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5篇

我們將工作計劃中的各項任務進行優先順序排序,我們的工作計劃需要不斷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與時俱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鎮級氣象工作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5篇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篇1

(一)強化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

20xx年,一是全市共建設公眾資訊電子顯示屏400塊以上,至少覆蓋全市200個鄉鎮;二是全市通過專案帶動、資金自籌和合作共建的方式,力爭建設完成鄉鎮氣象資訊服務站110個,全市預警大喇叭建設超過150塊,要基本解決氣象預警資訊釋出的最後一公里。

培訓農村氣象資訊員隊伍,其中氣象協理員1500人以上,爭取覆蓋到全市所有鄉鎮;三是充分利用現有各級氣象系統內部共享資源和社會資源,統籌集約建設包括利用電話、傳真、電視、報紙、電子顯示屏、手機簡訊、平臺、網際網路、鄉村氣象資訊服務站以及農村預警大喇叭等互為補充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接收終端網路,實現至少有一種手段能將預警資訊傳遞到農民手中。

(二)以專項工程帶動“三農”氣象服務再上新臺階

進一步爭取中央財政安排的20xx年“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完善前期進行中的兗州市專項試點工作。以專項工程為抓手,豐富“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內容,完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組織領導、加大氣象為農服務的資金投入、出臺支援氣象為農服務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氣象為農服務能力,提高氣象為農服務的規模效應和服務效益。

(三)強化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建設

20xx年,繼續完善在市氣象局和四個縣(市)氣象局建設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建立暴雨實時監測預報預警及資訊釋出系統,完善監測預警資訊共享平臺和短時臨近預警應急部門聯動機制。通過專案的建設,有效減少中小河流防洪薄弱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雨量監測盲區,切實提高暴雨監測預警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充分發揮該項工程的為農服務效益。

(四)以設施農業氣象觀測站為依託,提高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水平

根據省氣象局《省設施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建設方案》(氣測函〔〕62號)的檔案要求,做好中心站和兗州、金鄉兩個觀測站點建設後期完善工作,開展設施蔬菜大棚內的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小氣候調控氣象監測,並對天氣提前一週進行預報,對災害性天氣進行臨時預警,對大棚育苗的播種期、移栽期及其它蔬菜管理進行指導性服務。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篇2

為確保十大期間我園區消防安全穩定,按照xx消(x)1號檔案工作方案,在園區組織開展十大消防安全保衛戰,根據要求開展工作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制定工作目標和組織機構

積極圍繞十大消防保衛戰開展良好的消防環境,在鎮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領導下積極配合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廣泛宣傳消防意識,堅決不發生重大或特大火災事故。加強消防保衛工作領導,成立消防安全工作小組,有各領導為組長帶領工作小組。

二、工作任務

1、全力整治火災隱患。

持續排查整治火災隱患,不斷改善社會消防安全環境,對消防安全形勢進行分析,部署行業系統開展消防安全檢查。7月,全面開展消防安全“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工作任務。7月至9月,按照檔案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工作,每月重點檢查危化企業等易燃易爆單位、場所,並對人員密集場所、施工工地、火災高危單位和“三合一”、“多合一”場所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重大火災隱患督促整改並上報鎮派出所和安監所,確保在十大開幕前整改完畢。10月,對檢查有火災隱患企業確實難以完成整改的,要配合上級部門工作採取關停、“死盯死守”等措施,確保消防安全。

2、全面開展消防安全宣傳。

全面召開消防重點企業和危化企業安全會議,傳達檔案精神,宣傳防範意識,督促企業自查自糾,並有各園區管理員逐戶到企業開展消防安全巡查宣傳工作和責任制的簽約。

3、積極組織開展消防應急演練與疏散演練。

7月,聯絡企業確定開展演練企業,7月至9月安排2-3家防火重點企業或人員密集型企業開展演練。演練開展邀請安監所和派出所相關人員參加和指導,並要求開展演練企業做好記錄,演練完成後做好總結工作,以書面報告交我公司做儲存。

