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書信 > 申請書

精選關於熱門《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申請書2.5W

讀懂一本好書,可以收穫很多,改變我們的思想境界,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於熱門《愛彌兒》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關於熱門《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精選關於熱門《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這段時間認真閱讀了盧梭所著的《愛彌兒》,書中闡述了盧梭對人的教育的觀點,使我受益匪淺。

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認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他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這種自然教育,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讓兒童從個人活動中求得知識。冰心曾經說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蔡志忠也曾經說過: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很值得借鑑:“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做好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那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對事物的或學問的興趣呢?我認為應該保持孩子對事物或學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學生在學習中,教師應該不要吝嗇自己的讚賞,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當孩子覺得學習很有意思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自我學習的方法。自我不斷學習操作的過程就是養成習慣的過程。

盧梭說:在兒童期,不要給孩子講道理,那樣只會使他覺得“道理”令人生厭,從小就對“道理”產生反感。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資,我們一定要對他特有的天資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尋找最適合他的方法施以教育,因材施教,才能使付出獲得回報。教學中,我經常對學生講道理,但感覺效果不是很好。盧梭的這個觀點,對我啟發很大。學生年齡小,對一些道理不能真正理解領悟。對他們講道理,不如認真觀察他、瞭解他,儘可能讓他的心靈只關注快樂和玩耍。在快樂和玩耍中學習知識。對他的一些缺點或錯誤,要謀定而後動,就像一位良醫,不會糊里糊塗開藥方,一定是在研究診斷後才開始治療的。

盧梭闡述的對女孩和男孩的不同教育方法,對我也很有啟發。盧梭說,教育女孩,只需對她說,別人怎麼會看她就可以把她們管理的好好的。而對男孩如此,則如對牛彈琴。我原來在教育學生時,也特別注重因材施教。但很少想到不同的性別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今後,我要積極採用學到的這些好的教育方法,我想教育學生會更加得心應手,效果會更好。

這本書,使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學生的新觀念,收穫很大。今後,我在教學當中應更加註重少年兒童教育方法,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一切從育人出發,發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

精選關於熱門《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愛彌兒》是法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愛彌兒》是一部哲理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教育論著,其副標題就叫《論教育》。它描寫了一個人從出生到結婚,到進入社會受教育的全過程,主張順乎天性,讓人的本性避免受社會偏見和惡習的影響而得到自然的發展。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物件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所說的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著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以培養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新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

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愛彌兒》全書共分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進行的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愛情教育。在第一卷中,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在第二卷中,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認為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通過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認為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認為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發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徵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無疑是個重大的進步,它對後來資產階級教育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可貴的啟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要教授給學生多少已死去的知識,而是要教授學生如何利用自己的身體及思想,主動地去獲取對自身有用的知識。只有這樣,實施德、智、體方面的教育,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盧梭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但願,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幸福的“愛彌兒”。

精選關於熱門《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好像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讀完盧梭的《愛彌兒》,雖說有一點霧裡看花,但細細品味,確是有不少獨到見解之處,現簡述一點讀書心得。

他在《愛彌兒》中系統闡述了性善的問題,順應天性的發展才是教育應該做的。因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他要強使一種土地滋生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強使一種樹木結出另一種樹木的果實。”,“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他認為不能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兒童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盧梭認為,人的成長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教育,是人為的教育;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務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盧梭認為只有這三方面教育協調一致的發展,才能促使兒童得到健康的成長。

盧梭根據他對兒童發展的自然程序的理解,將兒童的教育分為五個階段,。他認為,從人的出生到兩歲這個階段,主要應進行體育教育。從2歲到12歲這個階段,兒童在智力還缺乏理性思維的能力,感官教育教育就顯得比較重要。從12歲到15歲這個階段,在這一時期,智育教育的地位就佔主體了。從15歲到20歲這個階段,隨著人的智力的理性判斷能力的發展,這個階段,道德教育就是重點了。從20歲開始,愛情教育應成為這一階段教育的核心問題。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幼兒教育側重於知識的傳授,而輕視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兒童本以發展興趣、開發智力、培養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為主要目標,許多家長和教師卻以兒童認識多少漢字,學了多少英文為衡量兒童教育水平的標準。這種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是不利的。因此,幼兒教育改革應借鑑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尊重兒童的天性,使其身心健康發展。

盧梭主張兒童應在生活經驗中接受教育。“為了使大家明瞭我們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當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後果。”兒童通過切身體驗,感到不方便或痛苦之後,他們就會理解這種懲罰是自身原因造成的了。盧梭認為,教育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道德的公民,而不是去關心榮譽和財富。所謂道德公民,就是以道德作為自己的意志,個人並不是一個脫離社會的單個體。“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叫他經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放在眼裡,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裡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岩石上也能夠生活。”

盧梭認為如果兒童自我獨立能力相對較差,家長和老師應重視培育孩子的挫折教育,引導他們吃苦耐勞、遇到挫折不氣餒,認真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熱愛生命、樂觀向上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