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好父母讀後感推薦8篇

讀後感最基礎的部分就是原作內容的引用,是後續內容寫作的前提,寫讀後感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必須是我們熟讀原著之後寫出的哦,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好父母讀後感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好父母讀後感推薦8篇

好父母讀後感篇1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課堂》確實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學到了許多的知識。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影響和指導了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作為一名家長,幾乎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學習之後,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為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須要了解孩子,瞭解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會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心理,成為她值得信任的朋友,真正掌握他的需要,成為孩子生活和學習中最重要的一份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孩子走進校門,就代表學習是孩子的第一職責,但往往家長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成績不理想,孩子會自責,家長也會比孩子還要焦急,甚至還會加倍責怪和斥責。但閱讀了本期的教子良方之後,發現要培養孩子的直面挫折的能力,要為孩子樹立抗挫折的意識,作為家長要及時疏導,有足夠的耐心去和孩子溝通,不要過多的埋怨,要多鼓勵和安慰,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要善於去發掘,時常增強孩子心理的韌性,為今後的成長之路打好基礎。

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培養良好的習慣,孩子做作業拖拉,學習自覺性較差,對此我們應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加以改善。首先與孩子進行討論並且做出約定,只要她能自覺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允許他提出一些適當的附加條件以作為激勵。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增強家庭的學習氛圍,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處閱讀,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父母身教重於言教,我們也要從自己做起,多進行閱讀,家庭的學習氛圍好了,孩子也會跟著積極地學習。

品行教育是不能缺失的,教育孩子還要逐步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形成為他人服務和參加家務勞動的意識。比如要求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房間,當父母做清潔工作時做個小助手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兒童教育的重要一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世界觀、道德觀逐步形成。我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坐公交車時給老人讓座、與同學團結互愛、尊重師長、愛護小動物、做錯事坦然承認、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做起,鑄成孩子未來誠實坦蕩、富有愛心、堅強自立的優良品格。

?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我認識到如何愛孩子,如何欣賞孩子,用智慧和愛讓她成為一個自信、快樂、向上的孩子。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吃、穿、花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並用正確的話語引導孩子,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孩子的變化,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讓她充滿歡欣地喜愛自己,愛家人,愛師長同學,學會用愛的眼光看世界,讓她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讓她能夠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鑑。希望父母課堂在老師與家長之間築起一道溝通的橋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導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長,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我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澆灌下,我們的孩子一定能茁壯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

好父母讀後感篇2

父母的愛猶如一條不停奔流的江河;父母的愛猶如一個溫暖的熱水袋;父母的愛猶如一把為我遮風擋雨的傘。

大家都應該讀過《感恩父母》中的《一顆父母心》吧!這個故事讓我難以忘懷。故事中的第三段極為感人,講的是一位太康犯人家太窮了,因為他的父母只有他一個娃子所以很想來看他,但家裡沒有錢買車票,最後因為看到太康犯人的絕筆信時再也忍不住了,他們推出家裡破舊的板車在確定沒壞的情況下鋪上一層被子就趕往監獄了,因為路太遠他們兩的鞋子都磨出了兩個窟窿,黑黑的腳趾頭伸在窟窿外面,經過三天兩夜的趕路,終於到了,這時他們已經疲憊不堪了!平時我們不應該抱怨自己的父母,不應該總依賴自己的父母,不應該和同學攀比吃喝玩樂,我們的父母給我們的太多太多,他們寧願自己吃苦,我們是他們的心頭肉,掌上寶,他們無論走多遠都帶著永遠的牽掛!這就是父母的愛,偉大的父母的愛!

手捧這本《感恩父母》,用心閱讀《一顆父母心》,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浸潤在這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篇章裡,我的心得到了滋養和騰飛!母愛偉大,父愛無價,他們的愛在血管裡湧動,一次次漫過心底,一回回倍感溫馨。為了這份愛,我們可以超越極限,跨越時空!

現在我們還是學生,我們唯一能報答他們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回報他們,報效祖國!

