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活著讀後感範文1000字精選

演講稿1.87W

《活著》這本書,他的主人公名叫福貴,似乎是那條只有兩三年壽命的老牛,又似乎是那個埋葬了自己妻兒子女,最後孤身一人的老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讀後感範文,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活著讀後感範文1000字精選

活著讀後感

“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隻亂飛的麻雀,遊蕩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喜歡喝農民那種帶有苦味的茶水,他們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樹下,我毫無顧忌地拿起漆滿茶垢的茶碗舀水喝,還把自己的水壺灌滿,與田裡幹活的男人說上幾句廢話,在姑娘因我而起的竊竊私笑中揚長而去。我曾經和一位守著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個下午,這是我有生以來瓜吃得最多的一次……”

“我最喜歡的是傍晚來到時,坐在農民的屋前,看著他們將提上的井水潑在地上,壓住蒸騰的塵土,夕陽的光芒在樹梢上照射下來……”

我本來只想摘錄原文,但是摘來摘去,整本書都畫上了線。因為文字永遠是讀書的第一動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譯本沒有對我沒有吸引力的原因。

再苦再土的生活,加上文字這層濾鏡,竟然可以產生讓人嚮往的力量。

活著,就是這本書最大的力量。

這與我之前所信任的價值觀有相當衝突。人不能為了活著而活著,而應該為夢想,為改變世界,為奔向更高的精神世界和更富有的小康社會而活著。有目標的人生,才足夠豐滿,才不虛度年華。雞湯灌了很多,打嗝都帶著哲理的味道。

但是,餘華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序裡洋洋灑灑幾千字,我只被這一句屏住呼吸。接下來兩個小時內快速通讀全書,想找出那些可笑的論據,來一篇暢快的反駁,人怎麼可以只為了活著而活著。

沒想到,到頭來,兩個小時掃過全文,我又用幾倍時間,一字一字,膜拜著讀完。到最後,雖未青衫盡溼,卻也眼眶溼潤。

——人究竟為什麼而活?

遇見福貴的時候,只有一個人,一頭牛,一片田。牛是老牛,耕田很費力,福貴也不再是年輕的少爺,只唱著舊日的歌謠,哄老牛犁地。“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田地耕得嘩嘩翻動,猶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福貴的人生也如土地一般平常,最轟轟烈烈的算是年輕時是富二代,一手敗光家產後,越混越沒出息。生活是各種味道摻雜在一起的醬湯,到最後發現,甜的滋味只有短暫的幾瞬,下一口,總是濃烈的鹹苦,到最後,醬湯稀釋成水,總以為到頭的日子,又過了一年又一年。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年少時以為及時行樂就是最好的活法。家有良田百畝,僕人環繞。有書讀的日子,不知尊敬師長。而吃喝嫖賭樣樣不落,無師自通,特別是掉入賭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卻不自知。可能輸光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產業是邁入不幸的第一步,其實這裡也不算完全不幸,至少闖下大禍後,讀後感福貴終於認識到自己的荒唐,終於懂得愧疚,也終於能收手不再去賭,甚至想要努力一下改善父母妻兒的生活。可是盡孝的念頭還沒生根發芽,父親就在搬家時猝死村口。就像被收走的家產,一代人,一種富貴生活,永遠離開了福貴。這才是真正不幸的開始,每每是意想不到的親人的離去。

母親身體越發不好,福貴成為家裡唯一的男人,我很欣慰他能否很快適應粗布衣服與破舊茅屋,並且主動低下頭,成為新地主的佃戶,從來沒有幹過農活的少爺,過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有親人,有家在,活著依然是美好而奢侈的事情。福貴應該感恩妻子的不離不棄,不論是懷孕時走十幾里路來青樓勸他回家,還是家道中落後堅持揹著兒子從孃家回來,這個傻姑娘從來沒有埋怨過,彷彿她生來就是福貴的附屬品,總是要承擔福貴釀成的惡果。

到這裡,雖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艱辛,但起碼家人一同勞作,互相扶持,總是溫馨和睦的。

可是苦海從不平靜。小船逃過一波風浪,孤燈在大海里尤為顯眼,只是陰影裡,有另一片望不到邊際的大浪正虎視眈眈。

母親眼睛已經將近看不見,福貴焦急得去城裡買藥,藥沒買到,卻和店小二一遭,被國民黨官兵抓了壯丁,部隊走了三個月,福貴離家三個月。直到越走越遠,遠到他失去了逃的希望。緊接著就是戰爭,沒有一塊完好的土地,只有大片大片傷兵在哀嚎。那時對於所在坑道里的福貴來說,活著,才能吃到大餅;活著,才有機會再見家人。

