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精選我不是藥神影片觀後感三篇

觀後感1.03W

我們在寫我不是藥神觀後感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敘述影片的內容,要具體描述出自己的感受,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精選我不是藥神影片觀後感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精選我不是藥神影片觀後感三篇

精選我不是藥神影片觀後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我不是藥神》。

這一篇電影的主要內容是:一名叫程勇的男子是開神油店的,有一天來了一個客人,要求他去印度,抗白血病的盜版藥,他起初不同意,可是聽那人說藥效完全一樣,又想起了了自己得了白血病的爸爸,才決定去試一下。

後來,他想做中國代理,那個老闆說他一個月能賣完一百瓶藥就讓他做中國代理,他很快就賣完了,後來源源不斷的有藥。他又找了幾個幫手。可是警察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就開始查詢他們。他又發現了另一個賣假藥的,那個人逼他把代理權給他。程勇迫不得已只好把代理權讓給那個人。後來他的幫手都沒有藥吃了只好又去買,結果店主不賣了,他只好買進兩千一瓶的藥,可是他還是賣五百元一瓶給病友。警察知道了這個事情的真相,連警察都被感覺不想去抓這麼一個好人,迫於執法人員的法大於情,不是放過一個犯了法的人。後來警察找到了他,在法庭上,程勇不想為自己做過多的辯護,接著被判了五年有期徒刑,因為他的表現良好提前兩年釋放,最後正版藥進了醫保,他也不碰假藥了。

看完這篇電影,我深深地被感動到了,特別是,程勇被送上囚車千萬名病友為他送行時的那一幕,真的非常的感人。

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去看一下這部電影。

精選我不是藥神影片觀後感2

許多的事只有經歷過才能理解。

看過《我不是藥神》之後感覺很沉重,我為徐崢扮演的男主角點贊,同時又與數以萬計的白血病人感同深受。電影雖是取材於現實,可是如男主人公一般由賣藥盈利之後被病者的病痛所撼動以致貼著本錢也要賣便宜有效的藥給病者的善舉,這個世上又有多少呢。電影終歸是電影,只講述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現實,但真實的是高昂的腫瘤藥國家還是未能現實地定價,納入醫保的抗腫瘤藥有幾種呢,大多時候病者都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能支付昂貴的藥費。

母親患結腸癌,根據醫生的建議需服用靶向藥治療,但幾個療程下來藥費高至三十多萬元,這個數字對於工薪階層來說無疑是艱難的。我們來計算下,一個上班族滿打滿算每月五千元的工資,開支生活費之後,要支付孩子的教育費,可能還要支付房貸,結餘下來不過每月千多塊錢左右,遇上甩手的可能還會超支挪用下月的工資。那麼每年餘一萬元,要三十年才能有三十萬元,這個數字不小。母親精打細算生活,手裡存款有十來萬,但距三十多萬還是有些遙遠,我們幾兄妹手裡餘款湊起來也只十來萬,然後如果幾個療程之後還需服藥,那麼又要湊齊幾十萬。用錢買命本來是不能計算劃不划算的,只是這個錢能買多久的命,誰也說不準。情況我們一一向母親說明,萬一到後面沒錢,就賣房子。母親永遠都顧著我們,她堅決拒絕這個方案,這麼多錢用了也許還不一定能保住命,在醫生的建議下,母親吃了另外一種比前者稍便宜些的靶向藥,兩個月的藥量是三萬塊錢左右,這個是我們的經濟條件所接受的。結果,母親只吃了半年藥,便宣告不治,離我們而去。對於病人來說,能治病的藥是多麼的寶貴,至今能想起母親看到藥那種欣喜而渴求的眼神。不知道用前者那種三十多萬的藥是不是能保留母親的性命,有時候想想母親的苦心,不想讓子女為難,而子女卻沒有真正地盡到該盡的義務,沒有用好藥治療母親,內疚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想起總是鬱悶憂傷。朋友也是醫生,相當理解我的這份情結,她說即使用了那幾十萬的藥,你母親最多延遲一年半載的生命,生活質量極差,這樣活著也是很痛苦的。話雖這麼說,用三十幾萬買一年的性命太過昂貴 ,但如果這昂貴 的藥真能如影片中結局所述國家將在2018年將之納入醫保,那麼幾十萬的藥平民百姓也是可以吃得起的,母親至少還可以多陪伴我們一年半載呀。

