與立新鑄國魂”、“十月驚雷現曙光”三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究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內容和影響。 (2)引導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解讀得出結論,做到論從史出,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設計一些問題交給學生討論,讓學生在探究、交流、討論中形成認識,學會合作學習,並能以此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民主與科學的內涵和意義的學習與探究,使學生認識民主與科學、馬克思主義的的傳播對於改造中國的積極影響,並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作為中國未來存在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民主和科學的追求,也是個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體現,以此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同時通過新文化運動中先進中國人為救國而勇於探索的史實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勇於擔當努力學習的理想。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重點: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本課難點: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學,力爭論從史出;創設情景,巧妙設問、引導和點撥。

2、學法:自主學習、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過程:

課前打出幻燈片:本課標題《第15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播放歌曲《最美的歌獻給你》的旋律。

?設計意圖】渲染氣氛,提前調動學生的情緒,為新課講授做鋪墊。

(一)匯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來回顧一下近代以來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索救國的腳步,然後播放幻燈片,說明辛亥革命後,思想解放依然繼續,探索救國還在前行。

展示課題:《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激昂的旋律、熟悉的圖片、激情的語言進行課堂匯入,可以渲染氣氛,引出本課的主題,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願望。 (二)新課講授:

教師:有人這樣說:“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是這樣的嗎?我們通過第一個篇章“新舊碰撞風雲起”來找到答案

一、“新舊碰撞風雲起”——看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教師:請同學閱讀教材第一段,結合大螢幕上的圖片概括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發生的新變化。 學生:……

教師:這些新變化是否意味著中國就能實現富強嗎?請同學們看一段視訊,從中概括民國初年中國的社會的政治思想逆流。

學生:……

教師:從視訊中可以看出,“作為共和國大總統的袁世凱,卻也大搞帝制復辟和尊孔復古”,這種倒行逆施,資產階級會答應嗎,他們又會如何的選擇呢,於是在新與舊的碰撞中一場風雲席捲而來,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

教師:我們先走進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來明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72頁第二段明確大螢幕上的表格

教師:介紹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一所激情四射的學校,一群激情飛揚的人物,感悟他們如此年輕卻已經站在時代的前沿,敢於擔當。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教材和觀看視訊,讓學生在比較中,更直觀、生動地瞭解辛亥革命後的新舊思想的碰撞和嚴酷的社會現實,從而理解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通過介紹新青年雜誌、北京大學和新文化運動的鬥士來明確新文化運動的陣地、基地和青年敢於擔當的精神。 二、破舊與立新樹國魂——看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用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73頁,從巨集觀上把握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學生活動後,展示幻燈片“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我們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涵

1、國家的角度:共和之殤

教師:共和政體名存實亡,主要是什麼思想未清除?那新文化運動人士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材料一“國人等欲脫矇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即民主)並重。”——《敬告青年》

材料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

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新青年》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

一、教情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新文化運動是思想文化領域裡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思想,反對封建獨裁的統治。第二個階段講述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知識分子大轉型,逐漸成為了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從而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抽象思維能力依然有限,因此在教學中要採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方法不斷的啟發、點撥、糾正。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本課要求(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本課將要實現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主要陣地、代表人物、旗幟、活動基地。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絡具體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解讀得出結論,做到論從史出,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民主與科學的意識。

2、通過學習本課,感受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3、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對學生進行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二)難點:新文化運動為什麼把鬥爭的矛頭對準孔教?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孔子思想。

四、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提供大量的圖片、文字或視訊等素材,引導學生有興趣的學習基本知識並進行適當的探討。)

(二)“創設問題”教學法和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相結合。(注重史料教學,力爭論從史出;創設情景,巧妙設問、引導和點撥;自主學習、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三)學生預習並完成預習學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設疑引入

