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博物館的作文通用6篇

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親身經歷能夠提供豐富的素材,使作文更加生動有趣,寫作文要求我們用文字去描繪和抒發自己的感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博物館的作文通用6篇,感謝您的參閱。

博物館的作文通用6篇

博物館的作文篇1

早就聽說,興偉奇石博覽會去年在8月25日開幕時有許多的化石,當時就想去看看了,而且媽媽還給我看了許多相關的資料,弄得我心癢癢,可我一直沒能去看。現在可好了,學校組織的清明節掃墓換成了去興偉參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我們坐著車來到了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咦!這博物館建得還真有新穎:“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幾個錦綾裝裱的大字鑲在博物館的中央,門與旁邊還凹凸著,呈現出特有的立體感。

博物館建築設計不但外表新穎美觀,內裝飾也佈置很美,具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我們先上了樓,樓上是一些奇石書畫展:奇石主要有千奇百怪的園林景觀石、典雅華貴的黃臘石、珠光寶氣的青綠孔雀石等。在這些類別奇石中,比較著名的有:貴州本土的紅水河石、盤江石、安順普定馬場石及各種稀有礦物晶體;廣西的紅水河石、來賓石;安徽的靈壁石;江浙的太湖石、崑山石等。這些大小各異、姿態萬千、怪狀層疊的古生物化石和奇石,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一樣,把整個博物館裝點得高雅、華貴、亮堂。 而書畫多數都是一些山水畫或梅花。

大家從樓上下來,眼前展現的高大的魚龍化石——九龍壁,會使你感覺到進入一個神奇奧妙的古生物“王國”。

我看過了,古生物化石主要來自關嶺、興義等地。我想多數肯定流失於民間個人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博物館建成後,這些珍貴具有上億年曆史、文化厚重的古生物化石才得以彙集起來,得到妥善的保護。館內古生物化石主要有魚龍、貴州龍、海百合等大類。同學們紛紛拿出了相機來拍攝,大家爭先恐後的,生怕自己拍不著。

除了這些,博物館裡還有一些名貴的東西:像水晶,我看了上面的標價,嚇得我一身冷汗:小的要5萬,大的可以買到11萬呢!不過這些水晶還真的很美:晶瑩剔透,在燈光下,顯得雍容華貴。

這次參觀圓滿地結束了,再想想那些化石,還真有點捨不得了,不過我相信,以後肯定還會有機會來參觀的。

博物館的作文篇2

今天我又一次去了傘博物館。

那兒十分漂亮,看到了手繪“西湖全景”西湖綢傘——上面有碧綠荷葉,八角形油紙傘——上面有4種花,又是八角形的,福建南平昌洋口大花傘——十分清爽,典雅,雲南滎陽油紙傘——上面有墨蘭的模樣,玳瑁雕花扇——是以玳瑁為原材料……

傘的來源是由荷葉的啟發而創造的,在博物館裡有許多油紙傘,油紙傘是漢民族傳統的日用雨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油紙傘也十分美觀,油布傘也十分漂亮,是上世紀50,60年代盛行的傘種,通過皮革紙塗上蠟油製成的傘,比較牢固,也比現在的太陽傘之類的傘大。你見過西湖綢傘嗎?西湖綢傘,全稱“西湖竹骨綢傘”,浙江省杭州地區特有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西湖特產之一。創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造型靈巧、色彩鮮豔,既可遮蔽陽光,又可作為裝飾品,具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故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

博物館裡也介紹了傘的文化: 傘在伴隨著人們生活的同時,人們也將自己的情感和觀念,以及建立在這種觀念基礎上的象徵含義賦予傘。傘在歷史積澱中所形成的文化內涵廣泛、深刻而複雜。它的制度、它的形態,它的顏色,甚至它的漢字字形,都激起了人們無限的聯想。它既是將人群區分開來的儀仗制度的一部分,又是將具有共同心願的人聯絡在一起的媒介,它既為人們帶來喜慶與吉祥,但又成為民俗心態中的一種難言的禁忌。正是在這種多樣化的情緒中,形成了各地豐富多樣的傘文化。那兒還讓我們嘗試做了傘,雨傘是十分難做的。

這次去傘博物館,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

博物館的作文篇3

四月一日星期四是我們戶外教學的日子。早上七點半就有許多人到學校期待著校外教學,老師說:”八點二十五分出發。”眼看,時間就要到了,去戶外教 學之前,老師給我們看了有關於陶瓷博物館的介紹影片,讓我更進一步瞭解陶瓷博物館。每次要去戶外教學時,老師一定會叫我們帶水壺、輕便雨衣、小塑膠袋和少許的零食、錢,為了將一路上的風景和老街的建築特色寫下來,所以老師教我們帶著紙和筆。

到了之後,我看到了許多人潮,所以我更加的興奮。我跟著同學去蓋了一個紀念章讓學習單的內容更豐富,我還看到好多美麗、簡單又漂亮的大師級陶藝作品,我看了好想跟他們學習陶藝,成為厲害的陶藝頂尖高手。影片欣賞完後,我們也去了一個可以玩沙子又可以玩水的地方休息一下,看到同學玩得好開心,不過帶隊的老師不准我們玩沙子,我用看的就感到非常的開心、快樂。

去了陶瓷博物館,我還去了老街,有的人去做手拉壞和馬賽克拼貼,我則是悠閒的逛逛老街,看看那裡的建築特色。我買了兩個有趣的笛子,它的是狗的造型,我本來想買小豬造型的,但是我又被另一隻狗造型的吸引。商店的物品有些貴到嚇死人,例如:紫水晶,小小的一個十五元起跳,價錢真是高啊!