我甚至以為福貴不可能再回家,就在這場他還沒搞明白的戰役裡,成為炮灰或者白骨。沒有一將功成的傳奇故事,福貴只是歷史中最普通的眾人,卻因為時代,一次又一次面臨人生的臨界點。活過了一段,卻不知道下一段更為折磨。

戰役也是在福貴沒搞明白的情況下就結束了,不用再去等空投的大餅,成為俘虜的福貴不僅有了更香的饅頭,還有了回家的盤纏。邊走邊乞討,跌跌撞撞,在女兒鳳霞已經八歲的時候,終於回到了心心念唸的茅草屋。

“我回家了。”

“這下可要好好活了。”

有家,才有活著的意義。

雖然母親也撒手而去,雖然鳳霞也失去聽力,但至少,還有家。

……

我有點寫不下去了。接下來的冒進時期,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天災人禍,我有點不忍回顧他們是如何活下來的。熬過了饑荒,卻沒熬走政治的左傾,雖然福貴一家基本無事,可目睹了眾多慘劇,饑荒只能摧殘胃,卻擊垮人的意志。活著無望,那便不活了吧。沒人知道這場運動有沒有尾聲,只有活著的人,才能看到。只是,再多勸慰,也喊不回在黑夜裡走向遠方的人。

普通人奮起一搏抵不過歷史的洪荒之力,只是那種無法把握命運的感覺,那種被歷史的洪流衝散只能隨波起起伏伏的感覺,未免太過無奈。但是這本書從來沒有對時代的怨憤。哪一種時代,都可以有福貴這樣的人走出來。重要的是人,是活著。

福貴在如此波浪之後,依舊能在田埂上平靜得講述這個故事,這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被命運擊垮,但是嚥下一口口苦水之後,還能夠帶著家人的溫暖,獨自安然得活著,沒有歇斯底里,沒有哭天喊地,把痛苦都留在身後,把溫暖捧在懷裡,這就是值得敬佩的地方。

讀這本書的過程是殘忍的。

但也不是沒有短暫的快樂。譬如鳳霞嫁得如意郎君,那段日子只佔很短篇章,卻讓我覺得,這是困在冰下的人唯一可以呼吸的縫隙。那種困久了突然而來的氧氣,讓人感覺很奢侈,也愈加貪婪,希望往後的日子都能這麼順風順水。可惜只是下一段苦難的銜接石,在不斷墜落的懸崖裡,一根搖搖欲墜的枝椏而已。

窮,苦,災難,傷痛,生離,死別。阻止活下去的理由,想找一個太容易。可是想要活著的理由,卻那麼難找,到最後,一個人輕微的生命,帶著幾代人沉重的記憶,在田地裡,也可以安然甩著牛鞭,等它在時間裡慢慢流逝。

這本書特別適合在困難中的人閱讀。每一次死去,隨之而來的悲愴,可以讓人異常平靜,從而做決定前,再多想一點點。那種麻木的力量折磨著,也鼓舞著人。作者近乎冷酷,卻又用隨和的筆,讓悲愴一點一點從書本流淌到人心,溫水煮青蛙,渾然不覺。

當然,沒有人會拿這本書作為藉口,只為活著而活著。活著是底線,進而教育,進而個人自尊自立。金字塔需求論從下而上是必要條件,從上而下呢,應當把握底線,畢竟,活著本身就意味著存在的意義。

你看,晨起有朝陽在東,日暮有晚霞在西。春和景明,六月西湖,風清露白,雪擁藍關。即便黑夜,也有熠熠星輝。倘若不在人世間暢快走一遭,豈不糟蹋了春風與月光?

活著讀後感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主人公曾經嫖賭輸光了家產,但是親人並沒有拋棄他,這令他悔悟。這時候他明白只要活著貧窮未必不好,只要有愛,有關懷。然而妻子得病,兒子被害,女兒難產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孫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劇接連發生,最後只留下自己活著,然而經歷了種種的他卻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對自己的過去可以冷靜的回憶與論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裡與老牛為伴,寄託著自己對親人的懷念,與對生活的感激,儘管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慶幸自己曾經有那麼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無遺憾!

