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活動策劃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7篇

作為老師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教學設計,寫好教學設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有著良好的效果,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7篇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1

泥工是我們幼兒園的一種特色活動,以前我們常常重視的是結果,就是今天我們做的東西像不像、美不美,而忽視了一個製作的過程。在開展了幾年的泥工活動後,我切身感受到了活動常規的重要性。合理的常規為幼兒創造了一種有序的、和諧的生活。蘇姆霍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這句話充分說明,在泥工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離不開幼兒的動手操作。

一、選題

(1)依據年齡特徵 作為小班的老師,我是這麼想的,老師要從多方面思考,對孩子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而言“玩泥“是個什麼,他甚至都不懂,我們就根據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來觀察孩子。平常孩子們喜歡玩什麼、吃什麼等等一些事情。每次活動中我們都是通過讓幼兒先看一看、嘗一嘗、做一做等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2)依據生活經驗 小班的孩子他們剛開始什麼都不懂,他們會去對身邊的小零食感興趣,他還知道去品嚐,小嘴巴能嚐出不同的酸甜苦辣的.味道。作為他們的老師

就要去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的外形特徵,然而說出來它是什麼形狀的、什麼味道的,(比如:糖是圓圓的、甜甜的、香香的。蘋果是紅紅的、大大的。香蕉是長長的、黃黃的、彎彎的等等)並且把他們捏造出來,這樣對孩子們來說就容易多了。

二、經驗準備

(1)基本技能 小班的孩子起初是教幼兒認識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它們的名稱、性質、用途和用法。如知道什麼是橡皮泥,什麼是彈跳泥,知道它們是柔軟的,可塑造的,稍加團、搓,就可變成多種不同的形狀。 橡皮泥製作是幼兒手工製作活動的一種,通過團、搓、捏、壓、貼上等技能方法,來表現物體的形象。 有的時候還運用各種圖形的模具、吸管、火柴棒,幫助幼兒完成作品的創作,幼兒做出的作品色彩鮮豔,圖案美觀,形狀各異,幼兒非常有成就感,從而激發了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給基本形體命名 在幼兒塑造時,我們還著重引導孩子們去觀察一個事物,它看上去像個什麼形狀。比如:圓圓的球我們叫它球形;小水滴的形狀我們叫它水滴形;蘿蔔的形狀我們叫它蘿蔔形,還有太陽形等等。孩子操作起來又快又方便。

三、點滴經驗

(1)自由玩泥 由於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在情感認知動作等個方面都比較的粗淺,在泥工活動中的表現總是覺得不如意,常常讓幼兒自由操作。在操作的時候他們也時常會遇到問題,“老師,我不會,老師,我不會捏這個”。我們只能鼓勵他們自己動腦又動手,有時提供工具給他們,讓他們反覆的練習,反覆的操作。還提供一些簡單的模型,讓幼兒自己去做各種各樣的餅乾;提供小刀讓幼兒去切,搓湯圓;提供火柴棒,插在團的圓團上做太陽的光芒;體驗橡皮泥的快樂,感受不同材料帶來的樂趣,促進幼兒的發張。

(2)實物範例 在小班泥工教學中,教師的示範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是教師給幼兒看一看預先準備好的實物或教師自己塑造的東西,通過讓幼兒觀察,明確它們的名稱、形狀、顏色,然後,教師就開始向幼兒逐步示範,邊做動作邊說明,幼兒隨著教師的示範,再去塑造。比如:如把泥放在左手心裡,兩手來回地團,團出一個球形,表示西瓜、蘋果;蘋果兩頭有點扁,用小手把兩頭壓一壓,就是他的身體,蘋果好了嗎?沒有,還要加上果柄和葉子,我的蘋果做好啦!把圓柱形體壓一壓,彎一彎,做成了香蕉。通過示範講解,讓幼兒熟悉操作全過程,並動手一起操作。

(3)彩泥包裹,增強動手能力 為了讓幼兒做的水果大而真,老師先用報紙團成水果的形狀,再讓幼兒在紙球水果上面去包上漂亮的顏色,香香的味道。以前我們有一點大班孩子包裹的經驗,這次我們讓小班的孩子也學這樣的方法,我們發現,由於小班孩子年齡小,手控制不住,沒有辦法,順利的往下拉。經過老師的商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徵,他們現在只會一塊一塊的去貼上,後來,我們在包裹的時候,就選用給孩子一塊泥讓他去裹,這邊裹一塊那邊裹一塊,最後粘合起來。比如:蘋果兩頭是凹進去的,我們在團紙球的時候,就要把它定型定好了,兩頭一定要壓下去的,不然裹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去弄。顏色裹好了,我們還要加上果柄和葉子,這樣才是完整的蘋果。