好父母讀後感篇3

在學校推薦的三本寒假讀物中,我最先讀了《弟子規》,因為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而後兩本書我沒見讀過,只能根據書名選擇適合現狀的書,前段時間老校每位老師都發了一本《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我借看了馮老師的很不錯,因為我脾氣急,解決孩子問題有時方法不正確,看完這本書之後對我有很大幫助。所以這次我又選擇了《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想讓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好的幫助自己進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這本書我是在網上看的,看到適合自己的例項我就開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工作多了,煩了,身體累了,兒子有事情時就會對孩子大聲的。我也總是犯老毛病拿別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較的毛病,而兒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辭,不主動和人打招呼,膽子有些小,這些是我最擔憂的。這種擔憂我知道是我平時對兒子太嚴肅、有時過分的嚴格,讓兒子對我有些害怕,也就導致孩子對外人並不熱情,遇事膽怯沒自信。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沒必要過分的焦慮和擔憂,自然陪在孩子身邊耐心的指導和觀看孩子一步一步的變化靜心的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度過成長的階梯。書中寫到:我們用心於他的點點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實就是作為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你和孩子的關係越親密、越自然,你對他的影響就會越為廣泛,你能夠改變、改善、幫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這一點對我目前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中要改變自己的。

我近期希望自己改變收斂急、大聲,學會能做到心平氣和。想想班裡學生的例項,和家長交流溝通了解的多了,的確是在孩子寄予希望太多,要求太嚴格,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一個階段會有一個階段的變化,只要自己對自己不足之處進行調整改變,孩子也會隨之有變化,耐得住氣和孩子一起成長。

好父母讀後感篇4

今天,我看了《感恩父母》這本圖書,其中,我最喜歡《媽媽的銀行存款》這篇文章,它講述了媽媽的一個善意謊言。

這篇文章主要講:萊爾斯要上大學,可是錢不夠,大家一致同意出力幹活,最後罷工結束了,爸爸又去上工。萊爾斯上大學的錢齊了,又一次沒上大銀行取錢。“我”的第一篇小說被一家雜誌社接受了,當“我”把那支票給媽媽時,媽媽卻說自己活了一輩子,從沒進過銀行大門。

媽媽的善意謊言就像是一個太陽,溫暖著“我們”,照亮著“我們”,讓“我們”大家對生活鼓起勇氣。因為就是那個善意的謊言,和“我們”對媽媽的信任,換來了一個對於貧窮家庭的安全感,換來了一個能夠讓“我們”對生活充滿信心的理由!有一次,鄭恩慈教我高蹺,可我始終不敢不靠著欄杆,因為我心知肚明:如果我不靠著欄杆,每走一步肯定會摔倒。於是,鄭恩慈就決定扶著我走。忽然,我頓時覺得身子輕飄飄的,回頭一看,呀!鄭恩慈正在不遠處,望著我笑哩!一驚,從高蹺上掉了下去。原來,我早就會踩高蹺了,只是還沒有勇氣面對罷了。這種勇氣是藏在心靈深處的,要靠人挖掘、幫助、鼓勵,勇氣才會從心底裡提取出來。

父母的愛就像是一陣暖暖的春風,溫暖這你的心田,但你卻看不見它。有時,父母的愛藏在謊言中,等你明白是,卻會熱淚盈眶。

好父母讀後感篇5

“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教育孩子是個永恆的話題,也是最值得讓人去探討。

本書共10個章節:

第1章:分析男孩與女孩在心理、生理差異而導致不同行為、性格的差異。一個完整、和諧、友愛、溫馨的家庭氛圍對養育男孩的重要影響。對男孩的怪異行為給予理解並正確引導。

第2章:養育男孩多傾聽男孩心聲,多給男孩一點耐心,多給男孩改正自我的時間和空間。關注的眼神、讚許的微笑、溫暖的擁抱、維護男孩自尊。尊重男孩隱私,幫助他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3章:父母傳遞給孩子信任的言語:“我們相信你的選擇”“你可以”“你自己能做得很好”“去做你想做的”養成獨立自信的品格。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

第4章:父母要忍心讓成長中的男孩適當吃點苦,教會男孩從挫折中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樣,他才能不斷戰勝困難,實現自我超越。

第5章:書中闡述如何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有著幸福童年的人,往往就會有不幸的成年。太順利的幼年成長經歷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容易讓孩子養成驕縱懶惰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成才,長大後孩子更會因不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而痛苦不堪。——現在的獨生子過得日子太舒適,令人擔憂呀。

第6章:管理好男孩情緒,體諒男孩特殊表達方式(沉默、發牛脾氣、攻擊行為等)

第7章:鍛鍊男孩交際能力,卡耐基說過:“一個成功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際能力卻佔85%。多溝通、樹立自信心、學會微笑。一根筷子易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

第8章:言傳並身教,做高情商的父母,培養高情商的男孩。重點強調父親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將會影響男孩一生。培養男孩自信、勇敢、負責、寬容、堅強的品格。

第9章:父母要做的就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男孩激發這種潛能,抓住一切機會培養男孩的學習興趣。尊重愛玩的天性、給男孩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要求男孩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第10章:如何培養男孩的財商,提高男孩的理財能力。“要花錢,自己掙”“不勞者不得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好父母讀後感篇6

