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6篇

觀後感3.19W

每次我們欣賞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觸,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相信大家在觀看完一部精彩的影片後,一定都有寫觀後感的好習慣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在故宮的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6篇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篇1

大電影是從門開始的,一道又一道的門和鎖,就好像一個又一個迷局,而推開的一剎那,就像名偵探柯南謎底揭曉一樣,讓我們看到了故宮莊重威嚴絢爛背後的另一面。

除了旅遊工作人員,我從沒想過故宮裡還有一群按時上下班的手工藝者。因為從未見過他們,就認為他們是不存在的,儘管不時的會看到經他們修復的文物,卻也從未想過跟他們有什麼關係,還以為那些歷經千百年風霜的青銅書畫原本就是那樣完好的存在著,這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種怠慢。從這一點來看,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讓像我一樣,不知道,不瞭解這個群體的人對這些匠人有了新的認識。

修文物光是有一雙巧手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秉持一份熱愛,心存一種精神,站定一個境界,耐得住喧囂,禁得起誘惑,忍得了寂寞。

修文物需要一種熱愛。老一輩工作者們一些都是子承父業,當年誘惑少、思想也比較單純,所以一干也就一輩子了。但到了年青一代,清華的、中央戲劇學院的各種高材生,面對人生的選擇,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能堅持留在故宮的,相信已經處於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層次了。為了修好古琴,從頭開始學彈古琴,學修古琴,這也真的需要一種勇氣和堅持了。這份熱愛也許並不見得從一開始就有,而是在工作過程中慢慢積累沉澱出的一份責任感。在故宮修文物的過程中,每個人所承載的已經遠遠超出了養家餬口的小我,而是探尋歷史傳承文化的一種職責使命。

修文物是需要一種精神。如果只是為了修好文物,那就好像修鞋修電器一樣,能正常使用就好。但修文物還要修心,修精神。一方面是要修出文物本身的精神,做舊如舊,這是一份傳承。這需要對歷史有一種敬畏,對文物有極大的尊重,要遵從制物者最初的心念,把文物最初的樣子不多不少地呈現出來。另一方面,修理者要修出自己的精神,退居幕後,這是一種犧牲。誰都希望功成名就,流芳千古,但修文物註定不是這條路。修理者必須要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默默地堅守一輩子。我們自來只知道清明上河圖,知道張擇端,又有幾個人知道為這幅圖盡心盡力臨摹十年的故宮人?

修文物要有一種境界。屈峰是我在電影中很喜歡的故宮人,他說,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始終是從人的角度,這就是人和事物的關係。中國古代人講究的是格物,什麼是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身。以人來感悟物,又以物來推導人。故宮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入進去,物就承載了人的意識,承載了人的審美,承載了人的認識。這就是故宮人的境界,不只是修文物,我覺得他更是理解了文物,讀懂了文物。他雖然手上在雕刻木器,但我覺得他心中有天地。還有故宮人說,做古琴需要心平氣和,誰做的東西就知道這個人是什麼狀態,跟畫如其人是一個道理。是啊,東西修理的好與不好,雖然當時可能看不出來,但自有後來人來評判。

?我在故宮修文物》從開門而始,以鎖門為終。我們在紀錄片中所看到的故宮就只有眼前這一點點,這幾扇門,而故宮的門又何止這幾扇?

我們誰都不是故宮的永久主人,從皇帝的故宮,到平民的故宮;從一個人的故宮,到13億人的故宮,正是一代代故宮人的守望與傳承,才能讓故宮600年依舊綻放光彩。而作為觀賞者的我們,儘管無法修復,至少不去破壞,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一睹故宮千百年。

從來,故宮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文物古蹟,更是中華民族深沉的過往。歷史雖然漸行漸遠,但故宮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通過走進故宮而走近歷史,以史鑑今,以史鑑己。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篇2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路,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著清風,看著樓下疾步的人群,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著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為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為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眾耳朵裡時,李健又重新為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身為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專案,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專案做成了。

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著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著“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才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篇3

蕭寒主編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為讀者分享了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人生履歷。他們在日復一日看似平淡的日子裡,用自己的生命延續著文物的生命。讀過此書,自己的心也靜了下來。

修復大師分別從事鐘錶、銅器、摹畫、裱畫、木器、漆器等6個不同類別的工作,讀來感受到的是他們共同的氣質。

沉靜似水。

心是沉靜的。修文物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要守住寂寞。裱畫組的頭3個月練刮紙;篆刻組的寫一年篆字後才能動刀。無論哪個類別,來到這裡的人都要先磨性子、靜下心來,這裡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

