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有關《西安事變》的觀後感範文通用

觀後感2.98W

在電影《西安事變》中,真實講述了西安事變的歷史,深刻展示了兩位將領的愛國熱忱。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有關《西安事變》的觀後感範文通用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有關《西安事變》的觀後感範文通用

 

有關《西安事變》的觀後感範文1

西安事變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其和平解決,成為中國由內戰轉向準備抗戰的時局轉換的樞紐。而貫穿西安事變的主線之一便非張學良莫屬,其間每個舉措,無不折射出當時張學良渴求全國一致對外抗日的心路歷程。我試圖梳理西安事變發生前後張學良對日、對蔣、對共的一系列舉動,以及影響他決策的各種因素,來探索這位可以說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人物的思想實質。

在1928年前,張學良和蔣介石還處於敵對狀態:蔣介石是國民黨新軍閥的代表,在英美帝國主義和江浙財團支援下,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張學良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當時奉系軍閥的勢力範圍一度擴充套件到江浙一帶。父親張作霖、兒子張間琪的相繼遇害,使張學良對日本深惡痛疾,再加上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極欲在東北擴張自己的權益,甚至要把滿蒙從中國分離成為像朝鮮一樣的附屬國。

揹負著家仇國難的張學良十分清楚,只有聯合南京國民政府,舉國同心,才有可能擊敗瘋狂而野心勃勃的日軍。在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正式宣佈易幟,在東北各地降下了五色旗,掛上了象徵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張和他的東北軍歸服於南京國民政府,使中國南北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無可否認的是,由於過於服從於蔣介石的不準抵抗命令,當日軍肆無忌憚地在東北挑釁滋事時,身為東北關鍵人物的張學良始終吩咐下屬:日軍挑釁,我們守土有責,理應抵抗;不過僅靠我們的力量難以應付。張當時抱的心態大概是無條件聽從蔣的指令,同時不想兵災禍及全國。

然而,我們不禁發問,一時對日的委曲求全能夠換來全國安寧和穩定的嗎?如果一直對日軍忍讓,他們的野心定然是一步一步地吞沒整個中國。所以說,那時候還不如倒戈反擊,鎮壓日軍囂張的氣焰,畢竟,與其眼睜睜地看著東北的軍民因為日軍的蹂躪而流亡,還不如抗日戰死疆場,也死得其所。

在扣押蔣介石後,張、楊迅速通電全國,解釋發動西安事變的原委,提出八項救國主張,並一再申明立場:“我們這次舉動,完全是為民請命,絕非製造內亂”,“兵諫的目的是逼蔣抗日”,然而,由於事變發生後西安城內的通訊被當局迅速切斷,使得張、楊釋出的重要公文不能及時公之於眾、採信於民。

國內外質疑並譴責張、楊行徑的新聞和組派層出不窮,揚言犯上作亂,妄動干戈,釀造內戰,要求立即恢復介公自由。在諸如南京方面的討伐旗鼓、擔心內戰爆發、輿論紛紛、西安內部意見不一等眾多環境下,經過宋氏兄妹的調解,張學良也力主儘快釋放蔣介石,並親自送蔣回京,鞏固西安事變的成果,儘管當時楊虎城及其他很多將士極力要求有條件地釋蔣。

東北易幟的出發點,應該就是張學良心裡清楚對外單靠奉軍力量無法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對內也沒有實力與號稱擁兵百萬的南京對抗,在權衡利弊,極力主張國家統一的情形下,決定將東北置於南京國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之下。

如出一轍的是日軍侵犯東北時張遵循蔣的“不抵抗”政策,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蔣和張擔心抵禦強大的日軍只會招來更大的全國範圍內的災禍,同時希冀依靠國際力量來制約日軍。然而,出乎張意料的是,一時的妥協與忍讓只會使日軍展開更加瘋狂的掃蕩。

