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7篇

作文能否寫好,在於平時的多學習和觀察,多閱讀一些書籍也是為了寫作文打好基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7篇,感謝您的參閱。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7篇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1

剪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藝術,每一幅剪紙都富有靈魂,每一幅剪紙都傳遞著一個思想,每一幅剪紙都是一個故事……今天我欣賞了一幅剪紙,令我記憶深刻:有一個姑娘,頭上雖然頂著三個碗,但是碗卻很平穩。只見她的腳步輕盈,手如絲綢般柔美,裙襬在風中微微飄揚。她的臉上滿是笑容,快樂地跳著舞,她的身邊是朵朵綻放的鮮花,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孩特別有舞蹈的天份,從小到大都很熱愛跳舞,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家境貧寒,父母雙亡,家中已沒有條件供給她學習跳舞。為了生存,她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去一家人家做洗碗工。那家的女主人非常和善、慈悲,而男人卻非常吝嗇,給她的工錢少之又少,只能解決溫飽問題。

有一天,她看著手中洗的碗,突發奇想:把碗頂在頭上,既可以鍛鍊上半身的穩定,也可以訓練腳步輕盈,多好啊 !說幹就幹,女孩小心翼翼把碗端在頭上,邁出了幾小步,心中暗暗慶幸想到了如此好的辦法,於是她開始自由自在地跳起舞來,沒在意到頭上還頂著搖搖欲墜的碗。終於,“拍啦”碗摔碎了!驚醒了女孩也驚擾了主人。男主人氣急敗壞地說:“怎麼回事?你這個臭丫頭,讓你洗幾個碗,倒把它給摔了,是不是平時不太理你,你膽大妄為了?”女孩低頭不語,眼裡閃著淚花。女主人看她實在可憐,就勸其丈夫不要再罵女孩了,男主人這才消了氣,女孩依然低頭洗碗。

雖然白天被男主人罵了一頓,但女孩仍然不死心。到了晚上,在別人都睡著了的時候,女孩就偷偷起床,拿了幾個碗,悄悄在院子裡練習頂碗。女主人半夜口渴,起來找水喝。忽然看見院子裡的女孩閉著雙眼,頭頂著碗,嘴裡輕哼著歌,邁著輕盈的步伐,前一進,後一退,雙手如魚兒般靈活,那舞姿,那步伐,就像天作之合。女主人讚歎之餘,暗下決心,準備把她塑造成一個真正的舞者,讓她在人們眼中大放光彩。她把她的決定告訴了女孩,女孩欣喜若狂,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在女主人的幫助下,女孩白天練習,晚上練習,無時無刻不在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舞步一天比一天靈活,舞姿一天比一天柔美,對舞蹈的感悟一天比一天更深入她心。女孩終於夢想成真,成為了無人能及的“頂碗舞者”,練成獨一無二的“頂碗舞”。

“丁呤呤”鬧鈴響了。我的思緒被打擾了。猛然間,想到我還要去上課呢。我把剪紙放在桌子上,風吹動了剪紙,那上面的鮮花好像還在訴說著別樣動人的故事。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2

油畫、水彩、雕塑、文學……這些藝術形式世界上名家眾多,是屬於全世界的。然而,剪紙這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卻是中國特有的。剪紙藝術的歷史淵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北朝,許多古詩都有提及。這門藝術並不只屬於名人名士,而是一種人人都須掌握的手工藝術,而且深得百姓喜愛。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紋樣大致分為人物、鳥獸、文字、器用、鱗介、花木、果菜、昆蟲、山水等,其寓意也不盡相同,有祝福、怯邪、勸勉、除惡、警戒、趣味等各類表現題材。人們在過節或慶祝活動時,剪紙充當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它不僅僅用於烘托氣氛,更帶著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與憧憬。

剪紙的製作方式可繁可簡,技法多種多樣,如撕紙、燒燙、拼色、染色、勾描,多種多樣的技法使得剪紙的表現力有了無限的深度和廣度。它細可如春蠶吐絲,粗可如大筆揮抹。由於剪紙具有多樣性,讓剪紙藝術比起書法、水墨畫中近平民,更具有親和力,也讓剪紙藝術變得更具備創造和發展的空間。

宋朝是剪紙藝術的普及期,在寧代,便出現許許多多的剪紙行業與剪紙名家,他們的出現,將剪紙藝術推向了鼎盛時期——明清時代。那,剪紙是每個女孩必須掌握的,還成為了人們評價新娘的標準之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剪紙藝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剪紙藝術仍舊有人掌握,可剪紙終究變成了一種藝術,它已經與我們相距甚遠,而且漸行漸遠。還有多少曾經家喻戶曉的藝術被我們遺忘在了角落?它們是否會有一天躺在博物館展臺背後,被我們備感陌生地注視?

