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飛狐傳讀後感7篇

出色的讀後感往往能給更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去閱讀原作內容,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大家對書上所寫的瞭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飛狐傳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飛狐傳讀後感7篇

飛狐傳讀後感篇1

在《雪山飛狐》寫出的五十年後,我拜讀了這部原著。我想,要是我以前壓根就沒有通過影視等渠道來了解飛狐的相關故事,今時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不過一切多說無益,我只能是儘量的使自己覺得未曾瞭解過。

?雪山飛狐》中確實沒怎麼大手筆的來寫飛狐胡斐,確如作者所言:《雪山飛狐》的主角應該是胡一刀,胡斐的性格在當中並不明顯。

故事的開始到結尾似乎就發生在一天之內。從天龍門追蹤陶氏父子到胡斐與苗人鳳決鬥,都是一天內的事,但故事卻絕不是一天那麼短,當中牽連到了一百多年來的江湖祕聞。眾多祕聞就在這一天之中從一些關鍵性人口中漸漸揭開。

讀者大都認為故事的結尾:胡斐的一刀是砍還是不砍是一個懸念,作者也認為這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其實我認為整篇故事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絕不謹於此。(當然《飛狐外傳》的出世卻好似解開了這些疑團)

一些江湖上發生的事支離破碎的在眾人口中道出,好似信手拈來,又自神神祕祕;可許多情節的關鍵卻又深究不得:如胡一刀與苗人鳳父輩的瓜葛,苗人鳳妻子與田歸農的情感糾纏,胡斐與田歸農之間有過怎樣的一番鬥爭等等等等。不過這些並不影響故事的完整好看

武俠當然是包括了武和俠兩層的,當中與之鮮明對比的自有一些小人。如外號鎮關東的,卻一點都不敵寶樹和尚,而寶樹和尚一聽胡斐來到,竟嚇得躲了起來。

?雪山飛狐》最終透露的是一個人盡皆知的道理:人為財死。其中的俠義多是通過側面來描寫:像胡一刀殺貪心官汙吏,土豪惡霸,這些都似只在人們的傳言當中,當然這些傳言也不由的人們不信。

讀完《雪山飛狐》,現下的我只覺自己與金庸先生的差距根本就不能用差距來衡量,覺得心中空空所失。

飛狐傳讀後感篇2

?雪山飛狐》是我在金庸所寫的著名的十五篇小說中最喜歡的一篇。這篇武俠小說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個章節,但卻是精益求精,使我看得根本停不下來。

?雪山飛狐》這部小說的真正情節就是以:胡、苗、範、田這四大家族的百年恩仇發展的。這百年恩仇的形成,卻是一部血淚斑斑的故事,聽者傷心,聞者落淚,令人傷感,亦令人深思。

胡、苗、範、田原本是闖王身邊的四大護衛,個個武藝高強,赤膽忠心。而且,這四兄弟手足情深,一起出生入死。但是卻因為:胡侍衛以一死卒假充闖王獻與清兵,將闖王安置於一隱祕廟中為僧。苗、範、田三人以為闖王已為胡出賣受害,在行刺吳三桂時巧遇胡,未與胡澄清誤會即將胡殺死。後來胡之子將實情告知三人,三人當眾自刎。但其後代仍不知內情,苗、範、田三家遂與胡家世代為仇。百餘年來,四家子孫冤冤相報,無一代能得善終。

但如果僅僅是因為不明真相而不斷尋仇也就罷了,卻偏偏有不肖後代投奔真正的死敵——清王朝,從而使得一場尋常的江湖恩仇演變成與朝廷相關的糾葛。

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在一天之內發生的。但是因為故事中穿插了太多的對話,每個對話都是一場血淚的糾紛,導致了這篇小說的形成。當然,這些小說裡的人物,情節,對話都是虛擬的,但卻給人一種“事實就是那樣”“這件事好像真的存在”的感覺。

雖然這部小說在金庸作品中只屬中乘之作,但我覺得它應該是屬於上乘。在整體結構和場景設計上,作者表現出高超的才華。作品正面敘述的情節只發生於一日之內,而向讀者介紹的故事背景卻橫跨百餘年,整體結構在這種處理之下,異常緊湊。

在人物對話表述情節上,小說借鑑了西方的敘事方法,增添了現代色彩。以武林祕聞製造懸念,則增添了作品的可讀性。小說結尾處,不是像一般小說那樣有一條“光明尾巴”及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故意留下一個特大的懸念讓人揣摩思考與選擇。

飛狐傳讀後感篇3

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感慨萬千。就像一陣清風拂過臉頰,書中的片段似過電影般在我腦海中閃過。