4、積極組織義務消防員和開展日常宣傳。

8月,公司組織全體人員開展消防安全指導和消防培訓演練工作,瞭解和實際運用消防器材,掌握應急知識和逃生知識。7月至10月要求各園區檢查人員每日開展督查工作,對自己各區域企業做好日常消防安全巡邏。

三、工作要求

黨的十大是我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公司要堅決貫徹落實鎮政府檔案,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十大消防安保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嚴肅紀律,履行職責,確保不發生重特大火災。

各工作小組要按劃分的範圍履行消防安全保衛職責,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大力度,嚴格責任追究,提高消防安全保衛效能。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篇3

1、完善氣象綜合觀測系統。

整合現有氣象觀測資源,加強裝置配置,優化觀測站網布局,擴大氣象監測範圍。健全由衛星監測、地面觀測、區域氣象觀測為主的自動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加強氣象資訊傳輸系統維護,確保安全、高效地收集、整理、上傳、儲存基本氣象資料。加強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與改善,建成技術裝備保障庫,確保綜合觀測系統穩定執行。

2、健全氣象預報預測系統。

按照“業務平臺現代化、預報模式數值化”的要求,進一步建設以天氣監測、資訊分析處理、預報會商為主的預報預測系統,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建成新的氣象衛星接收站,更新衛星接收裝置,配備高效能運算機,建成大螢幕電子顯示屏、投影幕、液晶顯示屏等視訊會商系統,改造氣象資訊網路速率,滿足大流量的資訊傳輸,使預報預測業務現代化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推進數值預報模式的業務化,深入應用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加大對本地客觀化、濾布短時性、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發力度,提高天氣預報特別是災害性天氣預報水平。

3、完善公共氣象服務系統。

以提供及時、主動、準確的氣象服務為目的,依託氣象基本業務系統,建立和完善適應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公共服務體系,為政府決策和公眾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完善包括電視天氣預報、電話“12121”、網站、手機簡訊、氣象電子顯示屏等公共氣象服務傳輸平臺,實現公共氣象服務的連續滾動、靈活迅速,提供個性化、數字化及動態跟蹤全程服務。深化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在常規性服務的基礎上,深入瞭解社會對氣象服務的新要求、新需求,提供相適應的氣象服務,不斷擴大服務範圍,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

4、建立健全人工影響天氣系統。

建立規範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完善炮點建設和作業指揮系統,工業濾布突出為農服務的工作方向,積極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效益。

5、加大為“三農”服務力度。

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工程專案氣象論證,開展農業氣候區劃和農產品種植專題氣候區劃,積極為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農業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在種植密集地建立固定觀測點,獲得適時氣象資料,分析氣象條件對其產生的影響,及時提供服務產品。做好農業產量預報業務,發展農業產量預報技術,開展針對糧食安全的氣象評估。積極發展農村氣象資訊員,宣傳普及氣象知識。

6、加強氣象臺站建設。

建成圖書閱覽室、視訊會議室、文體活動室,配備相關設施,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突出氣象科普重點,打造以氣象科技為主的科普場所,為廣大青少年提供科普傳基地。

7、認真配合當地政府做好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在做好氣候資源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為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獻計獻策,充分發揮氣候資源的可持續性、再生性等優勢,為經濟建設提供能量利用參考。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篇4

我們將結合20xx年的工作經驗和工作中的不足,進一步加強我縣防災救災工作力度,現在就下一步工作謀劃如下:

一、樹牢綜合減災理念,強化統籌協調。

積極協調指導相關單位和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與水利、農業農村、氣象、民政、城市管理等部門之間工作協同機制,完善工作規程,銜接“防”和“救”的責任鏈條。

二、健全考核機制,嚴格責任落實。

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救災考核辦法,細化考核細則,組織開展對各鄉鎮、街道和縣減災委成員單位年度考核。同時加強對鄉鎮報災工作的管理,制定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通報、提醒警示、重點管理等3項制度措施。對風險普查、災情管理、救災救助等重點工作視情采取相應措施。梳理制定自然災害防治權力與責任清單,建立重大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制度,推動自然災害防治責任落實。

