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小班戶外遊戲時6篇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考慮聯絡實際,教案是教師為了保證上課進度提早撰寫的文字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小班戶外遊戲時6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小班戶外遊戲時6篇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乘車小常識,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2、激發幼兒主動關心別人,願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繪畫和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二、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音樂《叭叭叭、汽車開來了》、A4白紙若干、油畫棒每人一盒。

三、活動過程

(一)放音樂帶領幼兒玩開汽車的遊戲,引出主題。

在音樂聲中,幼兒與教師一起開汽車進入課室。

教師提問:“小朋友,剛剛我們一起開著我們的小汽車來到了我們的課室,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乘坐過公交車?

“公交車是什麼樣子的,和其他車子哪裡不一樣?

“公交車前排座位是留給誰做的?

“我們在乘車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與幼兒一起討論圖片上的幼兒做得對不對?為什麼?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圖1:有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與其他小朋友大聲吵鬧,走來走去的。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麼?他該怎麼做?

(2)出示圖2:有個小朋友把頭伸到窗外東張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麼?他該怎麼做?

(3)出示圖3:有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吃東西,而且把垃圾亂扔。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麼?他該怎麼做?

教師: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都要做一個注意安全,講文明、講禮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圖中的小朋友那樣不注意乘車安全,不講文明禮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車時,你會怎麼做?

最後請個別小朋友講述正確的乘車方法,然後讓全班小朋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乘車的行為。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教師鼓勵、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繪畫,同時細心的添畫細節部分,豐富內容。

五、活動延伸

1、展示幼兒作品,講述作品內容。

2、在交通安全模擬城,組織幼兒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擬遊戲。

六、活動反思

首先,我通過提問,瞭解孩子們平時乘坐公交車的經驗,讓幼兒說說他們在車上看到什麼?都坐過哪路車?公交車是什麼樣子的?車裡的前排座位是留給誰坐的……,鼓勵孩子們能大膽、積極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在看圖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講述圖中所發生的事,並能正確判斷圖中的小朋友的行為對不對,為什麼做得不對,這樣做有哪些危險,從而瞭解正確的乘車規則。

活動小結時,我請幼兒說說自己乘坐公交車有沒有注意禮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則,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積極回答,有的幼兒還說:“以後我要主動為老爺爺、老奶奶、還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讓座。”

在繪畫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都能將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有些幼兒的畫較空洞,沒有畫出具體的內容,還需要更多的啟發、引導。

通過這次活動,我班幼兒對安全乘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二、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瞭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麼?它用來幹什麼?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麼?

(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麼?

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活動反思

“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捨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是什麼汽車,同伴帶的是什麼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活動的延伸,也得到了家長朋友的大力支援,我們的調查表、資料非常豐富,所以活動組織很順利。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長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動中也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老師應該努力的方向,關於汽車這個話題,一直以為比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們的關係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關係,可見老師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3

開學的第一天,幼兒教師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幫助新入園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因為新入園幼兒會出現哭鬧、緊張、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緒.新入園幼兒會出現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是因為與親人分離而產生的.

所以教師要正確對待,不要指責那些極度不適應、哭鬧不止的孩子,要用合適的方式釋放他們心中的不快,這樣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教師要讀懂幼兒發出的資訊,區別對待不同個性的幼兒.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幼兒根據個性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相關的型別:

(1)執拗倔強型

這類幼兒個性非常強,自我中心表現突出,大都在和家人告別時情緒急噪,大喊大叫,試圖用誇張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教師一不留神,他們就會跑出活動去追趕家人.他們長掛在嘴邊的話是:“我生氣了,我要走了.”

“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對於這類幼兒,教師要密切關注,防止走失,可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場所遊戲,轉移其注意力;多與家長交流,瞭解其愛好;給予機會讓他們在夥伴面前有所表現,使其感到被重視、被接納、被欣賞,從而消除對教師的敵對情緒.

