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在全市學習貫徹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座談會上的發言材料

發言稿2.99W

在全市學習貫徹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座談會上的發言材料

在全市學習貫徹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座談會上的發言材料

各位領導、老師,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XX大學的XXX,很高興今天能和我市各級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大學、企業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對本次兩院院士大會、中科協大會的一些感悟,共同探索我市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有關途徑。下面,我就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科協十大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本職工作,談幾點個人思考。

一、堅持科技創新,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職責

應該說,無論社會發展到任何階段,科技創新永遠是人類最為核心、最為寶貴的發展動力。那麼,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首當其衝的就是要勇敢的、睿智的、持之以恆的把科技創新貫穿於本職工作始終,讓科技創新成果能夠實踐於、服務於本地區的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具體的講,就是要按照總書記本次講話中提到的,一方面,要加強基礎研究。眾所周知,基礎研究是一切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科研攻堅的核心本質,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強化基礎研究,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進一步轉變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心態。目前,我們在做一項具體科研攻關時,更多的是關心這項工作會不會成功、能不能給自己提升聲譽,而忽略了科學研究的艱鉅性、長期性和曲折性。基礎研究更是如此。對此,我們應保有一份“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我”的情懷和決心,甘願為後繼科研者鋪路搭橋、掃清障礙,甚至有時候還要抱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勇氣、執著。唯有這樣,才能在重大基礎研究工作中一代接著一代幹,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取得成績。另一方面,要注重集中力量搞科技攻關。現在,在一些大學,因為學科的不斷細分、細化,我們有些學科帶頭人僅僅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習慣於“關起門來搞科研”,有些人甚至還擔心別的學科人員替代了自己的位置,這些都是極為狹隘的,更會耽誤重難點問題的科技攻關。我提議,我們的政府、科研機構,應該建立聯合攻關的研發平臺,讓更多的國家級實驗室共享出來,讓更多有想法的年輕科研工作者聯合起來,以問題為導向,科學建立多學科聯動機制,讓每一個課題都能夠集合眾智,取得最大限度的突破。

二、堅持科學普及,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總書記在本次大會上,著重強調,“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認為,要培養高水平的創新人才,除了要一如既往地加強大學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和社會各界科技工作者一道,共同推進科學普及,在全社會營造出“崇尚科學、尊重科學”的良好氛圍,從而在三個層面形成科普惠及社會文明發展的生動局面。首先,在科技應用層面,要充分藉助網路便捷優勢,通過大學官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從群眾身邊事講起,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更加靈活的表現形式,深入淺出的宣傳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普知識,讓更多的人建立科學分析的思維模式,瞭解更多的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從而在增強各自科學素養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分辨是非、科學闢謠的能力水平。其次,在科學引導方面,要更加註重科學素質教育在普惠性教育方面的先導作用,特別是要關注青少年科普知識的教育宣傳,作為省人大代表,我已經連續兩年關注並提交了關於強化義務教育科普內涵、增強青少年科普知識的建議,受到了省科技廳的高度關注。在這其中,一個核心的論點就是通過增設科普教育興趣班的形式,引導廣大青少年逐步養成科學思維觀,幫助其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能力。最後,就是要通過科普教育,最大限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更多的百姓群眾能夠了解我國在世界科學領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有哪些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他們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精神等等,從而不斷深化科普教育的現實意義和重要作用,讓科普教育真正與時代同呼吸、與共和國同成長,真正造福於民、造福於國。

三、堅持成果轉化,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社會屬性

如何讓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是我一直最為揪心、也是最常思考的問題。這次,總書記特別關注並強調“要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讓我為之一振。

我們市的大學教育資源非常厚實,科研工作者更是數不勝數,每年培養出來的高校畢業生就接近X萬人,科學門類全、國家實驗平臺多一直是我市科研工作者引以為傲的優勢。但實事求是的講,我們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還非常薄弱,大學教育“大而不強”“貢獻社會能力弱”已是不爭的實事。

對此,我認為,很有必要搭建一個市級層面的創新驅動平臺,來統籌協調我市的科技研發資源。一方面,把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納入到這個平臺當中,使其成為連線市場、社會和高校的重要科技成果轉化“橋樑”,成為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新市場”的重要陣地。在這其中,我建議,應該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對符合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多的稅收、人力資源的支援,幫助他們儘快壯大、適應市場。

另一方面,建議建立科技資源下沉長效機制。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科技成果轉換慢、轉化效果差,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科技工作者沒有用市場的眼光來看待科研成效,沒有用社會發展的思維來定位科技研發路徑,換句話說,就是產、學、研、用結合的不夠緊密,創新體系沒有完全現代化。對此,建議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引導科技工作者進軍經濟建設主戰場,讓大家學會用市場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來思考科技成果如何為社會所有,真正將科研論文寫入”我市發展的全過程。同時,還應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與上級學會對接,引導大學、科研機構與企業並肩而戰,助力產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我就講到這裡,不妥之處請各位同志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