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通用8篇

寫好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你知道該怎麼寫嗎,相信教師在寫教學反思中,都能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來改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五的口訣教學反思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通用8篇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1

前天上了一節整理乘法口訣公開課,感觸頗多,下面簡要分析如下:

一、本節課教學目標

梳理這段時間所學1到9的乘法口訣,整理出乘法口訣表:發現乘法口訣表中蘊含的數學規律。

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順序美,簡潔美。

二、先來看看我的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我們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什麼數學知識?乘法口訣,1到9的乘法口訣。

(二)學生對口訣,遊戲匯入。這麼多的乘法口訣,不容易記住,今天我們就像加法減法表一樣按一定的順序把它們整理一下,看看這個乘法口訣表中蘊含著哪些規律?

(三)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收穫,發現規律,組內交流,解決疑問。

(四)展示交流,發現了哪些規律?

(五)第二個表,旨在讓學生髮現表內乘法積的規律,對乘法口訣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瞭解,滲透了大九九表的內容,為學生後續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這個表純數學語言更簡潔,更美觀,更容易發現規律,學生髮現了對角線上的數就是乘數相同的乘法算式,只能寫出一道乘法算式,對角線將這個表分成了兩個大的直角三角形。學生也學會了觀察表格的順序,從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去發現規律。上到這裡就下課了,本來後面還有鞏固練習等內容,因為時間關係放到第二節課處理。

三、反思與感悟

通過這幾天上課和對一些教育專著的研讀,我感悟到:

(一)我們的課堂要給學生髮現的機會。這節課,針對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口訣的結果,我將教學重點放在了發現乘法口訣表中蘊藏的數學規律,這是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發現規律,幫助學生體驗數學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良好題材。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第二個表格,我還引導學生髮現了,上三角和下三角中積排列的對稱性規律,結合自然界中事物對稱美的特徵,融入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簡潔美,對稱美。

這讓我想起了前兩天學習9的乘法口訣,有的孩子竟然發現,9的乘法口訣中每個積的個位和十位相加等於9,從上往下看,個位上987654321遞減,十位012345678遞增,從9平2開始,將積的個位和十位交換位置,就是另外一道9的乘法算式的積(18,81;27,72;36,63;54,45)……非常有意思,這都是學生自己的發現,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沒有預設到的。

發現是創造性思維的源泉。發現是創造的基石。在第二節課上對練一練第三題,學生們的思維得到了綻放,五組氣球,前四組每組七個,最後一組五個,問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學生一、7+7+7+7+5=33學生二、4平7+5=33學生三、8平4+1=33學生四、7平5-2=33學生五、6平4+9=33等。

(二)對問題的處理。當我們在一節課的最後問學生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齊聲回答沒有的時候,這節課不一定是一節成功的課,真正的課堂應該是帶有啟發性的.,有的問題我們需要課堂上處理,有的問題,如:與本節課無關的但是又非常有數學趣味性的,與課堂有關但是卻需要查詢資料或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留給學生課下思考也未嘗不可,在我看來,這還是一件好事,因為課堂上的學習是被動的,帶有盲從性,課下孩子們的思考是積極的,自發的,是帶求真意識,帶有內驅力的自主思考,這樣的思考,更易內化為學生真正的對知識的渴望。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啟發孩子們,激發孩子們探究數學的熱情,使孩子們感受數學的奇妙,源源不斷的產生新想法,這比解決問題更有意義。

如這節課上,關於乘法口訣一共有多少個?這個問題,我做了簡單的引導,學生回答各不相同,我沒有給出正確答案,因為這個問題對今天的學習內容意義不大,但是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的基本素養。有的同學一個一個數,有的憑感覺不假思索81個,有的1+2+3+4+5+6+7+8+9=45計算,有的1+9,2+8,3+7,4+6,5湊十計算……等等,一旦學生養成這種探究的習慣,對問題思考的習慣,和他人交流的習慣,那麼數學學習將煥發出它的生機與活力,學生便會在自我成就感中培養起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需改進之處,

