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看紅色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範文3篇

觀後感1.01W
西安事變又叫“雙十二事變”,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停止了長達十年的內戰,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看紅色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範文3篇,一起來看看吧。
看紅色電影《西安事變》觀後感範文3篇

西安事變觀後感1

西安事變的歷史地位不用說了,它為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在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民抗戰熱潮。筆者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張學良當時不送蔣介石回南京,會是怎麼樣呢”?我估計情況要比實際發生的事情好得多,張學良可以帶領著東北軍到綏遠抗日,即使戰死,部隊被日軍打散消滅,起碼比他被蔣介石軟禁了幾十年的結局要好。楊虎城以後的境況也比被關監獄,最後被殺害的悲慘遭遇強百倍。張學良一離開,東北軍群龍無首,孫銘九他們又殺了王以哲,造成東北軍內部混亂,周恩來只好把孫銘九暫時安排到延安躲藏,共產黨為了避嫌也不願留他們,孫銘九隻好離開,最後為了生計當了漢奸,解放後受到審查,這是人們怎麼也不願看到的,張學良送蔣回南京,絕對是缺乏政治頭腦的表現。周恩來當時勸他,說:不要一失足鑄成千古恨。政治是無情的。蔣介石是一個最不講人格的人,是一個睚此必報的人,他當時即shi要報在西安受辱的一箭之仇,但張學良不去南京,他也沒辦法。張學良後來的結局要好得多。

張學良1990年解禁後,她去美國探親,鄧小平,鄧穎超,十分希望他回大陸定居,並派他的老部下呂正操前去接他,葉落歸根嘛。回來後大陸也會給他一個很高的評價。可他就是沒回來,造成終身遺憾。據說是李登輝不讓他回,在美國還由得了他?對他守信,值得嗎?毛主席說葉劍英“呂端大事不糊塗”,我看張學良是遇到大事就糊塗。

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就是因為歷史上有那麼多的悲歡離合,那麼多的不如意,才讓後人為之扼腕嘆息,要是什麼都功德圓滿了,也沒有啥意思了,不是嗎?

        西安事變觀後感2

今天,我看了媽媽推薦的一部電影《西安事變》。看完後,我被張學良和楊虎城兩個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

西安事變是講述了張學良將軍在勸說司令無效的情況下,毅然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劫持了蔣司令,逼他抗日,並且最後在蔣司令同意抗日的情況下送他回南京,對此很多人不理解。對於這個問題他是這樣解釋的:“我本來就沒給他面子,我和他一起回南京就是要給他面子,使他沒有反悔的理由。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世上能有多少人能像張將軍一樣深明大義,為了祖國,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文諫不行的情況下直接用兵諫他的'上司,讓他不得不抗日。因為他意識到了他的敵人是日軍。所以他一直保持密切聯絡,並且不顧蔣司令的勸阻堅持抗日,總結起來,張學良少帥的特點就是敢作敢當,深明大義。他在民族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選擇了民族利益。

以上是對張學良的認識,下面,我再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發。

我的啟發是明白了即使在很嚴峻的情況下也要堅持正確的做法,並且要果斷,不要猶猶豫豫的。

總之,我看了這部電影,真是受益匪淺。

西安事變觀後感3

西安事變的硝煙早已散盡,這段歷史離我們也越來越遠。但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巨大,我們不能忘記。若沒有這次事變,國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後多少年。若沒有這次事變,還會發生什麼……

《西安事變》。總的來說,該劇依然秉承幾十年來大陸主流觀念對“西安事變”的評價,即認為該事件促成了國共合作全國抗日,“豐功偉績,永載史冊。”不過,該劇不像以前的一些有關影視劇那樣把蔣介石醜化成不堪入目的“賣國賊”,也不再把“西安事變”完全歸結為張學良受共產黨“抗日主張”的“感召”,這使它減少了一些與歷史真相的隔膜。但另一方面,該劇仍然有意無意地隱去了一些至關重要的歷史事實,比如共產國際在中共從“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轉變中的關鍵作用,張學良、楊虎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決策最初是出自於一些長期隱藏在其軍隊中的中共黨員和一些被稱為“託派”的中共“左派反對派”,等等。因此,作為一部“歷史劇”,它帶給觀眾的“歷史認識”仍然不免膚淺和偏頗。

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華北相繼淪陷,紅軍三大主力長征後勝利會師。當時的形勢是國難當頭,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蔣介石倒行逆施,頑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不變,仍然調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東北軍、西北軍繼續“進剿”陝北延安的紅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北軍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漸渺茫,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逼蔣抗日的兵諫“西安事變”。

以“大歷史”觀來看在“西安事變”歷史舞臺上表演的各方,其“歷史邏輯”也清晰可見:蔣介石有著使中國真正統一的“雄偉抱負”,其在日強中弱的現實下是否真有“攘外”的決心暫且不說,但先“安內”以解除後顧之憂的策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點兒審時度勢的眼光;中共高舉“抗日”大旗自然是出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首先還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過其巧妙地將生存需要附著在了“國家大義”的口號之中;張學良,有“大少爺”的狂傲自大脾氣,懷著殺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和想開創自己的“新局面”的衝動自然強烈,蔣介石想單純以“親如父子”的感情駕馭他顯然是過於自信了。由此可以說,當年國、共、張三方在“西安事變”舞臺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這“合理性”既包括他們從各自思想理念出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包含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歷史”操縱的結果。

在劇中,胡軍扮演的張學良英氣、帥氣、剛毅、果斷、霸氣,些許匪氣,豪爽偉岸,盡顯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又不失兒女情長,想象當年的張學良似乎就應當是這樣。楊虎城老謀深算,沉穩睿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蔣介石兩面三刀、陰險狡詐。宋子文眼界開闊與大氣沉穩,宋美玲外交風範與個人魅力,趙四小姐純情溫柔與堅貞不渝,陳誠聰明俊拔與唯命是從,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來:“政治是無情的。”的確,張學良、蔣介石金蘭之交,座上賓、階下囚轉瞬間,令人嘆息和扼腕。張學良和楊虎城當時的悲壯和後來的命運又使人傷感,但我總以為,我們通過對“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客觀研究,以史鑑今,從而對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發展方向有所思索,這卻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