請讓它們活下去。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3

我喜歡剪紙是從四歲時開始的,多才多藝的奶奶經常用紙剪小動物,她幾剪子就能將各種小動物勾畫得活靈活現,我對奶奶的剪紙藝術真的羨慕極了。

從那時起,我就被奶奶的剪紙藝術所征服了,也許正是這種家庭氛圍,使我對剪紙有了最初的朦朧的認識。

在我一年級時,正好我的美術老師又是剪紙高手,她送給我一本關於剪紙的書。我被書裡的內容深深吸引住了。通過這一本書,我才真正地對剪紙有了書本知識的再認識,因為我有美術基礎,學起剪紙來就如魚得水。不過剪紙是個細緻活兒,心急的人做不來,往往一件作品馬上就要完工了,卻因為一不小心剪斷了一根線條而功敗垂成,讓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說起來,這剪紙還能修身養性呢。只有用心去體會其中的奧妙,才能使作品順乎自然,質樸清新,拙中見巧,粗獷處大刀闊斧,細微處行雲流水。

對我來說,剪紙是一種享受。那剪刀鉸紙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像美妙的音樂,在這美妙的音樂裡,可愛的動物“活”了,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繪畫過關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後,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剪紙,體現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剪紙,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的展示;剪紙,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我也想像民間手工藝人那樣剪出一幅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樑,成為中外小朋友友好的使者!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4

馬野先生是我在書畫界的摯友,更是我推心置腹的兄長。記得當年在同學家中初見馬野先生的作品,我眼前一亮,頓時被他筆下流動的神韻和風骨所吸引,同時也為他墨間那份虔誠和厚重所感動。

在我看來,書法之所以能發展為藝術,除了它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連續性外,最重要在於它是一代代書家對美始終不渝地追求的結晶。正是一個個傑出的書家經過艱苦探索和實踐,才一次又一次將書法之美推向極致。馬野先生正是這樣一個書家,他在幾十年的書法藝術生涯中,得力遠古,採擷歷代,走的正是一條老實而深厚的探索和實踐之路。

馬野出身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他和許多農家子弟不同的是,更多的苦難經歷似乎給了他某種神祕力量:與書法結緣,孜孜探求其精蘊並不斷超越自我。他從楷書起步,在小楷創作這條艱難之路上跋涉數十年,殫精竭慮、窮盡一生苦苦追尋,而今終入書法大境。

馬野書法,自然首推小楷。他傾情於小楷,十分注重藝術表現技巧和獨特藝術語言的錘鍊,其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融貫眾長而自成一家。其所書小楷《道德經》等長卷,古樸淡雅,蒼勁靜穆,溫潤如玉,舒捲自然,清新大氣,內蘊生機,可謂貫鍾(繇)、王(羲之)之神韻。亦如著名書法家徐本一先生所點評的那樣“胎息於晉之風雅,復感悟明人之疏朗,不激不厲,凝放從容。”

近年來,書法藝術堪稱繁榮,同時書法作品也出現空前的亂象狀態。各種書畫院令人眼花繚亂;一些書家的名頭之大,著實嚇人。一些打著”創新“旗號,力圖”張揚“個性的所謂”名家“、”大家“,其作品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浮躁心態。對書法藝術的”創新“和“個性”問題,馬野先生用他行為和作品表明他的見解:既然是在從事傳統的書畫藝術,就不可能是徹底原創。在傳統似乎開始褪色的年代,他對書法藝術傳統的赤誠熱愛、精心探求及獲得性推進,反而體現了他的書法藝術的鮮明個性:在他的筆墨間,我們看到的是他對鍾(繇)、王(羲之)的虔誠和對傳統書藝浩然之風的高揚;我們看到的是“傳統”與“創新”相依為命,難割難分;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經歷了千百年歷史凝鍊卻又注入現代美學的藝術形態。

馬野先生雖然已年近花甲,但他心態尚屬年輕。在他筆下,蒼老的墨色仍然跳躍著青春的神韻。在我看來,中國書界多幾個馬野先生這樣的人,他們總是在傳統藝術高貴之氣的呼喚中彰顯個性,那將是我中華書法藝術復興之吉兆。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5

中國的剪紙出神入化、博大精深。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手裡翻來折去,便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瞧!這幅剪紙還有一個傳說呢!

從前,有一個孤兒跟著哥哥嫂子過日子,每天天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而這個小男孩卻沒有抱怨,把這頭老牛照顧得很好。

有一天晚上,小男孩走進牛棚,微弱的星光下,老牛竟開口說話了:“你明天黃昏到山對面的小溪邊,你會遇到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他會教你知識,可別錯過了這個機會呀!”