我看到了大俠之威武豪邁,看到了友人之情深義重,看到了情人之不捨不棄……武俠小說中惡人千千萬,但我更願意去記住那些好人善事。

二十七年前,兩位絕世武林高手——胡一刀、苗人鳳,因為祖輩間的怨恨不得不打架報仇。雖是仇人,但兩人的相處模式與親兄弟並無區別。比武時他們各顯神通,飯桌上他們談笑風生,似是兄弟,倒不如說是知己。但最後因被小人暗下毒手,“死”在了苗人鳳手裡。我看到了苗人鳳當時的悲痛與絕望,也看到了他誓死為胡一刀照看兒子的決心。

但意外總是埋伏著,出奇不意地毀掉一切。那個孩子丟了,這無疑是給苗人鳳雪上加霜。

二十七年後,一位名叫“雪山飛狐”的人來了這裡,他就是胡一刀之子胡斐。在胡斐身上,我看到了他與苗人鳳之女苗若蘭的.情意綿綿,看到了胡斐在月光下對苗若蘭說的那句“宜言飲酒,與子攜老”的深情以及當苗人鳳以為他在“欺負“苗若蘭時要跟他比武的痛苦,他的猶豫不決:要性命還是愛情?苗若蘭在等待他,可他也不能捨棄自己的性命。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胡斐的選擇到底是怎樣的?或者,有情人真的能終成眷屬嗎?我希望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這部作品中,不管是胡苗兩家的愛恨情仇還是大俠之孤傲灑脫,都讓我讀到了或多或少的一絲酸楚。這到底是個悲劇嗎?但我想作者想給我們傳達的是需要我們慢慢體會,慢慢品味的珍貴的思想寶藏。

飛狐傳讀後感篇4

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雪山飛狐》該是極富人性的。它講述了四個家族因一個人之死的誤解而相互殘殺的事。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內心刻畫極為到位,人物的情感之變使故事懸念層層揭開,可結局仍為懸念。

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也是人。是人就有喜怒哀樂,就有善惡。讀完《雪山飛狐》我仍不能給主人公單字的好或壞。他有勇氣與愛,這是他的善,但他也缺乏包容與大愛。他好嗎?是的。他壞嗎?是的'。

這樣的人物是美得。這種美不似理科的計算,它是藝術形式上的美感。一本小說中一個健全的形象需要一些不完美,這個人物才可能美起來。小說是表現情感和思考的藝術形式,一本好的小說總是能讓讀者產生共鳴。要讓人物成為人,就必須要有人性,要有所缺失。

武俠小說雖是大眾化,通俗化,娛樂化的作品,但是金庸先生對人性的探究是嚴肅而又深刻的。所謂的人物形象大多數是作者主觀思考的特定形式的客觀表達,而真正讓人物形象實體化的是讀者。一千個讀者心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寫作這個系統,直到讀者接收,才算完成。正是因為金庸先生把讀者對人性的理解放在首位,將書中的人物寫得不那麼絕對,才成功的接上了讀者那邊的顯示器,才如此順利的完成了寫作。

這部小說最妙之處在我看來是結尾。其中胡斐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種抉擇,而在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憑著自己的個性,憑著個人對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抉擇。這段評論我非常喜歡。他這一刀劈或是不劈必是人性使然,是他內心鬥爭的一方所為。或許金庸先生留下這麼個結局,怕已分不清胡斐的思想,他已然獨立存在了。金庸先生自然非常清楚如何同讀者構建交流的橋樑,至於橋的形狀大小你自己定,因為每個人心中的河流不同,或寬或窄,或急或緩。胡斐劈與否,隨它去好了,何必又要讓他學乖呢?

?雪山飛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可人類精神與情感的變化卻是微乎其微的。正是如此,這樣的小說才能持久的喚起人們的思考與感動,才有人不斷的流傳閱讀下去。

飛狐傳讀後感篇5

書寫的是胡斐的大俠成長之路,不過主人公太過於俠義,心態軟,不瞭解江湖險惡,常常會被人欺騙,面對仇人(非苗人鳳,此指田歸農一類)也過於心慈手軟,不能當機立斷。

這本書在與《雪山飛狐》的銜接上存在點bug,

第一、雪山飛狐中,胡斐與苗人鳳決戰,苗人鳳對胡斐一點印象都沒有,只是問它跟胡一刀的關係,沒有問與之前救過他的少年的關係,但是外傳中苗人鳳雖然沒有見過胡斐的面(因為瞎了),但是交談甚多,而且還切磋過武功,除非苗人鳳失憶了,否則不可能不會想起胡斐的。雖然外傳是後面寫的,但這樣設定苗胡的劇情與後面雪山大戰就有矛盾了。