(2)自我安慰型

這類幼兒大多已從父母那兒瞭解到有關幼兒園的資訊,知道上幼兒園是很開心的事,表明自己長大了,但一旦進入完全陌生的環境還是免不了想家、想親人,表現為反覆嘮叨,藉此自我安慰:“來了嗎?媽媽在路上了,來了嗎?”情緒時好時差,好的時候樂於參與遊戲,快樂而興奮;差的時候悶悶不樂,常常邊流淚邊嘮叨,不厭其煩地從教師的應答中獲得安慰.

對於這類幼兒,教師可重點介紹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常規,用午餐、午睡、午點、遊戲等較為熟悉的生活環節來幫助他們瞭解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3)觀望期待型

這類幼兒入園時情緒非常好,能有禮貌地和家人告別,遊戲時表現也很積極.當教師安慰哭鬧幼兒或抱其他幼兒時,他們的眼睛會一直追隨著教師,並很小心地說:“老師,你先抱抱他再抱抱我好嗎?”對於這類幼兒,教師切不可認為他們情緒好而忽視他們,須知不哭不鬧的孩子同樣需要關愛.教師可以在安慰哭鬧孩子的同時親親他們的小臉蛋,摸摸他們的頭,笑意會很快掛在他們的臉上,有的孩子會告訴大家:“老師親過我啦,她喜歡我.”

(4)快樂興奮型

這類幼兒非常能幹,適應能力強,哭鬧的孩子對他們沒有多少影響.他們高高興興地來園,獨自玩自己喜歡的玩具;戶外活動常常不顧他人,第一個衝到滑梯上……沒有入園適應煩惱的他們,精力似乎特別旺盛,經常先行一步,表現為自我為中心,不太顧及他人.對於這類幼兒,教師可以培養其當小助手,每個活動環節前分配一兩個小任務,讓他們協助教師開展活動.如:外出時請他們做“火車頭”,吃點心時請他們幫忙分點心,等等.

(5)抑鬱寡歡型

這類幼兒非常內向,當他想家和焦慮時,沒有很強烈的表現,而是安安靜靜地邊玩邊噙著淚花,並不時地朝教師張望,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教師如果和他們聊一些快樂的事,一般很難得到迴應.對於這類孩子,教師不妨多擁抱他們,摸摸他們的頭,輕聲細語地與他們交流,給他們講講故事.不久,你會發現,當你蹲在地上和其他孩子玩耍是,從後面趴在你背上的是這類孩子;當你在整理毛巾時,從後面抱住你的也是他們——他們會用動作表達對你的喜愛.

(6)膽小依戀型

這類幼兒離開熟悉的環境會產生強烈的分離焦慮,除了不停的哭泣之外,會急於尋找可以依戀的親人替代者.除了從媽媽手中接過自己的那位教師,他們常常把對他們表示關心的其他人當作可以依賴的物件,認定其可以帶自己找媽媽從而產生安全感.他們所依賴的那位教師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那位教師一離開他們的視線,他們就到處詢問,哭鬧不止.

對於這類幼兒,教師應給予他們足夠的安慰,在與他們建立起依戀關係的基礎上,讓他們幫助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然後逐漸創造一些與依戀老師分離的機會.如,教師到隔壁活動室借東西,告訴他們幾分鐘後回來,請他們在活動室裡遊戲等,幫助他們逐步體驗集體生活的安全感,並從集體遊戲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親愛兒童、滿足需要”是對新入園的二至三歲幼兒的基本教養理念之一.即應“重視嬰幼兒的情感關懷,強調以親為先,以情為主”.幼兒入園適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分離焦慮”.所以一線的老師就要用心、用情、用愛去幫助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老師們可以從 “五步”入園活動,讓孩子在同伴互助中消除焦慮.

第一步:“笑容”接待每一位幼兒,拉近師生距離.

入園的第一天是關鍵中的關鍵,幼兒早上入園時往往特別緊張、害怕.此時,教師親切友好的態度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誇誇孩子子,如,“你的聲音真響亮.”“自己走進來,真棒.”讓幼兒感到教師喜歡他、愛他,從而使情緒逐漸平靜下來.

