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5篇

教案應該具備靈活性,以適應不同教學環境和資源,我們可以邀請專家參與教案的評估和改進,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燭之武退秦師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5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篇1

【設計說明】

?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短小但內容豐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內容豐富體現在一文中知識點眾多,二情節精彩,燭之武的人物形象鮮明。因此,在設計課堂時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識點,又要體會燭之武的說辯藝術。我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是從文章中獲得背景,訓練學生捕捉資訊的能力。

2、是大膽取捨,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讀,做到重點突出。

3、是通過寫頒獎辭這一小作文形式,讓學生對燭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最為關鍵的是內化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決閱讀了卻不知道不會用材料的難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體會燭之武遊說的藝術。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體會燭之武遊說的藝術。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古人曾說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僅憑其三寸不爛就勸退敵人的百萬強師?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共同瞭解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傳奇人物:燭之武。

二、簡介《左傳》

三、初讀感知

1、解決生詞:

貳(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縋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孫(páng)2、放名家朗誦,請同學們聽清字音,聽準句讀,聽出語氣。

3、背景感知:

自由誦讀一遍,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個國家?並且找出三國之間的糾葛,並造成什麼後果,並從原文中找出依據。

(明確):

涉及到了晉、秦、鄭三國。

(板書)一個三國的簡略地圖:秦──晉──鄭

(依據: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晉鄭之間: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秦之間: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後果: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補充):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晉楚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四、文字探究

1、研讀燭之武勸說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師過渡)是啊,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南。在這危如累卵,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燭之武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會怎麼勸說?

(明確):因為之前已經讓學生在初讀感知中瞭解了三國的糾葛,所以學生會直接告訴秦王,之前晉國對秦國食言,點撥學生,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晉君聯合,想滅掉鄭國,鄭國派使者來說晉國的種種不是。那麼自己會怎麼想?肯定是挑撥離間,直接更見堅定自己與晉國的盟友關係,那麼這樣做只會失敗不會成功。

⑵那燭之武究竟怎麼做才贏得了秦國的信任呢,請同學們齊讀燭之武勸說秦王的部分。給大家五分鐘結合課下注釋,畫出文中重要的知識點,並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解決疑難):學生提問,老師點撥字詞。

譯文: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你考慮這件事。

⑶討論:

剛才通過串通文意瞭解到,燭之武也提到了晉國和秦國的過節,但是他是直接提出來的嗎?那麼之前燭之武還說什麼了,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從文字譚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體分析: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說我們鄭國已經知道自己要滅亡了,讓秦伯放低警惕,並且讓秦伯有一種優越感,知道鄭國已經知道自己快亡國了,而他是鄭國即將的擁有者。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用鄭國、秦國、晉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國幫助晉國滅掉晉國,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給對方增強國力。讓秦伯這時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處境,讓秦伯必須重新審視一下這一場戰爭的必要性。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在用利益誘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過鄭國呢,我們鄭國還會提供給你們國家的往來使者所缺乏的東西,潛臺詞就是既然滅亡鄭國給你帶不來好處,而且鄭國還能幫助到你,還是放棄攻打鄭國比較划算。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這時在提出秦國的同盟國也並不是那麼忠誠值得信賴,用事實告訴秦國,以前晉國不就早上剛得到幫助,晚上就築成拒秦。讓秦伯和晉君之間產生隔閡。

⑤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進一步在點出晉國的貪得無厭,現在晉國得到的是鄭國,不久的將來他得到的就是秦國,這時秦伯聽了之後,也是大冒冷汗,後果確實不堪設想,徹底打消滅掉鄭國的想法。

(總結):燭之武以退為進,讓秦伯不設防;讓事實說話,用三國地圖明確指出秦國沒有利益可圖;再點出不滅鄭國還能讓秦國受益;適時的點出晉國也是個靠不住的;更進一層指明晉國的狼子野心,讓秦伯看清攻打鄭國是對自己有害而無一利。

⑷最後燭之武勸說的結果是什麼?

