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推進中小幼課程和教學工作三年行動計劃

“十一•五”期間,我區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學校設點佈局日趨合理,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師資隊伍素質整體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素質教育工作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令人鼓舞。
當然,把x教育放在上海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和x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的戰略目標下考量,還有諸多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改革與突破,在中小幼的課程教學工作方面主要表現為:學校全面實施課程教學、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還不夠紮實,重育分、輕育人的現象比較普遍;有效教學的理念、策略還未深入到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部分學校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矛盾比較突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城鄉之間的辦學水平尤其在課程教學方面的差距依然較大,均衡發展任重道遠;校(園)長等學校管理者的課程領導力、教研員的課程指導力、教師的課程執行力還不能適應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區域教育行政和業務部門統籌管理、指導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還有待提高。
為此,為了進一步貫徹《上海市普通中國小課程方案》、《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推進《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深化中國小課程改革加強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和《x區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行動綱領》的落實,全面深化我區中小幼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我區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水平,促進我區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和素質教育的縱深推進,加快x基礎教育的現代化程序,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主要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堅持“全面課程•校本特色” ①、“人文課堂•有效教學” ②理念為引領的區域中小幼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新思路;構建以學校課程方案和校本特色課程建設、教學策略研究為重點的,推進區域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內涵發展的新機制;探索以學校託管工作和辦學資源聯盟建設為突破口的,區內外聯動推進區域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均衡發展的新路徑;著力提高學校管理者(校、園長)的課程領導力、教研員的課程指導力和教師的課程執行力,改進對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指導評價,營造有利於區域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社會氛圍,努力開創x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二、推進專案
(一)推進學校課程方案建設
1、由點及面推進全區中小幼編制實施學校課程方案。堅持國家和上海市的新課程理念,倡導“全面課程•校本特色”的區域學校課程建設的價值觀,在區第十四屆教學節評選優秀學校課程方案的基礎上,指導這些學校進一步完善課程方案,編輯《x區學校課程方案選編》(暫名),展示部分學校在學校課程方案編制和課程建設方面的方法經驗。同時加大對基層學校編制和實施學校課程方案的指導培訓,使其把握課程方案的基本結構、關鍵要素和建設要求,能從學校實際出發,結合學校辦學需求、發展目標和特色建立,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對基礎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類課程進行統籌安排、系統規劃和有效實施,積極構建符合教育規律、具有校本特點學校課程方案。20XX學年區內所有中小幼全部完成學校課程方案的編制修訂並予以實施。
2、加強對學校落實課程方案的督導。結合區教育督導室對學校辦學水平的綜合督導評估和區教研中心對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常態檢查,形成對學校落實課程方案的常態檢查和反饋、交流機制,促進學校在落實過程中對學校課程方案的不斷改進,提升區域學校編制和落實課程方案的整體水平。
(二)推進校本特色課程建設
