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黨建脫貧工作經驗交流材料4篇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脫貧攻堅,決戰在即,決勝在望,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黨建脫貧工作經驗交流材料4篇,歡迎查閱!
 

黨建脫貧工作經驗交流材料4篇

 

篇一:雷山縣“五步工作法”壓實脫貧真業績

雷山縣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中心工作,聚焦重點,全面推行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幹部培訓、監督檢查、追責問責“五步工作法”,嚴格駐村幹部選派管理考核,為2018年片區“減貧摘帽”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規範制度設計優選幹部。

出臺《雷山縣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選派、管理、考核辦法(暫行)》,按照“四位一體”從嚴管理幹部要求,從目標任務、崗位職責、激勵保障、約束懲戒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有效地將政策設計與推動工作緊密相結合,讓幹部明確目標任務,時刻牢記自己需要幹什麼,真正做到奮鬥有目標、工作有方向,推動黨建脫貧落細落小落實。立足2017年8月對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作用發揮走訪研判情況和2017年度考核結果,結合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日常工作現實表現情況,對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進行調整,切實把最優秀、最能打仗的骨幹選派到駐村幫扶崗位。

健全工作部署優化隊伍。

在向90個貧困村選派112名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組建駐村工作組的基礎上,全面加強基層攻堅力量,從縣直機關單位增派幹部600餘名,組建覆蓋全縣154個行政村的脫貧攻堅工作組,具體承擔所駐村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蹲點開展幫扶工作。全縣貧困村第一書記均由科級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擔任,各村脫貧攻堅工作組組長80%以上均為實職科級領導幹部。通過深入調研,精準研判,選派“最能打仗的人”深入基層一線投身“春風行動”等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夯實基層一線攻堅力量。

加大幹部培訓優施路徑。

縣級領導、派出單位主要領導深入聯絡幫扶村採取調研座談、帶隊外出學習考察等形式,多渠道、多方式組織駐村幫扶幹部進行學習培訓,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各鄉鎮通過以會代訓、組建脫貧攻堅講堂等方式,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開展培訓,使其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村黨支部幫助新選派駐村幹部與具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老幹部結對,形成以老帶新學習氛圍,增強內部凝聚力,提高整體戰鬥力。目前,已實現312名駐村幫扶幹部培訓全覆蓋。

強化監督檢查壓實責任。

健全完善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交叉督查、明察暗訪、通報問責等制度,運用大資料手段加強動態跟蹤管理,縣委黨建辦要不定期到各派出單位核查派駐幹部是否存在“兩頭跑”以及單位落實支援保障情況,並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縣紀檢監察機關採取“一週一督察、一月一通報、一月一問責”的形式,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慢作為、亂作為、不作為等違規違紀行為開展監督執紀問責,並及時通報。縣審計部門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展審計,著力揭示違紀違規問題,推動追責問責,確保各項扶貧措施落地落實。

嚴格落實獎懲激發活力。

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實績通過G6政務無紙化辦公平臺“日報告”,通過第一書記管理系統進行“周排程”,在駐村工作宣傳欄上進行“月公示”,接受縣、鄉、村三級監督考核。優先採取組織談話、教育整改等方式整改落實督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情節嚴重者“回爐鍛造”。被“召回”管理的一年內不得提拔使用,年度考核“不稱職”(不合格)的三年內不得提拔重用。年度考核“優秀”的優先提拔使用,確保駐村幹部在貧困一線駐得下、主動幹、幹得成。近年來共提拔任用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21名,2018年公務員招錄中,拿出12個名額定向招錄第一書記、駐村幹部以及貧困村村幹部,有效激發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

鎮遠:踐行“ 五步工作法” 打造黨建扶貧新引擎

近期,鎮遠縣江古鎮圍繞抓黨建促脫貧,立足自身實際,緊扣目標任務,把踐行“五步工作法”與黨建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 優化政策設計、深化工作部署、細化幹部培訓、強化監督問責,統一 “四化”到位,紮實推動全鎮黨建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一是優化政策設計到位,確保黨建扶貧定好盤子。

