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散文隨筆|| 長城,中華兒女心中的巨龍作文

散文隨筆|| 長城,中華兒女心中的巨龍

散文隨筆|| 長城,中華兒女心中的巨龍作文

2005年5月18號,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們一行5點便出發前往八達嶺,準備趁清晨的涼爽攀爬八達嶺長城,別樣欣賞長城的雄魄。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海拔1000餘米,綿延曲折的長城如巨龍騰飛於崇山峻嶺之上。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清晨的八達嶺天空晴朗蔚藍,樹木青蔥,空氣清新,儘管我們出發早,但到八達嶺長城腳下,許多的遊人還是趕在了我們前面,登城口已是人山人海了。我們隨著人流緩緩前行,這裡有兩條觀城路線,一條是南線,路稍平緩,另一條是北線,地勢陡峭,道路艱險。聽說這條線有著名的北八樓,是毛主席攀登過的地方,還題詞“不到長城非好漢”。那兒海拔888米,為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碉樓,是俯瞰長城最佳之處。樓內兩層,有梯可上。一層迎外面有6個箭窗,其數目之多居碉樓之首。登上長城,朝陽初升,涼風習習,我踏著石階,望著兩邊的景色,心曠神怡,興致勃勃。八達嶺的山都是砂岩石頭山,四周山連山,嶺連嶺,崇山峻嶺之巔滿目都是長城的城牆和樓臺,蔚為壯觀。可以想象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爬山涉水到城下的無奈和震驚。長城高大堅固,用巨大條石和方磚築成的。但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雕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七點八米,有些地段高達十四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六點五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五點八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簷牆和內簷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外簷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性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內簷牆是指外皮牆城內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

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的。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裡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先前地勢平坦,我們並不覺得累,隨著地勢逐漸陡峭,愈往上愈吃力,加上太陽也漸漸發威,人也感到口乾舌燥,但我們並沒有停止腳步,隨著擁擠的人流,登上了一座又一座的雕樓。不久,就來到了好漢坡腳下。眼前的陡坡,差不多接近45度角了,爬起來有點吃力。眺望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令人歎為觀止。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兩旁山上,蒼松翠柏,雲遮霧障,禽鳥和鳴,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突然,憶起了清代沈用濟登八達嶺長城寫的詩句:“策馬出居庸,盤迴上碧峰。坐窺京邑盡,行繞塞環重。夕照沉千帳,寒聲折萬鬆。回瞻陵寢地,雲氣總成龍”。

“無限風光在險峰!”經過艱辛攀爬,我們終於登上了八達嶺長城的最高點,注視毛主席題字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石碑,此時,汗流浹背,但仍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那時還沒有智慧手機,請同行的同事在此石碑上幫我拍了一張照片留存。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極目遠眺,大好河川盡收眼底,心曠神怡。環顧四周,那景色比山腳下的更雄偉,更美麗!雄偉挺拔、氣勢恢巨集、連綿起伏的長城,真像一條蜿蜒的巨龍!曲折蜿蜒的石階是巨龍的龍身,巍然屹立的烽火臺是巨龍裝飾精美的龍爪……此時的巨龍翹首欲飛!手摸城牆,腳踏地下的方磚和凹凸不平的條石,面對那蒼涼而穩重的灰色,我的內心又一次感到震撼。那飽經風霜的條石、城磚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長城的輝煌歷史和古代人民為了這雄偉工程所付出的血汗。

那時,沒有起重機、吊車、火車、汽車、挖土機,全靠無數的老百姓一步步將千斤巨石抬上這陡峭的山嶺。長城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長約12000多裡,正是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八達嶺長城啊!這樣雄偉的建築,在世界建築歷史上一定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長城本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春秋燕趙就把長城修築在崇山峻嶺的峭壁深壑間,這樣一來,長城自然就顯得氣勢磅礴,規模巨集偉。特別是歷代封建王朝爭戰的戰爭,把長城當成了擋箭牌,雖如此,長城依然還是沒有能擋住一個個封建王朝的新舊代替……我站在長城城頭前思緒萬千:一堵城牆,橫垣數萬裡,靜默了幾千年。曾經無數次在長城城池上的混戰、殺戮,金戈鐵馬,旌旗招展,男人倒下、女人嘶心裂肺叫喊,彷彿還能聽到那種悽慘的聲音。長城腳下,一邊是關內,一邊是塞外。關內塞外的區別,何止是楊柳春風和塞外雪花大如席的區別。塞外,曾經的塞外是如何的樣子,總是一種冷清和荒涼吧,這冷清和荒涼之中住的又是哪些人,這些人如何去承受宿命中註定的冷清和荒涼?終是在白日晃晃的陽光中想起心頭的一輪明月,秦時明月漢是關。

長城、明月,這樣的物事,想起來,都還是一種永恆!金字塔雄偉是古代法老的陵墓,古羅馬鬥獸場壯觀是貴族們的樂園,中國的長城偉岸是防禦外來侵略的,外國人稱它為“偉大的的牆”,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當時修建這麼浩大的一項工程必是傾盡人力物力財力來建造的,多少中原慈母白髮,多少江南春遙望,多少湖湘稚兒夜哭都溶進這歷史的城堡。長城建好後它已不只是一座防禦城牆,而是我們民族抵禦外侵的精神象徵,所以萬里長城永不倒!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首推趙長城,現在遺址位於包頭到石柺十七公里處,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百年)修建的,從那時起長城代代修建不斷,當秦始皇的名字出現在在這片土地上時,長城內外都被他的霸氣籠罩,長城像一條婉延的巨龍,把北方少數民族拒之門外,把自己關在裡面,一關就是二千多年。後來,盛唐衰敗了,南北宋滅亡了,蒙古鐵騎衝進來了。這群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勇士的強悍,被長城內的山重水複儒教道說消磨的無影無蹤。鄭三寶遠洋沒有掀起大浪,李闖王沒有闖出名堂,清兵入關了自身卻被同化了。多元的民族大一統的江山換來康乾盛世、泱泱大國的理念。而此時明治維新的步伐,工業革命的車輪把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甩出很遠很遠,鎮壓百姓的武功擋不住洋槍洋炮,洋務運動沒有興國,戊戌變法宣告破產,老朽的肌體長不出光潔的皓齒,甲午海戰的失利、義和力量的自大淺薄,讓國人明白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我們的民族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使長城這條巨龍騰飛,才能使睡獅猛醒!悠久的歷史,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何時才能超越長城放眼世界!傳統守舊是一座長城,封建禮教是一座長城,在層層禁固中,封建遺留的殘渣、歷史沉積的糟粕和兵匪官紳組成魚目混珠的社會,新思想的出現有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刺破夜的黑幕,長城,在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心中重新搭建!暮春的暖陽普照原本豐腴的大地,青蒼的山峰俊秀可愛,腳下澗草葳蕤,水邊蛙聲一片,一行大雁飛上淨朗的藍天。長城,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她以蜿蜒萬里和氣魄雄偉而享譽世界,多種耀眼的光環纏繞使她成為中國的象徵和驕傲,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築,而是成了一種精神和動力,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意志;他向世界彰顯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明,表現出了中華民族堅強毅力和聰明才智!長城,我心中的巨龍,你的雄偉挺拔,你的苦難與屈辱歷史,已流淌在我的血液裡;長城,中國滄桑歷史的見證;長城,中華民族騰飛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