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2《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2.63W

觀後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電影的中心思想來寫,然而觀後感的表達方式也是靈活多樣,類似於一種議論文。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2《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2022《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三篇

2022《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

影片故事發生在一九六三年間,美國某叢林旁坐落著一所國家精神病院,那兒住著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 一天,一個名叫麥默菲的中年男子,被武裝的教養院軍官押往國家精神病院。 麥克墨菲是一個身強力壯、性格豪放的青年,為了逃避在教養院的責任,在教養院的人面前表現出異常,而被送進精神病院。 麥克默菲進院後,他原以為可自由輕鬆一點了,哪知處處受到限制,主治史貝菲醫生找他談話,因為他在教養院有一系列"反常"言行,因為教養院送來的資料說這中年男子在教養院胡作非為,經常打架……

《飛越瘋人院》一片根據坎·凱西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拍攝。影片上映後,不僅獲五項奧斯卡獎和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兩項奧斯卡獎提名,而且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飛越瘋人院》也是繼《一夜風流》(1934)之後,又一部獲五項主要奧斯卡獎的影片。

本片是美國70年代社會電影的代表作。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出色的表現力一舉奪得了1975年第四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等五項大獎。影片雖然採用了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這一老題材,卻因為其注入了新的社會意義和內涵而大獲成功。影片中的精神病院實際上是美國病態壓抑的工業化社會的縮影。影片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銳的諷刺力。影片表面上是在敘述一個精神病院中所發生的悲劇故事,實則卻展現了那種為了個性解放而孤軍奮戰的英雄,由於找不到正確的解放道路而最後為社會所吞噬的悲慘命運,有著濃重的悲劇色彩。

《飛越瘋人院》是一部扣人心絃的作品。影片以精神病院為舞臺,著重反映了一種在當時所謂現代化管理的社會中,人們被緊緊束縛而動彈不得的恐怖景象。這種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觀眾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種深切的恐怖。主人公麥克默菲的對自由的追求和最終的悲慘遭遇深深地體現了人們所受的壓抑和悲劇命運,使影片具有了一種感人至深的效果。影片的結尾是全片的點睛之作,充滿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氣氛,卻也是最為感人的一個段落。在昏黃的光線下,“酋長”來到麥克默菲的床邊,呼喚著他,而麥克默菲卻只能報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語。“酋長”一邊說著“我會把你帶出去”,一邊用枕頭悶死了他。這一場景令人不禁潸然淚下,同時更令人感到了一種深重的難以名狀的壓抑。“酋長”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徵著人性的迴歸。導演以一個印第安人角色來完成這一行動,也正喻示著人只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可以說,這部影片是對壓抑人性的現代工業化社會的重重一擊。

以商業片而言,《飛越瘋人院》表面上對瘋人院制度的控訴,是大眾所能理解與接受的,而劇情中的歡笑、憤怒等,更是可以吸引住觀眾至結尾。

就哲學片而言,它更是深刻的反映了人類社會制度、公理、法規的缺陷。她讓我沉思:到底什麼為“瘋”?個別的人的個性行為如果超越社會所能接受就是瘋?就如我們有時候會不自覺的抓後腦勺,但當一個人經常抓,他就被定義為瘋。憑什麼人類能如此“五十步笑百步”地對他人進行裁判?所謂社會共識、社會公理、社會秩序,是不是應該從這片中得到反思?

所謂“瘋人”,乃是天生;西方有謂“天賦人權”,然而掌權人甚至社會中大部分所謂“正常人”卻以“公理”為由去扼殺一切小群體,或者美其名曰地說:糾正。人類何時起權力竟然大至覺得自己應該改變一個天生應該與他平等的人的行為呢?