教師要理解幼兒對家人的依戀及對幼兒園的陌生感,適時恰當地給予積極的反應,如關注、微笑、摟抱、應答等.幫助幼兒建立起對教師的依賴與信任,培養他們的安全感,教師情緒狀態應熱情而平靜,並對幼兒的情緒狀態表示敏感,在關注他們生理需要的同時,更加關注反映他們心理需要的情緒反應,作出應答和處理,使他們處於較好的心理狀態.

第二步:“玩具”吸引每一位幼兒, 融入集體生活.

有些愛哭的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往往難以安定下來,教師可把他們集中到遊戲室,由教師帶領他們玩各種玩具、做喜歡的遊戲.待他們情緒穩定,再把他們帶回班集體,和其他幼兒一起活動.這樣,他們既有相對的自由,又有經常與班集體一起活動的機會,就能很快適應集體生活了.教師對孩子的哭鬧行為表示同情,鼓勵他們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使他們逐漸堅強起來.

同時通過競爭性、開放性的遊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已經長大,應該堅強、勇敢,並以此為榮.孩子大多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教師可藉此分散孩子注意,使他暫時停止哭鬧.如一個孩子特別喜歡恐龍,教師可找來有關恐龍的圖書和模型,或講講有關恐龍的故事.再如某某小朋友最喜歡動畫片《奧特曼》,每當他哭鬧時,教師就暫時滿足他看動畫片的要求,同時引導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漸漸地,使他擺脫動畫片的依賴,融入了集體.

玩具是幼兒生活中的親密伴侶.玩具以具體的形象、鮮豔的色彩、幽默的造型、奇特的效能、悅耳的聲音再現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典型特徵.它能引起幼兒愉快的感情,給幼兒帶來歡樂.教師可適時指導幼兒怎樣玩,操作給幼兒看.如玩戶外大型玩具,為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不至於使部分幼兒呆站或哭,我會和幼兒一起玩,如滑滑梯,可以對幼兒說:你會玩嗎?幼兒為表現自己能行,定會做出反應,讓我也滑一次好嗎?幼兒會認為玩具是他們的,很得意.

教師可誇張地邊滑邊說:滑滑梯真好玩,我還要玩一次,這樣會把好多幼兒吸引過來.問題出現了:擁擠怎麼辦?及時提醒幼兒,我們都不能滑了,還是排隊吧!並給幼兒做起了榜樣,幼兒也跟著模仿,排起了隊.幼兒表現的是自得其樂,不拘束不壓抑的心情.不管是桌面玩具,還是戶外大型玩具,掌握好時間,及時觀察幼兒的興趣,玩的時間太長,幼兒會不感興趣

第三步:“遊戲”關注每一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

幼兒初上幼兒園,會對新環境感到陌生、膽怯,對一日生活不知所措.對此,教師可採用遊戲方式幫助他們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同伴.如,組織“旅遊團”的遊戲,以導遊身份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室、寢室、廚房、室外大型玩具等.還可通過“打電話”“猜猜我是誰”“找朋友”等遊戲讓幼兒互相熟悉,以有效減輕幼兒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恐懼感,緩解焦慮情緒.

託小班幼兒自己沒有多少主見,以教師帶領活動為主,動靜結合,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若讓幼兒自由活動,部分幼兒不知所措,又會哭起來.在室內放音樂,教師帶幼兒做模仿操、有趣的律動,如《打氣》、《打鼓》、《拉繩子》、《小動物叫》等.教師彈唱幼兒的歌曲,如《生日歌》、《新年好》、《搖啊搖》等.

幼兒聽著聽著就有幼兒會跟唱起來,彈唱這些老歌,幼兒並不會覺得厭煩,反而覺得親切.做家長的多數會把這些常唱的老歌教給幼兒.若彈唱幼兒不熟悉的歌曲,只會讓幼兒感到陌生,因聽不懂而沒有興趣,使幼兒精力分散.教師可在黑板上、紙上畫一些常見的花草樹木,或在生活及電視中常見到小動物: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小兔等,邊畫邊編成故事情節,幼兒會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

結合託班幼兒用書上的有關故事、兒歌,如《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小鴨有禮貌》、等.雖然在講的時候幼兒聽了內容: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等話題,有部分幼兒會很敏感,哭起來,可多數幼兒會接受,他們會照兒歌、故事裡說的那樣去做,認為是應該這樣做的.

