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斑羚飛渡》讀後感5篇

《斑羚飛渡》讀後感5篇

《斑羚飛渡》讀後感5篇

1.有一種精神叫捨己為人

——讀《斑羚飛渡》有感

“老斑羚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闢一條生存的道路。”這是沈石溪作品《斑羚飛渡》裡讓我心頭一震的一句話,老斑羚的死是偉大的,是值得的。一群斑羚被獵人包圍在懸崖上,它們為了下一代的生存,在頭羊的指揮下:老斑羚作為“空中踏板”,幫助小斑羚們躍過峽谷,而自己則葬身谷底……我們要知道,每一隻小斑羚的存活,就代表著一隻老斑羚的粉身碎骨,是什麼力量促使著它們捨己為人呢?是團體的力量、是奉獻的力量、是它們對後代的愛。

它們知道自己沒有真正的死去,只是將生命交託給小斑羚罷了,而這種犧牲的精神也將長傳與世。幾年前,印度尼西亞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海嘯,一幢搖搖欲墜的平房頂上站立著一對父子,救援直升機因強風的限制只能降到離房頂三米高的位置。

父親抱著孩子,眼看房子就要倒了,便縱身一躍,孩子正好抓住了救援人員的手,而他自己卻墜入水中……這位父親在關鍵時刻作出了勇敢的決定,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孩子。他對後代的愛、他的犧牲,不是與那些老斑羚們一樣的嗎?無獨有偶,我在老斑羚身上,看到了中世紀歐洲人的影子。11世紀的十字軍運動,湧現了很多為收復聖城而犧牲的人們,讓·博熱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阿克攻防戰中,身為聖殿騎士團團長的讓·博熱為了掩護部下撤退,孤軍奮戰,“戰至最後一人”的信念讓他堅持戰鬥。

他的身體被一根鋼標槍從前胸徹底穿透,從後背伸出的槍頭達一米多長;他握著指揮棒的右手中了四箭,已經壞死;右小腿被砍斷,馬也中了六箭……但面對潮水般的敵軍,他左手中的劍從未放下……最後,在讓的遺體旁,躺著兩百多名穆斯林的屍體。讓的犧牲,拯救了800名騎士,正因為這800個生命,他死得再悽慘,也是一種華麗的落幕。他捨己為人、英勇獻身的精神,他的犧牲,如老斑羚們一樣——至高無上。回憶《斑羚飛渡》,我發現,架在傷心崖上的,是一座生命之橋。有一種精神叫捨己為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

2.用生命搭起的橋

——讀《斑羚飛渡》有感

)在淚光盈盈中,我讀完了沈石溪的《斑羚飛渡》。故事主要講了七八十頭斑羚被狩獵隊逼上了傷心崖。它們面對生與死,身處絕境時,老斑羚們竟心甘情願用自己的死來換取下一代種族生存的機會,為小斑羚做“跳板”,最終摔下懸崖,走向死亡。

讀完這個故事,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更多的不是感動,而是敬佩: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斑羚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不管對誰生命都是十分寶貴的。但是,老斑羚願意用寶貴的生命營救下一代,它們心甘情願地為下一代開通了一條條通向生的道路。它們不是不知道,一旦跳出傷心崖,只要是站在這注定死亡的隊伍裡,就會墜落懸崖,命喪黃泉。沒有一隻老斑羚從註定死亡的隊伍溜到可生存的隊伍。我為那些老斑羚從容地走向死亡而敬佩的同時,也想到那一段同樣震撼人心的新聞報道。非洲有一種螞蟻,如果它們的螞蟻巢附近遇上了熊熊大火,它們第一時間不是各奔東西、各自逃命,而是與同伴抱成一個大黑球“滾”出火海。

這樣做會使大多數螞蟻保住性命,但同時,也會讓最外一層的螞蟻被燒成灰燼。試想,假如每隻螞蟻都不想做最外一層的防護罩,你指望我,我指望他,那麼這個種族將會葬身於火海之中。最外一層的螞蟻,它們難道不想活下來嗎?不,它們也想存活。但它們和老斑羚一樣,覺得比起自身存活,一個種族更重要啊!它們面對死亡,都是那麼無謂、勇敢。“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斑羚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他人的生命,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歌頌、讚美的。我看見,一隻只斑羚身後掛起了一座色彩斑斕的橋,那是它們用生命搭起的橋

3.跨越生與死的生命之橋

——讀《斑羚飛渡》有感

今天我讀了沈石溪的《斑羚飛渡》,它讓我明白了捨己為人的可貴,使我感慨萬千。文章寫了“我”和一群獵戶去狩獵斑羚,把它們逼到了它們無法跨越的傷心崖上,正當“我們”認為斑羚已經是腹中之食而沾沾自喜時,斑羚們做出了一件令“我們”大吃一驚的事——老斑羚和小斑羚一對對地跳過傷心崖,當小斑羚達到極限的時候,老斑羚便成為了它的墊腳石,讓小斑羚第二次跳躍,成功到達彼岸,可老斑羚卻隨著一聲聲悲鳴墜入懸崖、粉身碎骨……結果除了一頭失誤墜崖的斑羚和頭羊之外,其他的都成功了。

