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大學村官提升五種能力發言

發言稿2.11W

  大學村官提升五種能力發言

市委組織部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工作,始終把全市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當作幹部人才來培養、當成自家孩子來關愛”。市委組織部部務會對這次培訓班進行了專題研究、審定了培訓方案。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大學村官提升五種能力發言資料,歡迎參閱。

  

大學村官提升五種能力發言

同志們:

大家辛苦了!剛才聽了六位學員代表的發言,正如黃合昌副校長點評的,“真是後生可畏啊!”

你們都是“三好學生”,學得好、講得好、特別是脫稿發言的——更好,青春無敵、年輕無價,向你們學習!

市委組織部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工作,始終把全市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當作幹部人才來培養、當成自家孩子來關愛”。市委組織部部務會對這次培訓班進行了專題研究、審定了培訓方案,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朱家偉部長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把培訓班辦好辦實、辦出成效辦成示範。”三天的時間不長亦不短,大家普遍反映,這次培訓班課程設定“活”、服務保障“細”、紀律管理“嚴”,理論得到了深化、黨性得到了錘鍊、能力得到了提升、精氣神也隨之而提振,感觸多多、收穫滿滿……有學員說,這是一次緣分之約、追夢之旅、勵志之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年輕幹部多“墩墩苗”沒什麼壞處,把基礎搞紮實了,後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2018年,又是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幹部培養,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長,要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施肥澆水、修枝剪葉、驅蟲防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次培訓班正巧是3月12日植樹節開班的,非洲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在《致命援助》一書結尾寫下,“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從一定意義上講,你們就是組織種下的一百多株小樹苗。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下崑崙山之時,元始天尊贈了他“三樣法寶”,“杏黃旗、四不像、打神鞭”。在開班式上,我分享了“年輕幹部要做好五道加法題”,在踏上新徵程之際,再分享“年輕幹部要有五種力”,即長學力、練筆力、提能力、抗壓力、持定力,多是個人的體會與感悟,以此共勉。

第一種力,長學力

每次發言都離不開一個永恆的話題,那就是學習。一定要讀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樑家河”,每一個崗位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樑家河”。《窯洞裡的讀書人》中,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讀書最多的時候就是在農村,十年寒窗,讀書知識的基礎是在農村打下了!”無時不學、無事不學、無處不學,鮮活、生動的基層正是積累知識、積蓄能量的大好時機。

楊絳先生曾給一個年輕人回過一封信,“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換成今天的話說,是走心少了、走神多了。讀書,能讓你與多樣而有趣的靈魂直接交流、對話。人這一生,本就是一個修學、修身、修為、修心、修行的過程,修學為先。“兩學一做”的“學”與“做”,就是共產黨人一輩子的修行。

開班時推薦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本書”,結業時也推薦“三本書”。首先是哲學。哲學被稱為“萬學之母”,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總開關、總鑰匙,哲學一通,一通百通。當你內心迷茫、沒有方向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梳理一下哲學原理,就會柳暗花明、豁然開朗,就像“昭通要通、交通先通”一樣。

其次是邏輯學。舉一個直觀的例子,你們中的一個男孩子同一千個女孩子各約會一次,與這個男孩子同一個女孩子約會一千次,是一回事嗎?前者可能被認為是變著法子耍流氓,後者就是正大光明談戀愛。看似1×1000等於1000×1,因為概念被偷換了,結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如果不學邏輯學,你只能看到昨天和今天的太陽,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可見邏輯學可以讓人區分事物的本質和因果變化之理,也就是找到事物、區分事物和分析事物規律的能力。

再次是心理學。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基層存在的“只見事不見人”“只見物不見人”“只見制度不見人”“只見場所不見人”等問題,最終得靠人去解決。也就是說基層工作的主體是人,要深入分析研判“人在想什麼”“人在幹什麼”“人往哪兒去了”,這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行為習慣等等。群眾的安危冷暖掌握了,方向就明瞭;同事的做事準則瞭解了,氛圍就好了;領導的思想風格知悉了,就能跟上節奏、踩到點上了。當然,學習是一個修煉內功的過程,對於練功習武之人而言,“二八定律”同樣適用,80%以上是練習內功,真正練習套路、招數的充其量只花了不到20%的功夫。

第二種力,練筆力

對年輕幹部而言,文字綜合能力是“敲門磚”,也是核心競爭力,一如經常備考的“大學聯考作文”。

有人說武俠大家金庸與古龍之區別在於,金庸寫人間、太陽、劍,古龍寫天涯、明月、刀。年輕幹部執筆天涯、信馬由韁的“武功祕笈”除了學、思、踐、悟,還有寫,就是行走江湖必佩的“刀”和“劍”。

