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傳統節日的發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手機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日趨西化,甚至連與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節日也有被洋節日取代的危機,這直接威脅到我們民族文化的保持與傳承。在這種背景下,重視與繼承中華民族積澱數千年的節日文化遺產,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歡迎閱讀!

傳統節日的發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傳統節日的發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世界其他文明古國都出現過大幅度的文明斷層,甚至盛極而衰。唯有中華文明,雖歷盡滄桑,飽經磨難,卻在跌宕起伏中傳承不輟,這表明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中豐富的優秀文化傳統,可促進國家民族認同、凝聚人心、激發民族意志,可扭轉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範,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

在全球化條件下,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衝突和文化競爭日趨突出,中國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受到嚴峻挑戰。中國和平崛起,中華民族邁向全面復興,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進文化的同時,弘揚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提高人民素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比較香港而言,內地包括清明節在內的傳統節日,不僅仍未被列為法定假期,而且過節氣氛逐漸淡化,這是一個值得憂慮的現象。

傳統文化的失落,不僅僅表現在孝道文化上,更表現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即誠通道義的失落。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講求誠信,不僅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國民素質的重要表現。近年來,內地治安問題突出,各種騙案層出不窮,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以及商人缺乏商德、醫生缺乏醫德、教師缺乏師德等現象,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經濟與社會的管治問題,但從根子上來說,仍然是誠通道德問題,是傳統文化失落的問題。

只有國民繼承和發揚優秀和先進的文化,蔚然成風,國家民族才能真正興旺發達。

喚醒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

節日是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內涵。中國的傳統節日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積澱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文化都沉澱在其中,對於整個民族來說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對於塑造民族品質、培育民族精神都有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傳統節日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節日氛圍淡化的問題,傳統節日所承載的豐富文化意義有些已經被人們淡忘。人們經常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事實上,其它傳統節日也大都如此。一些承載著豐富文化內容的儀式慶典被簡化甚至省略,節日食品、器具等的製作有些也已經失傳,過節的氛圍越來越淡薄。此外,節日的深層文化內涵缺失,過節只是流於表面的形式,有些節日儼然已經變成了“消費節”、“旅遊節”。傳統文化的發展靠一代一代人的傳承,而目前傳統教育缺失,許多孩子對傳統節日越來越陌生。英語教育在中國的大眾化使得英語國家的文化在中國相當普及,一般的青年人都對西方的主要節日有所瞭解。然而傳統文化教育的相對缺乏,使得年輕人分不清楚公曆與陰曆,只知道國外的聖誕節、情人節,卻不知道中國的七夕節、清明節是哪一天;只知道聖誕老人、玫瑰花和巧克力,卻不知道春節、中秋節究竟有什麼文化內涵。

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和社會應該採取相應措施,重現節日的文化內涵。

一是政府應對傳統節日的保護給予高度重視,對傳統節日的發展給予積極引導。2007年,國家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和春節一樣列為法定假日,從國家層面為傳統節日文化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如何繼續調整節慶放假制度,值得政府有關部門考察。政府也要積極加強對節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避免一些傳統習俗、手工技藝因被邊緣化而失傳。另外,政府要積極創設濃厚的節日氛圍,讓人們在不自覺的文化氛圍中受到傳統節日的浸染。

二是通過學校教育活動加強節日內涵的傳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開設相應選修課程,通過課堂講解、討論,使學生從認知和情感層面認識和體驗傳統節日的深層內涵。學校還可以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習俗開發相應的校本課程。第二,通過各種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性地將傳統節日的精神文化要素融於其中。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清明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第三,通過傳統節日的禮儀活動、文藝作品等,充分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與節日相關的詩詞歌賦、音樂美術等文藝作品數不勝數,學生不僅可以欣賞文藝作品,還可以領略其中的人文情懷,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理解與體會。

三是結合時代要求豐富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韓愈說過,“民俗既遷,風氣易隨”。發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應該注重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創新,與當下民眾鮮活的生活節拍與韻律相協調。根據時代的需要,在節日活動中傳承、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現代社會先進文化,建立既有傳統特色又有現代氣息的節日文化體系。報紙、電視、網路等大眾媒體應積極宣傳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等內容,為傳統節日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使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保護傳統節日具有多方面意義

我們今天保護傳統節日,起碼有三個重要的意義。第一是延續歷史。我們常常說,我們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四大古文化當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的歷史尤其是傳統文明,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斷裂了。我前些時候到印度,二十幾天裡,從大城市到農村,從新德里到菩提伽耶,居然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印度婦女穿西式的裙服,她們穿的衣服檔次、品位不同,但是都是印度的傳統服裝——沙麗。印度的音樂學校,教的都是印度的傳統音樂。在印度,你想學西方的音樂,可以到西方去學,他們自己的學校始終在傳承著自己的民族文化。

