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陳春花:中庸-致和之道作文

陳春花:中庸-致和之道

陳春花:中庸-致和之道作文

儒家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主導地位,決定了中國人以儒家的倫理觀念作為待人處世的道德標準,而中庸之道正是儒家倫理準則的核心。

縱觀儒學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孔子所推崇的"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還是孟子所力薦的"執中無權,猶執一也",以至後來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天人感應的理論,或是張載的"存,吾順事;無,吾寧也"的觀念,都貫穿著傳統儒學的中庸之道。

在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裡,上至皇室,下及臣民,無不把"中庸"信奉為社會生活的一條基本原則,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儒學的中庸之道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倫理內容:

第一,處事的度量把握要持"中",即所謂不偏不倚,不上不下;

第二,與環境共處時要"和",即與周圍的環境要相適應,達到協調。

具體說來,是要求一個人的言行須與其所處政治、經濟、文化及民俗背景相一致,不可違背。而在孔子以及其他士大夫們看來,持"中"正是為了求"和",求"和"又必須通過持"中"才能實現。

如果說上述兩個方面的道理是中庸之"本",那麼中庸的"末"在中國人的自我人格心理上又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之一,趨同從眾心理。

大家可能看到過這樣一幅漫畫,某家食品店前的隊伍越排越長,但當後面一個顧客問前面的顧客:"在賣什麼東西?"回答是:"不知道,管它呢,排了這麼多人,準是特價食品吧?"

表現之二,明哲保身的旁觀心理。

中國人向來恪守持"中"的原則,怕做槍口下面的"出頭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難怪當時的文人墨客都慨嘆這個自詡重感情的民族"人情薄似祕方"了。

表現之三,識時務實的心理。

中國封建社會一向推崇"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德標準,有句俗語"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幾個精煉的漢字其實蘊含了中國人識時務實的自我心態。正是為了求得與時事、實利達成協同,才導致了中國人識時務實的心理。從這一點上說,中國人處世也是十分注重功利的,即使"重感情",也是視人而有所"重"的。

表現之四,謙讓心理。

我們一直以自己是最謙虛的民族而自豪,公正地講,為全民所濡染的謙虛品質的確是非常優秀的,但是,我們的謙虛往往轉化成了一種不願、不敢脫穎而出直露鋒芒的消極謙讓,這是持中求和的中庸論理帶來的求同去異的適應的心理。

一個人太鋒芒畢露,往往就會遭到大眾茶餘飯後的指點、嘲諷。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求和心理定勢,使得自己無法容忍、接受標新立異的事物,也因此,國人至相謙讓,不敢悖逆習俗、定則,以致扼殺了自我的個性。

表現之五,消極適應環境的心理。

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之德性》一文的文首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和平、知足、鎮靜、忍耐,這四種美質即所以顯明中國人之德性之特徵。"當然,林先生並不以"忍耐"為民族引以為自豪的美德。因為中國人不但忍,而且忍得過分,以至於都沒有自己的脊樑和骨氣了。

自古以來那些逆來順受的女性被稱為賢淑孝順,臣要順君,子要順父,妻要順夫,可見,中國的綱常倫理中本就打上了"忍受"的烙印。從顏回的"不遷怒",到陳白沙"忍之又忍,愈忍愈勵",從俗語中的"小不忍則亂大謀",到唐代名僧拾得與塞山對語中所說的"子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裝聾作啞,漠然置他。冷眼觀之,看他如何結局",中國人無不信奉和履行著求與環境相適的忍耐的品性,難怪龍應臺終於憤懣責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表現之六,知足的心理。

"當一個人的名字半隱半顯,經濟在相當限度內尚稱充足的時候,當生活頗為逍遙自在,可是不是完全無憂無慮的時候,人類的精神才是最快樂的,才是最成功的。"林語堂先生這段話不只是自然流露出他自己滿足於不偏不倚生活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是中國人普遍內心的直率表露。

中國人是最容易滿足的,中國人的需要也往往不是發自內心的,更多的時候是看別人而行事。中國的妻子經常對丈夫說:"你看別人都買了車子……你看隔壁那家的孩子去了英國讀書……人家都在搶購房子,聽說又要提價了……"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攀比心理,其實它的背後映射出人們為與周圍的人同步,求得與環境協同的滿足,這樣也就心安理得,不再追求更好更新的東西了。

表現之七,保守的心理。

中華民族是一個太重傳統的民族,從文化的價值取向去看,又表現出一種崇古的取向:先秦時代拜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先王,漢唐以後又崇拜孔子。

國外有兩位學者對此有一段精闢的論述:"歷史上的中國,就是以過去取向為第一序的價值優先。祖先崇拜和一個很強的家族傳統,就是這種優先表現的兩個例子。因此,在中國人的態度中,就沒有什麼新的事物發生在現在或未來,所有新事物都已發生在遙遠的過去,驕傲的美國人第一次使中國人看到汽船,可是中國人卻說,早在兩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有這種船。"

在崇拜先王、敬畏傳統的影響下,中國人常常視傳統的經道法則為定律,不能越雷池半步,因而守於陳舊的思想、理論、觀念,使得中國的文化發展也出現前進中的倒退的追溯效應──自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之後,我們的文化似乎都只是在對各家經典文化進行闡釋和不關痛癢的補充。難怪李敖用"牽駱駝"來比喻中國的文化發展,他說先秦時士大夫們牽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先王來嚇人,後來的文史大家們又牽出孔子來揚威,因此人們都敬畏能馴服駱駝這種龐然大物的人。

表現之八,順就依附的心理。

中國是很看重一個人的背景的,"背景"這兩個字在中國的人情社會中被賦予了相當複雜而微妙的意義。中國人辦事要依附於所擁有的背景,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中庸之道的持中求和心理使中國人的人格心理產生了一個重要影響:凡事順應時勢才和,而有一個牢固的支柱可依靠,心理才安穩踏實。

另外,作為一個注重倫理關係的人情社會,中國人生存於相互依賴的關係網中,這無疑導致了中國人心理上的依附感,這種心理也正是中國人獨立性差、喪失自我不能自主的性格的重要緣由。

從以上中庸之道所引起的中國人的幾種性格的心理可以概括得出:中庸的倫理原則使中國人的自我從眾化,從而讓個性泯於共性,這就導致了自我的淡化甚至喪失。持"中"的本義中就蘊含了對極端的壓制和扼殺,而人的自我個性往往表現於某一側面某一層上的與眾不同的"極端";另一方面,"和"的倫理明顯規定了行為必須從眾,即個性服從共性。

社會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而有機的生命體的基本特徵是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它必須提倡、鼓勵新的東西湧現。從自我人格上來說,就是要充分發揮個性的多元優勢,引導社會的創新和進步。

另外,我們從上述幾種國民的心理也可以看出中國人"自我"喪失的心理原因:趨同從眾的心理壓制了個性發揮,明哲保身的旁觀心理背後是真實自我的被壓抑,識時務實的心理扭曲自我,謙讓心理反映出自我的隱藏,消極適應環境的容忍致使自我的同化,保守知足心理導致的隨大流、靜態維持,引起自我個性的退化,順應依附心理帶來的自我對外界的依附、潛在自我的埋沒消失。

持中求和在今天看來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理念,但是如果以"中庸之道"作為基本核心,就會導致上述心理出現,而這些心理往往無法讓人能夠真正地適應這個變化和競爭的環境,最後可能導致的是迴避現實的結局。

標籤:春花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