毛主席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正因為是“靠總結經驗吃飯”,他才寫出瞭如此多的鴻篇鉅著,這不僅是幽默風趣,更是諄諄教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聽了看了之後很過癮、很解渴、很興奮,常常有撥雲見日、豁然開朗和醍醐灌頂之感。這也是總結的結果,而總結提煉歸結起來就一個字:“寫!”怕寫是當前機關幹部身上的一個通病。有的同志,你叫他加班加點做一些手上活路、見子打子的事沒問題,但一叫寫個材料,立馬懵了,“別提寫材料好不好,誰給我提寫我給誰急”。

確實,寫文章“四大苦”,辛苦、清苦、孤苦、心苦。若自己給自己設限,怕寫就不去寫,短板只會更短、弱項就會更弱,一定要下決心加以補齊和攻克。其實,“寫”也有規律可循、也有經驗可借。王國維先生說,“為文如造屋”,就像修房造屋,選址、設計、備料、施工和裝飾,一樣都不能少。好文章是“寫”出來的,但更是“抄”出來的、“改”出來的。網路上報道過一個極為典型的案例,有兩個部門負責人在同一個會議上彙報工作,前一個彙報後雷鳴般的掌聲,後一個的彙報與前者如出一轍,卻是雷鳴般的笑聲。原因何在?原來兩人從網上抄襲了同一篇稿子,簡單的複製貼上來把單位名稱和相關資料改了一下,就匆匆上會去彙報了。後一個人太不厚道,是吧?!發現了前一個人跟你一樣抄襲了同一篇稿子,就不能讓人難堪嘛。這也說明了當前幹部隊伍存在的學習不夠、能力不足等問題,沒了稿子連話都不會說了。

抄襲有風險,定要多警惕!“抄”也要“抄”得有水平,網上說小偷也有精確的“路線圖”,這就叫“抄”亦有道。改也很重要,就要不厭其煩、精雕細琢,賈島“推”與“敲”、王安石千錘百煉為一“綠”,換作今天來看,應該就是工匠精神了吧。“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張潮在《幽夢影》中的這句話說得妙。有心、有恆是寫好文章的關鍵,離不開系統化學習、深層次思考、發散性思維,就像工筆畫,一筆一筆、上心盡心來完成。

第三種力,提能力

“能力”的內涵和外延都很廣,學習的最終目的也在於轉化運用,這裡主要講的是做好實際工作的素質和水平。不是因為到了某個崗位才去學才去做,而是因為達到一定能力後就會有無數種選擇的可能。就像U盤一樣,不管插到哪臺主機上都會運轉、閃亮。年輕幹部觀念新、知識多、思維寬、信心足,但也是“未經一番寒徹骨”的小樹苗,長得太快材質就會疏鬆,是做不了扁擔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生逢其時,要把個人的成長進步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粹火成鋼,脫貧攻堅一線正是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乾的絕佳“熔爐”。前久在省上參加過一個培訓,聽了參與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教授的講授,簡潔明瞭、務實管用,整理歸納了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戶六條”“村十條”達標的“四個三”:開好三個會,即村“兩委”班子及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會議、村民小組群眾大會、“三講三評”講評會議;畫好三張圖,即重點群體“盯防圖”、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短板圖”、產業發展“規劃圖”;做好三件事,即四類重點物件教育“控輟保學”、住房“全部安全”、醫療“落實到位”;守好三條線,卡戶動態調整線、低保物件動態調整線、扶貧領域紀律作風線。

有人說,做糧食買賣是一本十利、做皮毛買賣是一本百利,做技術買賣一本千利,而做人才的買賣是一本萬利。是不是人才,還得看你做好實際工作的能力,“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趁青春正好,不必慌張。都說我們昭通窮,不能讓“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昭通的發展生機無限、活力無限。創新的反面就是一味強調自身條件差、資源少,閉門造車,坐井觀天,不敢想不去做。瞭然於胸才會觸類旁通,“各有各的刀法。”要在農村廣袤天地裡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身入”更要“心至”,吃得苦、受得累、“墩墩苗”,在摸爬滾打中建立起與群眾的深情厚誼,與大地貼得更近的時候,看天空才會更遠。在座的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是幸運的,要知道全市仍有2016年之前的近300名大學生村官需要分流,他們正站在人生的“拐點”或“十字路口”,對未來充滿著未知與憂慮。所以,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覺得基層“廟小”了、崗位“屈才”了。“人心如茶、空杯以對”,適度的懷有“歸零”“空杯”心態,放低姿態、清空自己,人生才會進入一個新境界。