(4)果盤包裝,展示香甜果果 在果盤包裝上,開始我們就是看到一籃一籃的水果,覺得顏色豐富,我們才有想做水果的。我們還請家長們幫我們收集一些果籃,等我們把水果呈現在果籃裡的時候,我們發現,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根本突不出我們做的香香甜甜的水果。我們又想辦法,請其他老師幫我們看一看,提一些意見。最後,我們決定用果盤來裝我們做的香香甜甜的水果,真的能讓人一目瞭然的看出來我們做的是什麼,顏色搭配也很美觀。我們給這些水果取了好聽的名字“香甜果果”。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聖誕節的吉祥物,知道聖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

2、通過製作聖誕禮物,感受聖誕節歡樂的氣氛。

【活動準備】 材料:幼兒用各色銀筆,橡皮泥,棉花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談話:你們喜歡過聖誕節嗎?為什麼?

2、教師:聖誕節的時候,聖誕老爺爺會來給小朋友送聖誕禮物,你們開心嗎?

3、你們猜猜聖誕老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是放在哪裡的?

4、看看這樣的聖誕襪能放禮物嗎?怎麼辦?

二、觀察聖誕襪

1、教師:看看漂亮的聖誕襪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花紋,顏色。

2、花紋:黑筆寶寶畫了什麼花紋啊?

3、教師演示 (1)撕去襪統上的雙面膠,粘上棉花(小塊粘)

(2)用黑筆寶寶畫上襪統下的花紋、周圍的花紋、中心花紋

(3)用銀筆寶寶點綴,畫上閃閃發亮的銀光燈

(4)用顏色排隊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顏色排隊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襪子後面的雙面膠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來

三、創作表現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漂亮的聖誕襪?

2、教師重點指導 (1)粘棉花時,要一小塊一小塊粘 (2)畫花紋時,要畫得大些,鼓勵幼兒創造想象不同的花紋 (3)先畫花紋再裝扮 (4)顏色和材料的運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們只有聖誕襪的一面,裡面不能放禮物,怎麼辦?

四、作品展示 幼兒帶著自己做的一面聖誕襪去找好朋友 “聖誕老爺爺”給小朋友送禮物,體驗製作聖誕襪的快樂。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猜謎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交流活動,並能促進發展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及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本節課將根據這一特點設計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謎語的特點,引起對猜謎語的興趣。

2、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徵來猜謎語。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懂得謎語的特點,並喜歡猜謎語。

難點:讓幼兒知道猜謎語要仔細聽清楚每個字和每句話,並把幾句話連起來想,因為謎面的每句話都

是與謎底有關聯的。

?活動準備】

兩隻盒子,裡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動過程】

一、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對猜謎的興趣。

1、出示兩隻盒子,提問:每隻盒子裡都裝著一樣東西,不能看,怎麼猜出裡面的東西呢?

2、告訴幼兒,老師要給大家念一首兒歌,這首兒歌是講一樣東西,但兒歌中不講出這樣東西的名稱,

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它的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後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麼東西。

二.幼兒學習猜謎語。

1、先猜第一隻盒子裡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遊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裡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並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5)教師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謎語內容,幫助幼兒掌握猜謎的方法:第一句是講小青蛙的愛好,

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

(6)小結(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係,說出了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但兒歌中並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隻盒子裡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後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隻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並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麼東西

(6)提問:你們怎麼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

(7)小結: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後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裡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了皮球的什麼特點?

(4)提問:你們為什麼找皮球?除了皮球還能猜別的嗎?

三、分組活動:猜謎語

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後動腦猜。猜出來後,小組內幼兒相互講講為什這樣猜。

2、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後,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蔔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著花花衣,兩隻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裡面採花蜜。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則謎語,並請爸爸媽媽寫在紙上交給老師,讓大家一起來猜。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4

一、活動名稱:

送糖果

二、活動目標:

1、在輕鬆的遊戲情境中練習雙腳同時向前跳,發展幼兒的跳、鑽、平衡等動作。

2、通過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敏性。

3、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心理品質。

三、活動準備:

1、糖果若干(提前發給幼兒);

2、《兔子跳跳跳》音樂、輕音樂;

3、佈置好場地:小橋(平衡木2個)、小河(呼啦圈6個)、小山洞(拱形門2個)、終點蘑菇2個。

四、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是兔奶奶的生日,兔媽媽帶著你們去給兔奶奶過生日吧!