       
以國家大政方針為指導,結合工作實際,按照“堅持問題導向,大興研究之風”的總目標總要求,從統籌謀劃、深入研究、實際調研等方面進行政策設計,起草了《江古鎮關於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的實施方案(試行)》。要求各黨支部在第一時間學習貫徹,並根據時限要求及時向鎮黨政辦公室反饋學習貫徹情況,著力補齊短板、精準施策,加強巨集觀定位、靶向治療。真正做到頂層設計與一線落實無縫對接,為全鎮抓黨建促脫貧提供政策引導。

二是深化工作部署到位,確保黨建扶貧理順路子。

        在第一時間召開江古鎮2018年貫徹落實“五步工作法”安排部署會,要求各掛村領導、駐村幹部、村支兩委主要負責人要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結合區域實際,擬訂工作思路,明確工作措施。要求在工作過程中要做好工作記錄,根據時間節點,對照工作任務,建立責任臺賬、任務臺賬、問題臺賬。針對“五步工作法”推行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由掛村領導及時上報黨政聯席會議進行討論、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落實方案。

三是細化幹部培訓到位,確保黨建扶貧開對方子。

        一方面,選派表現突出、作風務實的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參與鎮遠縣新輪戰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崗前培訓班,進一步激發脫貧攻堅活力。另一方面,以“黨委書記上黨課”專題學習會為載體,聚焦乾部能力提升。由鎮黨委書記牽頭,圍繞十九大精神、農村基層黨建、黨建扶貧、“五步工作法”等內容,對全鎮黨員幹部進行系統性培訓,切實提升全鎮黨員幹部的政策水平、理論素養、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

四是強化監督問責到位,確保黨建扶貧走穩步子。

        由鎮三農督查室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每月對各黨支部落實責任臺賬和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工作突出的領導幹部進行通報表揚;對工作滯後的相關負責同志進行通報批評,並由鎮紀委進行誡勉談話。此外,擬將區域工作落實情況納入《江古鎮績效考核辦法》,明確幫扶力量捆綁考核、責任共擔,形成監督問責的良好機制,有效促進黨員幹部的作風轉變,保證黨建扶貧工作順利開展。

下一步,江古鎮將從實際出發,把抓黨建促脫貧與“五步工作法”緊密結合,以精準脫貧為根本,以抓黨建促脫貧為依託,以“五步工作法”為引領,不斷提升脫貧攻堅的精準度和實效性,切實把黨建扶貧引向深入。(張洵)(來源:鎮遠縣江古鎮)

三穗縣“三帶四化五金”打通產業革命“枷鎖”

今年以來,三穗縣創新推出“三帶四化五金”抱團發展模式,全面打通產業革命誰來領、怎樣抓、誰受益“枷鎖”。

推廣“黨建三帶”載體,解決“誰來領”難題。

一是支部帶實體。發揮村級黨組織示範引領作用,探索黨支部與合作社交叉任職、聯建發展機制,村級黨組織根據本地實際和群眾意願,牽頭領辦創辦合作社561個,培育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特色種養殖、創意休閒農業、旅遊觀光等50項產業。

        二是強村帶弱村。發揮強村輻射帶動作用,組建頗洞、雪涼省際邊界等4個聯合黨委,採取基層組織共建、民主管理共築、產業發展共謀、服務平臺共搭、矛盾糾紛共調模式,帶動11個村成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42家,發展生態養殖、建築工程、苗木花卉、木耳種植等15個產業。同時,25個強村與70個產業發展滯後村達成幫扶協議,提供產業指導、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幫扶1900餘件次。

        三是能人帶群眾。注重激發能人培育連帶效應,建立涵蓋種養殖大戶、鄉土專家、返鄉創業大學生等10類群體的“能人資料庫”,引導1900餘名能人採取“聯一扶二幫三”(聯絡一戶富裕戶、扶持兩戶示範戶、幫助三戶貧困戶)幫扶方式,利用能人掌握的技術、銷售渠道、人脈資源等優勢,為群眾提供上門指導、資金扶持、產品幫銷等服務0.9萬人次。