1、呈現乘法口訣表的過程浪費時間,耽誤了孩子們後面探索規律的時間。

2、教學語言不夠簡潔,教學語言吸引力不強,需注重教學語言的鼓勵作用,需強加鍛鍊。

3、教學時間把握不準,沒有時間意識。課堂整體時間把控不好,總是在一些問題上浪費很多時間,學生學習效率大打折扣。這是老毛病了,需改進。

4、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太過貧乏,課堂組織方式單一,亟待豐富。

5、整堂課,只有一些學生的積極回答問題,其他學生沒有勇氣,沒有慾望,展示自己,我在教學中沒有兼顧到這些學生,需思考應對之策。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們積極的展示自我,參與到課堂中來,我想這是一個方法問題,更是教育智慧的問題。請各位老師指點。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2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訣是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72頁的內容。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方面:

1、經歷驗證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 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口訣的特徵,並熟記口訣,能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及靈活思維的良好品質。

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

經歷驗證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口訣的特徵,並熟記口訣,

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6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7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我於是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絡來理解並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目標

1、經歷驗證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 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口訣的特徵,並熟記口訣,能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及靈活思維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經歷驗證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掌握口訣的特徵,並熟記口訣。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3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儘量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一課,對於學生學會除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節課我根據新課標精神,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力圖體現這些思想,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古人說:“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上我創設了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使同時學生感受到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絡。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它產生於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只有主動探索才會有創造,問題情景是促使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措施。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上課初,我則創設情境圖“猴媽媽分桃”,我們一起去那裡看一看的`故事情境,將學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課的學習。主題圖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發現數學資訊,進而根據資訊自己提出問題、生成問題,並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從而用遷移的方法探索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問題來自於學生,變接受式學習為自主探索式學習。對於書上例題中提出的三種求商的方法,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的,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資訊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這樣就變接受式學習為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在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多次合作學習的機會,特別是在“鞏固練習促內化”這個環節中,讓學生討論、交流三個算式間的聯絡時,學生可以廣泛參與,彼此相互傾聽、解釋、思考、交流,在觀點分享和碰撞過程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適時評價。學生在這多元性、豐富性和主動性的學習交流中,明白了乘除法之間的關係,加深理解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形成了比較牢固地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這樣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展示了個性的價值,又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愛玩是國小生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本節課中我精心設計活動,力求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最大的激起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練習中,我沒有直接將課後練習題呆板、枯燥地方式羅列出來,而是將課後三道題聯絡起來,設計成一個闖關遊戲。激發孩子們的參與興趣和敢於挑戰的勇氣,讓他們在快樂中完成了課後習題。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4

這節課我通過列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探索總結7的乘法口訣。因為課前的學情摸底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們對7的乘法口訣已能熟記在心了。所以我主要是讓學生探索發現7的乘法口訣中上下口訣之間的聯絡以及幫助後進生記憶7的乘法口訣。借鑑了翁老的口訣記憶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天,這兩句朗朗上口的話讓學生對78的口訣更熟悉。然後聯絡上下口訣的關係,能夠輕輕鬆鬆地記住7的乘法口訣。這點對我啟發的還是蠻大的。孩子們在課上也表現的很積極興奮。我想課前的學情摸底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摸底,我可能會把大部分時間安排在如何編7的乘法口訣上而不是讓學生聯絡上下口訣之間的關係。通過課前的學情摸底,能夠讓一節課的效率更高。

這節課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如孩子們在自編7的乘法口訣的時候,應該讓他們合作交流,同桌互說。這樣的話,他們交流之後的記憶更深刻。而我只是讓他們嘗試自己寫下來。畢竟這對後進生來說還是有點困難的。孩子們在探索上下句口訣之間的聯絡時,也應該讓他們互相討論一下。由於我是直接點名說一說的。這減少了大部分孩子們思考探索的機會。這點我覺得自己備課時想的比較淺。

整節課總的來說,學生對7的乘法口訣的掌握情況還是很不錯的。但仍有少數學生對部分的口訣記憶有點困難。我想如果在課上能給予他們多一點的合作交流的機會,他們對口訣的記憶更深刻,掌握的也會更好。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5

1、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絡。

本節課複習匯入部分我設計為口算複習和填空格兩部分。通過口算乘法算式,回顧1至8的乘法口訣。通過填寫袋鼠跳格圖,強調“依次加9”的規律。目的是利用乘法的意義、加法的計算等基礎知識作鋪墊,為9的乘法口訣的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注意了知識的連續性,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