第四種力,抗壓力

有一名小有成就的年輕同志曾問我,瑣碎而繁雜的工作讓人失去激情,像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好幾次都快崩潰了似的,是不是患上抑鬱症了?我回答她,“你不是抑鬱,也許是憂鬱,憂鬱是紫羅蘭的顏色,高雅且漂亮,就像晚禮服,時而傷懷、時而美麗,但總不能一直穿著吧?因為難得出場,所以彌足珍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 抗壓能力弱,一遇事就崩潰,也是不能把工作幹好的。”就像20多年前唱遍大江南北的歌,“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鄧榕女士在寫《我的父親鄧小平》時問過小平同志,長征時您是怎麼過來的?小平同志回答了三個字“跟著走!”樸素的言辭表達了信念的力量。

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氣候就是一條河,當流向對頭你可“隨波逐流”,但流向偏離你要“逆流而上”。這正是當前需要保持和發揚的鬥爭精神!戈爾巴喬夫在《蘇聯的命運》中回憶,登上珠峰的1500多人中,有200人左右在征服高峰後下山的第一段行程中遇難,可見,那些登上頂峰的人不一定能勝任下山的挑戰。不過,還是作家劉墉說的,“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又到了一年一度推薦電影的時候了。不被看好的《綠皮書》斬獲了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其中有一句臺詞,“世界上那麼多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 ”,我的理解是“唯勇氣可改變人心” 。去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水形物語》擊敗了之前大熱的《三塊廣告牌》,也有一句臺詞,“只要是你,一切都是完美的。”是啊,這個“你”是你,或是你的那個“你”。兩年的最佳本質上都在講“孤獨”。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個問題留給你們自己作答。

第五種力,持定力

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功利而浮躁,紛紛又擾擾,稍有不慎就會讓人迷茫與迷失,走入迷宮與迷途。年輕幹部要踢正步,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習近平總書記語);要踱方步,像京劇中的慢板唱腔,踱著方步行雲流水,看似簡單卻極深刻;要跑快步,最難爬的是上坡路,容易走的是下坡路,但也不一定,就像剛才我舉例的“戈爾巴喬夫”的那一種下山。也沒有考證過是不是楊絳先生說的,“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唯願信念如磐、意志如鐵;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守正減負、行穩致遠。永遠保持對時間的警醒。中國漢字有趣,比如“晃”字拆開,一“日”用光了,一天就“晃”過去了;一輩子用光了,生命也就晃過去了。網路中有一個“A4紙上看人生”的熱門帖子,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淚點:以75歲的平均年齡來算,人生不過短短的900個月,用一個30×30的表格來呈現,一張A4紙就足夠了。如果人生每過一個月,就把一個格子塗上顏色,許多人突然發現,原來人生已過大半。“時光飛逝、人生苦短”,也就難怪讓人產生感慨。筷子兄弟在《老男孩》中也唱,“歲月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不過“荷花定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千萬別在第29天的時候說放棄,拼到最後,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毅力。

永遠保持對善良的堅守。前幾年,風靡了整個朋友圈的千字散文《山果》,看了幾遍還是難以忘懷,那個賣核桃的小女孩山果“善良得讓人落淚無言”。把北島詩中的“高尚”改為“善良”,“善良是善良者的通行證,卑鄙是卑鄙者的墓誌銘。”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也許可能會受到很多誤解、排擠、甚至傷害,希望你們容人容事容萬物,包容萬物也是接納自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生活本身是一個大舞臺,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就好。永遠保持對生命的珍貴。中央電視臺有檔節目《見字如面》,癌症男孩李真寫給媽媽的信,“對不起,媽!我生病了”讓人震撼又心痛。“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哪怕生命已到盡頭,為了你的期望我仍不會放棄的堅持。深以為然,願你明白生命的意義。終於參透了金潔科長送給你們兩本書的寓意,《紅星照耀中國》其實也在回答毛澤東同志1928年提出並解答的一個問題,“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追風箏的人》是“願你們的風箏飛得又遠又高!”像全市大學生村官管理營的營歌《勳章》中唱的,“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長,我再次啟航,帶著我的勳章。”在啟航之際,也有兩句話送給大家:

自此江湖聚散,你要敢做敢當;即使遍歷山河,仍覺人間值得。話短情長,再祈珍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