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7篇

完成教學反思可以提升我們的自我指導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大家絕對要不時地撰寫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心理健康教學反思7篇,感謝您的參閱。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7篇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1

“活動”和“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教育是一種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的教育。

心理活動課可運用的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如遊戲、心理短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為訓練、心理測試等等。活動的選取一定要根據主題的需要,選擇那些既生動有趣,又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

引入新課時執教教師設計了一個“印指紋”的小遊戲,讓學生在紙上印下自己的指紋並觀察每個人的指紋有什麼不一樣,從而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設計了一個“找稱呼”的活動,把自己所有的稱呼記錄下來,並按照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進行分類。根據分類進行“我誇我”活動,讓學生樹立自信,正確認識自己。第三步則設計聽故事,並讓學生進行選擇,初步瞭解交往朋友的基本原則。自己最滿意的一點是什麼”,讓學生嘗試學會自我肯定,自我鼓勵,增強自信。最後,我以送給學生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結束本課。

心理健康活動課提倡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我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我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後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刻得多。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2

白駒過隙,一學期眼見又要結束了。在上學期教學的經驗基礎上,我在課堂掌控的能力上更熟練了,對學生的瞭解與管理也更加地的得心應手了,這對我在心理課堂上的教學很有幫助。反思本學期的教學,有進步與收穫,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隨著學校怡心空間的建成並投入使用,心理活動室為開展心理活動課提供了很好的場所。因此,本學期在教學的過程中,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在遊戲、活動中歡樂、感悟與成長。我在教學中會結合各個主題的需要設定相應的遊戲體驗環節,更加地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樂中學。

多媒體裝置讓心理課堂更加精彩。我在本學期,充分利用心理活動室與班級裡的多媒體裝置,為心理課堂的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更增添了光彩。音樂、視訊、活潑可愛的課件設計被充分應用到心理課堂上。

切合學生髮展需要的主題更是激起了學生廣泛的興趣。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我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尋找知識性與活潑性並具的卡通動畫視訊,讓學生在輕鬆、不拘謹的氛圍下了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網路利與弊,我嘗試著讓學生當一回老師,先分組進行資料查詢,然後在課堂上讓各小組分別上臺當一回小老師,把他們蒐集的資料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給同學們。這樣角色的轉變,極大的激起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各種不同主題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深入思考,踴躍發言,並注重培養學生尊重、平等、關愛等意識,並且在課堂上以身作則。

本學期,我結合學生實際,確定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利與弊、換位思考、學會拒絕、多角度看問題等主題進行教學,都能夠按預期進度實現教學,並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然而,本學期的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心理健康課作為校本課程,沒有考試,注重的是學生在日常教學中的體驗與感悟和在生活中的有意識應用,沒有特定的考評方式。這學期把本課程與陽光成長手冊結合起來,並制定了相應的徵章要求。不過,這些要求是在期末才制定出來的,沒有起到應有的導向作用。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規範化,日常的課堂行為規範,進步要求應該制定成一份固定、具體而有針對性評價標準,相信這會讓心理課堂更具規範性與可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3

通過對本學科教學的反思,對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有以下認識:

(一)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直接影響著影響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影響著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因此,作為學生心靈的導航者——心理健康教師,要解讀心理健康課程性質、任務和教學目標,認真把握這門課程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踐,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成長、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為己任。

所以,應該把共同研討心理健康教育的詳細操作方法,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的使命。才可能把發揮心理健康課的實際作用,真正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二)教學中應體現人文關懷,做到育心育人

學生健康的身心是其健康成長的保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平等的,民主的相互尊敬的師生關係。因此,心理健康課的教學要求和評價方式要有別於其他課程。

首先,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多設計一些走進學生中間的討論性問題,減少在講臺上面講的時間,據心理學家介紹: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是成正比的,所以老師離學生越近,其心理距離就越近,那就要求老師多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交談討論,從心理上縮短師生的距離。 “親其師,信其道”教育才有意義。

其次,多一些微笑,多一點賞識。許多學生缺乏自信,課堂上不敢發言。因此,傳授知識其實不是目的,心理健康課真正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快樂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若一味板著臉,那麼就等於“對牛談情”。若和藹、寬容、理解,可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看到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學生是會有變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的賞識要有度。賞學生欣賞之處,識學生整體,有的放矢地運用賞識,激發學生的閃光點。

再次,要張揚學生的個性。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創造性的思維,使學生敢有懷疑的態度,有發散性的思維,有標新立異的答案,甚至是荒誕的思

維都可以,一定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課堂教學空間,使學生能有信心去思考,那麼作為教師不僅要有教學意識,而且要有課程意識,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要創造學生的個性,哪個方面有發展就培養他哪方面的特長,給他們心理支援,幫助孩子認識到,只要努力,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人人都能成為人才的思想觀念。

總之,心理健康課程的目標不是為了傳授心理學知識,而是通過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解決學生心理髮展中的矛盾與衝突,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長中學會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懂得如何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提高其心理素質。與傳統學科相比,在教育內容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原則與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別,應該更著重與學生的體會和實踐,而不是他學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