但是我們就不是這樣。我們不但可以把長城的磚塊用來壘豬圈,不但可以把老宅子、祠堂統統拆掉,然後建成一模一樣的水泥或紅磚的現代建築,認為這才是“新農村”!我們甚至還設計了北方和南方的農村建築的標準圖來推廣。如果真的這樣下去,再過10年,不但我們現在的中型城市、大型城市都一模一樣,沒有自己的風格,我們所有的農村也將一模一樣,沒有風格!前幾天我到杭州去,從機場到杭州市區的高速公路上,兩側都是我們“先富起來”的農民蓋的樓房:一個尖尖的頂子,上面插一個不鏽鋼葫蘆,不中不西、不土不洋,而且一模一樣。我忽然感到一種悲哀。我不是嫉妒那些先富起來的農民,我更不希望他們永遠過貧窮的生活。但是,難道這些不中不西的樓房就是我們的最終追求?而這個地方是什麼地方?這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地方!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地方!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地方!這是江南好風景,歷代文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而這些我們在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中看到過的白牆烏瓦、小橋流水,現在完全不見了,只剩下一個西塘、一個烏鎮給人們參觀。而現在所有這些殘存的東西,都是因為貧窮,當地還沒有來得及破壞!我們的下一代將不明白很多東西,從叔叔、嬸嬸到哥哥、姐姐——都是獨生子女了,孩子們將不懂這些稱謂。再過20年,我們的國小課本里將不得不增加很多東西。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其實是很悲觀的。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是世界大同,但不是我們“同”別人,而是別人“同”我們。今天南京的一個孩子,和在北京、東京、紐約的青年人沒有什麼兩樣,一樣上網際網路,一樣穿阿迪達斯的衣服,穿耐克的球鞋,看好萊塢的電影、世界盃球賽……但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已經中斷。

第二個意義就是增加我們的民族凝聚力。中國人要有自己的語言和節日,而這一切都是文化。我們到美國看到美國人鄉村裡面到處掛著自己的國旗,他們的那種自豪感,是出於對自己的制度和文化的自豪。而我們今天的傳統文化能夠起到這個作用。每一個民族,都應該為自己的文化自豪,這種自豪感,永遠是團結、凝聚、喚起一個民族精神力量的最核心的東西。二戰時,當德國納粹軍隊包圍了斯大林格勒,前蘇聯到了最危險時刻的關頭,斯大林曾有過一個著名的講話。他用什麼來激勵這個民族?他沒有說那些空話,他只是飽含感情地提到一些俄羅斯人的名字。他說,我們的民族,是產生了普希金的民族,是產生了屠格涅夫的民族,是產生了托爾斯泰的民族……就是這些創造了俄羅斯文化的巨人的名字,喚起整個蘇聯人民團結抵抗意志,最終保衛了斯大林格勒。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維護民族國家統一的堅實的基礎。我在臺灣講學的時候,曾經和一個傾向“綠色”的學者談過一次話,我說:如果李白成了外國詩人、杜甫成了外國詩人、《紅樓夢》成了外國小說,你真的願意嗎?他很認真地想了想,很困惑地說:這個……我還真沒想過!

第三個意義就是增強我們國家的軟實力,通過弘揚傳統文化來增強我們在世界上的競爭能力。光靠gdp,無法保證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先進的民族。大家應該看到,美國今天之所以在世界上一超獨霸,不僅靠巨大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更靠它的軟實力,包括好萊塢電影,nba籃球賽,流行音樂,以及眾多的影星、球星、歌星等等。好萊塢大片通過美國的故事和人物傳達出美國的價值體系、生活方式和道德標準、審美標準,影響波及全球。當我們的青年人都說英語、吃麥當勞、過聖誕節,把去美國留學當成夢想的時候,當我們的許許多多的父母含辛茹苦、省吃儉用,節約每一個銅板也要把孩子送到美國的時候,當我們的青年人熟悉每一個美國球星的愛好、習慣,穿什麼牌子、多大尺碼的球鞋,甚至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出一個西方流行歌星、影星的血型、星座和身高的時候,卻不知道孔子是誰、《論語》是什麼,我們拿什麼來支撐我們自己的民族?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前幾年,一個叫亨廷頓的美國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在中國學術界也引起軒然大波。他直率地指出,在意識形態的鬥爭結束之後,不同文明間的衝突,將成為這個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勢力鬥爭的主要原因。不管我們同意還是不同意他的理論,我們必須承認,一個民族對世界影響力的大小,是和這個民族文化力的強弱成正比的。韓國就是用《大長今》橫掃了亞洲,讓人們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刮目相看。過去,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曾經深深影響了韓國、日本等許多亞洲國家,而今天,和這些國家比起來,我們的文化影響力,卻是十分有限的。現在,是日本、韓國的文化“倒流”中國!

今天我們呼籲重新認識我們的傳統節日,是因為在我們的傳統節日中包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宇宙和人生的透徹認識,也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和倫理、道德。比如我們的春節,僅僅拿年夜飯這一個風俗來說,就蘊涵著許許多多的內容——我們中國人無論身在何地,年三十都要回家團聚在一起吃這頓飯,這不僅僅是一頓豐盛的飯,這裡蘊含著我們民族對家庭的尊重,也蘊含著我們對祖先的尊敬和緬懷。吃年夜飯前我們要祭祖,我們要給雙親中逝去的老人擺一雙碗筷。為什麼?因為在這一天,普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要團聚。我們就是用這樣的形式來表達我們的親情、我們的倫理道德。有人說,我們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沒有用於戰爭,只是用來放鞭炮,這是我們近代失敗與落後的原因。我倒是覺得,我們的祖先把火藥用來表達我們民族除舊迎新的理想,表達我們的歡樂和祥和,比用來殺人要文明和進步得多!

最後說一句,我們這一代有責任,把我們的祖輩傳給我們的東西,儘量儲存下來,傳給我們的後代。我們不能做歷史的罪人,我們不能在現代化之後,變成一個赤裸裸的“現代”人,連中國人都不是。這是我的希望。

標籤:傳統節日 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