2、熱身運動

師:“出發之前,先請小兔子們和兔媽媽一起來做個運動吧。”

做準備活動《兔子跳跳跳》。

3、師:“運動做完了,讓我們快點去兔奶奶家吧,對了,兔奶奶過生日,我們應該給兔奶奶準備生日禮物的,你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小朋友出示準備好的糖果)”。

(二)、遊戲:送糖果

1、教師邊示範邊介紹遊戲方法。

師:這麼美味的糖果一定非常好吃,讓我們趕快給兔奶奶送去吧,可是,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走過小橋、跳過小河、鑽過小山洞,很不容易的,只有勇敢的小兔子才能安全的到達兔奶奶的家。哪些小兔子不怕困難,願意和兔媽媽一起去送糖果?

2、練習本領

兔媽媽提問,幼兒回答。

(1)、“遇到小橋怎麼辦?”

“走過去。”(要求:過小橋的時候要張開雙臂,保持平衡)

(2)、“遇到小河怎麼辦?”

“跳過去。”(要求:走到呼啦圈前。雙腳起跳,跳入圈中,然後跳出來)

(3)、“遇到小山洞怎麼辦?”

“鑽過去。”

教給幼兒緊縮身體,變得小小的,從拱形門下鑽過。

(4)、送糖果

最後將糖果放到終點蘑菇上,要求幼兒一個接一個、不擁不擠地“過橋”“過河”“鑽山洞”“送糖果”。除此之外,還要求幼兒在送糖果的路上,要像小兔子一樣雙腳連續前跳。

3、幼兒排好隊,分成兩組,進行遊戲。教師觀察並對個別動作不協調的幼兒進行指導。

(三)、講評活動

師:.兔奶奶收到我們小兔寶寶的生日禮物非常的開心,謝謝小兔子們!

1、總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重點鼓勵、表揚活動中不怕累不怕苦,堅持到底,勇敢的幼兒。、放鬆活動。

(四)、放鬆活動

幼兒根據柔和的音樂做伸展運動,同伴間相互揉揉肩、捶捶後背。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5

一、活動目的:

促進教師的相互瞭解,歡度教師節,豐富教師校園文化娛樂活動,增強教師鍛鍊意識,提高身體素質,加強教師間的合作能力和凝聚力,在和諧中樹立團隊精神。

二、活動原則:

人人蔘與,團結進取

三、活動時間

9月7日下午5:30—6:30

四、活動地點:

本園操場

五、活動攝影:

郭世樂

六、活動專案:

萬腳一心、動物大連蹲、真愛永流傳 、佔領陣地、力拔山河

七、參加辦法:

活動前,全體教師抽籤分為紅隊、藍隊,然後根據活動專案要求,派隊員參加活動,記總分多者為勝,凡獲勝的隊員可獲得精美的禮品一份。

八、各項遊戲規則介紹:

1、萬腳一心

紅、藍兩隊隊員分別用左手搭前面隊員的右肩膀,右手抓住前面隊員的右腳,圍成一個圓形向前邁進,到對面再繞回來,快的那隊為勝。遊戲進行2次,每勝一次100分。

2、動物大連蹲

各隊派出三名隊員,頭戴動物頭飾,剪刀石頭布分哪組隊員先喊 “猩猩蹲、猩猩蹲,猩猩蹲完大象蹲”,然後大象接著邊做動作邊喊,蹲錯或者被叫到沒反應的那對輸,遊戲進行3次,每勝一次100分。

3、真愛永流傳

各隊派出8人,每隊所有人嘴裡叼支吸管,第一個人把吸管上的三角鐵順次放到第二個人的吸管上,以傳遞速度決定勝負。遊戲進行3次,每勝一次100分。

4、佔領陣地

每隊六人要求遊戲開始後先共同站在一張報紙上,各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成功後再撕去一半報紙站,接著再撕去一半……直至失敗,最後以辦法能站進最小報紙的隊為勝。

5、力拔山河(拔河)

紅、藍兩隊的全體成員參加,遊戲進行3次,每勝一次100分。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6

一、教學目的:

幫忙學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點、培養自己的注意本事。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穩定性。

