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7篇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老師務必要強調與時俱進,教案的數學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因為我們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7篇,供大家參考。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7篇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1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

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弄明白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以屏風為媒介,激發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屏”的有關知識,體味語言,弄清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用古詩詞中有描寫屏風的詩句和屏風的圖片導人。

2、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教師正音。

二、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學生聽讀並思考:

1、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

聽讀完後,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1、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

2、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定: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定全在一個“巧”字。

三、研讀與賞析。

(一)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麼喜歡?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討論明確:

⑴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嚮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後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和使用屏風的願望。

⑵ “…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佈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小結: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永遠散發著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著,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煥發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二)1、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2、體味語言,把握寫作特色。

明確:本文是一篇輕鬆、隨意的小品式的說明文。

⑴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相關知識,使讀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瞭解屏風,不覺文章枯燥。

⑵多處引用古詩詞,文白相雜,不僅很好地為說明物件服務,且使說明語言更生動。

四、拓展延伸

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

比如:李商隱的《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詞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想像一下,屏風將會有怎樣的用途?

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五、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和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永遠散發著不朽的 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著,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

六、作業

把課堂上所說的“想像屏風的用途”整理好,寫在作業本上,學著用上古詩詞佳句,要用得得體。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2

【設計理念】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合作探究與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疏通文字的基礎上,聯絡自身經驗,對文字進行了個性化解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人文素養。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選自人教版語文教材第 單元的 篇課文。本單元主要體現 注視,重在引導學生欣賞和表述 之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聖陶語), 這個例子既承擔了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了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因此是個很好的藍本。

2.文字簡析:

因此,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要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學習 的手法,更要讓學生仔細品味語言,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慾望,所以教師要採取鼓勵機制,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並且,七年級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鑑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上幾點主要是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學習習慣和能力上去認識歸納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

【教學方法】

1.教法:

2.學法: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訊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45分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3分鐘)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源,認識並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在課前讓學生通過預習打破與文字的陌生感,這也是我學法指導之一,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劉顯國老師說過:“開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我採用情境教學法匯入,讓學生欣賞圖片然後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從而奠定感情基調,還未真正進入文字就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情境匯入

二、窺一斑而知全豹(12分鐘)

整體感知全文,篩選關鍵資訊,思考以下問題。

設計意圖: 本環節重在讓學生與文字對話,並且通過思考問題理清全文線索,感知行文脈絡,從而解決教學重點。問題的設定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並且,我將對話式的教學模式運用其中,鼓勵學生即興創造,打造動態生成的課堂。

三、奇文探究共賞析(22分鐘)

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內容,並且採用“小組擂臺積分榜”進行評價。

(一)研讀入境品語??

展示例句,讓學生運用聯想法,替換法,咀嚼品味作者細膩而準確的寫作手法。

(二)賞讀入心悟情思

讓學生“讀其所喜,品其所愛”,重視誦讀能力,並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這也是我的教法和學法指導。學生邊讀邊評邊議,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並作好評價的引導。

(三)涵詠入理勇質疑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定是為了更好的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建構主義學習觀也強調學生的“協作性”,他們認為各人在理解上的差異,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通過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並且為了更好的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小組擂臺積分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協作精神。

這個環節安排在這裡是為了給學生討論交流提供一個緩衝的空間,讓學生質疑,這個疑問可以是預習課文時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討論交流中產生的。產生的疑問可由學生互相解答,然後再由教師進行補充。

四、萬水千山總是情(8分鐘)

(一)拓展遷移

欣賞一段視訊,走出語文的範本,走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境界。

(二)課堂總結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師總結,改由學生總結。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而且這種生成性的資訊反饋更加準確有效,可以使得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

(三)作業佈置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知識遷移,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這一時期還是學生注意力的反彈期,反彈期是鞏固知識的最好時段,讓學生總結,能使得課堂所學知識在大腦中留下清晰印象。作業佈置能夠強化學生的反思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業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使課前、課堂和課後成為一個有效的整體。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體結構,突出重難點,彰顯文章主題。運用色彩的變化,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教學反思】