(明確):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

知識點:“說”通悅,“乃”是才。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知識點:微:沒有夫人:那人因:憑藉敝:損害與:結交,親赴

其:祈使還是

譯文: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援,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2、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燭之武聽說國家危難時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評燭之武?燭之武有著怎樣的形象?

(明確):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沒有直接接受說秦的使命,而是發了發牢騷。燭之武並不是不愛國,歲月給了燭之武太多的落寞與不甘,他只是略微對自己的懷才不遇表示不滿。作用是豐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飽滿,更真實可信。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他有著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從他與秦伯的交鋒看出他的沉穩與敏銳,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

五、作業

1、按照文言現象歸納重點知識,背誦全文。

2、結合老師補充的有關燭之武的內容,結合他的精神,給燭之武寫一段頒獎詞。

(補充):歷史上對燭之武的記載:

?史記》裡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

?東周列國志》裡說他“鬚髮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從其後來的表現看,此言不虛。

(示例):

燭之武,鬚髮盡白,仍心懷天下;其貌不揚,卻機智聰慧。能瞭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為進,步步深入,逞抱負於交鋒,息蝸爭於頃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書】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秦──晉──鄭

示弱臣服以退為進

亡鄭利晉曉之以弊

舍鄭利秦以利誘之

晉言無信製造隔閡

晉國無厭點醒秦伯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篇2

教學設想:

1、自始自終以誦讀為教學手段和依據。

2、適當補充《左傳》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材料。

3、可結合本課讓學生了解說話講究藝術的重要性,設一堂口語交際課,題為《說話藝術大家談》。

教學目標:

1、在誦讀背誦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現象;

3、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細化段落,分清文章條理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帶領學生熟悉課文,併力求背誦,在此基礎上,點到文中的文言現象。

教學難點:文言文中的文言現象、重點虛詞的用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串講法、以讀領講。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當我們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為民排憂,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 630 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1.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紹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於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3.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1)熟悉課文,達到背誦。特別注意把握課文的支撐句:

①秦、晉圍鄭,……且貳於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還也。

(2)準確分辨一詞多義。如若、論、辭、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說——悅;知——智;

(4)正確把握詞類活用詞。如:鄙、東、西、敝、軍等。

二、《左傳》

大家國中時學過一篇選自《左傳》的文章,是什麼呀,——《曹劌論戰》。本文也是選自《左傳》,《左傳》是“十三經”之一,它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釋《春秋》而作,所以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它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人物的言行,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得當。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經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課文講解

1、我們今天就來講述這個發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節課要求大家預習了這篇課文。那麼,首先請大家齊讀第一段,找出,晉、秦這兩個大國為什麼要欺負鄭國這個小國家呢?

(齊讀,請一位學生找出原因)

“對,以其、、、、、、也”,(1)可以說,故事一開始就是盡顯危機,形式非常緊迫,嚴峻。“錦|軍函陵,秦|軍氾南”,眼看鄭國就要滅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麼讀的這句嗎?“錦|軍函陵,秦|軍氾南”,這樣斷句對不對,為什麼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為什麼折磨交代呢?(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我們接著讀故事。

2、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式下,(2)燭之武要登場了,矛盾似乎又緩和了,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呢,是他毛遂自薦,主動承擔責任嗎?