三、加強災害監測預警。

強化與氣象、水利、農業農村、地震、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等多部門會商機制,堅持每月、每季度和重大節點及時釋出災害風險預報和監測資訊。

四、實施災害風險管控。

匯交水旱、地質、交通、住建、林業、地震、氣象等部門,建立全縣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資料庫,匯聚風險管理各環節要素資訊,編制多部門資料共享和管理辦法,建立資料定期更新工作機制。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機制,分級分類組織開展橋樑、危化品聚集區等重點行業領域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編制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查詢短板,精準治理。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要環節進行全面排查,對防汛抗旱、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進行專項排查,及時發現隱患,實施綜合治理。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壓實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治責任。

五、提升綜合減災能力

(一)持續開展示範建立。堅持社會共治,提升基層災害防禦能力,完善綜合減災社群建立標準,指導各鄉鎮、街道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社群和河南省綜合減災(安全)示範社群建立。

(二)強化科普宣傳教育。結合“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0·13”國際減災日、消防宣傳月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和逃生避險演練,開展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利用鄉村大喇叭和基層應急廣播系統,完善應急資訊釋出渠道,普及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在鄉村文化廣場、公園、商業綜合體等場所增加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場地和內容。開展防災減災救災研究探索,推廣防災減災救災產品普及應用。

(三)建強基層救援隊伍。按照“有組織、有人員、有制度、有經費、有裝備”標準,分級建立基層救援隊伍。

(四)加強災情管理。配齊各級災害資訊員,強化業務培訓,嚴格落實國家《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調查制度》,明確災情資訊報送的內容和方式,除緊急情況外,統一使用“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報送災情。規範災情臺賬管理和災情核查核定,全面提高我縣災情管理工作業務能力和水平。

(五)精準救災救助。密切關注汛期雨情、水情、旱情發展變化,加強與氣象、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會商研判,依據災情發展態勢,適時啟動災害預警響應和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及時安排下撥中央、省級及市級救災資金,視災區需求緊急申請、調撥中央、省級及市級救災物資,指導幫助受災地區做好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和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切實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鎮級氣象工作計劃篇5

20xx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面對氣象事業改革發展和汛期超強降水的雙重挑戰,在湖北省氣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氣象局認真謀劃“十三五”規劃,深入開展“四個全面”建設,氣象事業發展保障機制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全力迎戰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帶來的主汛期“98+”強降水氣象服務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的高度評價;創新推進防雷減災體制改革,被評為20xx年全省氣象部門創新工作。各項工作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獲全省氣象部門目標綜合考評優秀達標單位。

一、20xx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落實“十三五”規劃為氣象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取得新進展。在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會議上,荊門市政府圍繞加強氣象防災減災能力作了經驗交流。20xx年,我局進一步健全了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市-縣-鄉三級氣象防災減災協調議事機構基本實現全覆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納入了對下一級政府的考核。建立了氣象災害防禦聯絡員會議制度、氣象災害應急聯絡員管理機制和氣象災害應急演練機制。印發了《荊門市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釋出了《荊門市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xx-20xx年)》。進一步完善了“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

氣象事業發展保障機制不斷完善。《荊門氣象事業

“十三五”發展規劃》被列入荊門市“十三五”發展專項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市政府專題審議通過後對外發布。市縣兩級氣象部門認真落實《省財政廳

省氣象局關於支援氣象事業發展 完善財政保障機制的通知》要求,積極爭取地方氣象事業發展的保障機制,為穩步推進氣象改革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氣象服務成效顯著

