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講科學故事教案6篇

教案的編寫可以有助於教師提前預見可能出現的教學困難並採取措施應對,教師必須確保教案內容與學科的核心概念和技能相符,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講科學故事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講科學故事教案6篇

講科學故事教案篇1

設計意圖: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常能感受到的自然現象。孩子們的很多遊戲:玩風車、放風箏等都離不開風。在幼兒園,常聽到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樹葉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特圍繞"風"是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的探究和認識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善於觀察、探究自然的興趣。

2、知道風是因為空氣的流動形成的,初步瞭解風與人們的關係。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瞭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扇子、紙、電扇、電吹風、吸管、打氣筒、氣球、礦泉水瓶、小風車、有關"風"的課件。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播放"風"聲的錄音)聽聽,是什麼聲音?

提問:平時,你們是怎麼知道有風的?風來了,身邊的事物會怎麼樣?

2、探索風的成因。

(1)想一想,試一試:怎樣能產生風?

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在臉旁扇扇,有什麼感覺?想要風更大些怎麼辦?(用力扇動兩手)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裡有空氣流動,哪裡就有風。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除了用小手扇動空氣產生風外,還有什麼方法使風兒出現?

出示各種材料,幼兒動手實驗。

你是怎樣利用這寫材料使風兒出現的?

(3)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著,只能感覺到。

3、瞭解風的好處與壞處。

(1)你喜歡風嗎?為什麼?

幼兒討論。

(2)觀看課件,瞭解大小不同的風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及害處?

教師小結:風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風吹乾了媽媽洗的衣服;使人涼快;讓風箏飛上天;傳播種子;風車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

可是有時風生氣了就會做許多壞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樹木刮斷了;打翻了魚船、引發沙塵暴……這樣的風很可恨。

(3)可是風兒為什麼會生氣呢?怎樣才能不讓風兒做壞事?

小結:現在的人們本領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人們建起了防風林,把風擋住,還提前預報風,這就減少了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4、遊戲:風來了。

幼兒想象自己是某樣物體,如:衣服、樹枝……,根據教師所提的風的大小的要求,如"微風來了"、"中級風來了"、"大風來了"等,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變化。

5、 "風車轉轉轉"。

幼兒每人一個風車,帶幼兒到戶外玩風車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教學風這一課時我想,風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並不陌生,現在正好是春天,春風娃娃無時不在身邊,何不借此機會讓學生親自感受一下風娃娃的存在呢?所以,課前,我和孩子們一起在操場上與風玩耍,看一看飄揚的五星紅旗、熱電廠斜斜的煙柱、翻飛的小紙屑、舞動的柳條……這一設計,體現了語文既生活,生活既語文,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不一定非在教室中學,生活處處皆語文。另外,通過學生親身感受,再結合平時的生活積累,能一下開拓學生的思維,所以,孩子們說出了許多精彩的語句,如:風娃娃象魔術師,他一點,小草就綠了;風娃娃象姐姐的手,摸在臉上軟軟的、暖暖的;風娃娃象春姑娘的小弟弟……正因為孩子們對風有了親身感受,有了深刻的體驗,所以他們能很快把思維融入到課文文字中,做到了學生情感與文字合二為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更深的體會到了風娃娃的調皮與可愛。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又設計了“尋找風娃娃”的活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進而續寫詩歌,讓孩子們體會到小作家的快樂與滿足。

總之,整節課,我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引導,學生想象豐富,感情充沛,充分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快樂。

講科學故事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聽魯班的故事,感受發明創造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2、感知魯班發明創造的過程與方法,樂意遷移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根據大自然中動、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特殊本領發明的物品的圖片若干;白紙、彩筆;教學掛圖《魯班的故事》教學資源《魯班的故事》音訊;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建議:

一、展示鋸、刨、雲梯等魯班發明的各種工具,引出故事。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這些工具嗎?它有什麼作用?

你們知道是誰發明的嗎?

二、瞭解故事內容,感知魯班發明鋸的過程和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和幼兒學習資源4第28~29頁,說一說魯班是怎樣發明鋸的?

教師提問:魯班遇到了什麼問題?他是怎樣解決的?