創設情境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我從我國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引入賽龍舟的場面,學生觀看視訊的同時不僅體會到了龍舟比賽熱鬧、激烈的場面,還從定格的畫面中體會到9的乘法口訣是為了解決9的連加的實際問題而產生,即瞭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這樣不但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畫面中,緊密聯絡了生活實際,縮短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引發了學生的數學思考。

3、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課程標準》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目的是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教學中我沒有直接出示口訣,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課件的動態演示依次提出問題,並在黑板上依次貼出能解答問題的算式卡片。這樣設計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活躍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在此基礎上,運用學生已有的編制口訣的經驗和方法,自己去思考、探索如何創編9的乘法口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記憶口訣的環節中,我讓自己成為引導者,讓學生自主探索口訣的記憶方法,發現口訣中積的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這樣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訣,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用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引導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從而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

4、設計層次性強的練習。

本節課的練習由淺入深,由簡單的師生對口令遊戲開始,口算乘法算式主要是對9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然後以看圖列式的形式設計了“過三關”練習,對9的乘法口訣和算式進行綜合練習。再以解決問題為主設計“我來考考你”的開放性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6

第十三週到第十五週,我校進行了“高效課堂”教研活動,每人授課一節,我的課題是“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本節課是學生首次接觸的除法計算。重點是用口訣求商的方法,通過計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訣解決除法的簡便性以及培養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靈活性。

優點:

1、我想到現在的孩子小,有時起床都要家長督促甚至還有遲到現象,我想讓孩子從思想上意識到要早睡早起養成好的作息習慣,所以我就這樣創設情境:熊貓貝貝是一個特別勤快的孩子,他每天早睡早起,從來沒有遲到過,就連星期天他也不睡懶覺。這不,一大早,他就來到店裡給媽媽幫忙。瞧,他正忙著給顧客介紹玩具的價格呢!從而引出投影情境圖。這裡的玩具可真不少啊!你能幫小熊介紹一下這些玩具的價格嗎?讓學生從圖中找出數學資訊,並指名完整地介紹玩具。此環節通過教參,是讓學生自己根據給出的數學資訊提問題並解決問題。我想:孩子們在前面的基礎上已經會提加法、減法問題和乘法問題,個別能提除法,肯定能提出好多,如果那樣肯定要用好長時間,不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你能幫顧客解決第一個問題嗎:10元錢能買幾個皮球?我把櫃檯裡面的看出小熊貝貝,另一隻小熊當成顧客,這樣就比較自然了。

2、讓學生探索“求商的方法”。首先,根據列出的算式,孩子們憑著感覺很快算出了得數,10÷2=5(個)。先別急著說答案,先想想你是怎樣算出來的?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結果對不對。(可以數一數、畫一畫、圈一圈,也可以說說想法。)孩子們很快動手,用10個圓圈代替10元錢,倆個圈一起,共圈了5圈,有的還在上面寫上2元,下面寫上1個,數一數共5個。還有的是:一個皮球2元,2個4元,3個6元,4個8元,5個正好10元。還有個別孩子寫了乘法口訣。我讓畫的好的到黑板上用老師準備好的磁扣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他們畫的一目瞭然,很清楚明白。讓孩子當小老師講講自己的想法,從而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探討過程中,我問他們喜歡哪種方法,多數孩子喜歡畫圖的方法,因為一看就知道買了幾個,很清楚。有一個孩子說喜歡乘法口訣,因為算得很快。我因勢利導,問其他孩子如果100元錢,你要畫100個圈才行,要是更多呢,你還能畫圖嗎,從而達成一致,用口訣算商簡便。突出了重點。此過程,體現了孩子是學習的主人,

3、在製作課件上我也注意了孩子的愛好和興趣。除了前面的熊貓玩具店圖外,課件儘量做的顏色亮麗些,突出主題,練習中紅紅的蘋果,鮮紅亮麗的手套,更讓孩子們感興趣的是練習中的建房子每塊磚上有一個算式,計算正確你就是合格的建築師。學生帶著高度的熱情和參與度,每答對一個,就壘砌一塊磚,最後建起了一座結實的房子圖。“你真棒!”“你的聲音真洪亮!”“你回答的真完整!”激勵著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樹立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注意了練習的由易到難,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且增加了練習的密度。

不足之處:

1、在授新過程中,孩子們很快列出算式後,我說,我們知道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這裡沒出現平均分,你怎麼也用除法呢?一個孩子說的很好,他說,都是2元買一個皮球,都是一樣多,說明就是平均分了,所以用除法。我總結道:每2元就能買一個皮球,10元裡面有幾個2元,就能買幾個球,於是板書:10裡面有幾個2?此過程,我最好再多叫兩名學生說一說,老師最好再總結:像這樣的除法是除法的另一種形式,包含除。我想是不是這樣做效果會更好些?