這是一首羊族的悲歌,也是一曲生命的詠歎,它給老斑羚帶來了代表著終結與死亡的句號,也給小斑羚帶來了代表著新生的感嘆號……我國偉大的古人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於泰山。”我想這句名言應該是對所有生靈說的。老斑羚死了,卻變成了一座生命的橋樑,讓小斑羚看到了希望與新生。我也和沈石溪一樣認為會有老斑羚混入另一隊,可是,老斑羚卻沒有這麼做,我想是他們知道自己的後代需要它們,是羊族明日的輝煌需要它們,所以,它們義無反顧地奉獻出生命,用生命為小斑羚們創造了明天,難道有誰可以說它們的死不值得嗎?有誰又可以說它們的死比鴻毛還輕呢?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課文《燈光》,我十分敬佩文中的副營長。

他為了部隊的勝利,為了他的夢想,為了孩子們的電燈,他甘願捨棄自己那正值壯年的生命,為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自己卻被掃射而死……我想他那甘願犧牲為他人創造條件的精神和老斑羚們一樣,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永遠銘記。這兩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人要為他人著想,為他人奉獻,也要為了目標而去努力,有時候,哪怕要為此而付出生命,我也會義無反顧。

4.懸崖邊的英雄

——讀《斑羚飛渡》有感

沈石溪,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在他的筆下曾誕生了無數家喻戶曉而個性鮮明的動物,其中,那幾位懸崖邊捨己為人的英雄,更是在我心中成為永恆……《斑羚飛渡》主要敘述了七八十隻斑羚在獵人的槍口下,為了跳過六米長的懸崖突圍,一老一小兩隻斑羚騰空躍起,一高一低,小斑羚在中途用蹄子用力蹬老斑羚,於是小斑羚得以存活,而老斑羚則墜入懸崖、粉身碎骨……這是一則感人、動人的真實故事,也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老斑羚的壯舉在讀者心中立起了一塊英雄的墓碑,每一隻小斑羚成功飛渡,就意味著有一隻老斑羚陷入深淵,是怎樣厲害的壯士,敢於犧牲自己去拯救他人呢?然而事實告訴我們,並不是什麼壯士,不過是一群面臨生死抉擇的斑羚,一群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斑羚,它們,是動物,是英雄,是超凡脫俗的聖人,它們沒有人類的智慧,沒有如今的科技,卻有著人類少有的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再看看我們人類,有多少人能像斑羚一樣捨己為人,有多少人願意去幫助別人?斑羚們互不相識,卻願意為了大局而犧牲自己,邁進史詩般的極樂之地。我不禁想起幾位我們人類中的傳奇:董存瑞,為了報效祖國保衛邊疆,奮不顧身捧起炸藥包衝進敵人碉堡,與敵人同歸於盡;張麗莉,中國最美教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小孩,在貨車來臨之際,英勇抱住孩子,用身體抵抗龐大的貨車,學生們毫髮無損,自己卻下半身截肢……他們都像老斑羚一樣,有一顆善良、樂於助人的心,我們何不像這樣的前輩和老斑羚一樣,多多幫助身邊的人、奉獻一點愛,讓世界成為一個大家庭呢?看著小羊們都安全飛渡,唯頭羊還留在槍口下,於是,迎著那縷陽光,踏上了那道生命之橋,消失在一片燦爛之中……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精神所鼓舞的人,永不會做出什麼偉大的事情來。”向捨己為人的英雄們致敬、學習!

5.一條生命彩虹橋

——讀《斑羚飛渡》有感

“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這是《斑羚飛渡》中的一句話,我被深深震撼,這座橋凝聚著一條條鮮活的、敢於犧牲的生命。《斑羚飛渡》講述的是一群斑羚被獵人逼到懸崖上,隔河的山峰相距六米,沒有一隻斑羚能夠跳過。

於是,斑羚們分成兩撥,一撥是老年斑羚,另一波則是年輕的。它們一對一對地起跳,老年斑羚作為墊背,讓年輕斑羚二次起跳,得以生存。這種簡直談得上“幻想”的逃生方法,在斑羚身上實現了。犧牲一半挽救一半,贏得生存機會。生命只有一次,面對人生的變數,也許會變得很短,有誰不知生命的寶貴呢?我佩服:老斑羚們走向死亡,是那麼從容、果斷,絲毫沒有貪生怕死,而是心甘情願!捨己為人,是經常提到的高尚品質,如,為了老百姓的安全,捨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壯士;為了保護幾名學生,在汶川地震中用身體擋住巨石的譚千秋;為了救公路上即將被車撞的孩子,而雙腳被車碾壓的張麗莉……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我們捫心自問:當災難發生時,你真的敢站出來,談“捨己為人”嗎?也許正是因為中國有這麼多捨己為人的英雄,他們犧牲自我,才會有如今讓國人驕傲的新中國!

也許動物真的比我們勇敢得多,災難中的螞蟻,抱成團如一個黑球般逃向安全,外層螞蟻犧牲;洞穴中被烈火困住的豹,老豹用身體撲滅熊熊烈火,開闢生命之路。動物們也富有感情,一定記得每一隻動物美麗的犧牲!捨己為人,不論是人,還是動物,他們把生命化作細雨,滋潤花朵……《斑羚飛渡》書中捨己為人的老斑羚正是這樣。有些人活著,但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還活著。老斑羚們正是第二類。我們不要再自私了,人人多一點奉獻,社會就會更加美好,處處有鳥語花香,生機盎然……