(2)教師引導幼兒和同伴互相交流,並利用教學掛圖幫助幼兒感知魯班發明鋸的過程和方法。

小結:魯班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善於觀察,從小草劃破手指的現象和蝗蟲鋒利的牙齒中聯想思考,得到啟發,終於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出示相關圖片,拓展幼兒經驗,瞭解生活中仿照動、植物的本領進行的發明創造。

教師提問:魯班仿著什麼發明出鋸這種工具的?你還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創造是仿照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來發明的?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借鑑大自然中動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特殊本領,遷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遷移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聽了魯班的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發?圍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你可以有什麼樣的發明創造?”

(2)教師提示幼兒可以根據大自然之中動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特殊本領,設計發明物品,並畫在紙上。

五、是有共同分享交流設計的作品。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設計的作品,並說明仿著什麼製作的,解決生活中的什麼問題?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可以繼續收集了解古代能工巧匠發明創造的故事,從而進一步感知發明創造的重要。

講科學故事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2、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活動準備:

1、羽毛,樹葉,紙,石頭,小木棒,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2、扇子、大記錄單一份。

3、戶外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風中樹和草等物體的變化。

活動重點:

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活動難點:

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風兒在哪裡?

1、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裡去了?樹枝,樹葉都不搖動了,我們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幼兒討論)

2、師:當風兒出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認識:羽毛,樹葉,紙,石頭,小木棒,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2、出示並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提問: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請用自己喜歡的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猜測,並及時記錄。

4、師: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請你動手去實驗驗證下自己的猜測,再觀察下這些物體都是怎麼動的,發現它們的運動路線?

5、幼兒實驗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後物體移動的路線。

6、交流。請幼兒說說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為什麼呢?被吹動的物體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7、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製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1、幼兒以組為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後其它幼兒對著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才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2、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地安靜下來然後開始颳風。

延伸活動:

1、嘗試用其他方法制造風,使石頭動起來。

2、畫風。

講科學故事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從多元的角度和幼兒共同尋找生活中仿生的現象,瞭解仿生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仿生的體會,互相欣賞,共同感受仿生帶來的方便。

3、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多媒體電腦裝置一套和多媒體電腦課件、操作盒、動物圖片、仿生物品圖片、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講述故事《誰發明了飛機》

1、播放視訊《誰發明了飛機》引導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2.提問:(1)萊特兄弟發明了什麼?(出示飛機模型)大家一起看看飛機的機翼是什麼樣的?

(2)飛機的機翼有什麼作用?(師演示飛機模型)

(3)萊特兄弟是怎麼發明飛機的? (評析:該步驟加入好聽的科學小故事,豐富了幼兒知識的同時,也使幼兒情緒恢復了平靜,併為下面的活動作了準備。)

3.比較飛機和鳥的共同特徵(評析:使幼兒建立翅膀與機翼的聯絡,逐步瞭解仿生的原理。)

4.小結:萊特兄弟真聰明,他們根據鳥的外形和翅膀能滑翔的特點發明瞭飛機。我們把這種模仿動物或植物的特殊本領來研究和發明新技術、新工具的科學叫做仿生學。我們現在見到的許多機器和工具都是受一些動物或植物的啟發才發明出來的。不信,我們來看一看。

二、通過播放電腦課件,引導幼兒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1.播放ppt圖片一(起重機),提問:(1)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途? (2)起重機有這麼好的本領,那你們猜猜它可能學了哪種小動物的本領來發明的呢? (3)小結:原來人們是根據長頸鹿的長脖子可以上下自由活動的特點,就製造出了起重機。

2.播放ppt圖片二(魚)。提問:(1)魚有什麼本領?根據魚的本領,想一想可以發明什麼? (2)播放電腦圖片(潛水艇),我們還是一起去看看電腦博士的答案吧。小朋友說的都有道理,原來人們主要是學了魚會潛水的本領就發明了潛水艇。 (3)小結:你們看,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人們模仿長頸鹿和魚的特點,發明了對人類非常有用的起重機和潛水艇。

評析:該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課件的播放讓幼兒對仿生現象有了直觀的感受。幼兒通過觀察、分析小動物的特點,建立了動物與發明的聯絡,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思考的過程,這樣能有效地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電腦博士公佈正確答案時附帶的表揚聲音,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進一步喚發孩子探索的無限熱情。

三、幼兒配對、交流、驗證

1、我們人類還從動物身上學到什麼本領,發明什麼東西了?