生命是沉靜的。這邊就像一片淨土,狀態很純粹,沒有人去強調名利,大家更尊重的還是專業上的含金量。“擇一事、終一生”,不浮躁,不功利,超然物外,餘事皆是打擾。陶行知先生講,“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馮忠蓮跨越十八年完成《清明上河圖》的臨摹,技術與生命的巔峰都用來臨摹一幅畫,從數量上看少得可憐,但她藝術生命的質量輝煌得驚人。

心存敬畏。

敬畏,是因為珍惜文物一代代傳下來不容易,懂得它們的價值,視它們為生命,也明白自己修復的責任有多重。

職業的敬畏與謙恭滲透了他們,變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對待工作極端認真,如履薄冰。“不能修的我不接”,“不遇良工寧存故物”。

講究傳承。

文物修復技藝是師父帶徒弟,一代又一代傳承。傳承製對傳統技藝的保護是有優勢的,傳統技藝裡好多東西是難以描述的、只可意會的。每位師父只教一到兩名徒弟,徒弟跟師父長期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慢慢地悟,漸入佳境。這種關係是維繫一生的,即使師徒這個形式化的東西不存在了,師父也會時刻關心、毫無保留地持續分享經驗。徒弟也尊重師父,青銅修復專家王有亮52歲了,依然經常提起他的師父,自己手藝的源頭。這種“重教”與“尊師”,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傳承。

嚮往那種純淨……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篇4

整部紀錄片通過不停地轉換不同組別的修復歷程來完成對修復專家們深刻的記錄,讓一個完整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團隊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沒有任何過多渲染的平鋪直敘卻似乎與這個時代之下所倡導的風格格格不入,太過平實的記錄手法甚至讓我們不禁懷疑紀錄者的真誠,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似乎並不盡然。紀錄者似乎想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領悟到本片的核心精神——他們是被這個時代遺忘的一群人,片中連他們自己也在說每次從故宮出來都像從古代到現代的穿越,然而這種與現實之間的疏離感卻似乎永遠不會停息,就好似鐘錶修復師王津所說的一樣,這種修復反反覆覆好似永遠沒有盡頭,他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和對文物的高度專注。可讓我們跳出來反觀這個時代,這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所缺失的精神嗎?

各行各業中讓人目不暇接的新舊更替不禁讓世人感嘆:這個時代再無大師。被金錢慾望魅惑的徹頭徹尾的人們又有誰能擁有這樣一份精細的匠心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工作呢?本片似乎藉此向世人們呼籲一種早已被我們遺忘可是卻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大國必須具備的核心——匠人精神。

他們是這個國家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可他們卻視自己為普通人。在觀看完全片的講述後,最讓我感到暖心的卻又詫異的便是全片的敘述視角。在偌大的歷史文物面前,記錄者依然秉持著人文。人文,以“人”為主的敘述方式為全片的精神核心增色不少,在記錄者的視角下,修復現場是那麼的輕描淡寫和日常化,讓你彷彿覺得那些文物身上厚重的歷史都以生活的節奏融合進這些修復者的生命之中了。

最有意思也是最能體現人物的人文情懷的一處是修復專家們在早晨進院時都要喊幾聲,原以為是怕鬼的他們實際上是想保護那些黃鼠狼和其他小動物們,生活真實的質感再一次撲面而來。這一群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平實與自然,因為故宮用電的嚴苛把控,其中一名修復專家王五勝說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去開水房提好一天需要的水,而他手裡的開水壺卻正是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用的老式桶壺,這一幕十分有年代感卻也與我們當今社會中人們什麼都要新的,數碼產品飛速的更新換代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這份樸實沉毅的精神讓他們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半生都不曾言棄。

當你走過往昔嬪妃們走過的冷宮;當你坐在乾隆生母諾大的儲物櫃前端詳時;當你踩著故宮門前坑窪的麻石地時,那種生命本身和歷史交織的厚重感重疊在一起時,生命的鮮活與靈動在那一瞬間得以釋放,令人回味無窮。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篇5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曆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牆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緻。我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後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牆出現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牆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裡有點發毛。

我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裡騎馬掛花去遊北京長安大街。

最後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裡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你們知道整個皇宮有多少間房子嗎?然我來告訴你們吧整個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為什麼會出現半間房子呢?天上一萬間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如果每天住一間,住到25歲才能住完。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遊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啊!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我在故宮的觀後感篇6

20xx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裡的故事,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群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絡起來。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著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著。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絡,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開創了lee guitars品牌。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著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標籤:觀後感 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