3、開展校本特色課程建設,推行“一校一品”工程。對區域內中國小開展拓展、探究型課程教學在每週的時間安排上予以協調統一,以保證學校在時間、場所()和師資等方面的到位,提高教學質量。指導學校利用外部資源、挖掘自身優勢,外引與內培相結合,重點培育至少一門校本特色課程。推進學校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加強這方面的師資隊伍建設,利用教學節評選表彰在實施校本課程方面優秀的教師。
4、加強對學校推進校本課程建設的評價激勵,培育命名“百項校本特色課程”。組織區進修學院教研中心、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對全區中小幼開展校本特色課程建設進行全面的梳理,列出有基礎和發展潛力的候選專案予以重點指導扶植,每年區教學節對成熟專案進行命名頒證和表彰,利用三年時間培育一百項具有區域特點的校本特色課程。
(三)深入開展“人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
5、繼續辦好一年一屆的區教學節。要注重教學節的內涵深化和資源積累,在主題選擇上要緊密圍繞“全面課程•校本特色” 、“人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理念,更加貼近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第一線,在專案設定上要更加註重實踐性和互動共享性,不斷豐富教學節的內涵,不斷提高教學節的成效,使之成為區域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重要平臺和工作品牌。
6、編制實施《x區推進“人文課堂•有效教學”指導手冊》。《指導手冊》要在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主要方法和評價導向等方面給予全區教師以教學理念引領和方法指導,凸顯不同學段的共性教學規律,兼顧不同學段的個性教學實際,供全區中小幼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在實踐中學習和使用。
7、修訂完善《x區中國小校教學常規管理規程》,落實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檢查、指導和評價反饋。指導學校從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教學的五個環節入手,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有效性。要提高教師備課的針對性,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要精心設計作業、控制作業量,要重視作業批改與個別輔導,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診斷、矯正功能。區級教學常態檢查要把學校落實教學五環節的情況作為主要檢查專案,並做好指導、反饋和督促糾正工作。
8、深入開展教學策略研究。以“人文課堂、有效教學”為目標,積極推動學校開展改進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強調教學策略的人文化和有效性導向,不拘泥於教學策略名稱和形式的簡單統一,推出三到五所學校的成功經驗並帶動區域學校的全面跟進,努力形成研究教學百花齊放、尋求有效百舸爭流的局面。
9、開展以“人文課堂、有效教學”為主題的教學課題研究。區教師進修學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出臺課題研究指南,連續三年舉辦三屆“人文課堂、有效教學”課題研究大賽,鼓勵學校和教師開展這方面的實踐研究,積極推廣優秀的研究成果。

推進中小幼課程和教學工作三年行動計劃

(四)提高校(園)長等學校管理者的課程領導力
10、搭建培訓交流平臺,提高理論素養。要把課程領導力水平作為中小幼校(園)長選拔任用和培養表彰的核心指標之一,選送優秀和有發展潛力的校(園)長參加市名校長和優秀青年校長的培養。藉助區外資源與發揮現有特級校長、名園長工作室相結合,開展對校(園)長的課程領導力培訓。舉辦校(園)長論壇,要形成學習課程教學理論、研究課程教學策略、創新課程教學實踐的學術氛圍,提升校(園)長的理論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結合教學節專案設定,開展校(園)長在課程領導力方面的研討和展示交流活動。
11、完善評價考核機制,提升實踐能力。不斷完善對校(園)長工作的評價考核機制,發揮區教育局相關職能科室、區教師進修學院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業務部門的專業優勢,凸顯對學校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全面考量。校(園)長要經常走進課堂、年級組、教研組,掌握師生情況、探討教育教學,貼近教育教學第一線,使得理論學習和實踐探討相結合,不斷提高課程領導的實踐能力。校長上課不少於2節/周,園長上課不少於1個半天/周,校(園)長聽本校(園)教師上課不少於30節/學期,參加年級組、教研組等組室研討活動不少於5次/學期,學校黨支部書記參照實行。
12、提高中國小教導主任、幼兒園業務副園長的課程教學管理水平。教導主任是課程教學工作專業的指導者、管理者,首先自己要上好課,其次要深入課堂、教研組,掌握第一手的課程教學工作情況並有效指導,推出紮實有效的教學管理舉措,同時為校長的課程領導提供決策參謀。中國小教導主任、幼兒園業務副園長上課不少於所任學科專任教師規定課時量的一半,聽課不少於40節/學期(其中聽本校(園)教師上課不少於30節/學期),參加教研組、備課組等組室研討活動不少於5次/學期,每學年至少上一次校級以上公開研討課,學校除正職外的其他行政領導參照實行。設立國小教導主任、幼兒園業務副園長工作沙龍,發揮沙龍多邊交流的優勢,經驗共同分享、問題一起探討,在實踐研究中提高區域中國小教導主任、幼兒園業務副園長的課程教學管理水平。
(五)提高教研員的課程指導力
