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比大小教案6篇

教案是現在教學中經常要制定的,寫教案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前必須完成的工作,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比大小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大班比大小教案6篇

大班比大小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目標預設:

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複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並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形,讓學生觀察討論:

1.地毯上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圖形有什麼特點?

3.求地毯上藍色部分的面積有哪些方法?

小組討論求積的方法:

(1)數格

(2)大面積減小面積

(3)分割數格

二、練一練

1.求下列圖形的面積: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每個圖形的面積?(討論)

2.下列點圖上的面積是多少?

請學生說如何分割?

為什麼這樣分割?

3.總結:求這類圖形的面積有哪些方法?應注意什麼?

三、作業

課堂作業

19頁第3題第二部分。

課外作業

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並求出它的面積。

大班比大小教案篇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p16-17“比較圖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藉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係。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較圖形的面積大小

【教具準備】

課件、方格紙、直尺、各種平面圖形的硬紙板、七巧板等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複習舊知,揭示新課。

1、課件播放已經學過的各種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讓學生說出圖形的名稱以及特徵。

2、讓學生拿出準備的長方形的硬紙板。跟同桌說說哪兒是它的周長,哪兒是它的面積。並且用手比劃一下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有多長?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積有多大?

(注:明確圖形的周長是指繞圖形一週的長度;圖形的面積是指所佔平面的大小。)

3、師:任意拿出兩個圖形紙板,說說哪個面積大?哪個面積小?讓學生進行直觀判斷。如果兩個形狀不同,大小很難區分時,你有什麼辦法?--揭示課題:我們今天來探討圖形面積的比較。

二、自主探究: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出示課本16頁網格中的13個圖形。

2、自主探究活動:這些圖形的面積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請同學們先仔細觀觀察、比較,看誰的發現最多多!

3、小組交流:在小組裡交流你的發現。

①全班交流,歸納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各組派代表說說你們組找到了哪些圖形之間的面積大小關係?是怎麼知道的?依據同學的回答,歸納學生所使用的比較方法如下:

②板書:

a、數方格的方法;(重點說明這個方法,為今後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作好鋪墊。)

b、重疊法;(通過旋轉、平移、翻轉等操作方法,使兩個圖形重疊,再觀察比較出圖形面積的大小)

c、轉化法;(通過割補、拼合轉化為規則的圖形後,再做比較)

三、實踐活動: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活動一:課件出示課本17頁1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總結了這麼多的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圖形中哪些與圖1的面積一樣?為什麼?你用的是什麼方法得到的?

(注:重點要引導學生怎樣對圖形進行平移和分割,讓學生體會形狀變化而面積不變的事實,培養學生圖形的轉化思想,為後續運用轉化思想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基礎。)

2、活動二:出示課本17頁的2題。

(1)師:我們知道圖形形狀可能不一樣,但是面積大小可能一樣的道理,那大家能畫出相同面積但形狀不一樣的圖形嗎?

(2)按題目要求在課本上畫面積是12平方釐米的不同圖形。看誰畫得多。

⑶作業展示。表揚有創意的同學。

(注:重點要引導學生說出為什麼面積是12平方釐米,培養學生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形狀可以是不同的辨證思想)

3、活動三:出示課本17頁的3題:

(1)師:我們知道,把一個不規則的圖形給它補上一塊,就可以使它變成規則的圖形,上面的這個圖形應該補幾號圖形呢?為什麼?

(2)課件演示。

(注: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把不規則圖形可以補成規則圖形的意識,為今後運用“補”的方法去求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做好鋪墊。)

4、活動四:出示課本17頁的4題:

(1)師:我們知道用不同的圖形可以拼出不同的有意思的圖形來。那4題的兩個圖形可以拼成什麼樣的圖形呢?先想想,再動手拼一拼進行驗證。

(2)你還能拼成什麼樣的圖形呢?動手試一試。

⑶作業展示,說自己拼成的什麼圖形?怎麼想的?

(注:要先讓學生想象可以拼成什麼樣的圖形?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為運用分割法求組合圖形面積埋下伏筆。)

5、活動五:拼平行四邊形

⑴讓學生拿出七巧板,拼平行四邊形,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⑵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注: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同學間進行交流,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動手和觀察能力,為後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打好基??

四、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和啟示?