第四步:“前輩”引領每一位幼兒,同伴互助感染.

教師選擇一些既富有愛心、責任性強,又比較能幹的大班孩子,帶領愛哭的小班孩子一起遊戲.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很快會忘記陌生、恐懼、傷心,不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性格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我們幼兒園嘗試採用“大帶小”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生入園哭鬧的現象很多,班上的幾位老師照顧起來常常會顧此失彼,而幼兒都很喜歡與比自己年齡大的哥哥、姐姐交往,我們就請大班的幼兒與託小班幼兒各分成兩組,結合成一個混齡的新班級,共同開展活動,哥哥、姐姐給弟弟、妹妹講故事、表演節目,教弟弟、妹妹怎樣拼插玩具等等.

在活動中,大班的幼兒嘗試幫助、照顧弟弟、妹妹,增強了愛心、責任心、自信心;託小班的幼兒與大孩子們在一起,減輕了焦慮,產生了親切感.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交往、遊戲,感受到了家庭的氣息,學習了基本的習慣、要求,明顯縮短了幼兒入園的焦慮期,減緩了入園初期的陣痛.

第五步:“驚喜”獎勵每一位幼兒,喚起來園慾望.

開始一個星期,幼兒離園前,每人獎勵一顆小紅星,或教師自制的小物件,告訴幼兒: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好孩子,你什麼地方進步了.家長來接時,幼兒會把自己的小獎品拿給家長看,家長定會表揚一番,於是幼兒的心情會好起來,增加幼兒第二天來園的慾望.接下來的日子,小獎品應慢慢地減少,對幼兒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否則獎品多了,幼兒就不會珍惜,再不看作是好東西了.

新入園的幼兒年齡雖小,但也有自尊心、好勝心,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捕捉孩子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獎勵,加以強化,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愉快的情緒,增強對教師的依戀感.例如:我班有個某某小朋友,由於在家長期由奶奶一人帶領,過度保護,極少與外界接觸,因此特別膽小怕事.每次來園總是哭個不停.

一次她在哭的時候注意到老師的書本掉在桌子下了,就邊哭邊把書撿起來交給老師.我們立刻抓住這一點,大大地表揚了她:“某某真能幹,能幫老師做事了,老師要親一親她,還要獎給她一個娃娃笑臉卡.如果某某能象這個娃娃一樣多笑笑,一定會讓我們更開心!”老師的表揚大大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並且使她有了成就感,哭聲也就大大減少.後來她就十分願意幫助他人做一些事情,我們也變著花樣表揚她.

總之,幼兒入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只要教師細心觀察,耐心解讀,付出真心,就能讓孩子在老師的愛心和耐心,家長的支援和鼓勵中,順利地渡過了適應期,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冰上的危險,有危險的意識。

2、知道自救方法。

二、活動預備

情形圖片

三、活動程序

1、碰到險情不慌張:一天,明明和濤濤在結了冰的河面上頑耍,忽然冰裂了,明明掉進了冰窟窿裡。這可怎樣辦呢?

2、自救辦法記心上:假如不謹慎掉進了冰窟窿裡,小朋友要記住:

(1)應大聲呼救並往岸上爬。

(2)盡力把頭探出水面,雙手攀住大塊的厚冰,努力不讓自己沉下往。

(3)不要站在冰面上,應迅速爬到岸邊,以防冰面再碎裂。

3、安全預防很重要冬天溫度低,水面常常結冰。但有些時候冰凍得其實不結實,人走在上面很輕易掉進冰窟窿裡。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對嗎?