第二、閻基和平阿四雖然只是個醬油角色,但是也是見過面的,而且還搶了他的刀譜,而且臉上刀疤明顯,寶樹和尚居然記不起他,這也有點強詞奪理。

在其他方面

1、程靈素在臨死前為什麼不吃那幾個藥丸,不吃白不吃阿

2、袁紫衣為什麼在鳳天南臨死的時候要叫他爹,不科學啊,整書沒怎麼相認,突然冒這麼一句

3、袁紫衣師傅是誰,看完我都沒搞清是誰,只知道是峨嵋老尼姑,連個名字都沒有就把人嚇怕了?難道她跟別人說的是袁士霄?

飛狐傳讀後感篇6

第一處,鳳天南已經被胡斐打得屁滾尿流悔不當初,然而趁著胡斐被調虎離山之際,不先自管逃命,而首先選擇殘殺了命賤如芥的鐘阿四一家,這牌打得相當不合情理。

鳳天南處世為人雖然惡棍,但又不是智障,相反,他能有今日鼎盛威名和地位,心機和城府必是少不了的,從他後來設計獻寶結交於胡斐完全可以看出他為人肯定不傻,以鍾阿四一家人命之微薄,怎抵得上自己和兒子的千金之軀?殺之除了洩憤,只會激怒胡斐,莫名增加一個不共戴天的強大仇敵,這絕不是白手起家走到榮華富貴的鳳天南所能做出的選擇。(本來只需夾著尾巴跑了,胡斐不會追得這麼起勁)但是為了劇情的快節奏推進,這麼寫我也就忍了。(鳳天南:我能怎麼辦,劇本這麼寫我也很絕望啊)

而第二處袁紫衣自爆尼姑身份的這一處轉折就顯得突兀而前後矛盾,實是強行悲劇騙一波眼淚。原本機靈叛逆的俠女,穿上尼姑服飾突然畫風性情大變,讓初讀到此處的觀眾和胡斐都措手不及 。

一個刁蠻任性、聰明伶俐、狡黠腹黑、愛憎分明的女人,一穿上僧袍,立馬變成了斬斷情絲、大慈大悲的尼姑,這是邏輯爆炸的。在程衚衕行之時,她不但偷聽兩人的談話,還以另一隻玉鳳凰敲打程靈素:暗示胡斐心中始終有一個我,這怎能不讓程靈素難過?如此爭風好勝、貪嗔痴慢疑倶足,佛門五戒早就犯完了,後面根本不需虛偽、雙標地談其所立之誓。

金庸為了悲劇效果,強行把圓性寫成一個渣女,教人不齒,何苦來哉!哪怕與湯沛同歸於盡也比讓一個前文精心鋪墊雕琢過的女主聲名狼藉好得多吧!

(為了與《雪山飛狐》相合,至《飛狐外傳》末時,胡斐應為單身,所以袁紫衣與胡斐必然沒有結果,但是處理得比較牽強,實有不成功之處)

飛狐傳讀後感篇7

重讀飛狐外傳,深感程靈素才是此書最大亮點,另一女主袁緇衣殊無可稱道之處,不提也罷,唯一作用似是來襯托程靈素的靈心蕙質。曾聽人說金老曾評說自己筆下女子中最喜歡程靈素,不知真假。但《飛》一書中程靈素為最悲劇也最吸引讀者的人物當無問題。 91版的雪山飛狐並未太用心看,但也知道導演以顏值頗高的龔慈恩出演程靈素,雖有不尊重原著之嫌,但提高收視率方面則居功至偉。還有主題曲追夢人和雪中行,都是那一版的精華之處。

猶記得上學時玩電腦遊戲《金庸群俠傳》,為求讓靈素長陪主角身邊,給她吃各種提高內力輕功等靈丹妙藥,讓她修習各種祕笈,好像達到某個標準還修習了易筋經,玩過這個遊戲的小夥伴會知道那個遊戲裡讓這個各項數值甚是低下的纖纖女子陪在身邊,修習武功,斬妖除魔有多難,同伴們用令狐沖,張無忌、楊過、段譽等人做夥伴的早就通關了,我還在那裡不知疲倦的練程靈素的級別。現在想起,或許那也可稱作情懷吧。“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金老深通佛學,這段自《妙色王求法偈》所摘之句用過兩次,一為郭襄,一為靈素,只是郭襄身上的悲劇色彩較靈素是大為不及了。讀書畢,重聽鳳飛飛的追夢人,再想起這個偈子,竟不能罷,遂胡亂寫了幾句,博諸君一笑。

標籤:讀後感 飛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