本單元的課題叫《近代化的探索》,中國自近代以來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自強不息的中國人便不斷地進行抗爭與探索,希望能夠挽救國家的危亡,由此,地主階級洋務派展開了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了維新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的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多媒體展示)。他們分別從哪些方面意欲救國呢?(科技、政治制度)但結果如何?(學生回答後),對,之前所有的嘗試都失敗了,那時的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依舊沒有改變。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現沉悶、彷徨。那麼,中國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國富強的前途何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新文化運動!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教師引導] 由兩幅背景圖引入(①辛亥革命 ②袁世凱畫像)第一幅圖講了什麼事請?這一事件在思想方面的重要成果是什麼?第二幅圖上是誰的畫像?說他是竊國大盜,為什麼?他在當時的中國建立的是什麼樣的統治?(可以結合書上40頁的“祭孔”醜劇)

[學生回答] „„„

[教師總結] ①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深受知識階層歡迎。②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專制,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教師引導] 兩股思潮產生了激烈的碰撞,而當時的中國民眾是什麼樣的呢?一起看一段魯迅《藤野先生》節選的內容。在這段文字裡你看到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學生回答] 他們麻木,毫無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過渡並設問:是啊,正是因為這樣,魯迅先生毅然棄醫從文,所以當時很多知識分子都覺得要想中國強大,從國民這方面必須怎麼做?

[學生回答] ③進步的知識分子認為必須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

2、新文化運動的過程

[教師引導] 在新舊思潮激烈衝突的背景下,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面對袁世凱的復古逆流採取了直接的行動來追求自己的民主。在追求民主的先進知識分子中,陳獨秀是傑出的一位,那麼請大家結合教材概述一下,陳獨秀是如何追求民主的。

展示圖片(①陳獨秀 ②《新青年》雜誌) [教師引導]《青年雜誌》從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新青年》雜誌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那麼陳獨秀為什麼要把這本雜誌命名為《新青年》呢?這是因為他把拯救中國的希望寄託在具有新思想的年輕人身上,那陳獨秀會用什麼武器來培養和啟迪具有新思想的年輕人呢?我們先來看一段材料: 【課件展示內容】

陳獨秀髮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兩位先生,(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教師引導] 結合教材,想一想這裡說的兩位先生是指什麼?英語課代表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回答] „„„ [教師總結]德先生是英文“democracy”意思是民主,賽先生是英文“science”意思是科學;具體就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提倡科學,反對迷信和盲從。[板書]這樣陳獨秀第一次在中華大地上揮舞起了民主與共和這兩面旗幟,同時揮動這兩面旗幟的還有胡適、魯迅、李大釗;[板書]他們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師過渡]我們再來看一個新文化運動期間發生的一個故事。【課件展示內容】

在新文化運動期間,有一位北京大學的學生父親生了重病,家裡人給他父親請了一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給他父親算了一卦,算你們家要衝喜;於是他的家人安排他和一個從未某面的女子成親。他不敢忤逆家人的意思,於是回家和那個女子成親了。.回到學校之後他漸漸接受了新思想,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荒唐,於是他寫信回家要求和他妻子離婚,但他妻子想不通,認為自己生是這家人,死是這家鬼。收到來信後,她上吊自殺了。

[教師引導]針對故事中的現象,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提出了什麼口號,又採取了什麼措施?

[學生回答] „„„。. [教師引導]這是封建社會中某一個家庭的故事,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學生回答]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得出結論:家長專制、迷信思想、女子三從四德這樣的舊道德。

[教師引導]針對故事中的悲劇,新文化的倡導者們又提出了什麼主張?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體是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板書]新道德指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新思想道德;舊道德指的是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倫理道德;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大力提倡新道德,猛烈抨擊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道德。這裡解釋一下,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三綱充滿濃厚的封建專制色彩,上面材料故事的悲劇也就是“夫為妻綱”的帶來的,所以三綱應予以批判;而五常“仁、義、禮、智、信”,也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學們想一想,客觀的說,五常是不是應該區別對待呢? [教師過渡]為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又提出了文學革命,即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改革文學內容。首舉文學革命大旗的是胡適先生,1917年他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板書]

[教師引導]大家已經接觸文言文了,那位同學能談談自己學習文言文的感受?語文課代表你來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回答]難懂 [教師引導]語文課代表說難懂,大家認同嗎?我再補充一點,還很難背吧。一般文言文結尾都會留下四個字給你們„。.背誦全文。大家可能覺得文言文學習很辛苦,那我可要告訴你們,其實你們已經很幸運了。1922年以前的所有教材都是文言文;勾

三、股

四、玄五。數學課代表這是什麼定理。

[學生回答]勾股定理

[教師總結]很好,大家看到了吧,數學都是文言文啊。那麼胡適先生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你們支援還是不支援呢?