(略)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3

教學目標

1、在掌握相應的生字生詞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詩歌整體含義。

2、讀出詩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

3、感受詩歌中的愛國主義及詩人憂國憂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感受詩歌的愛國主義情懷。

難點:讀出詩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

匯入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現代詩人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一句話,在那硝煙瀰漫的`抗日戰爭年代,詩人艾青藉助一個鳥的形象表達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就在幾千年前,同樣是在戰亂的環境中,同樣有一位詩人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愛。今天,我們就穿過歷史的煙雲,回到唐朝,去走進這位詩人,去感知一種苦難,體驗一種傷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這首詩。

一、作者介紹

1、出示杜甫畫像,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回顧有關杜甫的文學常識。(先請同學們回答杜甫的文學常識)然後老師簡要補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愛國主義詩人,現實主義詩人,世稱“詩聖”,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2、介紹《春望》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是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前後達八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在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詩人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後,不顧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這時的首都長安已被搶掠一空,滿目荒涼。此時杜甫與家人久別,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生機勃勃,但這隻能增加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二、初讀詩篇,整體感知。

1、老師先泛讀一遍,認讀生詞

濺()抵()搔()渾()勝()簪()

2、個別學生範讀,教師正音。

3、齊讀

學者周汝昌說:古詩“音樂性極強,節奏性特美,乃是世間上千種語文的唯一的一種‘詩的語文’,無與倫比!”請大家大聲地、自由地朗讀,用自己的聲音來詮釋古詩無與倫比的美吧![學生自由讀,組長組織讀]

三、合作研讀,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一)簡述律詩,各聯和近體詩(二)簡述平仄(三)梳理詩意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城:國都指長安破——形容國都淪陷,城池殘破深——形容荒草叢生,滿目淒涼譯文: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

引導學生想象:和平年代繁華的國都是一番什麼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聲喧譁,一派繁榮的景象。)

對比——而今,叛軍佔領的長安城只見草木不見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殺、逃難)指導學生朗讀:語調低沉,語速稍慢。

提問:面對人煙稀少、雜草叢生的長安城,詩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詩最能表達詩人此時的心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感嘆濺淚:落淚恨:悲傷驚心:心驚、害怕

譯文: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提問:花香鳥語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夠給人帶來愉快的心情,但詩人卻為何對花落淚、聞鳥驚心呢?

討論解疑:關鍵在於兩個詞

時——為動亂時局而感傷

別——為生離死別而激憤,因為作者此時心情感傷、激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給作者帶來愉悅的心情,所以```````

提問:在這樣動盪的年代,在這樣“恨別鳥驚心”的年代,詩人最盼望的是什麼?(——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烽火:戰火連:連續三——複數,幾個月抵:值,相當

譯文:戰火連綿,久久不息,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

質疑:薄薄的家書怎值萬兩黃金呢?

答:親人的平安,親人的健康比萬兩黃金還珍貴。

提問:詩人盼啊盼,他多麼希望戰亂早日平復,他多麼希望得到一封報平安的家書啊。他盼到了什麼程度?——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頭:白頭髮搔:抓短:稀疏渾:簡直勝:禁不住(“勝”在古代讀作shēng)簪:簪子(注意寫法)

譯文:痛苦中我的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明確:老師可以告訴大家,當時杜甫年紀45歲,同學們認為杜甫年紀大嗎?沒錯,不大,45歲正直壯年,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詩人只是不惑之年卻已經滿頭白髮,這是為什麼啊?沒錯,因為杜甫他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國家的命運聯絡在一起,他憂國憂民,為祖國,為百姓白了頭髮,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杜甫是怎樣一位人呢?總結:愛國,眷戀親人。

同學們知道了杜甫是怎樣的詩人,那麼接下來,同學們回顧全詩,帶著杜甫對國家的熱愛與擔憂之情有感情重讀此時,配樂朗誦(男齊讀——女齊讀——一起讀)