?1〉對,不是。而是別人——佚之狐推薦的。可見佚之狐也是個知人善用的賢臣。若是讓大家帶著感情推薦燭之武,應該怎麼讀這句話?用什麼語氣、語調推薦呢?————讀得堅定一點,胸有成竹“”師--必----勝。

?2〉但是燭之武卻有推辭之意,(3)氣氛一下又緊張了。想想也是,一 個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難免心中會有怨言。哪位同學能訴說一下他的怨言,帶著燭之武的感情。————就是該讀得傷感一點。

?3〉在這種情況下,鄭伯也體現了賢君的模樣,他先進行了自我批評,然後又以利打動燭之武。——大家看課後練習三中的一句話:“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鄭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這種地步,矛盾又緩和了,燭之武答應遊說秦君。

3、那麼,燭之武採取了什麼方式去遊說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故事進入了高潮階段。

“夜縋而出”,這也照應了前文中嚴峻的形式(“縋”字“而”字的講解)

現在大家齊讀燭之武的說詞,在讀的過程中能不能大略標出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簡單的標出,假如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的話。(提問)

(秦————晉————鄭)

非常好,有了這個戰略形式圖,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能夠說服秦伯了或者說是說服秦伯的前提條件。

(結合戰略形式圖,具體講解這段說詞,圍繞“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矣”從這個形式圖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秦的劣勢。

(2)所以,燭之武一開始就擺正自己的位置,“鄭即知亡矣”,之後,說“若亡、、、、、、執事”,從形式圖中,也可以看出秦晉圍鄭,受益的就是晉,燭之武的這句話一說出來,大家會不會想“壞了,燭之武難道要叛國,鄭國又危險了”,我們繼續往下讀。

(3)晉強,相對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滅鄭,會怎麼樣呢“君亦無所害”

(5)晉國曾經有不講信義的行為,還能相信嗎?

(6)(秦————晉————鄭)

肆其西封 東封鄭

(7)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出燭之武的一番說詞都是圍繞一個“利”展開,好象處處為秦著想,其實呢,完全是為了儲存鄭,秦晉聯盟也有損害,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

4、秦軍退,並“使、、、、、、戍之”。晉國怎麼樣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藝術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故事,清潔是不是平穩發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麼,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從懸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設定了伏筆和照應;

3、這個故事也算得上當時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沒有寫秦晉如何計劃,沒有寫鄭國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筆墨寫燭之武的說詞,這是本文選材的一大特點,詳略得當,結合《曹劌論戰》。

五、字詞(略)

六、板書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尾

君知其難 君之薄也 君亦無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圖之

亡鄭 舍鄭 聯晉

無利 有利 無利

一、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

(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

(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如果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6、敝

①壞,破舊。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說”“辭”見課後第三題。

二、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裡)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後第三題。

三、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

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 (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 介詞結構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以上知識點可讓學生利用工具書討論總結。

七、體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寫。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篇3

(第一課時)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概括大意。

2、翻譯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感知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知識連結 (3分鐘)

1、 簡介《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

★ 《左傳》的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

★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2、秦晉圍鄭背景:見《全優設計》“走近文字”

預習檢測: (10分鐘)

(一)朗讀展示:

1、學生自瀆:讀準字音,讀通文章。

2、教師或學生範讀:邊聽邊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學生集體朗讀。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簡潔的短語概括)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晉師撤離

學法指導:(2分鐘)

1、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力求直譯,字字落實

2、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國名、專用名詞等保留不譯,②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③補出省略的成分,④調整倒裝句的語序。

文字探究 :(20分鐘)

1、課題《燭之武退秦師》中的“退”是什麼意思?

2、翻譯第一段

(1)重點掌握以下詞句:

①且貳於楚也

②晉軍函陵

③以其無禮於晉

(2)口譯第一段:

(3)請解決你的疑難點:

3、翻譯第二段

(1)重點掌握以下詞句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②無能為也已

③是寡人之過也

(2)口譯第二段:

(3)請解決你的疑難點:

佈置作業:

把一、二段譯文寫在作業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翻譯3-4段,鞏固學習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小結出詞類活用的翻譯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繼續感知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詞類活用的規律。

文字探究:(20分鐘)

1、翻譯第三段

(1)重點詞語的翻譯

①夜縋而出 ②鄭既知亡矣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④越國以鄙遠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⑥何厭之有