2、語言上還欠錘鍊。有的環節語出後欠精確,以後還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向他人學習,使語言更具感染力。

3、探索過程還需要再“放”開手,讓孩子能充分的在動手過程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7

本課是在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後,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和運用5的乘法口訣,並能靈活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我考慮到文字中的用棒子擺小傘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學生持久的參與積極性,於是我針對孩子們喜歡比賽,喜歡跳得高的心理,創設了奪星比賽情境。通過由淺入深的四輪比賽,使學生在比賽中積極參與,積極比賽,從而理解、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回憶5的乘法口訣,並進行了齊背、抽背和口算題搶答。意在喚起學生的記憶,針對較難的幾句口訣進行進一步的複習和鞏固。學生的參與面較大,積極性也較高。在學生的知識和情緒熱身之後,開始了第一輪比賽——口算。由於有複習的鋪墊,大部分學生都較快較好地完成了比賽題目,順利的奪得了第一顆星。就連平時反應較慢的陳樹勇、尹焯鋒、曹家建等同學都嚐到了學習的甜頭。

第二輪比賽是看圖解決問題。我先讓學生獨立看圖蒐集數學資訊和問題,列式計算。然後彙報、交流解題思路。再引導學生對兩道題進行對比,從而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當我發現學生把應該用加法計算的.題目寫成乘法時,我便請他說出自己的想法,結果他說不清楚。於是我就直接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使學生們明白了為什麼應該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這樣的處理雖然達到了我預想的目的,但此時如果我不引導,而讓學生們對他的想法進行討論,促使學生不斷的深入觀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辯越明,學生學得也更透。

第三輪比賽是比大小。學生獨立解答後,我針對個別題目進行了點評和適當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進而得出了: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的規律。在處理5×5○5+5時,我問:“為什麼5×5>5+5?”有人說:“因為左邊是乘法,右邊是加法。”我反問:“是因為乘法比加法厲害嗎?”學生們紛紛說:“不是。不能看運算子號,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時,如果再引導學生舉出反例來反駁他的說法,會更有說服力!

整節課,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緊張而又愉快的氛圍中參與比賽,層層深入地學習了知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同時,也注意了一些細節。如讀題和讀圖的指導、知識點的拓展、題目中關鍵字的追問等。不足的是,當學生髮生錯誤時,我引導得過多,應該調動全體學生的智慧,進行討論,促使學生深入觀察、思考、解釋、反思,使知識內化、深化!

五的口訣教學反思篇8

新課程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求教師改變課堂教學形式,就數學學科而言,就是要變傳統的計算應用教學為一種新型的數學教育。施瓦布:“如果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那麼有什麼學習比能過積極地投入到探究過程中去更好呢?”因此我在沒計時力求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構和形成有利於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比如:在小組合作交流時,通過動手擺一擺(骰子),數一數,算一算的形式,得到6的乘法口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的學生。真正地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就像蜜蜂那樣去尋找花源,會採集、會釀蜜。

2、變換形式,保持學生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法動中保持學習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了,因此,引導學生進行組際之間的競爭比賽,利用"智力大比拼"的形式,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提問、回答。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培養了學生的競爭,團結意識,其實學生挑戰誰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正是這節課所要解決的重點,這也是我設計這一環節的用心良苦之所在。在練習階段又以“找朋友”遊戲活躍課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把所學的知識得以加深,鞏固落實運用。

3、轉換教師的角色

在課堂中我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高漲的熱情投入數學學習過程中,改變以往的交流形式,形成生生,師生互動的交流、發展過程。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創設了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展示自我,給學生更多的鼓勵,欣賞學生的成果。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競爭意識。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更重要的是我關注了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看學生是否能積極投入合作交流過程中,想了沒有,參與了沒有,能否從數學角度去提問題,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