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涯規劃

喬布斯的忠告:讓職業規劃見鬼去吧

“如果你瞭解自己,能夠明白地做自己,職業規劃就如同虛設。”

喬布斯的忠告:讓職業規劃見鬼去吧

現在有個很流行的詞叫做職業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部分內容。職業定位有兩層含義:一是確定你是誰,你適合做什麼工作;二是告訴別人你是誰,你擅長做什麼工作。那些彷徨在成功邊緣的人,尤其期望有人幫他們規劃一下他們的職業生涯,更有甚者完全依靠職業規劃,想把自己的人生畫在紙上,按圖施工。這些人,可能不只做過一個職業規劃,但仍然找不到最好的最理想的工作。

俗話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據職業顧問的資料統計,只有不到20%的人在真正“適合”的職位上工作,而且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職業分析透徹,所以發展前景廣闊;近50%的人與職位的契合度只達到了基本合格水平,許多侷限性造成他們的就業範圍十分狹窄;剩下的就是個人與工作不能匹配的人群,他們始終徘徊在“理想的工作”之外。這些資料可能會嚇倒你,但仔細想想誰能真正瞭解你是誰,擅長什麼工作,適合什麼工作呢?所謂的職業規劃師設計的藍圖一定適合你嗎?你就甘願做一個按圖施工的人嗎?

而喬布斯呢,他的人生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規劃,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最適合自己的事業是什麼。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歡做的事,就會事半功倍。

看看喬布斯的簡歷你可能就會明白,職業規劃是給那些毫無目標,不斷徘徊的人發明的,而像喬布斯這樣瞭解自己,只做自己的人來說,職業規劃就如同虛設。

1972年,喬布斯17歲,他來到位於波特蘭大的裡德學院上大學,在那裡開始學習印度佛教,從學生宗教領袖那裡學會了如何做推銷。在那裡讀了6個月後,喬布斯決定退學,他沒有進行什麼職業規劃,也不相信那些職業規劃師為他規劃什麼職業,他知道他需要什麼,知道怎樣去做,並且堅信日後會證明這樣做是對的,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1974年,到印度朝聖後,他認為愛迪生對世界的貢獻比佛教大師要大得多。於是他回到矽谷參加了沃茲創立的自制電腦俱樂部。20歲時,喬布斯和沃茲辦起了蘋果公司。10年後,蘋果公司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億元資產、4000名員工的大企業。

事實證明,當年喬布斯的選擇沒有錯。在30歲那年,喬布斯離開了蘋果公司。這時的喬布斯也沒有進行什麼新職業規劃,他依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1997年7月因連續5個季度虧損,當時“蘋果”已接近破產邊緣,喬布斯又回到蘋果公司。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縮短戰線,把正在開發的15種產品縮減到4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其次,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他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著手開發iMac,使得電腦非常適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開拓銷售渠道,讓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第四,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億美元投資,並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體。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蘋果公司扭虧為盈。現在人們談論的是恢復青春活力後的“蘋果”將會怎樣推動電腦事業的發展,而不是“蘋果”行將破產。

看看喬布斯的這番經歷,他並沒有在做事情之前詳細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而是根據內心的指引,向著內心渴望的成功一直走下去。有思想的人無需別人給自己定什麼位,畫好什麼藍圖,他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工作將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讓自己真正滿意的唯一辦法,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做有意義的工作的唯一辦法,是傾聽自己的內心。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就會告訴你,任何一種美妙的東西,歷久彌新。所以說,要不斷地尋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