終於又盼來一期《父母課堂》,這位老朋友就像是我的加油站,每次閱讀它都能幫我補足能量,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助我持續科學的前行。

每期各個板塊的內容我都受益匪淺,其中這期“教子良方”版塊中“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影響孩子”一文,讓我感概萬千。主人公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們在她的教育下特別的優秀,通過敘述多個案例,讓我們瞭解她是如何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責任心,鼓勵支援孩子參與提高領導能力和領會團隊精神,幫助他們適應各種新的環境,勇敢面對挫折的。更可貴的是她在培養兩個孩子的同時,堅持與她們一起成長,利用業務時間拿下兩個研究生學位,用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激勵和影響著孩子們。

她是一位成功的母親,正如《窮爸爸,富爸爸》裡所說:“所謂的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才是第一責任人,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有時間我們工作忙,會想:等一等,等到自己有空了再去管孩子;要不就想著:等一等,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就會懂了。但是最後,等來等去,只留下了遺憾。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機會可以重來。今天我們在孩子身上偷得懶,明天將會成為你一生的遺憾,甚至會加倍的償還。

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影響孩子三五年,但是父母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父母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和學習的榜樣。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成長的更快,有些東西再不管,你就真的管不了。我們不能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

我通過《父母課堂》及各種媒體有關正面教育資訊攝入,也讓我及時頓悟,立志做一個新時代的家長!做孩子背後那個用心的家長!我和孩子父親權衡出足夠的時間,充分的陪伴孩子。幫她樹立目標誌向,讓她每天都有追求;其次引導她自學,這樣就不會被標準答案所束縛,這樣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最後我們能夠保持平等的和她交流,讓她更加的自信。令我們欣慰的是,孩子在我們的持續陪伴中,各方面成長的很快,原本比較膽怯慢熱的性格也有了突破,前幾天還主動勇敢的參與競選大隊委的演講,並當選了學校大隊委組織部成員。

有句話說的好:父母和孩子,其實總是在相互成全。我們父母為了孩子,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而孩子這裡,我們也能感受到這世上最完全的依賴、愛戴和信任。趁著孩子還未長大,好好陪伴,配合老師,用心教育。作為父母應嚴格要求自己,多讀書,不斷提升自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走向,協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馬斯克曾在演講中指出:“令人憂慮的是,今天孩子的學習和進步的動力,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外在壓力和獎勵,結果她們就不會有巨集偉的目標,也不會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沒有內驅力”。

確實如此,為了更好的幫孩子更好的平衡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我們家長也應該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修行中一起努力吧!

好父母讀後感篇7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目前是我聽得最深有感觸關於教育孩子的書。通過閱讀本書,讓我瞭解到了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距的真正原因,瞭解到了早期語言環境的重要性,可優化孩子大腦的三t原則。

1、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異的真正原因

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書中指出,一個孩子最初的語言環境決定了孩子的學習軌跡,拉開學習差距的不在於後天的學習態度,而在於三歲以前父母給予的3000萬個詞彙。

孩子在三歲之前,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教育,在於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詞彙量,達到3000多萬個詞彙以上。書中研究證明,越注重孩子語言教育的家庭,孩子接受的詞彙量的量和質量就越高。9個月以後的孩子,學習差異已經產生了,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小孩的讀寫水平將可以決定他以後上什麼樣的大學。更加關鍵的是,兒童的語言95%來自於父母,他就是父母的影印機。

需要強調的是,這3000萬個詞彙量的差距並不是指3000萬個不同的詞彙,而是說話的總量,包括那些重複的話語。另一方面,即使沒有科學證明我們也知道,重複且毫無意義的話語,如3000萬次“閉嘴”,對孩子並沒有什麼益處。在這些詞彙量中,語言的豐富性、複雜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饋”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2、早期語言環境的重要性

為什麼父母的詞彙有這麼大的能量?