決策服務為“災情98+、損失98-”作出重要貢獻。我局決策參謀早,在年初就向市委、市政府專題報告了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汛期降水異常偏多的預測意見,市委市政府據此做出了防大汛、抗大災的應對部署。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與縣市區政府和防指成員單位分別簽訂了防汛抗旱工作責任狀和軍令狀。我局先後三次召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會。汛期共釋出重要天氣報告11期、專題氣象服務57期、預警資訊159次,多於前三年總和,其中暴雨紅色預警訊號達19次。在主汛期期間,及時準確提供了6輪強降水過程的雨量、落區、時段等預報服務。尤其是6月30-7月1日全市暴雨到大暴雨,荊門站、鍾祥站突破歷史極值;7月18-20日,馬良站總降水量達880.8mm創我省降水極值,成為全國暴雨中心,全市氣象部門為各級黨委政府防汛抗災工作提供了關鍵決策依據,市氣象臺被評為全省氣象部門汛期氣象服務先進集體。7月1日凌晨,市委書記別必雄親臨我局調研指導防汛氣象服務工作。

為農氣象服務為農業生產提供堅實保障。20xx年共釋出農業氣象服務專題23期,農情調研和直通服務34次。做好關鍵農時季節重大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沙洋毛李鎮被認定為標準化氣象災害防禦鄉鎮。鍾祥市氣象局利用網格化平臺定期向農村釋出氣象服務資訊取得了顯著成效。

專業氣象服務領域得到進一步拓展。加強部門合作,開展了空氣汙染氣象等級預報和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等專項服務工作。開展人影安全專項整治。市政府印發了《荊門市人工增雨改善空氣質量工作方案》。開展飛機和地面改善空氣質量作業11批次。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學生、社群居民進行氣象防災減災和氣象科普知識宣傳。

氣象保障服務為全市大型活動提供了有效支撐。完成油菜花旅遊節、愛飛客飛行大會、第十二屆中國菊花展、長壽文化節等活動氣象保障服務。尤其是愛飛客飛行大會氣象保障服務做到了精準、精細、周到,被評為愛飛客飛行大會籌備工作先進單位,2名同志獲先進個人。

(三)氣象業務現代化進展明顯

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明顯提升。對全市16個區域站點進行升級改造,各項資料上傳率達考核要求,京山縣局加強區域站巡檢維護。加強對精細化和短臨預報業務的考核,針對暴雨等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特點,加強災害性天氣預測預報預警工作,全年重大災害性天氣無一漏報。定期開展氣候趨勢預測和氣候影響評價。國突平臺執行安全穩定,在汛期天氣預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氣象資訊化水平明顯提升。實現了micaps4系統本地化應用,實現了市縣資料的同步採集和實時高效的資料質控。完成了全市廣域網升級改造。綜合氣象業務平臺軟體投入業務執行。

(四)深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防雷減災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制定出臺了《荊門市氣象部門防雷減災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關於規範當前防雷行政審批和防雷服務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措施和檔案。及時調整了直屬單位有關防雷工作職能,修訂完善了行政審批工作流程,提請市政府召開了荊門市建設工程防雷許可工作專題會議,與相關部門完成了交接工作,通過市政府入口網站及《荊門日報》等媒介對外公佈了防雷公益性檢測範圍。認真履行防雷安全監管職能,與市安監局開展了防雷安全聯合專項檢查,有效加強了防雷安全監管力度。

落實國家層面各項改革進展順利。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做好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相關工作;嚴格按照上級有關公車改革檔案精神,結合實際制定上報了《荊門市氣象局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修訂了公車使用管理規定,印發了《關於明確公車改革後有關問題的通知》,並嚴格日常管理。

(五)科技和人才工作進一步加強

氣象科技支撐能力持續提高。加強了科研專案的管理和組織,狠抓科技創新工作,在研省級科研專案1項、中國氣象局預報員專項1項。自立課題結題10項、新立項6項。7篇論文參加學會交流。自行組織科技論文交流1次,發表多篇科技論文。

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升。工程師以上人員比例得到明顯改善,20xx年新增副研級高工1人,工程師3人。全市氣象幹部職工中榮獲全省氣象部門科技拔尖人才1人、“十佳青年”1人、“十佳氣象服務標兵”1人,青年新秀3人。