課件、磁帶、錄音機。大型積木、各種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匯入: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哪些小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好嗎?(小兔、小鴨、烏龜、小貓)我們剛才學了那麼多小動物走路,你們高興嗎?小朋友你們喜歡來學校嗎?你們每天在園裡玩的高興嗎?小朋友,有個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了,我們一起看妞妞在園玩的快樂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幼兒觀看。

圖一、妞妞獨自一個人在玩,你們看她在幹什麼?她和誰在玩?你覺得妞妞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

圖二、我們看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妞妞怎麼了?她為什麼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可以和你的小夥伴商量一下,怎麼做才能讓妞妞不生氣,快樂起來呢?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我們看妞妞的小夥伴是怎樣做的。

圖三、來許多小朋友哄她(對不起,我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態度那麼友好,就原諒了他們,也不生氣了。

圖四、小朋友們拉起妞妞的手說:"妞妞,和我們一起玩去吧"圖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樂呀!

2、提問:

(1)小朋友你們覺得妞妞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樂?

(2)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遊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剛搭好積木時,怎麼辦呢?要向別人說:對不起,這樣別人才原諒你,喜歡你,才能成為好朋友。

3、教師小結:剛才看了妞妞一個人玩不快樂,也沒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樂的,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

4、教師對遊戲進行總結,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興,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們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吧!

(三)結束部分:

孩子們,剛才玩的都很開心,現在我們聽音樂一起做《找朋友》遊戲,結束。

教學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遊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後,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5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德行的積累離不開反思,同樣教學的進階也離不開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進行一下階段反思,以便揚長避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這學期我利用兩次課的時間來做適應環境的活動課,第一次訓練學生對學習的適應,第二次是探討對學校環境和人際關係等方面的適應。

1、我之所以把學習適應單開一節課,是考慮到國中的學習與國小有較大的不同,比如學生提出,中學的科目多了、課時多了、筆記多了、作業多了、背誦多了、聽寫默寫多了、學習難度大了,要讓學生有自我認識,並著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先讓學生聽聽各自的解決之道,體現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後老師指出國中的一大變化,就是要提高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師生共同羅列出學習需要適應的幾個環節,每人找出自己的`問題,糾正提高。

2、在另一節的適應課中,我聯絡學校的具體實際來設計課程,比如學生提出了操場小、飯菜不可口,特別是如廁不滿意的問題,我談了一個觀點“改變你能改變的,適應你不能改變的”,如果你既不能改變也不去適應,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緒,身心受損。

針對同學提出的高年級學生存在的抽菸、罵人等問題,我提出並辨析了“適應不等於認同”的觀點,促進學生思考、選擇和適應。

還有的同學有個誤解,以為在短期內結識很多高年級的同學就是交際能力好的表現,我提出了不同的參考意見,建議學生在對高年級同學不瞭解的情況下,先以“靜觀”為主,長時間觀察、瞭解之後再做選擇性的交往,以免結交不理想的同學受其不良影響。

二、九月十日是教師節,我在有的班開展了“教師節與感恩”活動,請同學談感受和想法,同學記住的多半是國小高年級的老師,而對自己低年級的老師和啟蒙老師往往忽略,對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往往印象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帶領大家探討,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是不是批評過自己、對自己嚴厲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對學生理解中學老師不同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對待學生好習慣的培養,我從細節上嚴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課起立儀式,讓學生安靜收心,起立不規範和無精打采的就要重來,爭取每節課有個良好的開始。

四、對出現的問題課內不能解決的,課下及時解決。一次上課起立時發現一個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點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後,她就開始摔書,還眼淚汪汪的,我覺得她有點反應過度,沉了一下沒去理會,下課後馬上找她談話,才知道她課間跟一個男生鬧矛盾,很窩火,我及時做了解決,學生心理也寬鬆多了。

五、我一直設有各班教學評價表,每次課後填寫,包括主題、遊戲活動、發言分享情況等,對於瞭解班級狀況,進一步有針對性的教學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在教學上,每學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舉措,並不斷改進,還需要繼續努力。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6

一、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懂得為人處世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會帶給大家快樂的心境、和諧的氛圍。

⒉鼓勵同學們用語言、韻、繪畫等不同形式來傳達愉悅的心情。

二、活動準備:

⒈配樂flash散文詩《學會微笑》。

⒉圖片:蝸牛、微笑卡、照片、學生繪畫作品,音樂光碟。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散文散文詩《學會微笑》,指導學生理解作品內容,懂得為人處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提問:

⒈同學們,欣賞了散文詩《學會微笑》,你認為微笑是什麼呢?(關鍵詞:心態、氣質、修養、健康)

⒉回顧同學們日常生活中高興或不高興的事。(學生說一說,議一議)

⒊討論:為什麼要學會微笑和分享?

(二)組織討論:認識到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身心健康。

⒈如果你主要幫助了別人或者別人主動幫助了你,你會怎麼想?(討論、發言、伺機點評)

⒉你們還會為朋友們做什麼事情,讓朋友感到高興呢?(分享自己的開心甚至不開心,分享朋友的快樂或不快樂、多角度探討和交流)

⒊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特別高興的事情呢?