第二天黃昏,小男孩牽著老牛來到了小溪邊,發現了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男孩。他向那個男孩揮了揮手,那個男孩便向他走來了。交談中小男孩得知了他的身份,原來他是天上的大學士,因觸犯了天規,而被貶下凡間。小男孩想了想,今天是星期五,便叫他“星期五”。小男孩爬到牛背上,把的“星期五”也拉到了牛背上。他們在牛背上聊了許久,天色漸晚。離別之際,小男孩對“星期五”說:“從今天起我們倆就是好朋友了,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好啊!”“星期五” 笑了笑說。

從此以後,“星期五”和小男孩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星期五” 的幫助下,小男孩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成了一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哥哥嫂子再也沒有瞧不起他了。

剪紙,這個傳承了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間技藝,值得我們自豪我們驕傲。這就是我們中國出神入化、博大精深的剪紙。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我一下子還說不完,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中國的陶瓷藝術吧!

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尤見裝飾匠心。中國傳統陶瓷裝飾形式,大體上有刻鏤、堆貼、模印、釉色、化妝土、彩繪六型別。圖案紋樣裝飾於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現。先民們感受生活的自然現象創造出波拆紋、圓形紋、編織紋等圖案,以二方連裝飾形式呈現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件繪有精美的人面和魚紋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紋飾體現了先輩們對於自然和人自身觀察的結果,陶工們對於點、線、面的熟練融合,對於花紋繁密的組合,以及對於旋紋與孤線的審美感,不但表明了他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還表明了自然界已經脫離了他們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對自然的美化和崇拜。商、周時代是以青銅器為時代標誌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陶瓷紋飾和青銅器飾相似,刻紋白陶的燒製成功是製陶工藝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嶺土製坯,燒成的溫度達1000多攝度,素潔可愛的造型與優美的紋飾相結合,逗人喜愛。追溯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陶瓷產品,陶瓷裝飾有兩大特點:一類是以適合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形式;另一類是以中國繪畫形式在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形式。

中國傳統的藝術——陶瓷的故事是多麼有趣啊!陶瓷還是我國最為大的創造呢!

寫中國傳統藝術的作文篇7

留白,是中國傳統藝術一種特有的手法,留白,給人遐想。

剪紙,是我最早接觸的傳統藝術,一片紅紙,有規律地摺疊,再用剪刀在紙上留下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展開,紙紙分離,切口相分又彙集,留下的白便在展開的一瞬成為花紋、成為藝術。

難一點的剪紙,便要打好稿,用剪刀尖小心地挑破稿紙,直切入紅膜,剪掉的越多,留白便越多,細小的留白給畫面以灰感,大片的留白卻給人以空洞及無力之感。起初,我也只覺得留白甚是容易,可等自己拿著剪刀時,卻又不知道究竟多大的留白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畫稿時也要考慮留白,線上與線的相錯之中,時常留著留著便亂了神,分不清該剪掉的與該留下的。大師剪紙卻又不打稿,僅憑腦海中簡略的輪廓,便可以在紙上創造藝術,創作的好,便會微笑著反覆端詳,創作的不好,也微笑著反修改琢磨。

國畫,也需留白。西洋畫裡,凡是畫水、海、湖時,西方的畫作總會用極細膩的顏色仔細勾畫,深淺相搭,極富層次。可國畫不同,每回到美術館欣賞水墨畫時都會發現,中國的傳統山水畫,基本都有大片的留白。比起西畫,中國的國畫就顯得很豪氣,山與山間的留白,是水;樹與樹之間的留白,是霧;天色的留白,不是飛鳥,便是留給收藏家們的一個題寫蓋印的地方,墨色的山水畫裡的山,總是中間留著一截不規則的白,本來是靜,可融著白邊的墨山墨水,白色變流動起來,漂浮起來,成河、成霧。留白留的不僅是事物,還是意境。

版畫裡的留白也更是講究,陰刻與陽刻便是兩種不同的留白,留白本身可以成為畫,去掉留白也可以成為畫,若陰陽共用,留白的藝術便被彰顯到極致,印出來也更具活力。

書法的字與字間也有留白,楷書的留白讓每個字有了獨立的空間,更顯工整,草書的留白於筆劃間,更顯豪放不羈。留白留出意境,留出讓人聯想的餘地。若中國傳統文化是樹,那藝術手法便是樹杈,留白是枝幹多年孕育出的花苞,給每個前來欣賞的人以笑意、以期待。

標籤: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