(六)氣象依法行政能力不斷增強

氣象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加強氣象法制宣傳教育。把氣象法治建設列入中心組學習內容,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各項工作。將氣象法治建設列入各類教育培訓課程,開展了執法換證培訓和法律專題知識講座。開展形式多樣的氣象標準宣貫培訓活動,對全市氣象部門執行應用氣象標準情況進行了檢查。完成權力和責任清單的清理工作。制定了《荊門市氣象局推行權力和責任清單制度工作方案》,建立了權力責任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優化了權力執行流程。按照規定認真做好氣象規範性檔案的制定、審查和備案工作。

氣象科學管理能力明顯增強。推進規範化管理,開展了規章制度清理修訂工作,修訂了財務管理、業務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進一步規範了財務管理責任體系和專案、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全年預算綜合執行率達100%,完成了資產清查和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等工作。狠抓安全生產和綜治維穩工作,全年無上訪事件、無違法犯罪問題、無刑事案件發生、無治安案件和安全生產責任性事故。全市氣象部門繼續保持文明單位不摘牌、不降級。認真落實了老幹部“兩個待遇”。

(七)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得到有效落實

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紮實開展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印發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召開動員會。調整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xx年黨建工作要點和加強機關黨建的意見。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提高學習質量為導向,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積極開展“黨員主題活動日”活動。還開展了紀念建黨95週年活動,表彰了全市氣象部門優秀共產黨員。深入開展精準扶貧調研走訪、座談宣講等工作,資助扶貧村建設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成了光伏發電專案。制定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並開展各項工作。

從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細化了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6+1”和監督責任“4+1”考評體系並納入綜合目標考核。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和推進會,簽訂目標責任書,制定責任清單。加強主體責任日常檢查、專項巡查、年度考核。採取集中約談和個別談話的方式開展經常性的廉政談話。開展廉政承諾踐諾活動。開展賬務報銷、公車管理使用、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食堂違規公款消費、公務接待、財務往來款項、在建專案等問題的專項治理和“回頭看”。

繼續開展“強化責任擔當、爭做兩為幹部”活動。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

二、20xx年工作計劃

20xx年荊門氣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氣象局長會議和市委、市政府有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以迎接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驗收評估為重點,堅持服務引領、創新驅動、人才優先、協調發展推進氣象現代化,堅持提升能力、破解難題、增強活力深化氣象體制機制改革,堅持調整結構、轉變方式、補齊短板不斷增強氣象服務供給能力,堅持依法發展、依法履職、依法規範推進氣象法治建設,堅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加強黨建紀檢工作,努力提升氣象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全力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

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強化基層氣象災害防禦機構職能。加強與農業、水利、國土、交通、環保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定期召開氣象應急聯絡員會議,推動建立以預警訊號為先導的全社會應急響應機制。加大各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執行實施力度,進一步規範氣象災害防禦行為。積極尋求上級對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指導,加強汛期降水預測,重點做好漢江中游防汛抗旱等防災減災服務工作。強化對極端性、突發性、災害性重大天氣氣候事件氣象服務,重點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等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提高氣象預警資訊準確率、釋出時效和覆蓋率。加強基層氣象資訊員管理,發揮其在基層防災減災的作用。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提高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知識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切實增強氣象服務有效供給

強化氣象為農服務。強化農業決策氣象保障服務,做好關鍵農時和重大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高氣象服務對農業生產趨利避害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作用,依託鄉鎮農技推廣中心、三農綜合資訊平臺,提高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直通式、個性化服務水平。

深化城市氣象服務。繼續強化城市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著力做好內澇、霧、霾、暴雨(雪)、強對流天氣、大風等城市高影響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提高城市防災減災精細化氣象服務水平。強化城市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加強城市內澇、雷電等主要氣象災害風險普查與評估。加強大氣汙染防治氣象服務工作,完善重汙染天氣應急氣象服務預案,聯合環保部門開展空氣質量和重汙染天氣監測預報預警。做好霧、霾多發季節改善空氣質量的空地聯合人影作業,提升環境氣象服務能力。