通過對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的再認識,以及圖形周長和麵積的再認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在學生很難比較兩個近似圖形面積大小的時候,引入課題,為學生下一步的探究創設了情境,提高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教師在組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交流等形式進行比較活動中,使學生掌握多種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知道確定一個圖形面積的大小,不僅是根據圖形的形狀,更重要的是根據圖形所佔格子的多少來確定的。也為學生自主探索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的方法打下了基礎。在教學中真正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得到提升。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教師通過組織學生畫一畫、試一試、拼一拼、想一想等活動,運用平移、旋轉、割補等方法,使學生體會形狀變化而面積不變的事實,體會把組合圖形分解為基本圖形的過程,培養圖形切拼的意識和圖形的轉化思想,為後續運用轉化思想學習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基礎。

歸納知識要點和心得體會,突出學習重點,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

大班比大小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空間方位指示和對應的學習經驗。

2、在空間對應的基礎上加強對比較型減法的學習。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23頁、ppt課件、小動物、西瓜等實物卡。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情景。

孩子們,今天幼兒園要在這裡舉行“數學小能手”評選活動,你們想成為“數學小能手”嗎?評委老師已經在等著我們了,向他們打個招呼吧!評委老師說,要想得到“數學小能手”的稱號,必須闖過他們設定的三道關卡,你們有沒有信心順利過關?好,闖關活動現在開始!

二、布題。

第一關:複習空間方位辨識與計數。

1、小動物農場到了播種的季節。分別有四位小動物來管理這四塊地,請你們先幫他們分一分,再請幾個小朋友來幫助小動物們分別將西瓜種到四塊地裡,要求每塊地裡的西瓜的數量要不同。

2、這裡有四張記錄表,請你們分別將記錄單中“√”位置所對應的小動物影象和西瓜的數量填寫在表格中。

第二關:空間對應與比較減法。

收穫的季節到了,農場有兩塊片地裡種滿了大玉米,請你對照標記圖,分別將它們對應位置的玉米數量記錄到它下面的括號中,並分算出,圓地裡的玉米比方地裡的玉米多幾個或少幾個?把答案寫在後面的括號裡。

第三關:幼兒書面練習課堂檢測。

最後一關,考驗你的細心和能力。(看螢幕,讀題目)分組,孩子獨立完成練習。

三、評價反饋。

1、幼兒認真自查、互查。

2、集體反饋,個別修改。

3、請評委老師,為小朋友們頒發“數學小能手”證書。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完成《親子手冊》中的對應練習。

教學後記:

各環節設計比較緊湊,配合課件進行闖關活動,更能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積極性,講解過程中針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強調,出錯率明顯降低。以指導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沉浸在闖關的激動中。

大班比大小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物體的數量與物體的擺放形式無關,初步建立數守恆的概念。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磁板1塊,鈕釦、瓶蓋若干

2.幼兒作業紙。

數一數,說一說,每組有幾個蘋果?它們都一樣多嗎?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看作業紙。數一數每組蘋果是幾個?它們一樣多嗎?為什麼?

2.請幼兒拿出7個鈕釦擺成一排,再請幼兒拿出相同數量的鈕釦,隨意擺成另一種形式,比較和體會,兩組物品一樣多嗎?為什麼?

3.教師在磁板上擺出幾組相同數量(7個)的瓶蓋,但各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請幼兒說一說,是否一樣多?它們的數量是幾?

4.組織幼兒討論:你發現了什麼規律?(物品的數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顏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變化而改變)

活動延伸

老師在活動區可投放像上面那樣的材料,讓幼兒進行練習。

大班比大小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積極操作、探索,通過“畫手數格,抓珠數數”等途徑,來比較準確地判斷手的大小。

2.學習數數、測量、統計、表達與交流,初步習得積極地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的態度。

3.養成實驗中的記錄習慣,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張方格紙珠子、盤子、繩子若干。

2、集體記錄表一張。

【教學過程】

一、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請孩子們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問: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它們一樣大嗎?

2.今天我們要選出班裡大手冠軍和小手冠軍,那用什麼方法可知道手的大小呢?

3.哪種方法能使我們更準確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二、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運用格子紙和珠子的方法,測量手的大小

1.讓孩子們在方格紙上畫畫小手,數數手佔的格數,瞭解手的大小。

(1)格子紙上有整格、半格怎麼辦?