2022《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

電影中的瘋人院裡,時刻帶著一種被遮蔽了的壓抑。不經意的看起來氣氛似乎是和諧的,光線也是柔和的,連吃藥治療時都放著輕柔的音樂。病人們充分自由的在醫院裡四處活動,打牌抽菸。表現良好的人,甚至有機會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外出。但只有麥克默菲看出了這看似完美的靜謐世界裡隱蔽的脆弱環節。

影片開始,他要求把音樂聲減弱,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在音樂裡乖乖的吞服那些不知名的藥片。而這樣的舉動對於秩序完整、封閉的瘋人院來說無疑是一種挑釁。而麥克默菲其實也並不是刻意的去做出這樣的反叛,他的行為僅僅是出於天性。他無拘無束的性格必然和嚴謹的壓制格格不入。在麥克默菲撞擊下,原來安穩守紀的“瘋人”們也開始流露出正常人的天性。他們享受海邊陽光的沐浴和跟女人在一起的樂趣,享受爭取自我反抗後從未感受過的發自生命本身的愉悅。

麥克默菲實際上破除的是一種儀式。當他到來之後,吃藥、開會,心理治療,所有的程式都遭到了質疑。雖然麥克默菲要求每次都遭到了拉奇德的拒絕,但對於一直機械般重複這些程式的瘋子們來說,麥克默菲的舉動無疑觸動了他們。這使得當他們面臨這種非暴力的壓抑時,產生了新的反映。一個病人對拉奇德的質問:“既然比利不願意說,你為什麼非要問他。”而查理也開始大聲哭泣著要自己的香菸。好比像是在一個壞孩子作了示範之後,所有的好孩子都被誘發了他們“壞”的天性。

最令我感到可笑的人就是那個護士了。瘋子們在旁邊發瘋的時候,在場只有那個護士自始至終保持了一個冷漠的表情,好似視若無物一樣。這個人物簡直就是一個教條化的魔鬼,她古板的表情和冷漠的眼神,所折射出她顆麻木不仁的心靈,這和麥克墨菲那張豐富的人物表情和有些瘋狂的心態形成了一個非常強烈的對比和對抗,護士長就是這個人群的統治者,就是這個工業社會的代表。如果動搖她的地位,或者違反了她所規定的體制,就要受到嚴格的處罰!被打,被電激。在這種暴力的統治下,使病人不敢有絲毫的反抗,不敢提任何意見。

雖然處於護士的高壓控制狀態,但是那些瘋子為了爭取自由還是不斷挑戰著她的權威。片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甚至出現了在反抗無效的情況下,幾個瘋子採取了精神勝利法的方式來達到滿足自己慾望的目的。這從反面點出了瘋人院的專制統治的可怕,影射出一個更令人感到恐怖的社會現實。試想,在這樣充滿著束縛和捆綁的社會條件下,又能出現多少個真正正常的人。在我看來,這樣的條件,只能培養出一大批麻木者和一些為了自由而奮鬥的可悲的瘋子了。

導演的用意很明顯,把瘋人院比喻成一個小社會,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把那群瘋子比喻成人民,就是被統治的階級,而護士和醫生則是統治者,醫院的規定就是教條,就是憲法,絲毫不潤許任何人違背,說句俗話,就是隻許我點燈,不許你放火。在教條的規定下,你必須要嚴格的服從,沒有民主,沒有自由。當片中的這些瘋子,就象機械一樣所不停的重複著每天所做的事情的時候。

最後酋長那個人物,或許在殺死那個瘋子的同時就已經把他爭取自由的思想傳輸到了自己的思想當中去了。在酋長逃跑的時候,瘋人院裡瘋子們渴望獨立自由的心情也被帶到了廣闊的大自然當中去了。從這個結尾當中,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恐怖社會的一絲光明。

本片確實有很多有待挖掘的深刻含義。我看了這部片也瞭解到了許多西方社會無奈的現實,但願通過以後的努力,社會上能夠少些瘋子,多些真正獨立自由的人。

2022《飛躍瘋人院》觀後感範文

在電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張楊新片《飛越老人院》後,擦擦溼潤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遠方年邁的爺爺奶奶打個電話。電話鈴一響,聽出孫子的聲音後,電話那頭開心、燦爛的笑聲讓我心酸:對老人來說,需要的只是那麼一點點關愛。