發展專業氣象服務。發展氣象與各服務領域的交叉融合技術,加快研發適應性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切實提高專業氣象服務質量和水平。對交通、旅遊、能源、電力、水文等重點領域,要充分發揮氣象部門的體制和人才技術優勢,共享服務技術和產品,推動專業氣象服務規模化發展。市縣兩級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特色農業、高影響企業、大型水庫氣象服務等優勢領域的潛力,大力拓展專業氣象服務空間,切實提高專業氣象服務效益。

(三)全面推進氣象業務現代化

加快推進現代氣象預報預測業務。深入推進短臨預警、格點化預報、城市和鄉鎮精細化預報等業務,著力提高災害性天氣、局地性天氣的預警預報能力。開展精細化格點/站點一體化預報業務本地化實驗,提高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警預報準確率,完善月內降水、氣溫過程預測業務,提高客觀預測技術水平。加強基層臺站預警預報能力建設,發揮縣級在鄉鎮精細化預報、災害性天氣預報業務服務中的作用。

大力發展現代氣象服務業務。強化決策氣象服務業務能力建設,做好決策服務系統升級和推廣工作,提高決策氣象服務質量。充分發揮荊門市公共氣象服務平臺作用,規範服務產品共享業務流程,提升服務產品的質量和使用效率。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業務能力建設,完成縣級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普查。探索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等技術,推動公眾氣象服務全媒體融合發展。

深入推進現代氣象觀測業務。加快推進觀測自動化程序,完善與觀測自動化相適應的業務流程、標準規範、質量考核與管理制度。加強對觀測資料的開發利用和應用評估業務,提高觀測資料質量和產品可用性。

(四)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引領發展

強化氣象科技創新。以問題為導向,圍繞現代氣象業務服務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合作與協同創新,重點開展精細化預報技術和數值預報本地化技術攻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度,讓科技成果在業務服務中發揮效益。強化科研專案管理,完善科技工作的管理和激勵制度。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加強崗位設定管理,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創造氣象科技人才良好的競爭氛圍,引導優秀人才潛心做好業務服務科研工作。加強創新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培養。繼續加強科技新秀的培養選拔,加強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帶頭人的培養。

(五)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

做好氣象法律法規的宣貫落實。繼續做好規範性檔案清理、修訂和合法性審查。在繼續開展無紙化學法用法的基礎上,創新學習方式,加大法律學習力度,將法律學習作為常態化工作來抓,增強幹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推動氣象改革發展的能力。

提高氣象依法行政能力。繼續將氣象依法行政列入黨組中心組學習的內容,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採用法治化方式應對和處理問題,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繼續開展氣象普法宣傳,提升社會公眾對氣象法律法規的接受度,增強職工幹部推動氣象事業依法發展的自覺性。繼續加強氣象法制機構與隊伍建設,強化氣象行政執法和監管工作。

加強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完成綜治考核目標,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分解落實綜治和安全生產責任,以多種形式開展平安建設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警示教育,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確保本單位綜治和安全生產工作萬無一失。

提高科學管理氣象事務水平。完成市縣氣象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編制釋出工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全面履行雷電災害防禦、氣象資訊釋出與傳播、氣球施放活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氣象資訊等各方面的社會管理職能。尋找與其他部門工作結合點,加強部門聯動,積極爭取聯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

(六)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

加強從嚴治黨學習教育。繼續抓好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貫徹,加強黨章黨紀黨規學習教育,深入學習《準則》和《條例》,不斷增強黨員幹部廉潔自律意識,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進一步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大興調查研究和求真務實之風,確保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

落實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加強市縣氣象部門黨組織和領導幹部主體責任意識教育。強化各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黨組書記的第一責任和班子成員的“一崗雙責”,抓好紀律執行、選人用人、糾正“四風”和權力制約監督等重點責任的落實。進一步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考核機制,探索建立條塊結合的黨建工作新模式。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通過提醒、函詢、誡勉等手段加強對幹部的日常監督。

加強精神文明和氣象文化建設。改進道德講堂等學習教育形式,進一步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做好省級文明單位網上展示活動。做好工青婦、群團、老幹部工作。

標籤:鎮級 氣象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