(三)引導學生用音樂、繪畫、舞蹈等多種形式表達自己愉悅的心境。

⒈展示學生平日的繪畫作品,聽音樂跳舞等體驗高興心情。

⒉相互交談將“快樂”與大家分享。

⒊將自己高興的事在“微笑卡”上記錄下來,及時體驗。

(四)觀看掛圖:互幫互助

1.請看,這幾位小同學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同學們想想辦法,幫幫他們,勸勸他們,使他們也快樂起來。

①被老師批評後不開心。

②小鴨子沒做完作業就想去游泳,媽媽不同意,便大哭起來。

③遇到了做不出來的難題。

2.幫同學解決不順心的事,使其快樂起來,從中自己也得到快樂。

哪位同學也有不順心的事,提出來,大家一起幫你解決?

3.同學們的辦法真不少,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克服困難,戰勝不順心,最後得到快樂的經歷呢?

4.提示:

a你通過怎樣不停地努力,最後學會了一樣本領。(如洗衣服,煮飯、游泳等等。)

b你是怎樣戰勝學習上的難題的?

(五)課堂總結:

剛才這些同學,即使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也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去克服,用愉快的情緒面對它,做好它,經過自己的努力,在成功中得到快樂。這種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會使你渡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希望同學們永遠以愉快的情緒對待生活、學習,使生活、學習中充滿歡聲笑語。

mtv演唱:歌聲與微笑。(獨唱:教師,合唱:全體學生)

教學反思:本教案是心理健康課程之一,適用於各年級學生。通過本課教學,能夠讓學生懂得為人處世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會帶給大家快樂的心境、和諧的氛圍,教會學生在生活中時時、處處保持快樂的心境和微笑面對人生的勇氣,深刻體會微笑和分享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好處。flash散文詩《學會微笑》意境深遠、音樂舒緩動人、圖片幻燈美倫美奐,給同學帶來了聲音、視覺、聽覺上的綜合刺激,能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圖片展示及聯絡生活的探討交流讓本課主題走向深入,使同學們對本課主題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層面,最後的mtv合唱使課堂氣氛和融洽,教學主題得到昇華。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篇7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一直在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對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學生,我給學生創造了很多的發揮空間。每一堂心理健康課之前,我都會安排一名學生完成3分鐘演講。演講的內容豐富多彩,可以帶領同學們做一個放鬆遊戲,也可以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說一部喜歡的電影,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明星、球星等等。

在這個活動中,可以說我和學生是相互溝通進步的。我把學生的演講內容昇華,學生們讓我瞭解了世界名人、認識了很多體壇明星,他們邀我一起遊戲的喜悅至今仍讓我回味。

2. 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於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並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著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髮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對於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動對於教師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溝通》一課,原來我的活動設計中,要求學生每個人背上夾一張紙到處找同學,配合完成。後來考慮到學生的調控情緒能力較差,極容易形成混亂。於是,我把遊戲環節進行了重新設計,換教室活動為座位傳紙,有效的避免了混亂,從而也達到了說明道理,活躍氣氛的目的。

3、堅守課堂紀律,顧此顧彼

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根據需要,創設相應的氛圍,但不能沒有原則和標準,它必須以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為基礎。就我所教的學生來說,他們自律性不強,還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得主動遵守紀律和規則。課堂上最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忽視傾聽”:要麼發言過於隨意,只顧自己大聲說話,不傾聽別人的心聲;要麼封

閉自己,嘲笑講出真心話的同學。這些不好的雙向互動使課堂缺乏溫馨的氣氛,很快亂作一團,最終導致學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級內無法形成真實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來維持紀律,積極性也受到打擊。一堂原本精心設計的課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教育學生保持紀律、遵守規則、尊重別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創設輕鬆、愉悅氛圍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教育。

4、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每一個課題,我都會給同學們一個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並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2)自我開放:如果心理教師能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作真誠的自我剖析、自我開放,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衛心理,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時學生甚至會主動要求:“老師,你呢?你以前是怎麼樣的?給我們說說啊!”不過作為一名心理教師,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終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我開放應該有一定的原則和限度,否則,將會導致角色混亂,得不償失。

(3)角色扮演:心理劇的創設,其初衷是讓角色扮演者體會其中的情境衝突,在衝突中宣洩自己、發現自己、改變自己。所以有時候我會讓學生即興表演,不事先準備,比如講《調控情緒》時,我給學生一個問題情景,讓他們運用今天所學知識去面對和解決。大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主體參與性,使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及時地運用課堂所學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成長。

5、拓展延伸課堂,“裡應外合”

在學生眼裡,“心理教師”的角色陌生而新鮮。學生對這一角色的認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並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的狀態和個性魅力,以及專業修養顯得非常重要。

學生現階段的學習以“模仿”為主,需要學習榜樣,如果告訴學生“要合理的調節情緒”,自己卻動不動就發脾氣,學生就會想:“老師自己也做不到,

那我們學了又有什麼用呢?”因此,課堂內外,我都盡力表現得開朗、愉悅,給學生以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