(1)在冰上有裂縫的河面上頑耍。

(2)在剛結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4、大家快樂又健康知識小問答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不謹慎掉進了冰窟窿裡,你知道應當怎樣自救嗎?請幼兒來講一說,

(1)在水中掙扎。

(2)向岸上大聲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選擇了後兩個答案,說明你是個會自救的好寶寶。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孩子認識什麼是食物中毒。

2、使孩子認識食物中毒的危害及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二、活動課時:

xx

三、活動準備:

食物中毒情景表演、演示儀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孩子知道病從口入,教育他們有正確的飲食習慣。

難點:用自己的話能敘述自救方法。

五、活動過程:

1、匯入語:

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看一個表演,看看有誰,在幹什麼?後來怎麼樣了?

(2)幼兒觀看一小朋友表演,內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裡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我今天在商店裡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後,開啟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著假裝肚子痛。

(3)引導幼兒討論:

師:這位小朋友怎麼了?是什麼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觀點。

幼兒:吃了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兒:老師,我有一次吃了一個爛蘋果,後來也肚子痛的,還拉肚子了呢。

小結:看來小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想不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啊?

2、物中毒有哪幾種呢?師逐一介紹

(1)夏天,天氣炎熱,各種病菌繁殖最快,這時候人如果吃了被細菌汙染的食物,就會得痢疾、霍亂、傷寒等病。這種中毒叫細菌性食物中毒。

(2)中毒還有化學性的食物中毒。如:吃了沾有殘留的農藥的蔬菜就會引起中毒。

(3)吃了有毒的動植物,也會這樣中毒,這種叫做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後,對人體健康有什麼損傷呢?凡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健康損傷是很大的,輕的可損傷腸、胃,嚴重的還會損傷肝、腎等器官,有的還可能會留下終身的病根……後遺症。

3、發生食物中毒之後你應該怎樣做呢?

(1)馬上用手指輕攪喉嚨,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2)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讓有毒的物質快速排出體外。

(3)若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應立刻去醫院。

4、們怎樣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

(1)瓜果食用前要浸泡、清洗乾淨,去除上面的細菌和農藥。

(2)不吃生的四季豆、發芽土豆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3)不生吃海鮮、肉類,不吃編制、腐爛的食物。

(4)採購時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小結:

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了什麼是食物中毒以及食物中毒後怎麼辦。希望小朋友們能記住,防止食物中毒。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6

活動目標:

①瞭解身體的隱私部位,知道要保護自己並尊重別人的隱私。

②掌握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①操作材料,男孩女孩卡通人體圖(穿泳裝),固體膠,“小花”貼圖。

②幼兒安全自護圖片。

③故事《獨角獸》及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幼兒隨著音樂律動,進行“碰一碰”的遊戲。

師:“小朋友們剛剛都碰了好朋友的哪些部位呀?”(引導幼兒說出“頭”、“手”、“腳”、“膝蓋”)

師:哦!那小朋友剛剛玩“碰一碰”遊戲時開心嗎?

幼:開心

因為小朋友們之間很友好,相互碰了可以碰的身體部位,所以大家都很開心,但是呢,我們身上有些地方是不能碰的,小朋友們知道嗎?

2、感知理解,操作體驗

①出示人體圖,討論瞭解隱私部位(衣服遮擋的部位為隱私部位)

②隱私部位是不允許外人觸碰的部位。

③隱私部位容易受到細菌感染,我們手上有細菌,所以不能隨意觸碰。

④使用“小花”貼圖,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在卡通娃娃隱私部位貼上“小花”(鞏固對隱私部位的認識,進一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對隱私部位的認識,應以教師講述為主,因為幼兒缺乏對這方面的認識,鞏固階段以幼兒操作為主,加深認識)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護能力

使用幼師準備的幼兒自護圖片,通過對圖片中的做法進行判斷,明辨對錯做法。(遊戲:對圖片上行為進行判斷,錯的雙手打叉,對的右手錶示“耶”)

結束部分:

講述《獨角獸》的故事,加強記憶,有些地方,有些東西不能觸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使用圖片講解故事,讓孩子對故事情節記憶深刻,尤其是獨角獸死亡的失落,啦啦悔意的表情,能夠觸動孩子們,以此結尾,相信對孩子們有所啟發!)

對於這個敏感話題,只有教師和家長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正視這個問題,其實是對孩子安全的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