四、感情基調

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是怎樣的?(感情基調是指作品的基本觀點的情感取向,是語句中具體思想感情的綜合表露。如:歡快、憂愁、寂寞、傷感、恬淡、閒適、激憤、堅守節操、思念等)這首詩感情基調:憂愁、傷感

找相應的字詞來說明。

(破、深、感、花濺淚、恨、鳥驚心、烽火、白頭、不勝簪)

五、主題探討

全詩通過寫作者春天望見的長安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眷戀親人的感情。

六、合作探究——本詩修辭手法

1、反襯手法,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國”是指都城,即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繁華熱鬧可以想見。但是,目前的長安,惟有“山河在”,這不就意味著過去的繁華都城已被叛軍糟蹋殆盡,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嗎?春天來了,城裡到處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著人煙稀少才讓草木叢生嗎?用反襯的手法突出戰亂給祖國,人民帶來的傷害。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擬人對偶

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誇張七、遷移拓展:師小結:詩人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憫的目光觀照現實,用寫實的筆法進行藝術創造,再現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全過程,也傳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後,當詩人聽到官軍勝利的訊息後,會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看:杜甫《春望》與其《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詩比較練習。(學生討論)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一)本詩寫了作者聽到勝利的喜訊後怎樣的心情?——喜極而泣歸心似箭。

(二)一悲一喜,但卻表達了作者同樣的思想感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呢?——關心國家命運,憂國憂民,眷念親人

結束語

是啊,“落日悲江漢,中宵淚滿床”詩人因國破而憂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因民生而落淚,這就是詩聖杜甫。他為我們後人樹起的,既是文學的豐碑,亦是人格的豐碑。懷著對詩人的敬仰,我們齊背這首詩。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4

教材分析

?賣油翁》是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最後一課,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所寫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篇幅不長,但故事生動,通過記敘賣油翁與陳堯諮的對話和賣油翁酌油的事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於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上好這篇課文,對培養學生戒驕戒躁,保持謙虛謹慎的生活作風,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有著積極的意義。

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文字淺顯,較易理解。對於我班的學生來說,他們接觸文言文雖然不多,但對文言文的翻譯方法掌握較熟,老師基本能放手讓他們進行自主翻譯,老師只需強調重點字詞即可,不用逐字逐句翻譯。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先介紹人物後敘事的記敘方法2.掌握重要實詞“善”、“矜”、“睨”、“頷”、“忿”“嘗”等的含義。積累文言虛詞“而”、“以”、“之”等。

過程與方法

1.體會作者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的獨特藝術手法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譯課文,把握中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孰能生巧”這個道理,並在學習中加以苦練。

2.培養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1、重點實詞、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感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學難點 由人及己,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第一學時)

一、匯入新課:

1、道具:(因為找不到銅錢)一個小瓶子,口與銅錢,的方孔大小差不多、一個水瓢、一瓢水。

2.一名學生上臺,把瓢裡的水倒進小瓶子。

3.師:要求其他同學觀察他倒的水有沒有灑出來(有),誰能把他滴水不漏的倒入瓶子?

4.引入課題《賣油翁》

5.解題:賣油翁,賣油的老頭,沒有具體的名字。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這類能工巧匠多的不計其數,但由於他們處在社會的底層,為人所輕,不僅事蹟被湮沒,連名字也不可靠考。這篇課文所寫的賣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6.作者簡介: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要地位,他積極培養後進。倡導寫平實樸素的古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成為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袖,為北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一位有著多方面文學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詩、詞、史傳方面自成一家,留傳後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二.初讀課文,夯實基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用手中的筆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

2.播放朗讀錄音,要求根據自己聽到的讀音及停頓,給不認識的字注音,並劃分朗讀節奏。

3.師巡視,檢查學生注音及節奏劃分情況。

4.大螢幕展示拼音及節奏劃分,要求學生訂正。

5.齊讀課文,把握節奏。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小組合作,翻譯課文。

3.成果展示。(學生主動翻譯課文,每桌一人,要求指出自己翻譯的句子涉及到的文言知識如: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虛詞等。)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5

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瞭解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4、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反覆朗讀,以致背誦。

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3、賞析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爐的寫作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章的語言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寫景的白描特點。