(2)整格與半格分類記錄

(3)小結:手形所佔的格子數多,就說明手大;

手形所佔的格子數少,就說明手小。

2.小組合作:探索每個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1)將抓起的珠子數量記錄在紙上

(2)小結:抓的珠子數多就說明手大;抓的珠子數少就說明手小。

三、根據全班的統計結果,對測量手大小的方法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1.提問:

(1)通過畫手、抓珠子,我們是否知道了手的大小?

(2)我們畫了手,抓了珠子,怎麼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2.引導幼兒觀察集體記錄表

(1)看看誰的手形佔的格子數多,誰抓的珠子數最多,找出大手冠軍。

(2)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小手冠軍。

(3)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

請大手冠軍與小手冠軍的兩位小朋友驗證給全體孩子看。(手對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內容易於幼兒理解,並且直觀,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們知道你的手有多大嗎?那麼怎麼去測量手的大小呢?然後開始討論,最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討論最後達到共識,可以畫手印,還可以抓珠子看誰抓得多等等。孩子自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孩子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按照自己喜歡的辦法去比較,孩子興致特別高,同時也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

大班比大小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為孩子們的探究活動提供充分的時間保證,讓孩子帶著自己設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結果的猜想反覆驗證。

2、引導幼兒如實記錄自己實驗的程序。

3、通過實驗,使孩子們懂得科學要用事實來說話,培養孩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記錄板,畫有方格的記錄紙若干,筆若干。

2、珠子若干,細線,盆若干。

3、教師用記錄紙(大)。

活動過程:

一、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請孩子們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1、教師伸出自己的手,問孩子們:“我們都有一雙手,它們一樣大嗎?”

(不一樣大)

2、提問:用什麼方法知道手的大小呢?

(可以將兩隻手對著比一比;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可以看看誰抓的東西多;還以將手畫在紙上看看誰的大……)

3、提問:哪種辦法能使我們更精確的知道手的大小呢?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引導幼兒得出“畫手印”和“抓珠子”的方法更好。)

二、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運用自己設計的方法,測量手的大小,並作記錄。

第一環節:教師讓幼兒在方格紙上畫畫小手,數數手中的格數了解手的大小。

教師將幾筒珠子拿出來先放在旁邊,同時把畫滿方格的紙拿在手裡:“如果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畫有方格的紙和一張白紙,同時畫手的輪廓,你們想一想,哪一張紙上的手印更容易讓我們瞭解手的大小呢?”

(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幼兒認為在格紙上畫手印更好,這樣,數一數手印中的格數,就知道手的大小了。若碰上整格與半格的問題,可讓幼兒討論:一塊數或分開數→分開數更準確。)

教師提出實驗與記錄要求:請孩子們在紙上畫小手的輪廓,畫完後,仔細數自己手印佔有的整格與半格的數,並將數目分別記錄在表的不同欄目中。

在大多數孩子完成任務後,請孩子們分別報告個人手佔的格數,並將其記錄在全班的統計表中。同時,建議孩子們試試自己的第二種方法。

第二環節:小組合作,探索每個人的手能抓起多少珠子。

教師提醒幼兒:四人一組,輪流合作,每人抓一把珠子並把珠子穿在繩子上,然後再數出珠子的數目有多少,並將它記錄在自己的記錄表上。

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抓珠子數珠子的活動時,再一次請孩子們報告自己手抓珠子的數目,並將每個孩子所報的數一一填寫在全班的統計表上,將孩子們的一串串珠子貼掛在黑板上,並在每串珠子下寫上姓名。

三、根據全班的統計結果,對測量手大小的方法展開進一步討論

面對全班的統計表和黑板上一串串長短不一的珠子,提問:通過畫手、抓珠子,我們是否知道了手的大小?(是)

提問:我們畫了手、抓了珠子,怎麼就知道了手的大小呢?

(是看畫的手印佔的格多少才知道的;是看珠子串的長短知道的;數數珠子的數目有多少知道的……)

提問:哪種辦法最準確呢?

(先看手佔的格數,再看手抓的珠子數,兩個合在一起最準確。)

師:這種方法是否真的可行呢?讓我們再來試一試,用這個辦法找出班上最大與最小的手。

(先找出統計表中手印佔格最多與最少的人,再找出抓珠子最多與最少的人,比較一下,結果是否同是那兩個人……)

最後,提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是不是手的大小與個子高矮一致呢?作為孩子們下一次研究的主題。

標籤:大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