作者沒有發洩,沒有控訴或者揭露,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先後離他而去,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當他發現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難與共的春生是他選擇了埋葬仇恨,他們之間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誰亞無法拋棄地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著,只要活著,只為能夠活著。

作者沒有發洩,沒有控訴或者揭露,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們現在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也挫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每當我想當福貴他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就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無法在經歷這些苦難之後得到內心的昇華,然而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著就好,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讀後感

在人間有誰活著不像是一場煉獄。

——題記

沒有人知道自己這一生會經歷什麼,也沒有人知道自己這一生會不會如自己所心儀的那般幸福,而它———《活著》,卻讓我們在別人完整的人生中找到了那份信念。

前些天,我一時興起就翻開了那本黑漆漆封面的書——《活著》。起初還有些沒有頭緒,書中一開始講述的內容看得我暈乎乎的,畢竟,這個寫作的方式與往常有些不大一樣,似乎是倒敘,又似乎只是回憶式的。開始著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多是抱著閒著也沒事幹的態度,只是看完整本書,我便有了大大的改觀。

我記得起初是這樣的,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寫作,更多的是給人一種真實且又感同身受的感覺,一開始便由“我”聽偶然間遇見的那位名為“福貴”的老人敘述故事為起點,文章用貼切的事情以及那些故事將“活著”的意義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整本書中,其實我感慨頗深。看著福貴從家裡放蕩不羈的富二代,到由於賭博輸掉家產一無所有,再到經歷離別與永別後的親人再相聚,再到兒子離世女兒幸福出嫁,再到妻兒子女相繼離開後自己與老牛相依為命的生命歷程,看似三言兩語的概括卻蘊含了太多的意味深長。

看著福貴年輕時的放蕩不羈,我總會想到現在的自己。年輕時的福貴沒能光宗耀祖,染上了賭博,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就連對妻子都談不上有愛,只認為那本該是作為妻子理應盡的本分,到最後賠光了那僅有的“一百畝田地”,成了名副其實的敗家子。而現在的我,亦有年輕時候福貴的影子。

我在本該認真且努力奮鬥與學習的年紀,把大把大把如金錢般的時間花在手機上,沉迷於那種網路與童話般的生活,在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有些極為勤快,在學習,上有著自己的追求與目標;在生活上,懂得多為父母多付出一點。而我呢,看著父母兩鬢漸白的頭髮和那日漸衰老的背影,哪怕知道去心疼,也不曾真真的付出過多少,父母那來之不易的血汗錢在我的眼裡竟是那樣的輕快。那種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模樣,在這書中前後反差竟有些淒涼與可笑。

中年後的福貴,家道中落,沒有了一百畝的家產,沒有了舒適的屋子,沒有了可以揮霍的金錢,一切都得從頭再來。他沒有因此怨天尤人,因為父親讓他挑銅錢還債使他恍然大悟,從頭再來並沒有那麼好運,只是說,多了些人間煙火的味道與常人的幸福。當他褪去光環後,母親與妻子的陪伴其實是他最大的幸福。當我讀到“他的母親生病了,他去城中請郎中,途中因幫助一調皮小孩敲門而被侮辱,最後與那家僕人爭鬥,最後被迫充軍,無法為母親請來醫生,一別竟是好幾年的光景。”內心竟有些難過。

每個人都知道,是父母把我們養大的,談不上報答與否,但至少能做得到“孝”,也知道“你養我長大,我伴你變老”。當自己母親離世,自己竟毫不知情,多年後回來了,竟在妻子口中得知,母親在臨死前還在安慰妻子“相信福貴,他一定不是去賭博了”,說起來,母愛真的很可貴,縱然你有千般不對,她也不曾怨你分毫,哪怕在生命的最後,牽掛的還是她的子女。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親,我和母親感情是極好的,但是生活中難免會有爭吵,有時候我總會和母親發脾氣,卻在離家時特別牽掛母親。我仍記得我剛離開家,在學校住校的時候,那時候剛開始特別的不習慣,在陌生的地方總是有些害怕,而母親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擔心我,一天好幾個電話,我心裡只要不舒服就會打電話和母親傾訴,那時候母親總會擔心得一夜難眠。當她生病了,她從來不會說告訴我什麼,只是會說“我們都很好,你別想太多,認真學習就好。”在母親的眼裡,她的全世界便是我們,是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孩子。

後來啊,福貴回到了家裡,沒見到等候他的母親,但是妻子與兒女都在等候他,他們重聚了,可那個天真愛笑的女兒卻再也聽不見再也不能說話了,他們一家人努力的生活著,可生活沒有一直眷顧他,十三歲的兒子因在獻血丟掉生命,妻子換上軟骨病,重擔壓在自己和女兒鳳霞身上,而一個不過十六七的女孩子卻要幹那麼重的活,看得我有些心疼那個女孩子,在那個家中,鳳霞付出了很多,只是慶幸後來鳳霞遇到了她的良人二喜,才有了些幸福的時光。