每個孩子有一個操作盒,裡面既有動物也有一些物品,請你也幫他們配配對。

*附:材料設計野豬——防毒面具鴨子——船槳蝙蝠——雷達刺蝟——叉子鬧鐘——公雞

2、幼兒操作練習:你是怎麼配對的?為什麼?(請個別幼兒說一組配對,問其他幼兒是否同意,為什麼?

小結:看見鴨子自由地水中滑行,我們發明了船槳。看見蝙蝠有超聲波的本領,科學家們就仿造蝙蝠的本領發明了雷達。看見野豬不會中毒的現象,經研究後發明了長鼻式的防毒面具。

評析:幼兒自由選擇合作伙伴進行分組活動,他們圍在一起輕聲商量、討論,很認真地比較觀察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老師也參與到孩子的研究中。幼兒在再次操作中更深入地觀察、分析小動物的特點,大膽地推理想象,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本領的同時,進一步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知識,並體驗到創造想象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大膽利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仿生活動。

1、教師啟發幼兒大膽地想象,用畫筆表現出自己的仿生幻想。

2、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仿生幻想。

小結: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動物,動物給我們很多的啟發,讓我們人類過得更好、更快樂!

活動反思:

生物仿生方法是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它是人類善於學習和創新的精神體現,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極大關注。在“我向動物學本領”這一主題活動中,引導孩子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多元的角度去感知、體驗各種各樣的仿生現象,把一些個別的零星的資訊轉化為共同的興趣點;在各類互動遊戲中體驗“仿生”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和精彩;同時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幻想,激發他們對科學的嚮往。通過實踐,我們發覺這一活動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有助於幼兒經驗、視野的擴充套件和潛能的發揮,不知不覺地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了科學的種子。

講科學故事教案篇5

活動名稱:

地球怎麼哭了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地球環境受汙染的狀況及危害。

2、激發幼兒自覺地愛護地球,愛護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地球怎麼哭了》

2、經驗準備:讓幼兒觀察生活中的汙染現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匯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們的家在哪嗎?你們又知道陳老師住在哪嗎?"

2、幼兒回答問題、

3、師:"雖然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叫什麼?(幼兒回答)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4、師:"你們知道我們地球都有些什麼嗎?"

5、幼兒交流討論。

6、師:"我們地球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又有很多的人,還有很多好吃。

(二)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地球爺爺生病了"暫停。

1、提問設計:今天來我們地球做客的小朋在,他叫什麼名字?他以前來過地球嗎?“文章、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以前來地球的時候他去過什麼地方?

2、那時的海是什麼樣的?森林呢?海洋呢?空氣又是怎樣的?

3、咕嚕以前在地球上玩的時候,他玩的開興嗎?為什麼會開興呢?

4、教師小結:以前咕嚕來的時候,我們的地球非常地漂亮,有藍藍地天,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農民伯伯種的好吃的.蔬菜水果,所以他在地球上生活的非常開興,他這次來地球做客開啟對話儀時發現地球爺爺怎麼了?(幼兒回答)

5、小朋友們想想地球爺爺為什麼會生病呢?

6、幼兒交流討論。

7、師:"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想法,我們來聽聽地球爺爺是怎麼說的吧。"

(三)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小朋友,你們應該怎麼做呢"暫停。

1、提問設計:地球爺爺為什麼會生病呢?

2、依次播放環境受汙染圖片:空氣汙染,海洋汙染,生活環境汙染。並根據每張圖片內容進行提問:這是什麼汙染?它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汙染?

3、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的很好,我們的地球現在受到很多的汙染,這些汙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汙染,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點也不舒服,現在我們的地球爺爺生病了,小朋友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它呢?你們有什麼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共同的家園呢?"

4、幼兒交流討論環保的好方法。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參與積極,思維敏捷,從故事到實際生活,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就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環境,不亂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種樹木和花草等等。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美麗。

講科學故事教案篇6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一節富有創意的美術活動。讓幼兒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的同時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創造出擺脫“成人模式”的童趣橫生的水墨畫。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

2.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創作水墨畫,學習想象添畫能講述畫面內容。

3.敢於大膽、自主地完成作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水盆墨汁毛筆抹布硯臺墨棒

2.水墨畫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硯和墨,欣賞中國水墨畫

——你認識它嗎?猜猜它會是什麼?(出示硯的圖片)

——這個叫硯,也叫硯臺。那它又會是什麼呢?(出示墨棒的圖片)

——這個是墨棒。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知道怎樣用嗎?