探索“產業四化”路徑,打通“如何抓”瓶頸。

一是資源集體化。按照一縣一總規、一鄉一規劃、一村一計劃“三級聯統”模式,編制“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規劃,採取1名縣領導1支幫扶隊伍、1支隊伍1個幫扶方案、1個方案1抓到底方式,指導9個鄉鎮培育1至2個主導產業、90個村培育1個優勢產業。同時,將17所空置原村級國小、498處小型水利工程、4處惠民“1+1”門面等價值30億元存量資產,劃轉量化為村集體股金入股合作社。

        二是資金融合化。按照行政村合作社、合作社技術幫扶、貧困人口入股合作社全覆蓋原則,按照“大類間打通、跨行業使用”原則,通過股權量化方式推進資金聚集融合,整合財政扶貧資金、農業發展資金、社會資金等9.76億元,實施三穗鴨、竹鼠、獼猴桃等特色產業專案160個,全覆蓋95個村(社群)、561個合作社、7515戶貧困戶,預計實現產值3.12億元,輻射帶動1.6萬貧困群眾人均增收3000元。

        三是勞務組織化。建立貧困勞動力資源動態管理檔案,詳細登記11139名貧困勞動力基本資訊,採取“政府引導、培訓物件選單、政府下單”培訓模式,量身定製貧困勞動力培訓“選單”,精準設定種養殖、家政、刺繡、中式烹調等45項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舉辦技能培訓117期6095人。同時,組建外出務工人員勞務輸出站,建立縣內外招工需求臺賬資訊10550條,以勞務總承包方式向縣內外輸出貧困勞動力5324人,預計人均年增收23000元。

         四是利益共享化。健全完善利益連結機制,依託“黨社聯建”“村社聯建”“一社一亭”等載體,建立村集體、合作社、股民、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科學分配村級經濟組織盈利資金。同時,制定出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考核評價辦法,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式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經全體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按照5:4:1的比例分配,將其中50%用於集體經濟滾動發展,40%用於改善民生,10%用於獎勵村幹部,讓全體黨員、群眾共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搭建“紅利五金”機制,構築“誰受益”屏障。

一是土地流轉租金共享。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通過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從農戶手中流轉閒置土地1.57萬畝至合作社,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生產效率,由農戶收取土地流轉租金,惠及貧困戶6963戶,戶均實現年租金收入2000元。

       二是勞動就業薪金共享。以合作社和產業基地為依託,建立勞動密集型扶貧產業勞動就業基地160個,設定就業務工崗位1000餘個,優先吸納全縣3000名貧困群眾,就近到合作社務工獲得就業薪金,人均年收入達28000元以上。

       三是利潤分紅股金共享。堅持“不低於70%的份額分給貧困戶”原則,按照利益連結機制確認的股權比例,按照貧困戶個人股、合作社滾動發展股、村級集體經濟股、合作社管理人員股四種分類,按股份份額對經營利潤實行“四分法”分紅。2017年全縣合作社實現分紅1080萬元,其中756萬元用於貧困戶分紅,覆蓋貧困戶3112戶。

       四是入股保底息金共享。將金8000萬元扶貧資金量化為貧困戶入股股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以“付息”方式每年按不低於入股資金6%的比例支付貧困戶保底息金,帶動6900餘戶貧困戶戶均增收700元以上。

       五是代養模式酬金共享。按照“統一種苗、統一技術、統一防疫、統一飼料、統一保價回收”方式,打造全訂單式生產、全產業鏈培育、貧困戶全覆蓋代養模式,由村兩委和合作社牽頭,組織4000餘戶貧困戶代養商品鴨、竹鼠、生豬等產品,培育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預計戶均可獲得代養酬金7000元。

黃平縣“五步工作法”助推脫貧攻堅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脫貧攻堅,決戰在即,決勝在望,黃平縣以推進產業黨建為統攬,全面落實“五步工作法”,有序推動“春風行動”在脫貧攻堅中精準問效。