13、加強研究,提高教研員專業理論水平。組織各類讀書評比活動,建立“2+3”教研工作模式,即一週中三天下基層指導、兩天在學院研究學習,使教研員自學充電成為一種常態。教研員要積極開展課題研究、課例案例研究、撰寫研究論文,每三年要完成一項區級以上課題的研究或在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一篇。區教師進修學院要為教研員提供一定的對外交流學習和研究的機會。
14、注重實踐,提高課堂教學指導水平。教研員要深入學校課堂和教研組瞭解教學、檢查教學,落實教學研究、指導、管理工作,組織多層次、多形式、有實效的區級教學研究活動和區校聯動教研活動。要深入基層學校兼課鍛鍊,蹲點薄弱學校指導,每學年至少上一次區級以上公開研討課。
15、完善評價,提高教研員的工作積極性。建立基層學校對教研員工作的評議制度,設立教研員課程教學指導獎,進一步完善對教研員的考核評價,提高教研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研員在區域課程教學工作方面的指導引領作用。
(六)提高教師的課程執行力
16、提高青年教師課程教學專業能力。依託區教學節,將五年期教師課程教學專業能力考核作為常設專案,使全區所有青年教師在工作滿五年時都要通過考核,激勵先進、督促落後,形成區域青年教師自覺提高課程教學專業能力的評價激勵機制。
17、實施青年骨幹教師培養“高研班培訓”專案。在09年已有的6個研修班基礎上,20XX年增開幼教、理、化、生四個高階研修班,三年內在其他學科進一步推開。在學科教研員引領下,建立了班委會,制定研修制度,緊密依託教研活動,採用理論講授、專家診斷、問題探討、案例分析、觀摩學習等相結合的形式,強化實踐研修,為學校培養青年教學骨幹力量。
18、舉辦區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大獎賽。結合區教學節工作,每年舉辦一屆以“人文課堂•有效教學”為主題的區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大獎賽,倡導“人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先進理念和科學方法,發掘培養優秀骨幹教師,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帶動區校兩級的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繼續做好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工作,發揮區“雙名三優”骨幹教師群體的示範輻射作用。
19、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提高校本教研(備課)組研修質量。在原有工作基礎上,修訂出臺合格、優秀和示範教研組的評選方案,重視教研組長培養,強化對學校教研組工作評價的過程管理,打破優秀教研組“終身制“的壁壘,以發展性評價促進相對薄弱學校的教研組建設,幫助學校一起培育優秀、示範教研組,推廣示範性教研組的優秀經驗,全面提高區域學校教研(備課)組校本研修的質量,讓教研(備課)組成為提高教師課程執行力水平的最基本、最常態、最有效的組織。
20、改進學校對教師工作的評價。利用績效工資實施的有利時機,採用先試點再逐步推廣的思路,改進學校對教師工作的評價,堅持發展性評價,重點突出對教()師課程教學工作績效的激勵導向作用,開發出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兼顧的評價軟體平臺,以科學的評價提高教師開展課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
(七)提高學校託管工作成效
21、加強學校託管工作的過程管理。依託區外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我區8所受援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內生性發展;建立託管學校群體的定期工作交流機制,資源經驗共同分享,問題困難共同研討,切磋專業、聯絡感情,提高學校託管工作的整體成效,促成與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的長期交流互動。
22、建立與市中心城區優質學校的聯動機制。藉助學校託管工作,舉辦專題研討活動,為其他非受援學校與市中心城區優質學校的聯動搭建平臺,促進我區所有中小幼學校文化和課程教學工作的理念更新、方法創新。
23、推進學校優質化工程專案。繼續做好與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合作的學校優質化工程專案,積極引進華東師範大學和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專家資源,拓展區域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的理論視野。
(八)推進辦學資源聯盟建設
24、建立緊密型辦學資源聯盟,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現有兩輪城區與鄉鎮學校結對交流的基礎上,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以城區義務教育學校為主體與某一鄉鎮的義務教育學校結成緊密型的辦學資源聯盟,即:A+X模式。所謂“A”是指南橋城區1-3所優質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X”一般是指一個鄉鎮的幾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同時包含該鄉鎮的民辦農民工子女國小。辦學資源聯盟為三年一輪,要強化聯盟內管理,對結盟學校實行團隊捆綁式發展性評價,充分發揮優勢學校的積極性、責任性,提高聯盟工作的實效性,使聯盟內管理互動、教師流動、教研聯動、課程走動成為常態,積極推進聯盟內學校管理者和教師交流換崗,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互動共享,推進優秀學校文化的交流傳播,使其成為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長效機制。