2、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係。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五環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明標

1、匯入

冬季中最溫暖的日子無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飄揚的雪花,凝聚了春霧夏雨秋露的情緒,播撒而來,從每一個點上摩挲著我們,感化著我們,讓我們享受熱烈、靜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體顯示“西湖雪景”

2、瞭解作者及背景

讓我們步入張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主學習

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或設定背景音樂,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1、初讀課文,字找出生字,要求注音:(見學案)

更(ɡēnɡ)定毳(cuì)衣霧凇(sōnɡ)沆碭(hànɡdànɡ)一芥(jiè)

2、學生讀課文,參照註釋,借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學生放聲朗讀課文,讀準語音,語意讀順,理解課文。

(2)敘事是本文的線索,本文的記敘要素是什麼?

三、合作探究

1、說說下列這段描寫雪景的文字用了什麼手法?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教師提示:這段寫景文字運用了白描手法。什麼是白描呢?

多媒體顯示:

2、“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與文中哪句相照應?

3、作者去看雪有哪些物質條件?

4、文中描寫湖中雪景用了一串數詞,說說其表達效果。

5、亭中飲酒的兩人見了作者為何“大喜”?

6、舟子對作者的評價是“痴”,對這個評價你是如何瞭解的?

7、作為一篇遊記,作者是怎樣處理寫景、敘事、抒情的關係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敘事是行文的線索。作者開頭用儉省的筆墨交代了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中間交代了遊蹤“到亭上”“及下船”,並且記敘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敘事中處處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西湖經歷三天大雪後,人

鳥聲俱絕,空闊的雪景使天地間呈現出一股肅殺、冷寂,作者偏偏此時去賞雪,可見他此時的心態及與眾不同的情趣。再如“獨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兩三粒”,看似矛盾,實則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有獨自賞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驚喜,有分別的傷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悅。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點,這正透露出作者遊湖觀雪的雅趣,顯得悠遠脫俗,卓然獨立。

四、展示交流

提問: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也寫到人的活動,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不同之處。

學生共同回憶《江雪》,背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遊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為人設。

在表達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五、課堂小結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淡雅緻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運用嫻熟老練,渾然天成;寫景、敘事、抒情水乳交融,渾化無跡;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頗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噓感嘆。如此精美絕倫、形神兼備的小品文,學起來簡直是一種享受。但是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對作者這種消極避世的意緒,還應該批判地對待。

六、佈置作業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6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積累文中的重要字詞,瞭解議論文的主要特徵。

2.理清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理解議論文中“敘述”的作用。(重難點)

3.瞭解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蹟,學習白求恩同志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白求恩這個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們知道白求恩是哪國人嗎?(加拿大人)一個外國人,為什麼能在中國人心中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呢?學習了毛澤東同志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我們就得到答案了。本文是毛澤東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寫的,寫於1939年12月21日。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代表文章有《論持久戰》《為人民服務》《矛盾論》等,詩詞有《沁園春雪》《七律長征》《卜算子詠梅》等,專著有《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詩詞》等。

2.關於議論文

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3.朗讀課文,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

派遣(qiǎn) 晉察冀(jì) 麻木不仁(rén)

熱忱(chén) 狹隘(ài) 以身殉職(xùn)

純粹(cuì) 佩服(pèi) 拈輕怕重(niān)

鄙薄(bó) 精益求精(yì) 見異思遷(qiān)

4.詞語解釋

殉職: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滿腔熱忱:心裡充滿真誠和熱情。忱,情意。

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漠,冷淡。

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鬆的,害怕繁重的。

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這裡指不安心工作、事業心不強。遷,變動。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體麻木,感覺不靈。這裡指不關心別人 ,缺乏熱情。

精益求精:好了還追求更好。益,更。

5.讀完本文,請簡要敘述一下你對白求恩有了哪些瞭解?