再後來,女兒鳳霞因難產去世,妻子也病逝了,就連那個善良的女婿二喜也在工作中丟掉性命,而唯一的孫子苦根到最後也去世了,福貴白髮人送黑髮人,當我看到那一段的描繪“福貴籌錢買了一頭只有三兩年性命的老牛,與之相依為命並取名福貴,整天在田地裡耕種,還在牛的身上叫著自己已逝的妻兒子孫的名字。”看到這兒,我彷彿看到了那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和老牛相伴的淒涼場景……其實正如賀拉斯所言: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無論我們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記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我哭了好幾次,淚水打溼了一大片枕巾。第一個讓我流淚的地方是有慶給他老師輸血時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麼懂事、可愛的小孩,每天上學前、放學後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還那麼孝順好學!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塊長大的。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有慶被活活愁死的悲劇呢?我想可能是這個社會現實造成的吧!作為當時的醫生,能救活縣長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處的,而救不活卻可能招來禍患!而一個平常農家孩子的命能值幾個錢?臭死了大不了賠幾個錢!在他們看來有慶的命就像一隻羊、一頭豬,用得上已經很好了!這不僅有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的一篇報道。同坐一輛車的農民和工程師一塊出車禍死亡,工程時被補償了幾十萬,而農民卻只有5000!難道工程師的命是命,農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嗎?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為什麼要分等級?為什麼法律上寫著平等公平,而一邊又做出違背自己諾言的事?我並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許多方面我們的確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

綜觀全文,當富貴的父母、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相繼一個個去世時,他還活著!但它的活著比死更難,活著在那時需要膽量和勇氣!因為只要你活著就要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忍受貧困生活與精神的折磨!面對貧困的生活與親人去世的事實,我敢說有90%的人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會像縣長春生一樣選擇死亡。其實她那點打擊相比富貴又算得了什麼?而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挫折如工作不順利、大學聯考落榜、愛人趨勢等而選擇死亡的有多少人!他們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氣、才是勝利!他們的命不只屬於他們自己,還有父母等等!他們在這個世上還有未盡完的責任與義務!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愛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

所以或者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富貴一樣,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強的---------活著!

活著讀後感

這個冬季我擁有了一本好書,書不厚,但暖人心。初入眼簾時,鮮豔的紅色讓我入了迷。封面很簡單,大紅的底色只襯著兩個大字活著,在微弱的紫光下,書後似乎隱藏著什麼,顯得異常神祕。

伴著好奇心,我翻開了第一頁

書以美國民歌《老黑奴》起源,因為這首歌,作者被深深打動,於是寫下了這篇小說《活著》。作者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親眼目睹了人們在這個紛紜擾擾的叫做活著的故事裡死去。

大致閱讀這篇小說時,書中主要講“我”在一個鄉下聽一位老人福貴講述他自己的故事。福貴原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由於好賭而輸盡家財,變成一個窮人,他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他的親人相繼死去,最後只剩他和他的一頭老牛活到現在。

此時,我感到我的心已經非常沉重了。先是為福貴的敗家而感到氣憤,再後來又為了福貴悲慘的命運感到悲哀。整個故事氛圍都比較陰沉沉,但是,無論福貴的命運有多麼悲慘不堪,即使到了趨於死亡的邊緣,他都活了下來,在悲傷的情節之間,福貴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述說苦難時,眼睛裡流露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也正是從這裡,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觸動了。

說到福貴,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在他年輕的時候如此放蕩不羈,後來雖然變老實了,但是並不懂得教育孩子。不過仔細想想他還是有著其餘人不曾擁有的品質。福貴受到的打擊和痛苦是常人所沒有的,可他還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活著,堅強的活著,不像春生因為受挫折而自殺,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讚揚的。

在現實生活中,像福貴那樣抹著濃厚的悲慘色調的人很少,但是我們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崎嶇坎坷,在挫折面前,或氣餒投降,亦或昂首挺胸繼續前行,我相信只要活著,生活中的大小細節和感受都會被我們遺忘,被時間所遺忘。

活著就好!我高聲讚揚那句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或許像福貴那樣活著,或許像老牛那樣活著

合上書本,鮮豔的紅再次入我眼裡,更扎我心裡。我知道時光如黑夜一樣正在轉瞬即逝,死亡也終會如黑夜從天而降。不痛,不悲,不喜彷彿是一片青葉在風中搖曳,寧靜就在遙遠的身旁波動。

相關文章:

1.《活著》讀後感3000字

2.關於《活著》讀後感5篇

3.關於《活著》讀後感500字5篇

4.《活著》讀後感500字5篇

5.餘華《活著》讀後感5篇

6.關於《活著》讀後感500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