——硯臺里加上水,再用墨棒墨一墨,水會變什麼顏色?這個黑色的東西會是什麼?

——對了,墨汁有什麼用?還可以用來做什麼?

二、播放幻燈片,感受中國水墨畫

——其實墨在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小朋友們請看。(觀看幻燈片)

——孩子們喜歡這些畫嗎?這些畫給你們什麼樣的感覺?

——是的,我們中國的水墨畫實在是太美了。

三、瞭解水墨畫的特點

——小朋友們請看這一幅畫,它是用什麼來畫的?在什麼紙上畫的?畫上墨的顏色有區別嗎?

——為什麼有深有淺,誰知道這個祕密?加水多,墨會怎麼樣?加水少或不加,墨又會怎樣?

——有深有淺、有濃有淡這也是我們中國水墨畫的特點。

——接下來在觀看一個視訊,又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你看到了什麼?

——劉老師把畫面上的內容變到紙上了。猜猜我是怎麼變得?(出示自創的水墨畫)

四、學習創作,講述畫中的故事

——現在請看老師是怎樣變得。用毛筆蘸上墨滴到水中,讓它變呀變,耐心地讓他流淌一會,然後把紙平放入水中,等待奇蹟的發生。瞧,我的奇蹟發生了,把它平放在地上,把周圍的墨汁擦乾。

——我的故事在這畫裡,誰來幫我說說,你們發現了什麼?

——我的故事在這裡,你們的故事又在哪裡呢?快快把它變出來吧!

——現在請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畫裡的故事。

——你們講得真有趣,把你們故事裡的小動物們新增眼睛、鼻子、嘴巴和花紋吧!

五、作品欣賞

——幼兒共同分享畫面裡的故事。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富有創意的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初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體驗創作水墨畫的樂趣。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地投入,也很感興趣,看得出,他們對水墨畫很感興趣。再加上我用《高山流水》為背景音樂,為“水墨畫”添加了的意境,使孩子們更加投入。但在進行活動時,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1、細節的忽略。如紙的特性、水墨畫的特徵瞭解的不深入;材料準備上思考的也不深入,如調色盤加水就忽略了。 2、在示範講解環節有顯囉嗦,導致我的示範不清晰、混亂。3、上課語速有點慢,不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根據活動出現的問題,王園長和蔡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在本次活動我進行了必要的修改。通過與園長、老師們的商討,本次活動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環節不連貫、銜接有點牽強

滴墨、看視訊的環節和教師示範、講解作畫環節相沖突,導致每個環節都是獨立的個體,不連貫。通過老師們討論決定取消滴墨環節,教師可出示自創水墨畫,體現視訊的價值。

二、活動準備不充分

首先材料準備不充分。在呈現作品時,考慮不到位,宣紙不幹就在紙上添畫,導致畫面破損。可見我對宣紙的特性瞭解得不深入,如在畫紙下面墊上報紙,會讓紙乾的快些。

其次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把握不夠。一是對文房四寶的認識。因為沒有進行充分的前期調查和了解,我自認為孩子已經認識瞭解,實際並非如此,所以在這一環節應該利用教具(硯臺、墨棒)實際操作,讓幼兒親身感受;二是再用毛筆新增線條和眼睛的環節,我不瞭解幼兒的用筆情況,所以指導沒能跟上;三是引導幼兒的用詞需要斟酌。在幼兒創出作品後,我問孩子“你能變出什麼有趣的故事?”選用“故事”一詞是否恰當有爭議。通過和眾多老師們討論得出:“故事”一詞較抽象,如果讓幼兒直接觀察、想象富有情境的故事難度有點大,但如果說:仔細看看,這像什麼動物?可能會給予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間,再以動物來引導幼兒新增想象“在哪”、 “在幹什麼”等等啟發性問題讓畫面更加豐富。

另外,老師們還提到了一點,就是在我初次示範的環節,可以將邊示範邊講解的方式變換為只讓幼兒動用視覺來觀察,而後讓幼兒來說老師怎麼做的,或許這樣更有效,也能借此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專注力。

通過這次活動,希望能為以後進行本次活動的老師們提供參考,讓老師在進行活動時,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