1、腦回路的構建

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一千億條神經元潛能,能轉化成諸多不同的潛力。但是,這些神經元需要關鍵性的類神經連線,如同無數個獨立的電話亭需要連線線一樣。

每個人從出生到三歲時,大腦每一秒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線。然而數量如此龐大的類神經連線如果長期保留,那麼大腦將不堪負荷。因此我們的大腦將通過一個叫作“突觸削減”的過程,削除不必要的類神經連線,淘汰較弱或不經常使用的部分。

根據父母對孩子說的詞彙量和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2、數字空間詞彙的差異性滋養

不必接受刻意高深的訓練,父母單純的數學詞彙輸入就有提高孩子數學能力的魔力。通過語言,大腦超凡的能力能將其轉化成比語言實際所傳遞的意義更廣泛且更復雜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幫助孩子打下日後學習的基礎。

3、培養成長型思維

孩子難免受到周遭環境中不利於他們成長的語言影響,這是作為父母和教育者需要幫助他們克服的。“成長型思維模式”便是一項利器,即幫助孩子形成“努力是獲得成績的關鍵因素,而缺乏能力並不是導致失敗的原因,放棄才是”的觀念。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研究領頭人德韋克教授在1998年的一項重要研究顯示,簡單的一句對過程的稱讚,就能夠激發孩子積極應對挑戰的慾望。

學者們發現,在三歲之前經常受到基於過程稱讚的孩子,更容易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具備這種思維模式,有助於孩子對抗自我定型這一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風險,讓他們不憚於自我挑戰從而獲得更大進步。

4、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

自控力也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孩子自我調控能力的發展依靠的是照顧他們的人。看護人在日常互動中向孩子們傳達文化規範,教導孩子從“環境的奴隸”變成“自我行為的主人”。而語言技能則在這一轉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當父母鼓勵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向孩子解釋規則、教育孩子不要感情用事時,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因此,父母應避免“命令型”語言,比如訓斥和要求等;而應該採用“建議提示型”語言管教孩子,引導孩子提出意見或選擇。比如採用“因果思維”的方式與孩子對話。因果思維讓孩子明白,每個行為的發出都源自一個理性的目的,促使孩子去探究事情的起因和影響以及後果。

5、道德觀的建立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寬容的品質和良好道德行為都有影響。雖然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需要家長基於行為的誇讚,但是為了幫助孩子變得善良,家長此時需要基於個人的稱讚。

3、優化孩子大腦的3t原則

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對於嬰兒和兒童大腦的發育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幫助父母構建良好的幼兒語言環境,本書的作者研究出了一套科學且便於操作的親子溝通方式:3t原則,即共情關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輪流談話(take turns)。

1、第一個t:共情關注

父母用語言開發孩子大腦的第一步,是需要以共情關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給予孩子迴應。孩子不像成年人一樣有責任感,會把注意力放在被下達的任務上,他們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只願意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孩子很不情願地參加了某項活動,那麼他們就很難在這項活動中學到詞彙。

我們不管是講故事還是堆積木,看孩子的這種感覺,當他在聽故事的時候跑去玩積木,你給他解釋積木,這個叫積木,它是紅色的或者把積木放在他的手裡看看重不重等。不斷的幫他解釋這個世界,這是第一個原則。

2、第二個t:充分交流

多跟孩子交流。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話語,而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分門別類的詞彙,並學會他們的使用方式。如果父母讓孩子接觸到廣泛的詞彙,長年累月後,孩子的語言水平會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現在有很多父母照料孩子時會給孩子扔一個手機,誰給他平行講述?沒有。就是孩子所看到的東西,跟他眼前發生的世界無關,他根本沒法把這件事和那件事建立起來連線,所以他大腦的神經元連線就不發達,就不建立。

所以你會發現給孩子進行平行談話也就是說你不斷地解釋孩子所發生過的事,在做什麼事就跟他講什麼事。哪怕孩子坐在一邊,你說媽媽現在給你做飯,你看媽媽要給大家做好吃的飯飯,然後這樣給他講,這種形式對話對孩子都是學習。因為孩子能夠把實際生活中的東西跟你的陳述聯絡在一起,這個叫作充分交流。

以下四個方式能讓父母大量增加孩子的詞彙輸入量。

(1)描述日常生活

即一邊幹活,一邊描述出正在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聽到一個詞語,就立馬知道了它指的是什麼。這樣做除了能拓展孩子的詞彙量,還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詞彙發音和意義之間的聯絡。教孩子刷牙時,父母可以這樣說:

“到刷牙時間啦,我們誰先來?”“找到你的牙刷!你的是紫色的,爸爸是綠色的。”

“現在我們要把牙膏擠到牙刷上。“來,一點點擠。幹得真棒!