⑦既東封鄭 ⑧缺秦以利晉

(2)重點句子翻譯:

①敢以煩執事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③夫晉,何厭之有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

(3)口譯本段

(4)解決你的疑難點

2、翻譯第四段

你的疑難點:

基礎整理:(10分鐘)

基礎探微:

1、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②越國以鄙遠

③與鄭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圖之

小結規律:名詞加名詞,有一個名詞處於謂語位置,需要活用為動詞;否定副詞後跟名詞,名詞需活用為動詞。

(2)名詞作狀語

①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縋而出

小結規律:名詞後面跟動詞,但是不是主謂關係,而是修飾關係,名詞就作狀語

(3)動詞活用為名詞

①君亦無所害

②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小結規律:動詞處於賓語位置

(4)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不闕秦

小結規律:不及物動詞帶賓語,考慮是否使動

(5)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

②鄰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結規律:形容詞處於賓語位置

佈置作業:把3、4段翻譯寫到作業本上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區域性探究,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知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基礎整理

區域性探究(學生分組思考討論)

1.第一段寫秦晉圍鄭,它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明確:文章的第①段用“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態勢,暗示鄭國已經危在旦夕。這就點明瞭燭之武遊說秦伯的背景,為下文的故事發展作了鋪墊。

(1)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於晉”及“貳於楚”都直接關係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為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2)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這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祕密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2、第二段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辭”後“受”,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認錯。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用粗線條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3、第三段燭之武用哪些事實和事理一步步說服秦伯退兵?試概括他說服秦伯的原因。

參考一: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參考二: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提出問題。此語出乎聽者意料,引人傾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

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儲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以分析危害來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他換了一個角度,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一番拉攏引誘之後,燭之武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這樣一發揮,使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明確: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絕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裡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為秦著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地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著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著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增強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著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4、關於燭之武,書上的記載:正史上對他的記述除了《左傳》這些文字外,別處似乎很難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記》裡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東周列國志》裡說他“鬚髮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從其後來的表現看,此言不虛。

?小結形象特點】通過閱讀本文,你覺得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你從他身上獲得怎樣的啟示?

燭之武——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生死未卜,卻勇入秦營;成功說退秦師,充分顯現了他高超的“辯才”。可以說,他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燭之武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

明確:這句話表面上是謙虛,實際上是指責鄭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沒了他的才能。

2.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確: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明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在起作用。

3.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

明確: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晉侯、秦伯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燭之武說退秦師提供了條件。

文章顧後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左傳》等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出現的文言現象。

2、過程與方法

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燭之武臨危受命、大智大勇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

體會《左傳》的語言特點和敘述技巧;

分析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誦讀法、歸納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二、解題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

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師範讀並正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說(yuè)

秦軍氾(fàn)南 夫(fú)晉,何厭之有 無能為(wéi )也矣

若不闕(quē)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夜縋(zhuì)而出

杞(qǐ)子 逢(páng)孫 失其所與,不知(zhì)

2、學生自由朗讀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二、研習課文,疏通字詞句。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串講課文。

實詞:禮,禮遇,以禮相待。貳,從屬二主,不忠誠。軍,名詞做動詞用,駐軍。

虛詞:以,因為。

句式:“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介詞結構後置句,“以其於晉無禮,且於楚貳也”。

2.分析理解

思考:第一段共五個分句,語言簡練,但字字均很重要,它實際上交代了什麼?

明確:一個弱小的鄭國,同時受到兩個強國的進攻。大軍壓境,國都被圍,氣氛十分緊張。“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為了報復鄭國,與秦國並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伏筆;“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既然兩國軍隊並沒有駐紮在一起,也就為燭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汜南”均屬鄭國領土,分別為晉、秦所佔,一是說明晉秦聯軍來勢凶猛,勢不可擋;二是暗示著鄭國有機可乘。

開篇寥寥數語,既點出了戰爭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串講課文

實詞:辭,推辭。

虛詞:若,假如。猶,尚且,還。已,同“矣”。而,卻。

句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中“之”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翻譯時可不翻譯出來。

一詞多義:

若 ①如,像:“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②如果:“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③人稱代詞“你”:“若毒之手”。

2.分析理解

(1)思考:佚之狐的話表明了什麼?