繼上一部作品《無人駕駛》關注都市男女情與欲的糾結關係之後,張楊在這部新片裡直指中國社會目前能夠說是最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由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問題,體現了導演出道以來一以貫之的敏銳視角和人文情懷。影片自始至終貫穿於一股溫情的力量,與《殺生》和《黃金大劫案》相比,文藝氣質更為濃烈;而在這種文藝氣質的背後,是對快要走到盡頭的生命的本能憐憫以及對老人們揮之不去的孤獨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體情節我就不一一細說了,談談自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幾個地方:

1、恰逢節假日,小朋友和企業家們來探望關山老人院的老人們。導演特意給了小朋友滿嘴的口紅和企業家送出的鮮紅色的鈔票兩個明顯的特寫,暗示出這種所謂的關愛只是一種社會化的例行公事,是社會體制的一部分;老人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這種每逢節假日作秀和運動式的探望,而是長久的陪伴和關愛。

2、當老葛兒子來給老葛退回20萬塊錢時,說了一句“這20多年你欠我們多少債”。此時,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發,朝老葛兒子扔去瓶子,並大聲喊道:“僅有你們欠我的債,哪有我們欠你的債”。這句臺詞無非是證明,中國父母,至少老高這一代人,養兒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傳統的“養兒防老”,所以父子之間並不簡單是一種生命的延續關係,而是父輩對子輩有著養育之恩,這種恩情債要靠子女對年老的父親贍養來還清。短短一句話,中國傳統宗法制的倫理思想盡顯。

3、與美國那部著名的《飛越瘋人院》相比,這部電影對老人院的飛越表面上看起來同樣是對社會體制的反抗,但實際上,“瘋人院”一片強調的是個人的自由、獨立意志大於一切,而這部電影裡的反抗最終的結果,卻仍然回到了傳統的社會執行秩序和社會倫理,因為老人們之所以要飛越,不是為了空洞的個人自由,只是為了能再見遠在日本的女兒一面,盡享天倫之樂。“瘋人院”裡,幸福是建立在個體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裡,幸福則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見中西方社會倫理和歷史變遷不一樣帶來的價值觀差異。

4、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們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時,路邊出現的大片向日葵、奔騰的駿馬和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在這樣一部嚴肅題材的電影裡,出現這樣的場景,既是對老人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讚譽,也是張楊導演一向以來的浪漫主義情懷的最好表現。

5、在老人們開始表演節目時,響起的音樂是動畫片《西遊記》裡的插曲。用這樣的音樂作為背景伴奏,一來可能是暗示老人們生命快要走到盡頭,即將有可能駕鶴西遊;另一方面,西遊記裡的西方是天堂,是極樂世界,這也代表了導演對這些可愛的老人們的良好祝願。

6、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檔朱太太喪失了記憶,把老周當成自我的老伴,然而到了之後,兩人似乎有假戲真做的意思在裡面。在老人院裡面的同伴們談論時,有一位老人讚歎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該記得的都忘記了,把不該忘記的全記在心裡”,這句話或許是老人們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為如果老太太不失憶的話,或許她還沉浸在晚年喪偶的痛楚裡,而無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歡樂。

7、老周的生命最終在海邊走到了盡頭。他走的那一刻,天邊升起了太陽,然而那太陽看起來,卻跟夕陽一般,這或許象徵了生命的周而復始,個體的生命只是人類生命和歷史延續長河中的滄海一粟,無須悲觀,也無須傷感。

最終,我想用《禮記》裡的一段話作為這篇觀後感的結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以此向本片導演張楊致敬,向在好萊塢吸金商業大片、嚴酷的電影審查制度和把電影視為娛樂品、消遣品而非藝術品的絕大多數中國觀眾的三重壓力面前,堅守藝術底線和人文情懷的中國導演們致敬。只要你們不倒下,中國電影必須能夠擁有完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