“好,現在準備刷牙了,開始刷吧,從上到下。還要刷刷舌頭。”

(2)不用代詞

稱謂對孩子的詞彙意識和認知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有人對你說,“你能去那兒把那個帶回來嗎?”,即便是成人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同理,父母和孩子講代詞,孩子既容易感到困惑,也不利於孩子接觸更多的詞彙。孩子接觸到的語料越豐富,他聽懂詞彙、理解詞義的能力就越強,使用時也更加得心應手。

(3)訓練“脫離語境的語言”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談論的都是當下發生的事情;年歲稍長後,他們就會用語言來描述當下沒看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這樣的語言叫作“脫離語境的語言”,是一種非現實的交流。這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它要求說話人具有高階的思維、資訊處理能力和迴應能力。這種高階能力的養成,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使用雙方都熟悉的詞語進行“脫離語境的語言”訓練。比如和孩子聊聊一起做過某事的經歷、孩子喜歡的玩具、以前認識的小夥伴等等。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根據自身的詞彙水平來理解未知的概念。

(4)“擴句”

擴句就是指語言內容的拓展,是“充分交流”語境下的衍生物。具體操作為在給孩子的回覆上增加詞量。孩子說出一個詞的時候,父母最好回覆兩三個詞;如果孩子說三個詞,父母則以短句回答。

孩子:“抱抱我,抱抱我!”

爸爸:“你想讓爸爸把你抱起來?”

久而久之,這段父子對話就會進化為:“爸爸,我好累,把我抱起來吧。”

3、第三個t:輪流談話

輪流談話不僅是親子交流的黃金準則,還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開發兒童的大腦起著決定性作用。為了讓“你來我往”的親子互動成功展開,關鍵都在於父母必須耐心地等待孩子的迴應。從嬰兒時期成長而來的孩子可能開始說一些讓父母不明白的詞語,可能因為是孩子自創的,也可能是由於發音不完整。這時候父母一定要抓住語音資訊,認真迴應,在孩子回答時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來搜尋迴應的詞語。這是“輪流談話”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開放式問題則能夠完美地實現“輪流談話”的目的。家長只需丟擲“怎麼辦”和“為什麼”,就足以讓孩子在思維的世界裡天馬行空,獨立思考,最終逐漸地學會解決問題。

4、數字時代的t:關掉它(turn it off)

數字時代,螢幕正在搶佔人們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電子產品不能替代父母給予的互動和迴應。

3t原則的實踐

在瞭解了科學的親子溝通方式後,父母可以將豐富多樣的詞彙融入該語言框架,在日常對話中靈活運用。

培養數學能力的對話

共情關注:你發現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充分交流:“你的小褲子上有5個釦子,能幫媽媽/爸爸把它們數出來嗎?1個,2個,3個,4個,5個。好了,5個釦子都扣好了,現在你可以去上學了!”

輪流談話:讓孩子負責扣鈕釦,而你負責數數。

培養自制力與獨立思考的對話

共情關注:你注意到剛剛起床的孩子,急著要去看外公。

充分交流:“來,我們把衣服穿好,待會兒就要去看外公。這裡有條紫色的裙子,還有一條粉色的。紫色的上面繡有漂亮的花朵,而粉紅色的帶有荷葉邊。”

輪流談話:“你想穿哪一條?”

“粉色的嗎?我以為你要紫色的那條呢!”

“你喜歡這條裙子是因為它有口袋嗎?”

“原來如此,這樣你就可以把外公給你的糖果裝進去了。”

“粉色最好,因為它最適合用來不停地轉圈。”

許多孩子從一出生就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配得起自己的潛能。他們在掙扎,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作為父母或者教師,雖然我們也不知道究竟怎樣,才能配得上我們孩子的潛能,但是盡我們所能的做我們可以做的,是愛之所致,也是作為成年人對於孩子,對於社會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好父母讀後感篇8

自從我讀了《感恩父母》之後,我有了一種感受是令我說不出來的,而又深深的感覺到得一種感受讓我的心裡有一種打擊。 在書中有一位父親為了讓即將失明的孩子讓他出去旅遊。讓他在失明之前可以看看地球的風景。可以在失明之前看一看別人的生活,看一看別人的世界。4個月的旅行在最後幾天更是苦淚交加。這就是一位父親對一個失明的孩子的愛。 還有一個事蘊含在書之中。在一個晚上一個小女孩骨折了她的媽媽一個晚上都在她的身邊小女孩想哭可是她的媽媽為了不讓她吵醒他人讓大家可以睡覺了,於是讓她一痛就咬媽媽的手……啊!這是多麼感人啊!這是一種愛一種無私的.愛我嗎難道不值得學習嗎? 為了一種無可至說的愛和那一種至高無上的親情讓人們可以用一切來表達,啊這不正是我們缺少的嗎?(.)

這本書雖然不像漫畫一般生動;這本書雖然不像童話一般有趣;這本書雖然不像故事一般形象,但是看完了這本書後,都讓我們心懷一顆感恩的心。

標籤:讀後感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