非典過後,國家重視了全民的健康,醫藥衛生體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農合本著讓廣大農民都能看得病的原則對患者的醫藥費進行一定比例的補償,基本藥物制度的出臺本義是讓全國人民享受到低價藥、實惠藥,可是事實卻偏離了這份初衷。新農合的政策在鄉衛生院看病報銷比例高,到了省市比例會降低幾十個百分點。那麼,到省市去看病的也應該都是大病了,我就想問一問,新農合的這個報銷比例對重病患者有多大作用,農村裡因大病致貧的家庭那麼多,新農合的政策下來是不是真的解決了因病致貧的問題。鄉衛生院能看的是常見病多發病,那麼我又想問,患個感冒肺炎的老百姓看得起,花的錢最多也不過幾千塊,又何需百分多九十或是百分之百地報銷呢?所以,這個新農合的補償政策從根本上來說解決不了人們看病難的問題。基本藥物制度更是匪夷所思地出臺了一系列的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用的僅僅是最基本的藥物,以前能買到的常用藥不是不中標就是不允許採購,老百姓呼聲一遍。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更改不好的舊制度與措施,以新的科學的先進生產力來替換它。那麼,如果真要讓全民能看得起病、杜絕因病致貧,首先我們補償的方式與比例得與之前的進行倒三角式的倒置。人民群眾能看得起的病只要報銷少部分就行了,而真的患到重病,危及到一個家庭的命運之時,應當得到國家的關注與支援,至少可以提供百分之八十的報銷,而那些所謂的治癌特效藥就應全部納入醫保,在醫保範圍內享受百分之八十的報銷,我想這也是所有重症患病家庭的心聲。

許多高層的設計者,未必能真正瞭解社會最底層的疾苦。他們吃得起最好的藥,享受得起最好的醫療。

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任何政策出臺必然有利有弊,每一個弊端的發現必然是一個創新的好的開始。看過《我不是藥神後》深信,該片能順利地公演,並如此賣座,想必國家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日驅瞭解,下一步的改革一定會是利民惠民的。

精選我不是藥神影片觀後感3

法與情,理性與感性,主觀與客觀,天生是一對矛盾,相互對立,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得以轉化和相互作用。

情,是人類作為動物所有的天然產物。在母系社會,因為血緣,母親與子女必然成為一個親密的小團體。因為這份血濃於水的感情,在生存問題上考慮的不再僅僅是個人。由此沿襲,因情感聯絡在一起的部落、社群、集體不在少數。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維持不斷擴大的集體,需要用理性的規則加以維護。這裡,就開始了法與情的相愛相殺。

不可否認,毫無人情的法在治理中的作用。但是,我們先要明確法產生的邏輯起點。當感性無法解決集體中的衝突時,就需要具有統一標準的規則介入,化解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人情所產生的衝突。因此,法在情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產生。

這裡,就有一個疑問,法能否完全替代情來解決集體生活中出現的一切問題?我想,是不能的。至少,人無法成為完全沒有感情的動物。失去主觀意識,僅憑強大的理性來生活、生產,那就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意義。

在影片中,展現的是人間百態。為了生存,為了苟且存於世,有些人買藥品,有些人賣藥品。求生的本能是法所無法控制的。

主人公的轉變和心路歷程。何嘗不是理性和感性的對抗。為了籌集老父親手術的錢,他走上了泰國買藥的路。進價500元的藥,他賣5000元。當有人提醒他賣假藥會被判刑,他選擇了保全自己。這一切,無疑是人性使然。男主也擔心自己家人的身體健康,他也希望自己過上有錢人的生活,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後半生在監獄裡度過。他將個人的名利置於最高位置,用理性戰勝來自白血病人的乞求和不幸。

但後來,當他直面白血病人的死亡和家庭破裂,當他看到那些依靠他而成功活下去的病人,他選擇500的進價賣出藥品。在面對供藥的危機時,他依舊選擇用500的價格賣2000的進口藥。在面對警察的追捕時,他試圖拯救那幾個白血病人。這一切,依舊是人性使然。他看到了這些努力活下去的人的不易,他的同情戰勝了為了個人私慾的理性。

影片中另外一個主角,無疑是那個個面帶口罩的白血病人。他們無疑是遊離在法理之外的人群。他們對天價藥的無能為力,讓他們路上購買印度格列寧的不法之路。面對奸詐無良的黑心藥商,最終仍將其出賣。面對幫助他們的男主,他們選擇保護他。正如影片中,在派出所裡那一位老奶奶的一番話所講,“不要再追究印度藥了,因為他在救我們的命。”活著,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希望。在這裡,活下去遠比賣假藥要被判刑來的重要。

影片結尾,男主被判刑前說的那段話,大概講到,他服從法律對他的審判,但是希望,天價藥的現狀,有所改變。在這裡,法與情有個和解。法仍然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但此之上的情,卻是推動法得以進步的動力源泉。

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平鋪直敘的劇情,毫不尷尬的笑點,令人淚目得細節處理,成功撐起了中國電影的口碑。商業電影,不再是小鮮肉愛情片為主打。走進人情冷暖,深入社會百態的影片,才是引起世人共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