明確:諾爾曼白求恩,著名的外科醫生,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生。1938年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中國援助抗日戰爭。他以精湛的'醫術搶救了大批傷員,培養了許多醫務幹部。後因搶救傷員感染病毒,逝世於河北。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學習白求恩同志的共產主義精神。

2.用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找出揭示分論點的有關句子。

明確:(1)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2)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3)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議論文中“敘述”的作用

1.課文開頭簡述白求恩的事蹟,有什麼作用?

明確:是為下文的議論,即“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這一分論點提供事實根據的。“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 神”的議論 就是在上文敘述的基礎上產生的。

2.由此看來,議論文中“敘述”有什麼作用?

明確:“敘”作為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敘文的主要特徵,其主要目的是生動形象地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而議論文中的“敘”則是為證明論點而提出的事實根據,“敘”需要簡明概括,是為議論服務的。

四、板書設計

紀念白求恩

分論點中心論點

學習白求恩國際主義精神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對技術精益求精學習白求恩

同志的共產

主義精神

五、課外拓展

白求恩醫生為我國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被評為“最美醫生”,請你為白求恩先生寫一段頒獎詞。

示例:白求恩醫生以高超的醫術救治了眾多患者,以高尚的醫德溫暖了千萬人的心,書寫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壯麗篇章,“最美醫生”,當之無愧!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議論文夾敘夾議的寫法。(難點)

2.理解文中對比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重點)

3.理解文中句子所用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分析重點詞句的表達效果。(重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瞭解了白求恩醫生是一個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人,是一個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人,是一個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人,更是一個具有國際共產主義精神的戰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毛澤東主席的《紀念白求恩》。

二、自主預習

再讀課文,說說哪些句子是議論,哪些句子是敘述,體會敘議結合的好處。

三、合作探究

(一)議論文的夾敘夾議

1.讀第2自然段,說說第一層是怎樣正面介紹白求恩的 。

明確 :正面介紹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兩個表現: “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和“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然後表明作者對這種精神的高度讚揚,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

2.整段的夾敘夾議的特點十分明顯,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敘”為證明 論點提出事實根據,議論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或根據叫論據。論據包括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敘”的內容則屬於事實論據。議從敘出,敘議結合,更具說服力。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寫法,既能使讀者由表及裡地認識白求恩同志,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學什麼,為什麼要向他學習,怎樣向他學習。敘得簡要,議得精闢,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氣勢。

教師總結:記敘文中的記敘和議論文中的記敘的區別:①目的不同:記敘文中的記敘是為了讓人們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及真實情 景;議論文中的記敘是為證明論點提供事實論據。②詳略不同:記敘文中的記敘要詳盡、具體、生動、突出中心;議論文中的記敘要簡明、概括、扣住論點。

(二)論證方法探究

作者說白求恩同志“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白求恩同志“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不少的人“對同志對人 民不是滿腔熱忱”這是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對比論證。運用對比的寫法是由寫作目的決定的。本文不僅為了頌揚白求恩,而且為了教育全黨學習白求恩,所以既評述白求恩,又批評黨內不良傾向。通過對比,褒貶分明,白求恩的高貴品質更加突出,更加難能可貴;通過對比,顯出差距,更加有力證明了學習白求恩的必要性。

(三)語言探究

1.第2-3自然段中運用了不少成語,請找出來,說說議論運用成語有何好處。

明確:成語:拈輕怕重、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見異思遷等。好處:成語言簡意賅,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漢語的成語非常豐富,同學們在學習中應當注意積累並能準 確地運用。課後請同學們把這些成語做成讀書摘記。

2.作者在結尾用了什麼句式來闡述學習白求恩的意義?體會這種句式的好處。

明確:這五個 句子言之有序,氣勢越發磅礴,內容五彩繽紛,如讚美詩一般, 以此收束全文,鏗鏘有力,既熱情讚美了共產主義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們學習的熱情。朗讀時五個句子語氣要越來越高昂,顯示出激情。學生反覆朗讀,達到背誦的目的。

四、板書設計

紀念白求恩論點:中心論點,分論點

論據:人物概述,事實、道理

論證:對比--正反對比,

突出主旨夾敘夾議

立意深刻

五、課外拓展

白求恩逝世已經74年了,毛澤東離開我們也已經37年了,英靈雖逝,萬古流芳。你能否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為他們擬寫一幅輓聯,來表達自己的悼念之情?

