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1.94W

有時候,一部好的電影作品真的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啟發。然而記錄這些啟發的最好方式就是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關於《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三篇

關於《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

影片一開始,平淡的情節似乎並不能激發我的興趣,因為看慣了感情戲,好像沒有感情故事,就覺得沒意思。可是看到後面越來越感到震撼。

剛開始時,我並不喜歡麥克默菲桀驁不馴的性格,他好像惟恐天下不亂,總是不斷的惹麻煩,還跟其他病人賭博、帶他們出去瘋狂等。可是,到之後才發現這一切都是他們逼迫的,一切都是對社會的抗爭。

麥克默菲跟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員談話時,總是帶著一種不屑,總是給那個護士長以尖銳的回擊。雖然有時他也不得不屈服,比如必須吃藥,但他也能逃脫,因為他將藥含在嘴裡不吞下去,覺得他真的很聰明,好像他代替自我諷刺了護士長的專制,真是暢快。

為觀看世界棒球錦標賽的首場比賽的抗爭,這一場戲著實讓我振奮,那種不屈不撓的堅持打動了我,看著那一群人都對著空白的熒屏歡呼雀躍,心中泛起一種莫名的痛……這時的護士長在隔壁看著這一群瘋狂的人,臉上的表情仍然冷漠,似乎她沒有一丁點感情。

比利口吃、膽怯、文弱,這個主角也給了我很大觸動,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我想,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會有多少人喜歡他,可是麥克默菲卻為了拯救他,付出了很多很多……聖誕節之夜,麥克默菲和病人們在住院大廳舉行了一次迪斯科舞會,又跳舞又喝酒,將醫院鬧了個天翻地覆。為了滿足比利對他女友的愛意,他將女友與比利安排至一個屋子後,準備在比利盡興後完成他的逃跑計劃並把比利也帶走,第二天,比利在護士長的逼迫下自殺了,聽到這個訊息時,麥克默菲正準備逃走,如果他決定逃走而不是去找比利,他是有機會成功逃走的,然而他沒有逃,而是飛奔去了比利那裡,他被護士長的行為徹底地激怒了,直朝護士長撲了過去,雙手緊緊扼住她的脖子,他的憤怒有多大,他手中扼住護士長的脖子就有多緊,這一幕我看到心都碎了。憤怒,心底有一個聲音在吶喊:掐死她,掐死她……突然發現自我從來沒有如此痛恨一個人。但最終,他被醫院護衛打昏,之後受到了慘無人道的"治療"——額葉切除手術,成了地地道道的"白痴"。當他被放在床上後,印第安人“酋長”抱起麥克默菲的頭十分哀傷地望著他,用枕頭把麥克默菲悶死了。死一樣寂靜的黑夜,“酋長”的淚水肆無忌憚的湧出,那是怎樣的一種痛。我流淚了為麥克默菲的`善良、勇敢

和擔當,也為了他的被現實扼殺的心願、更為了那個“吃人”的社會。

最終“酋長”來到浴室,雙手抱起沉重的水泥墩,砸壞了醫院的鐵窗,跳出窗戶,帶著麥克默菲的願望逃走了……

關於《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

看完了《飛越瘋人院》之後,感覺有時當個瘋人也不賴,起碼你的“反常”行動是“合法”的。所有的瘋人都希望衝到外面的世界,但他們或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或許是一個更大的瘋人院。

就想越獄中男主人公說的:“逃出監獄,又往哪裡逃?整個世界就是一隻巨大的牢籠。”

所以我認為飛越瘋人院不僅僅是逃出一個地方,更是放飛心靈的旅程。就像那些不敢走出瘋人院門口的人,他們無法面對自己,無法對自己真誠,所以他們被永遠鎖在了瘋人院,他們心中的院門一天不開啟,無論他們身在何處,他們都是囚徒。而那種對於護士的仇恨,更像是為自己找的一種藉口,他們需要外力把他們束縛,以迴避對自己深層的審視。

我們這些關在不是瘋人院之外的大的院落中的不是瘋子的人們,只是在表面行為上,比較瘋人為之正常的人們,內心或許更加壓抑,因其不能如瘋人般的無所顧忌的率性,不能如瘋人般的自由的釋放,內心是否更瘋?

關於《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

故事發生在一九六三年間,美國某叢林旁坐落著一所國家精神病院,那兒住著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一天,一個名叫麥默菲的中年男子,被武裝的教養院軍官押往國家精神病院。麥克墨菲是一個身強力壯、性格豪放的青年,為了逃避在教養院的責任,在教養院的人面前表現出異常,而被送進精神病院。麥克默菲進院後,他原以為可自由輕鬆一點了,哪知處處受到限制,主治史貝菲醫生找他談話,因為他在教養院有一系列"反常"言行,因為教養院送來的資料說這中年男子在教養院胡作非為,經常打架……

《飛越瘋人院》一片根據坎·凱西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拍攝。影片上映後,不僅獲五項奧斯卡獎和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兩項奧斯卡獎提名,而且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飛越瘋人院》也是繼《一夜風流》(1934)之後,又一部獲五項主要奧斯卡獎的影片。

本片是美國70年代社會電影的代表作。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出色的表現力一舉奪得了1975年第四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等五項大獎。影片雖然採用了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這一老題材,卻因為其注入了新的社會意義和內涵而大獲成功。影片中的精神病院實際上是美國病態壓抑的工業化社會的縮影。影片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銳的諷刺力。影片表面上是在敘述一個精神病院中所發生的悲劇故事,實則卻展現了那種為了個性解放而孤軍奮戰的英雄,由於找不到正確的解放道路而最後為社會所吞噬的悲慘命運,有著濃重的悲劇色彩。

《飛越瘋人院》是一部扣人心絃的作品。影片以精神病院為舞臺,著重反映了一種在當時所謂現代化管理的社會中,人們被緊緊束縛而動彈不得的恐怖景象。這種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觀眾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種深切的恐怖。主人公麥克默菲的對自由的追求和最終的悲慘遭遇深深地體現了人們所受的壓抑和悲劇命運,使影片具有了一種感人至深的效果。影片的結尾是全片的點睛之作,充滿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氣氛,卻也是最為感人的一個段落。在昏黃的光線下,“酋長”來到麥克默菲的床邊,呼喚著他,而麥克默菲卻只能報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語。“酋長”一邊說著“我會把你帶出去”,一邊用枕頭悶死了他。這一場景令人不禁潸然淚下,同時更令人感到了一種深重的難以名狀的壓抑。“酋長”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徵著人性的迴歸。導演以一個印第安人角色來完成這一行動,也正喻示著人只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可以說,這部影片是對壓抑人性的現代工業化社會的重重一擊。

以商業片而言,《飛越瘋人院》表面上對瘋人院制度的控訴,是大眾所能理解與接受的,而劇情中的歡笑、憤怒等,更是可以吸引住觀眾至結尾。

就哲學片而言,它更是深刻的反映了人類社會制度、公理、法規的缺陷。她讓我沉思:到底什麼為“瘋”?個別的人的個性行為如果超越社會所能接受就是瘋?就如我們有時候會不自覺的抓後腦勺,但當一個人經常抓,他就被定義為瘋。憑什麼人類能如此“五十步笑百步”地對他人進行裁判?所謂社會共識、社會公理、社會秩序,是不是應該從這片中得到反思?

所謂“瘋人”,乃是天生;西方有謂“天賦人權”,然而掌權人甚至社會中大部分所謂“正常人”卻以“公理”為由去扼殺一切小群體,或者美其名曰地說:糾正。人類何時起權力竟然大至覺得自己應該改變一個天生應該與他平等的人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