在旅歐期間,張學良到過英國德國、瑞士丹麥等國考察,並認為擺在中國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法西斯道路,一條是共產主義道路。當時的張更傾於法西斯主義,要求其下屬和部隊絕對服從蔣介石的領導。然而,歷史總是善於從波瀾不驚的事件中製造一些波折和衝突,也只有在這些磕磕碰碰中我們才能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行為和觀念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在與共軍作戰的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經歷中,張的東北軍傷亡慘重,張才醒悟“攘外安內”是既不切實也不可行的政策,絕對服從領導亦是荒謬的。也正是從那時候起,可以說,張學良的觀念才開始悄然轉向共產主義。

按照預想,在張扣押蔣之後,理應得到國內外各界的支援和同情。無奈在西安事變訊息一出時,國內大部分媒體紛紛掀起擁蔣護蔣浪潮,譴責張、楊的電報俯拾即是。

當我們再放眼看看國外的輿論時,會發現另一番紛亂的景象。日本的打算是挑起中國全面內戰,坐收漁翁之利,他們既顧慮中國民眾的抗日情緒,不願使之迅速激化,又期望親日派上臺,以期更便利地遂行其變中國為殖民地的野心和企圖。英美的建議是“和解保蔣”,英國支援蔣介石政權是為了維持東南亞殖民地的穩定,而美國支援將是為了維持太平洋的均勢,以期維護在華利益。

蘇聯也是主張“和解放蔣”,一方面,蘇聯被日本列為“北進目標”,擔心事變成為對日開戰的藉口;另一方面,蘇聯德、意法西斯的威脅,所以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譴責西安事變。鑑於國內外輿論的壓力這其中原因之一,張只得選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平放蔣,當然,這也並不違揹他的初衷,畢竟,他兵諫的目的是讓蔣轉變觀念一致抗日,其餘並無所求。

總體說來,不論外界其它評價如何,我唯以為在張學良身上始終保有的是一種捨身追求一致共禦外侮的高尚的愛國情懷。

東北易幟所折射的便是他統一國家共同抵禦日軍的深思熟慮。三位一體和兵諫背後體現的則是國民黨與共產黨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的殷切希望,而不再是國人的自相消耗。和平釋蔣前張考慮的不僅是國內外要求保蔣釋蔣的輿論,更有“主戰派”大舉進攻的揚言以及西安內部在“釋蔣”問題上的嚴重分歧,我們試想,如果張學良一直以蔣作為籌碼“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主戰派”必然浩浩蕩蕩地率軍兵臨西安城,一場國民軍與東北軍的內戰在所難免,國家極易陷入一片混亂。

另外,如果不早日釋蔣,在西安方面,不少東北將士早已厭倦了蔣的“攘外安內”政策,報國殺敵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那麼,他們很可能會趁此機會將蔣消滅以解心頭之恨,也會造成內戰。也許當初張學良考慮得並沒有我所說的這麼仔細,但是我們理應承認張最終還是合理地解決了自己帶來的西安事變,儘管對於西安事變他是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態度。

有關《西安事變》的觀後感範文2

近來無事,我就觀看了《西安事變》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深有感觸。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當時任職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當時任職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發動的直接軍事監禁事件,扣留了當時任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中正(即蔣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導致了第二次國共合作而和平解決。若沒有這次事變,國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後多少年。若沒有這次事變,還會發生什麼……

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1935年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被毛澤東命名為兩萬五千里長徵的轉移,抵達陝北革命根據地保安縣吳起鎮會師。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舉行了大規模的大學生示威遊行,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獲得全國民眾積極響應,全國人民抗日熱情高漲,給實行“攘外必先安內”,“不抵抗政策”的國民政府巨大壓力。

在《西安事變》中,張學良看到周恩來率領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達到西安後,聯想到國民黨中那些所謂哥們的表現,說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共產黨最仗義!而重新拍制的《西安事變》也以雄辯的事實說明,在國民黨內部,最講民族大義的張學良也是最講哥們情誼的人。張將軍為了抗戰,扣壓了他的“大哥”蔣委員長,應該說是一種為民族大義犧牲哥們情誼的表現,不過從以後的整個歷史發展的程序看,他的這一壯舉也是最夠哥們的,由此成就了蔣委員長的歷史地位。試想,如果不是在張學良、楊虎城的兵諫促進下,經過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和談,蔣介石改變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他怎麼能成為抗戰的總司令,又怎麼能在中國抗戰史上留下一定地位呢?直到今天,陳水扁將蔣介石的靈堂拆除,人們還能對他表示同情,也正是由於他在抗戰中有一些名副其實的表現。如果當年他沒有轉過來抗戰,繼續打內戰,他就會像汪精衛那樣成為“不齒於中國人的狗屎堆”。