挽白求恩:

例:國際戰士永流芳,白衣軍神美名揚。

挽毛澤東:

例:救萬民於水火,留英名在人間。

示例:挽白求恩:救死扶傷,國際主義戰士,良藥妙手;捨己為人, 共產主義精神,白衣紅心。挽毛澤東:鞠躬盡瘁一代偉人政績今猶在;磊落光明曠世英傑清名千古留。

國中語文教案模板春篇7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書下注釋和相關工具書通譯全文

2、掌握之為字的不同用法和坐病其實等古今異義詞

3、體會晏子巧妙的外交辭令和內在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的文言現象,概括晏子形象的特點,體會晏子外交辭令的妙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能夠感受到本單元都是圍繞愛國二字展開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本單元的最後一課《晏子使楚》,去感受一位中國古代外交家維護祖國尊嚴、不辱使命的凜然正氣。

二、整體感知

(一)正字正音

明確:晏(yàn)子 習辭(cí)者 縛(fù)一人

酒酣(hān) 詣(yì) 曷(hé) 枳(zhǐ)

(二)通譯全文

1.請學生自己小聲朗讀課文,圈畫疑難點並提問。

明確:曷、熙兩個通假字以及左右、坐、其實、病等含義易混淆的字詞。

2.請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隨機抽點學生逐句翻譯。

提示:重、難點句子:(1)何以也(2)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3)所以然者何(4)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附:《晏子使楚》的參考譯文及文言知識整理)

三、文字研讀

(一)回顧全文,概括第一、二段大意,集體朗讀第二段

提示:第一段主要交代了楚王和近侍商量侮辱晏子的計謀;第二段詳細描寫了晏子機智巧妙地應對楚王發難的過程。

(二)重點研討課文第二段,思考三個大問題

1.楚王是如何向晏子發難的?針對晏子還是齊國,為什麼?

提示:找出原文原話,參照譯文複述情節,注意各事件的先後順序。

明確:楚王和近侍先設計了一齣戲,然後令官吏綁著一人從晏子面前經過並指稱這個人是齊人且犯了偷盜罪,接著楚王在宴會上質問晏子:齊人固善盜乎?

楚王針對齊國。因為晏子是使者身份,是代表齊國出使楚國的。而且楚王問句中的主語是齊人,明顯針對整個齊國而言,有意輕侮齊國。

2.晏子是怎麼迴應楚王的?這種回答有什麼妙處?從中概括晏子的形象。

引導:迴應包括動作和言語兩方面。言語上,晏子先說什麼?然後說什麼?最後說什麼?採用了何種方法?起到了什麼效果?

明確:(1)動作上,晏子避席而對,展現出恭敬的一面。言語上,晏子先用橘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枳作比,擺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事實並點明其原因是水土有異,然後轉述當下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最後反問楚王難道是楚國嗎?表現出犀利的一面。

(2)妙處:避席而對,有禮有節,令對方挑不出任何失儀無禮的不是。辭令上,晏子採用類比的方法,以退為進,將問題推還給楚王,令楚王不得不笑著承認自己反取其辱,展現出高超的外交語言藝術。

(3)晏子形象:機智勇敢,善於辭令;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熱愛祖國,愛惜尊嚴。

3.如果你是晏子,你怎麼回答?(僅思考)

提示:言之有物即可。

(三)分角色朗讀第二段,要求讀出符合人物身份形象的語氣

四、課堂小結

本課主要敘述了晏子使楚時發生的一個小故事,通過具體刻畫晏子迴應楚王非難的語言,塑造了晏子這樣一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積極維護祖國尊嚴的外交家形象,讓讀者在感受巧妙的外交辭令之外體會到一種強烈而充盈的愛國熱情和凜然正氣。

五、佈置作業

歸納整理本課的文言現象;背誦課文第二段;課外閱讀本課節選前的兩段晏子小故事並嘗試自主翻譯(選作)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