政策設計:精準施策+產業黨建

黃平縣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順應群眾期盼,結合“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佈局和村村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脫貧攻堅子基全,重點發展以種草養牛和中藥材為核心的主導產業,整合縣、鄉、村三級工作力量,在“一村一合作社”的基礎上,指導每個行政村組建1個村級集體經濟公司。積極推廣“塘約經驗”“三變”改革,主動創新作為,把黨建強社、合作富民作為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著力解決單家獨戶“辦不了”、村級組織“管不了”、政府部門“包不了”的難事。目前,全縣通過合作社帶動貧困村每村發展1—2個特色產業,促進村集體和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實現出列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2018年計劃引導無勞動力和因病因殘的628戶2637人將現有的土地資源入股合作社,年底確保每戶貧困戶增收2000元以上

工作部署:春分行動+企業運作

為確保制定的產業發展思路落細落實,在進行“春分行動”工作部署時,給每名聯絡幫扶幹部派出任務清單,在4月9日前,回訪完所有幫扶戶,精準掌握幫扶戶需求,對縣委形成的產業發展思路逐戶宣傳,確保全縣產業發展思想高度統一。同時,把黨建扶貧與產業扶貧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實施“黨支部+集體經濟產業”“黨支部+返鄉創業產業”“黨支部+跨區合作產業”“黨支部+農文旅產業”“黨支部+農村電商產業”等“產業黨建”模式,採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按照“產業規模化、技術集約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市場化”的發展思路開展抱團經營,助推產業黨建引領農村向縱深拓展。截至目前,全縣11個鄉鎮均建立了鄉鎮工貿公司,142個村建立了村級集體公司143個。整合投入各類資金8990.8餘萬元,覆蓋貧困村數96個,帶動群眾13.2079萬人。

幹部培訓:重點培訓+分級推廣

充分利用“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遠端教育培訓基地”對廣大黨員群眾實行“理論武裝、技能包裝”。通過開展種植養殖、電商銷售、染蠟刺繡等實用技術培訓,在農村中培養出了一批想致富、能致富、會致富的種養殖能手和技能人才。截至3月底,舉辦了全縣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業務培訓班一期,參訓幹部2317人;舉辦了為期5天的全縣2018年新選派輪戰第一書記和同步小康駐村幹部崗前培訓班一期,培訓幹部260餘人。鎮、村兩級也紛紛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幹部群眾2萬餘人次,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督促檢查:緊盯關鍵+政策落地

緊盯關鍵少數,夯實各級幹部抓落實的責任,查鋪查哨,層層壓實責任,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制。黃平縣建立縣鄉黨政領導班子“下抓兩級”制度。縣委常委牽頭抓一個鄉鎮的同時,帶動34名縣四大班子領導共同聯絡142箇中心村,每個鄉鎮班子成員聯絡到組到戶,實現11個鄉鎮155名黨政班子成員聯絡中心村(包括一般貧困村和深度貧困村)的全覆蓋,部分組覆蓋。同時,以開展月調研、季督評和年度述職考核評議等方式來鑑定領導幹部工作實績,以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為主,加強對工作推進過程和結果體現的督查,既督扶持政策落地情況,又查相關保障到位情況。通過督查,及時發現在產業調整過程中出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和群眾對調整農作物銷售渠道存在擔憂兩大問題,及時組織力量對口解決。

追責問責:清單管理+問責通報

樹立起抓黨建工作“抓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不稱職”理念,全面推行黨建工作例會通報、調研督導、述職評議、目標考核、末位排名掛牌、約談、激勵、問責等制度,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於不作為、亂作為,以及不稱職、不勝任崗位的幹部敢於亮劍、敢於問責。2017年共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12人,其中就包括因不能有效履行職責、本職工作推進不力而調整的幹部8人;對2017年同步小康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調整17人,召回12人;2017年以來在黨建工作方面通報70人,約談73人。

今年,將充分運用年初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年中踐“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年末兌“績效清單”“述職評議”的“五單一述”機制,對幹部落實工作進行細化、量化、績效化。進一步建立健全追責問責機制,使全體在職幹部職工、村組幹部認清形勢,主動將思想認識轉化為行動自覺,投入到脫貧攻堅戰役中,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