明確:佚之狐向鄭伯推薦燭之武。“國危矣”承上而來,再次強調鄭國所處的危險境地。“若使燭之武見秦師,師必退”,說明燭之武具備了擔此重任的非凡才能。

(2)思考:燭之武的推脫之辭以及鄭伯聽後的表現說明了什麼?

明確:“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暗寫燭之武在年輕時並沒有得到重用;“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則流露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是,即使是在“無能為也已”的情況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識已可想而知了。面對燭之武的牢騷,聰明的鄭伯沒有表現出絲毫不滿,也沒有給予什麼安慰和許諾,而是光用“是寡人之過”自責,從諫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誠意感動了燭之武。

3.教師總結,引發學生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串講課文。

實詞:縋,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敢,敬辭。執事,對對方的敬稱。鄙:以……為邑。陪,增加。東道主,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為邊界。肆,延伸。濟,渡過。

虛詞:以,來。

通假字:闕,同“缺”,損害。 說,同“悅”,喜悅。

一詞多義:

夫:①發語詞:夫晉,何厭之有

②男人:遂子孫荷擔者三夫

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理解分析

(1)思考:燭之武為什麼一見到秦伯就說“鄭既知亡矣”?

明確:燭之武採用了先抑後揚的辦法。一上來,使秦伯認為燭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這就引起秦伯對燭之武的好感,願意聽燭之武把話說完,這就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思考:燭之武為什麼能成功說服秦君?

(僅提出問題,引發思考,下節課具體討論)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在教師指導下,串講課文。

實詞:敝,損害。與,結交,親附。

虛詞:以,用。其,表商量語氣,還是。

通假字:知同“智”,明智。

一詞多義:

微 ①隱約地: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②假如沒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細小:防微杜漸

之 ①到:輟耕之壟上

②助詞“的”:是寡人之過也

③代詞:子犯請擊之

2.分析理解

思考:子犯請求攻擊秦軍,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文公為什麼不願向秦軍進攻?

明確:晉文公是一個講恩情、講仁義、講智謀的人。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侯並沒有感情衝動,而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三、佈置作業:總結本課文言知識

第三課時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

二、分組總結文言現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給、供應。讀gōng)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 “饜”,滿足。)

(4)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讀yuè。)

(5)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聰明。讀zhì)

(二)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三)一詞多義

封 :

(1)既東封鄭(做疆界,動詞) (2)肆其西封(疆界,名詞)

之 :

(1) 唯君圖之 (代詞,指闕秦以利晉)

(2)子犯請擊之 (代詞,代秦軍)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詞“的”)

(4)臣之壯也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其:

(1)君知其難也 (他的,代詞)

(2)吾其還也 (表希望的語氣副詞)

(3)以其無禮 (鄭國,代同)

以:

(1)敢以煩執事(拿,介詞)

(2)以亂易整 (用,介詞)

(3)以其無禮 (因,介詞)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東:在東邊。

夜縋而出 夜:在夜裡。

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2.名詞活用作動詞

晉軍函陵 軍:駐軍。

越國以鄙遠 鄙:作為邊邑。

既東封鄭 封:疆界,這裡作動詞。

與鄭人盟 盟:訂立盟約。

3.動詞活用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賜:恩惠

4.動詞的使動用法

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退。

若亡鄭而又益於君 亡:使……亡

5.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東西。

6.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損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是寡人之過也 (“……也”表示判斷)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斷)

2、省略句

①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省略主語“燭之武”)

③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介詞“以”的賓主“之”)

3、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為標誌。)

②狀語後置

以其無禮於晉(介賓短語“於晉”作狀語,後置,翻譯時要調整為“於晉無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 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 同上)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於君有益——同上)

三、問題探究

1、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燭之武的語言,並思考:燭之武是用哪些事實和事理說服秦伯的?