我覺得這是最好玩的一次戶外教學,不僅能學到許多有關於陶瓷的知識,還能欣賞到一件件漂亮的陶藝作品,真是漂亮極了!!這次的戶外教學真是好玩!

博物館的作文篇4

風和日麗的一天,爸爸帶我參觀坐落於仙湖植物園的深圳古生物博物館。

我們從正門進去,來到了地球起源廳,裡面介紹了地球的起源和最初的地球,也介紹了恐龍滅絕時,地球的生態狀況。

地球起源廳旁邊是恐龍化石展覽區,恐龍展覽區地上鋪滿了石頭,巨大的馬門溪龍的骨架高高地聳立在這裡,鸚鵡龍骨架在馬門溪龍骨架腳下,似乎要說什麼似的,我們邊走邊看,來到了“與恐龍賽跑”,我在模擬自行車上使勁蹬,也沒能贏過恐龍。

我們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模擬恐龍區”。“模擬恐龍區”裡的恐龍都是能動的機械恐龍,它們栩栩如生,十分真實。

踏著樓梯上去,科普電影館展現在我們眼前。科普電影館的大螢幕氣勢雄渾,座位很多,是學習科技知識的好地方。

進入植物化石區,各種各樣的植物化石展現在我們眼前,爸爸說,這些植物化石都是經歷了上億年才形成的,十分珍貴。

離開植物化石區,我們看到了模擬的北京周口店人的頭骨,還有南方古猿的頭骨……這些都記錄了人類的進化過程。

沿著人類頭骨區,我們來到了魚類化石區,那裡的魚類化石千姿百態,種類繁多,有的大,有的小,記錄了魚類從七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時期到現在的歷史程序……

古生物博物館啊,你不但是鵬城又一處讓人們增長知識的地方和一處壯麗的景觀,也是對地球悠久歷史的永恆紀念。

博物館的作文篇5

早聞位於西安的陝西曆史博物館珍寶眾多,今年暑假終於有幸去看一看。

步入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1區。進入1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塊藍田猿人頭骨及其同期的生活物品。順著該區走廊一直往前走,就會看到一些史前時期的陶器和石制工具,其中一個紅色的陶罐最為珍貴,不僅是因為它是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演變為父系氏族的一個象徵,更是因為它的燒製難度極高,難以想象在當時的條件下是怎麼完成的。

從1區出來向左轉後再走一小會兒,就看到了2區。2區展示的主要是秦漢時期的文物,其中大多是漢代的俑人,他們有的左手持盾,右手握劍,好像在宣誓為保衛漢朝江山做殊死拼搏,有的張弓,好像準備隨時射殺敵人。

坐電梯來到博物館二層,右手邊是3區,左手邊是4區,正前方是珍寶館。

進入3區,顯眼位置擺放著一尊漂亮的青花瓷器,據說是中國瓷都景德鎮進獻給當時大唐皇帝的貢品,皇帝一直愛不釋手,後來作為陪葬品塵封了。

4區以漢唐時期的各種錢幣為主,有各式各樣的銅錢。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開元通寶,它是盛唐時期的銅錢,做工非常精緻,觀賞性比其他銅錢要高很多,十分珍貴。

珍寶區裡面主要是唐代的各種奇珍異寶。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鑲金獸首瑪瑙杯,形狀是牛頭羊角,牛嘴處是純金鑲制的,牛脖子是杯口。它是一個盛酒器,一看就知道是達官貴人用的,造型、工藝都巧奪天工,漂亮極了。據說這個酒器可以直接從牛脖子部位的杯口處飲酒,也可以把鑲金部位卸下來從牛嘴處飲酒。

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結束了本次博物館之旅,裡面的珍寶實在太多了,沒辦法一一道來,希望你有機會的話親自去細細參觀遊賞。

博物館的作文篇6

去年暑假,我來到了魯迅博物館,這裡沒有華麗的建築,也沒有引人注目的紅牆,卻有無數人慕名而來。

走進魯迅博物館的大門,左側有一灰牆小院,門旁刻著“魯迅故居”幾個蒼勁的大字。邁進那窄窄的門,便看到了兩棵棗樹,這兩棵棗樹是魯迅先生親手種植的。在微風吹拂下棗樹搖曳著,似乎讓我看到了魯迅先生的那錚錚鐵骨。棗樹前面有一排房子,中間的是魯迅先生的會客廳兼藏書室。西房是廚房,北方有三間屋,正中間的是魯迅先生的工作室兼臥室,人稱“老虎尾巴”,而魯迅先生叫它“綠林書屋”。左側是魯迅夫人朱安的臥室,右側是魯迅母親魯瑞的臥室。透過明亮的窗戶,我看到了屋內的擺設,樸素的桌子,古老的油燈,老式的長衫、布鞋,一切都是那樣的簡單。看著看著我的腦海中出現了這樣的畫面:

一個臉色黃帶白,像個大病初癒的病人,鬍鬚長的像隸體“一”字,但看起來卻嚴肅倔強,只見他坐在書桌前,正在專注的寫著……

直到媽媽叫我方才回過神來。走出小院來到了紀念大廳。這裡展示著魯迅先生生前寫的日記、手稿、書籍……魯迅生前收集的古代畫像,墓誌等石刻。看著眼前的一切,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魯迅先生那拳拳的愛國之心,他曾用自己的筆鋒深深的刺向敵人的心臟,對勞動人民進步的青年則給與自己真誠的愛心,魯迅先生想蠟燭一樣用自己的光芒,引導中國人民走向希望。展覽館裡平鋪著曾蓋在魯迅先生遺體上的綢緞,雪白的綢緞上寫著“民族魂”這個字。

參觀完魯迅博物館我對魯迅先生更加的尊敬了,被他的愛國之心深深的感動了。做為中國人,我們也有像魯迅先生一樣更加愛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