[學生回答]支援 [教師過渡]可使用文言文是傳統知識分子文化的象徵啊!胡適先生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讓很多人不能接受,甚至是一些青年學生。我們來看一段材料。

?課件展示內容】

有一次,胡適在北大講課時候,說白話文通俗易懂,簡潔明瞭,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時候;有個學生舉手就站起來了,對胡適先生說,胡適先生你說白話文比文言文簡單,我認為不對,比如說你媽死了,白話文拍電報該這麼拍吧,“尊敬的胡適先生你好,你母親不辛病逝,收到來信後請速回家”文言文就簡單了“母亡速歸”瞧文言文比白話文簡單吧。胡適聽了也不生氣,他說這麼著吧,我出了一道題,你們呢用文言文,我用白話文,我們看誰簡單。題目是這樣的:“有人請我去做行政院做官,可我不願去,你們幫我寫封信回絕他。四十多個位學生在下面寫,最簡單的十二個字:“才學疏淺,難堪大用,不堪從命。”胡適先生五個字:‘幹不了,謝謝。’

[教師總結]通過這個故事你們覺得白話文簡單還是文言文簡單呢?在文學革命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還有魯迅,他為我們留下了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

[教師過渡]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讓中國人民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板書],也使新文化運動有了新的發展,請大家閱讀教材,找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意義?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李大釗熱情地介紹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歡呼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為了擴大宣傳,他還辦了《每週評論》這份報刊,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從此以後,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認識馬克思主義,並以此作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民,將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新文化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3、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教師引導]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呢?閱讀課文,找出它的歷史意義。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教師過渡]【課件展示內容】

材料一:錢玄同認為要想破除封建思想的束縛,“唯有將中國書籍束之高閣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滅”中國文化,廢止漢文,採用世界語,等等。

[教師引導]你認為這種看法準確嗎?由此你認為新文化運動存在著怎樣的問題?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教師過渡]【課件展示內容】

材料二:日本明治天皇在明治維新時期曾說過,我們今天穿上了西裝、吃上西餐,坐上了火車、輪船,跳起了西式的交際舞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誰,來自那裡,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的文化傳統是什麼,如果我們丟棄了這些,那我們日本人還用什麼來向世界證明自己是日本人呢? [教師引導]兩段材料對比,同學們你們更認同誰的觀點?我們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應該持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批判地繼承、改造和創新,與時俱進。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佈置

思考:我們應該如何認識今天“尊孔復古”的文化現象?對待傳統文化我們又應該持何種態度?

新文化運動的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課選自人教版新編高一歷史新教材上冊第五章第一節。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從近代反抗史的角度看,它是舊革命的總結、新革命的曙光:它對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深刻反思,帶來了對封建舊文化的徹底批判,並做好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準備。

(2)從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舊思想的發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先進的中國人從師夷長技、君主立憲、實業救國與民主共和,發展到了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民主科學;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生,在新文化運動的後期,更加進步的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通過本課的學習,一方面能使學生建立完整的近代思想發展史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對正確認識其發展規律具有關鍵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新文化運動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和領袖人物以及發展概況。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李大釗和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德育目標:

1、通過對本節歷史人物的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和學習,那些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為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擁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熱情洋溢的愛國情操。

2、通過對新文化運動所發揚的精神的學習,使學生明確,作為中國未來存在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民族和科學的追求,也是個人健全人格、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體現,以此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

3、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整個過程,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和養成關懷民族、國家、社會的觀念。

(3)能力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本節所述文化名人的經典著作及其相關內容,得出自己的獨到認識,從而培養學生蒐集和整理解讀、判斷、運用歷史資料的能力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2、結合對本節內容作為社會文化現象是由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歷史過程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清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辨證關係。