25、加強對辦學資源聯盟工作的管理。區教育局聯合區教育督導室和各鎮教育行政部門組成本項工作指導小組,編制《x區辦學資源聯盟工作手冊》,《工作手冊》要以課程教學工作為重點,指導各聯盟做好各項工作。落實有關交流換崗教師的政策待遇,加強對各辦學資源聯盟工作推進的管理、指導、督查、評價和考核,對辦學資源聯盟實行團隊捆綁式發展性評價,充分發揮優勢學校的積極性、責任性。籌措專項資金每學年評選表彰先進的聯盟或個人。
(九)改進對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指導和評價
26、加強對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常態檢查與指導。由區進修學院教研中心負責,完善《x區學校課程教學工作常態檢查工作指引》,進一步加強對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常態檢查與指導,公開檢查流程、規範檢查專案,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尤其要加強對所檢查學校“教師課程教學工作狀態”、“學生學習生活質量”的問卷調查,提高調查和資料分析的科學性,並將此作為指導、評價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督促學校落實“以學生髮展為本”的“二期課改”理念,推進有效教學,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27、運用“學校內涵發展評價記錄平臺”,完善對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評價。依託市重點課題《運用科學評價手段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落實“學校內涵發展評價記錄平臺”的應用,重點加強對學校課程安排、作息制度、學期初課程教學工作計劃擬訂以及學期末推進成效的評價,保證學校規範有效實施課程計劃。發揮網際網路平臺優勢,促進區域內學校之間在課程教學工作計劃擬訂和推進成效等方面的開放式交流互動,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校自評、互評和上級職能部門評價相結合,以全面深入的發展性評價促進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28、建立對課程教學工作優秀學校的表彰機制。嚴格按照市教委檔案控制考試次數和科目,每學年末由區教育局基教科牽頭,聯合區教育督導室、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中心等部門,對全區中小幼過去一學年中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成效進行綜合評估,建立區進修學院教研中心教研員評議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機制,既要關注教學成效,更要考量課程建設,注重發展性評價,評選出優秀的學校授予“課程教學工作獎”,並在下一學年的區教學節開幕式上予以表彰。
(十)營造有利於區域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社會氛圍
29、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指導學校要把家長作為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合作伙伴,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組織機構的作用,引導家長積極支援學校的課程教學工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相關學習要求,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30、建立學校與家庭、社群溝通的常態機制。開發建立家長和社群成員瞭解學校、評議學校的資訊化網路平臺,使學校能夠定期、及時、全面地瞭解家長和社群成員的意見建議。推進學校網站建設,及時向家長、社群反饋、宣傳學校課程教學工作的推進情況和成績。
三、工作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
區教育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和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的工作小組,由區教育局基教科牽頭,聯合區教育督導室、區教師進修學院和各鎮、開發區教管辦,協調各方力量,全面加強對本行動計劃實施的領導,保證各項工作的如期保質完成。
2、保證經費投入
區教育局在每年的年度預算中要保證本行動計劃實施所必須的經費安排,並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投入,落實對工作推進優秀的單位、部門和個人的表彰獎勵,努力形成區域所有中小幼積極推進課程教學工作,全體教師積極投身教改的好局面。
3、增強宣傳力度
要充分利用《上海教育》、《x報》、x教育網、區教學節專題網站、《x教育》等報刊媒體,宣傳x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理念思路和舉措,宣傳我區中小幼推進課程教學工作的有效做法和優秀成果,宣傳我區中小幼教師積極投身教改的好風氣,使我區課程教學工作的理念思路、專案舉措和優秀成果滲透到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並讓我區社會各界瞭解,進而輻射到全市,成為全市推進中小幼課程教學工作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市x區教育局
二O一O年四月十三日

標籤:行動計劃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