二、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同學們坐在教室裡聽講,教師講相同的資料,為什麼學習的效果不一樣呢這除了與本人的努力程度有關,還與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關。下頭我們學習一課與注意力有關的課文,題目是《學習要專注》。

(二)學禮貌理

(1)教師讀一篇課文,然後讓學生默讀一遍。

(2)(分組討論:吳義為什麼成績不佳,學習時為什麼要專注)

(三)學生活動

1、說一說,討論後,找代表發言。

吳義為什麼成績不佳除了自己努力程度不夠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課精神不集中,學習不專注,邊聽邊玩,經常走神兒,所以教師講的知識他沒有聽到,作業當然就不會了。

幫忙學生歸納出以下幾點:

a、要用眼,仔細看。

b、要用耳,仔細聽。

c、要用腦,勤思考。

d、要動口,敢發言。

e、要動手,認真寫。

請記住:課堂學習是我們國小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聽講時要努力排除干擾,自覺聽講。

2、走迷宮

能夠讓同學們自己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後同組相互啟發,培養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三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很好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經過“想想做做”或在規定時間內開展競賽,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

根據國小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本事差的特點,經過行為規範進行訓練,一旦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訓練時異常注意三點:a、堅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聽講容易疲勞,也容易影響身體的發育。b、注意排除干擾:課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當自己注意力分散時,心理就要暗示自己,寫出明顯的警示語提醒自己。c、怎樣調節自己的課堂行為呢: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是有限的,一般來說,剛上課時需要注意力轉移,儘快轉移到這節課上來。當我們聽講或思考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疲勞;當教師在抄板書的時候,我們能夠放鬆一下;教師總結和歸納時,又要集中精力,把重點記住。

(四)總結全課

教學設計和活動方案篇7

1232木頭人

一、教學背景

學習對學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給學生產生一種極大的壓力,以至於學生會厭學、怕學。對於這種情景,我們覺得把遊戲帶入課堂,讓學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時也能夠放鬆心境,這樣學生或許更能吸收知識。所以,我們從眾多的遊戲中選出了“123木頭人”的遊戲。經過這個遊戲,我們主要傳達的是讓學生們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這是此刻學生們所欠缺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反應本事還有身體調節度,讓學生更能健康的成長。

二、教學目標

1、經過讓學生在遊戲中學著聽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難點:體驗遊戲的歡樂,學會遊戲的規則。

四、教學方法:課堂體驗、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師課前準備:照相機

七、學生課前準備

1、上網查閱遊戲規則和相關的故事

2、思考怎樣在遊戲中獲勝和在生活領域中能夠用到“123木頭人”

遊戲規則。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遊戲引入

1、我們小朋友很喜歡照相,對嗎?

2、在照相的時候我們要怎樣樣呢?(儘量堅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動)

3、等一下我就要請小朋友來和我一齊來玩這個照相的遊戲,好嗎?

(二)遊戲體驗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請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頭人”

(2)口令完畢,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立即堅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麼姿勢,都必須堅持不動。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這一輪的遊戲失敗者。這個人必須上去和拍照人“手牽手”(各自牽著繩子的一端),然後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遊戲,直到有一個“勇士”上去把繩子“砍斷”,拍照人反身抓木頭人,已被抓木頭人恢復自由身,跟著隊友一齊跑向安全地帶。

情景二:如果沒有被抓到的失敗者,那麼任意一名木頭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則拍照人必須轉身去抓木頭人,被抓到者成為新一輪遊戲的拍照人,若沒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變,進行再一輪的遊戲。

2、學生分組(分成兩大組),各自玩遊戲,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請獲勝的同學說一說遊戲時自我注意了什麼?

2、請失敗的同學說一說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四)遊戲總結

同學們你們今日學到了些什麼?

1、堅持。在遊戲中,每個人必須學會堅持。在別人沒有動之前的最好選擇就是不動。那裡的不動就好比我們的成功,只要你多堅持會不動你就成功了。學會堅持,讓我們與成功不僅僅是應對面,而是讓成功與我們融為一體。

2、學會令行禁止。在遊戲中,當口令喊完之後,大家必須靜止,這就是命令的作用。學會令行禁止,這個遊戲的另一心理學意義。俗話說“一切行動聽指揮”,當命令下達之後,自我的一切都必須以命令為重。

3、自控和被控制。遊戲的最終一層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遊戲中,想讓自我不動就必須自我控制。被控制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個人從小到大,首先學會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遊戲中學會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標籤:教學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