學生自由發言後,教師板書總結:

當前:越國鄙遠論——言地域政治

亡鄭陪鄰論——言利益分配

舍鄭有益論——言兩國邦交

過去:過河拆橋論——言歷史糾葛

未來:晉國擴張論——言爭霸現實(最關鍵)

2、晉軍為何不願向秦軍進攻?

明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3、燭之武形象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深明大義,不卑不亢,能言善辯,有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

四、總結本文的寫作特色

1.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錟稀保?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訊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五、課堂總結

六、佈置作業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瞭解《左傳》的成書過程和基本知識,重點了解其語言特點。

2、掌握文言詞“若”、“說”、“辭”、“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讀背課文。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文,簡介《左傳》。

參見p56註釋,補充:《左傳》是“十三經”之一,它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釋《春秋》而作,所以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它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人物的言行,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得當。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紹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

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裡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

三、學生自讀課文。

閱讀注意點:讀準音,讀順句。

四、串講第一段。

重點講清以下文言詞句:

1、且貳於楚也——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2、晉軍函陵——軍,名詞動用,駐軍、駐紮。

概括內容:

第1段,寫秦、晉圍鄭。原因:晉國要報復其無禮,與秦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但晉是有機可乘的。這就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五、自讀並討論第二段

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夠。已:同“矣”。

3、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

概括內容:

第2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

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

②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預見性。但寫他是為寫燭之武服務的,人未出場已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注。

文中還著力寫了鄭伯,他勇於自責,從諫如流,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燭之武可以說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

六、熟讀背誦第1、2段。

七、作業

1、翻譯句子。

2、課後作業

3、背誦課文。

4、完成練習三。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1、譯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幹什麼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現在危急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二、串講導讀第三段。

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你。意思是說,(如果滅了鄭國對你秦國有好處,)那麻煩你就來滅了我們吧。

2、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麼要幫晉國來滅了鄭國,而增加你的鄰邦晉國的土地呢?

3、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時候會滿足的呢?

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國中時學過的提賓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蓮之愛,陶後鮮有聞。

③菊之愛,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秦伯說,與鄭人盟——秦伯高興了,與鄭國訂立了盟約。盟,名詞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概括內容:

第3段,寫燭之武說退秦師。

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

①越國鄙遠,不現實。

②鄰之厚,己之薄,得不償失。

③結交鄭這個東道主,好處多。

④秦國好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說秦的結果是:

①秦鄭訂立盟約。

②秦國駐兵守鄭。

三、串講導讀第四段。

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參見文下注釋。微,假如沒有。國中時學過“微斯人,與誰與歸?”這個句子,其中的“微”也是這個意思

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語氣詞,表商量語氣。國中時學過這類例句不少:

①其真無馬也?(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反問語氣。)

②其真不知馬也?(恐怕實在是不認識千里馬吧。其,表推測語氣。)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頭怎麼樣呢?其,表疑問語氣。)

④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實際上是威脅語氣。)

⑤其何能勝?(那怎麼能取勝呢?其,表反問語氣。)

3、亦去之——也離開了鄭國。去,離開。(這個詞的古今義剛好相反。今義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②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譏。)

概括內容:

第4段,寫晉師撤離鄭國。

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實質;“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四、總結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點是:

①伏筆與照應得當。

②情節波瀾起伏。大軍壓境——佚之狐薦燭之武——燭之武發辭——晉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子犯建議攻秦兵——晉公再曉之以理。

③敘事詳略得當。

五、課堂練習

1、練習二譯句。

2、練習三辨詞。

六、課後作業

1、背誦課文。

2、預習《勾踐滅吳》。

標籤:武退 秦師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