3、教學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精神實質。

4、教學難點:新文化運動影響的全面評價;歸納近代思想演進。

二、教材處理

1、將教材內容分成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影響三部分。

2、補充一些歷史原文資料如:《敬告青年》、《狂人日記》、《庶民的勝利》等。

三、教學方法

啟發——發現式教學法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

課前準備

1、教師設題:

(1)結合材料分析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歷史可能性和必然性。

(2)結合材料,深入瞭解陳獨秀、蔡元培、魯迅、胡適和李大釗及其著作,將發現所得與教材觀點相印證或對教材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認識。

(3)對新文化運動進行全面、恰當的評價;分析新文化運動的精神實質。

2、學生準備:學生按興趣選擇題目,分組查詢資料進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認識。

第二環節:課堂教學

1、新課匯入:導言式匯入: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0世紀20年代中期的時候,勤勞勇敢的中國人面臨的仍然是破敗的山河、頹敗的經濟、失敗的革命、衰敗的文化……西學東漸過程,由器物而及於制度。然而,桔逾淮為枳,在西方卓有成效的東西,到了中國卻是全然不成模樣。當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鳩、盧梭、華盛頓的思想被軍閥統治的醜惡現實撕成碎片,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人們開始由器物和制度層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層面,最終形成近代百年的繼甲午戰爭之後的第二次民族反思。

2、新課學習:逐步設疑導學:

背景:

(1)結合以往所學,以史實說明辛亥革命後國家情況一天天壞下去;(歷次革命運動的失敗。)回想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簡單歷程;(19世紀60—70年代、19世紀末、一戰期間。)西方啟蒙思想與尊孔復古逆流鬥爭的實質是什麼?(階級鬥爭。)

(2)從哲學角度,解釋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間的關係。(經濟決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思想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興起:

概況:

(3)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地區從上海到北京說明了什麼?(經濟發展、政治中心、容易傳播、影響力大。)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階級屬性是什麼?(前期的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後期的李大釗等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

(4)對比辛亥革命前和新文化運動中對西方啟蒙思想的利用。(政治、思想方面和系統性。)

(5)陳獨秀認為中國革命多次失敗的原因是由於幾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結果是否正確?(不完全正確。本因是中西之間經濟、政治、思想等方面綜合對比。)內容:

(6)根據課前的準備,回答新文化運動所提倡的民主、科學和新道德以及反對的舊道德到底是什麼?(資產階級政治民主、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封建主義三綱五常等倫理道德。)

(7)如何全面認識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注意階級性和辨證的觀點。)

(8)概括新文化運動三個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絡,進行理性分析。(見小結。);發展:

(9)如何認識俄國十月革命後在中國介紹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為什麼說社會主義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主流、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結合,適合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意義:

(10)結合課前準備,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評價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影響。(正:思想解放、準備五四運動、宣傳社會主義;反:前期結合政治群眾鬥爭、形式主義偏向、資本主義範疇。)

(11)概括新文化運動的精神實質。(民主、科學、愛國、求是等。)

3、課堂小結:知識總結:

由辛亥革命所喚起的對中國社會的美好希望,同民國初年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之間形成一種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導致了巨大的浪潮。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它對以西方先進思想為武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理性批判,但它不僅僅是反傳統主義的運動,更重要的是一場現代價值的重建運動:它以民主、科學相號召,力圖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標榜新道德,力圖建立新的倫理和價值判斷模式;它提倡新文學,力圖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方式。新文化是對千百年來形成的舊文化的揚棄和超越,它體現了以個性解放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義精神。作為民主科學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新文化運動後來宣傳的社會主義思想,終於在中國化之後,引領中國人民走上獨立、自由和富強之路。

教材總結:要求每個學生按自己的理解以任何形式設計本節知識結構

4、反饋實踐:作業:

任選以下1題,課後完成小論文:

①結合以往所學評述中國近代思想的新陳代謝。

②仿效歷史經驗,從任意角度就中國當今發展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