以“大歷史”觀來看在“西安事變”歷史舞臺上表演的各方,其“歷史邏輯”也清晰可見:蔣介石有著使中國真正統一的“雄偉抱負”,其在日強中弱的現實下是否真有“攘外”的決心暫且不說,但先“安內”以解除後顧之憂的策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點兒審時度勢的眼光;中共高舉“抗日”大旗自然是出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首先還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過其巧妙地將生存需要附著在了“國家大義”的口號之中;張學良,有“大少爺”的狂傲自大脾氣,懷著殺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和想開創自己的“新局面”的衝動自然強烈,蔣介石想單純以“親如父子”的感情駕馭他顯然是過於自信了。由此可以說,當年國、共、張三方在“西安事變”舞臺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這“合理性”既包括他們從各自思想理念出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包含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歷史”操縱的結果。

影片中的國民黨政府的晚宴更是層出不窮,沒有為國民做過什麼實事。此時以毛澤東、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卻艱苦的為人民的美好未來奮鬥,為將日本帝國主義軍隊趕出中國而做了不懈的努力,可是面對軍事力量強大的法西斯日本,中國共產黨的軍力也是不能抵的,此時只有聯合國民黨,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能將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可是要想蔣介石放棄原有的錯誤思想是何等的難!國民黨頑固派的不抵抗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他們的心裡只有爭權奪位,人民的死活和安慰不是國民黨反動派所思考的。這時,偉大的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發動起撼動歷史的“西安事變”,將反動派蔣介石軟禁起來,使他放棄自己原有的錯誤主張。二位將軍冒著生命危險,他們深知,倘若再不抵抗日本鬼子,東北三省的死亡慘劇將在全國上演,張學良將軍再也不願意被老家人成為“不抵抗將軍”,發動事變終於成功將蔣介石軟禁,用真誠幾經周折沒有感動蔣介石,不得不邀請中國共產黨代表來做蔣介石的工作,在周恩來總理和所有堅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人一道努力下,蔣介石終於口頭答應:放棄原有的不抵抗政策,聯合共產黨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鬼子趕出中國。然後,張學良將軍冒著大無畏精神將蔣介石送回南京。整個影片讓我感動最深的是張學良將軍的一句話:我們的槍不是打中國人自己的,更不是打大學生的,我們是打日本人的!英雄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不用經歷戰火,當然也沒有機會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但是我們能夠在學習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做出貢獻。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為共和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有關《西安事變》的觀後感範文3

看完央視播出的《西安事變》,感觸頗深,不禁為張楊兩位將軍的浩然正氣和英雄氣概所折服。

發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變改變了中國歷史,停止了長達十年的內戰,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出於民族大義,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正確主張,卻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在形勢危急、別無他法的情景下於1936年12月12日毅然發動了兵諫,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

事變發生後舉世震驚,全國一片口誅筆伐之聲,南京國民政府受親日派控制準備進攻西安,各地軍閥也是蠢蠢欲動,而國際上更是一致反對強烈譴責,甚至連蘇聯也出於自身利益研究背信棄義,僅有中共為了維護團結顧全大局,主張經過談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應對國內外的巨大壓力和嚴峻的軍事形勢,張楊二位將軍審時度勢,提出了八項主張,並進取與中共方面聯絡,力求經過和平手段化解危機。最終經過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構成,使中華民族擺脫了亡國滅種的危難,開創了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遺憾的是,張楊二人一被終身軟禁,一被殘酷殺害,沒能實現征戰沙場、收復失地的心願。兩位將軍在危難關頭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必將名垂千古、萬世流芳,為後人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